太平客栈-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丁策只觉得手上传来的力道奇大,而且没有半分气机混杂其中,他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了,立时就明白也迟是人仙一途的纯粹武夫。
丁策向后飘退,“尔等金帐之人来我中原意欲何为?”
他虽是对也迟说话,问的却是李玄都,任谁也能看出来,这个金帐人只是听命行事罢了。
也迟却不懂这些弯弯绕绕,道:“我乃老汗麾下怯薛军第二都尉,不过老汗死了,所以我跟随使者来到中原,想要会一会中原的各路高手。”
丁策听到这儿终于恍然大悟,那张略显陌生的面孔与记忆中的画像脸庞彻底重合在一起,却是骇得肝胆欲裂,几乎第一时间就转身逃遁,什么差事和囚犯都顾不得了。面对也迟,他进攻不敢言胜,逃命却万无一失。他真正害怕的还是李玄都,且不论如今的李玄都是何等境界修为,既然李玄都到了,那他身旁的女子不用多猜,定是秦素了,只要秦素拖住一人,然后李玄都和也迟联手,他必败无疑。
丁策刚刚要转身逃遁,李玄都已经出手。
一瞬之间,丁策只觉得天地一片混沌,周围人影纷呈,围绕着他不断游走,而且每个人影都在不断出剑,这些剑招连成一片,从四面八方直攻而至,丁策感觉自己仿佛被十几位归真境宗师围攻,虽然归真境远不如天人境,但是积少成多,如此数量的归真境高手已经足以围杀天人境大宗师。丁策只得用出平生所学,与这些诡异剑招抗衡,甚至没有半分闲暇去想其他的事情。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丁策感觉自己气虚力竭,再难支撑之时,那些围绕着他不断出剑的黑影骤然消失不见。
丁策回过神来,发现女子已经被也迟擒住,动弹不得,而李玄都就站在自己不远处,右手拿着一柄从门外小卒子身上随手拔出的文鸾刀,左手二指在刀身上轻轻抹过,面露沉思之色。
秦素问道:“不行吗?”
李玄都摇头道:“不行,我刚才以‘太平青领经’催动‘太阴十三剑’,只得形似却无半分神意,勉强模仿出来的‘太阴剑阵’更是个花架子,按照道理来说,‘太阴剑阵’是以弱胜强的手段,可到了我的手中,以强凌弱尚不能取胜,其中差距不可以道理计。看来‘太阴十三剑’的核心关键还是在于心魔,‘太阴剑阵’的关键在于最后一剑‘心魔由我生’,少了这两个关键之后,‘太阴十三剑’至多就是上成之法的范畴。”
丁策完全僵住,刚才的一番交手,他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可听李玄都话中的意思,他远远未尽全力。
丁策不敢再做他想,定了定心神,勉强笑道:“原来是清平先生大驾光临。”
李玄都没有回应,而是看了唐家女子一眼,女子如芒在背,通体发寒。
李玄都问道:“还未请教这位姑娘芳名。”
女子木然说道:“贱名听风。”
“唐听风。”李玄都说道:“我曾见过一个名叫唐知味的女子,是唐家六识中的‘味’,那么阁下就是唐家六识中的‘听’了。”
唐听风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李玄都又把目光转向丁策,道:“丁都督,自天宝二年至今,已有六载,近来安好?”
丁策轻咳一声,“一切还好。当年之事,以及后来种种,非是有意与先生为难,只是各为其主,身不由己,清平先生应该理会得。”
“理会得,理会得。”李玄都点了点头,“只是丁都督为何要为难不知先生?不知先生对我有恩,我不能坐视不理。”
丁策脸色一僵,说道:“不知先生……”
李玄都来到楚云深身旁,伸手在他的肩头轻轻一拍,刺在他身上的金针直接被弹飞出去,然后分毫不差地落在丁策的身上。
然后李玄都又在楚云深后背上轻轻一拍,楚云深“哇”的一声吐出一口漆黑淤血。直到此时,他才悠悠吐出一口浊气,望向李玄都,苦笑道:“紫府……”
秦素也跟着走上前来,扶起楚云深,“楚先生。”
“有劳紫府出手搭救。”楚云深苦笑道:“让紫府和大小姐见笑了,实在是无颜相见……”
秦素微笑道:“当日我与紫府被韩邀月袭扰,还是先生仗义出手,今日先生何谈一个谢字。”
李玄都问道:“楚先生是如何遭了这些青鸾卫鹰犬的暗算?”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山
楚云深将自己被俘的经过大致叙述一遍之后,李玄都和秦素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此事开头还要从玄真大长公主说起,玄真大长公主奉了太后谢雉的命令前往江南去见荆楚总督赵良庚,议定赵良庚前往帝京之事。最开始的时候,赵良庚未曾答复,毕竟在旁人看来,放弃一地实权总督而进京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宰辅,风险太大,未必划算。可等到以万象学宫为首的儒门开始对辽东发难之后,赵良庚终于不再拖延,一口答应下来,并提出了五项要求,也就是由心腹和儿子继续主政荆楚三州,朝廷同意了这个要求。
无论怎么看,赵良庚入京一事都与儒门脱不开干系,秦道方与赵良庚早年时有旧,算是故交,他专门给赵良庚去信一封,想要劝他改变主意。楚云深便是因为此事才从齐州秘密来到楚州,除了转交秦道方的信件,他本人也是充当说客。不曾想,朝廷也早有准备,派了青鸾卫在楚州张网以待,楚云深刚入楚州不久,就被青鸾卫的眼线发现,随后便是设伏,楚云深不防之下,被青鸾卫围攻,终是被俘。青鸾卫不愿大肆声张此事,于是由丁策亲自押送,准备走海路,通过清微宗的掩护,将楚云深从秦道方的眼皮子底下押往帝京。
李玄都对于这个说法并不怀疑,各地总督想要掌握实权,必须要与地方豪强通力合作,齐州此地,形势复杂,就像一个缩小的大魏,地方豪强势力不是铁板一块,除了裴、萧等世家之外,又有清微宗和社稷学宫这两大势力。
清微宗与社稷学宫的角力,使得几任齐州督抚不得善终,想要坐稳总督位子,就必须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不偏不倚。也因为清微宗和社稷学宫的争斗,导致青阳教在齐州成功起事,如果齐州只有社稷学宫或者只有清微宗,谁也不会放任青阳教在自己的地盘上作乱,可偏偏双方都未能完全掌握齐州,在这种情形下,双方不愿折损自己的实力去平定青阳教,反而想着祸水东引,用青阳教去打击对手,使得青阳教坐大,齐州总督之位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不过这也给了秦道方机会,他借助地方世家的力量平定青阳教,在齐州站稳了脚跟。不过如今的秦道方远谈不上掌握齐州,所以清微宗想要瞒过秦道方还是不难。偏偏在此事上,社稷学宫是绝对不会与清微宗为难的。
听完楚云深的话之后,李玄都又望向丁策,问道:“倒要请教丁都督,你是奉了谁的命令?”
丁策没什么气节傲骨可言,老实回答道:“两边都跟我打了招呼。”
李玄都立时明白,这两边应该是指晋王和太后,由此说来,在这件事上,太后和晋王已经达成了统一。世上之事,总是分分合合,以整个天下观之,是中原与草原相争。以中原观之,是朝廷与地方之争。以朝廷观之,是帝党和后党相争。后党和帝党之中,又分化出无数个派系,时而联手,时而反目,就
好似水无常势,时时变化,若是以老眼光去看,难免要吃亏。
李玄都救下楚云深之后,由也迟看押丁策和唐听风,一行几人再度踏上行程,往芦州怀南府境内的太平宗行去。
接下来的路途中,未再遭遇什么波折,李玄都一行人于正月三十抵达怀南府,来到那座山脚下的太平客栈时,发现这儿已经焕然一新,黑瓦白墙,四四方方,一杆大旗,上书“太平客栈”四字。不过此时的客栈并不迎客,只有沈长生在此等候李玄都等人。
当初陆夫人带着沈长生去见李玄都,是乘坐了太平宗中极为珍贵的机关鹤,飞行速度不逊于天人境大宗师飞掠,而李玄都等人只是徒步而行,又带了丁策和唐听风这两个俘虏,走得不快,所以陆夫人和沈长生已经是先一步回来。
沈长生见到李玄都之后,告知李玄都陆夫人请他去天机殿一叙,并为李玄都引路。
整座太平山绵峦连绵,皆是太平宗的私产,从山麓到山腰,修筑有多条石阶山路,纵横交错,终点各不相同。李玄都就任太平宗宗主时日尚短,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外,对于太平宗不算熟悉,只知道上山前往太平宫的一条路,其他路径还没怎么走过。一行人不走上山大路,而是走了一条荒僻小路,顺着山间石阶攀沿而上。行了约摸一个时辰,隐约可见连绵成片的梯田。又行了一程,山路渐趋险峻,顺着山势起伏不定,崎岖难行,最终来到一处绝壁下,这里有一个巨大吊篮,几如寻常马车的车厢大小,吊篮上方连接着铁锁,一直向上通向云雾茫茫处。
一行人走进吊篮,就听伴随着“咔咔咔”的机关声响,吊篮开始缓缓升高,原来上有绞索绞盘,将吊篮绞了上去。
吊篮不住上升,秦素颇为好奇,抬头上望,只见白雾茫茫,过了一会儿,可见到云雾从头顶飘过,再过一会,身入云雾,向下俯视,但见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望不到了。这让她不由想起那日她和李玄都从单老峰绝壁攀沿而下的情景,也是这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那时候的李玄都动弹不得,由秦素背着,那是秦素记事以来第一次与男子如此亲近,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仿佛是昨日发生之事。
过了良久,吊篮方停。已是来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白玉筑成的巨大牌楼,牌楼上四个金色大字“太平无忧”,不过相较于太平宫前的牌楼,无论是规模还是气势,都差了许多。
秦素不是第一次来太平宗,却是第一次来到此地,她举目四眺,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巨轮,足有十丈之高,正在缓缓转动,周流不息。巨轮上又连接着许多长长的机关麒麟臂,不知通往何处。
秦素指着巨轮好奇问道:“那是什么?”
李玄都也是第一次见,就听楚云深说道:“那叫天机轮,我们方才能坐吊篮上来,便是因为此物之故。只是此物
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山中共有九座天机轮,维持了整个太平山的运行。”
李玄都一怔,随即想起当初楚云深击退韩邀月用的就是太平宗绝学“万化绕指剑”,不由问道:“楚先生也是太平宗之人?”
楚云深苦笑一声,“姑且算是吧。”
过了牌坊之后,是一条笔直的石板大路,然后又是一条极长极长的台阶,这些不知以何种材质制成的台阶并非静止不动,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上移动,一部分向下移动,只要站在台阶上面,不必迈步,便会随着脚下的台阶向上向下。而从台阶下方则传来清晰的“咔咔咔”声响。透过台阶之间的缝隙,可见一个一个大小齿轮转动不停。
这一次,李玄都和秦素都未如何惊讶,太平宗精通机关之术在江湖上不算什么隐秘之事,既然楚云深已经点破了其中关键,他们固然不明白其中细节,也能明白大概原理。
过了台阶,尽头是一座恢宏殿宇,雕梁画栋,以白色为主色调,如天上宫阙一般。在门前左右分别有一个巨大日晷和一个巨大滴漏,测算时间。殿门上高悬匾额上书“天机殿”三字。此时陆夫人就站在此处门口迎接众人。
陆夫人与楚云深显然早已相识,见面之后,陆夫人神色复杂,“楚师兄。”
“陆师妹。”楚云深长长叹息一声,“当日宗内决定封山,我不赞同此举,于是孤身一人离开太平宗,想要将一身所学经世致用,并立誓不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绝不返回太平宗,却不曾想终是没能守住誓言。
李玄都笑道:“原来是一家人。”
陆夫人望向丁策和唐听风,询问道:“宗主,这二人是?”
李玄都道:“这两位是青鸾卫中人,意图不轨,被我所擒,已经封住了修为。此地可有囚禁之所?若有,就请夫人将其暂且关押起来,命人严加看管。”
陆夫人肃容道:“宗主放心,太平宗的机关未必就比唐家堡差了,天机殿地下有一座幽牢,可以将他们囚禁在此处。”
李玄都点了点头。陆夫人立刻吩咐沈长生带着也迟前往幽牢,她则是请三人进入天机殿中。
天机殿内以黑色大理石铺地,如同明镜,可以映出人影。穹顶是一副星图,也不知是以何等材质造成,大小星辰不但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而且还在依照某种规律缓缓移动。此地是沈大先生所有,李玄都一直不曾前来,若非陆夫人相邀,他是绝对不会踏足半步。
殿中设有座椅,分而落座之后,陆夫人直接开口道:“宗主,我之所以让长生下山迎你,不去太平宫而是来天机殿,一则是有一样物事要交给宗主,此物就存放在天机殿中,二则是在我离开的这几日中,宗内情况有变。”
李玄都问道:“什么变故?”
陆夫人轻声道:“张静沉正在宗内做客。”
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无幸
张静沉会来太平宗做客,这一点是李玄都没有想到的。不过仅从这一点上而言,也挑不出他的不是,毕竟各宗之间都有交情,登门访友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在这个时候,张静沉来到太平宗,只怕是用意不纯,来者不善。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问道:“是有人主动邀请他前来?还是他自己主动登门?”
“在明面上,没有人邀请。”陆夫人回答道,“颜真人离开正一宗后,正一宗由张静沉主事,不管怎么说,张静沉也是一宗之主,若是邀请,则要送请帖,留下书面记录,机要阁会有留档,我已经查了,并无这方面的存档,只有张静沉的拜帖。不过是否有人事先暗中与张静沉互相通气并议定此事,就不好说了。”
“里应外合。”李玄都笑了一声,“这世上最坚固的城池,就怕敌人在城内而不在城外。金帐王庭,在我们中原人看来,就是龙潭虎穴一般,可老汗还是死了,缘由就在于有人引狼入室。”
陆夫人叹息一声,“这也是我担心的。他们觉得宗主是外人,张静沉也是外人,于是就想驱虎吞狼,可宗主是上一任宗主亲自托付指定的,有理可依,有法可循,上至大天师,下至各宗宗主,都是认可支持的,在江湖上已经是公认之事。可他们现在又与张静沉密谋,名不正言不顺,有数典忘祖之嫌。”
李玄都道:“都是哪些人?”
陆夫人迟疑道:“还没有证据。”
李玄都道:“夫人不必紧张,我不是要兴师问罪,只是想做到心中有数,夫人只要说说自己的看法就好。”
太平七老,分别是沈元重、沈元舟、司空藻、陆夫人、郁仙、沈元斋、许飞白。支持李玄都的是陆夫人、沈元舟、沈元斋,反对李玄都的是沈元重、郁仙、许飞白,司空藻秉持中立。
听李玄都如此说,陆夫人不再犹豫,徐徐说道:“自从北邙山一战之后,沈元重自知不是宗主的对手,已经决意屈服,毕竟他还是大长老,宗主也敬重他,他在宗内的地位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他身边的那些人不这样想,这些人就像藤蔓,只能依附大树存活,大树越高越粗壮,他们就活得越滋润,如果大树倒了,他们也不能独活。我猜,应该是他身边的人对他说了什么,又让他动了其他心思。”
李玄都以手指轻轻敲击扶手,沉思片刻,问道:“我记得大长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