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儿子,他的背负更多,顾虑也更多,在不到绝境的时候,不会拼死一搏,所以妥协就是必然。
于是李玄都和皇甫毓秀挟持了明理汗,在策妄阿拉布的
带领下,正大堂皇地离开了明理汗的行宫。
就在李玄都离开明理汗的行宫不久,伊里汗带着一个女人来到了他的大营,下达了停战的命令,并派出使者,邀请小阏氏面谈。
到了如今,伊里汗和小阏氏都推开了面前的傀儡,亲自下场。
小阏氏那边很干脆地同意了伊里汗的求和,次日,两人最终在乃刺汗的行宫中会面,伊里汗邀请了拔都汗,小阏氏又邀请了月即别汗、子雪别汗,以及她的儿子药木忽汗。
如此一来,右五王到了三位,左五王到了三位,只有明理汗、失甘汗、末哥汗、岁哥汗未至。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来自中原的使者,这是伊里汗和小阏氏共同的决定。
李玄都将明理汗交给了宁忆和皇甫毓秀看守,他孤身一人赴会,不过让他担忧的是,整整一天过去了,国师没有出现,澹台云也没有任何动静传出,两位长生境地仙似乎从王庭消失了一般,而那些萨满们同样不知去了何处,以至于李玄都进入明理汗的行宫时,没有看到半个外面传闻中支持大阏氏和明理汗的王庭萨满。
这次是李玄都第三次见到乃刺汗,第一次是李玄都花了两千黄金登门拜访乃刺汗,第二次是在小阏氏的寿宴上,与前两次不同,如今的乃刺汗沉默了许多,失去了所有的意气风发。这也在情理之中,不久之前,他还是老汗属意的新汗人选,可就在转眼之间,为他铺路的老汗死了,王庭内战,他的叔叔、兄长、庶母成为决定王庭命运之人,他的新汗之路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没了老汗的支持,他的实力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仅凭几个青壮将领,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以至于有人都快要把他遗忘了。
这次诸王会面,在伊里汗的坚持下,由小阏氏坐了主位,在这一刻,她已经顶替了年迈的大阏氏的地位,成为诸王公认的王庭女主人,在她左右分别是伊里汗和拔都汗,象征着金帐一东一西的两路大军,然后月即别汗、乃刺汗、子雪别汗、药木忽汗按照左右依次分坐,李玄都以外人的身份敬陪末座。
很难想像,不过短短的数月时间,李玄都以一个中原人的身份成为了金帐诸王的座上宾,并且堂而皇之地参与到诸王的会议之中,决定王庭和金帐未来的命运。
这让李玄都有了片刻的恍惚,回忆起了天宝二年的时候,那一年,他也曾列席内阁四大臣的密谈,与今日何
其相像。
伊里汗作为王族中辈分最高的男人,主持了这次诸王会议,伊里汗先是哀悼了老汗,然后直接点破了失甘汗和国师的阴谋,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提出异议的王爷们根本不会来到这里。
伊里汗从自己的座位上起身,高声说道:“老汗死了,可是他的尸体还在金帐之中,我们要前往金帐,将老汗的尸体送往陵墓,这样老汗才能得到的安息。”
如今金帐就在失甘汗的手中,伊里汗说要前往金帐带回老汗的尸体,言外之意便是要攻下金帐。
月即别汗开口道:“用中原人的话来说,老汗尸骨未寒,大仇未报,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联合起来,共同揪出杀害老汗的凶手,为老汗报仇,洗刷耻辱,让老汗得到安息。”
伊里汗说道:“我提议,谁能为老汗报仇,谁就是新任大汗,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
诸王神色各异,他们都流淌着黄金血脉,都有继承汗位的资格,所不同的就是位次顺序,如果老汗没有留有遗诏,第一位继承人是老汗的长子明理汗,可是明理汗失踪了,第二位继承人是老汗的次子失甘汗,可是失甘汗已经被指控为谋害老汗的凶手,显然不可能得到诸王的承认,权力来自于下方而非上方,如果没有诸王和那颜们的承认,大汗什么也不是。第三顺位继承人就是乃刺汗。这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天意,似乎老汗还在主导着王庭的一切,一来二去,王庭的大汗之位又要落在乃刺汗的头上,与老汗在生前的决定不谋而合。
可是伊里汗这个提议却把所有人摆到了相同的位置上,没有先后。乃刺汗面色涨红,想要反对,无奈他的实力最为弱小,根本没有反对的余地。
过了片刻,拔都汗开口道:“如今王庭之中,我们只有各自的卫队,而伊里汗你却掌握了近半数的怯薛军,岂不是你成为新汗的可能性更大?”
伊里汗对于拔都汗的质问早有应对,说道:“我退出这场竞争,作为新汗的见证之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伊里汗的用意,他虽然退出了大汗的竞争,却也有了超然的地位,因为无论是谁要成为新任大汗,都离不开伊里汗的帮助。如果不出意外,新汗继位之后,伊里汗仍旧是诸王之首,仍旧是怯薛军的大都尉。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一百零四章 八门
在伊里汗的主导下,诸王们联合起来了。在王庭中,起到决定性力量的是怯薛军,可是随着老汗的死亡,怯薛军已经彻底分裂,于是诸王和那颜们的卫队也变得不可小觑起来,当他们联合起来的时候,便成了不可阻挡之势。
失甘汗,或者说宋政,他很聪明,没有逆势而动,而是放弃了金帐,率领自己的人马退出了王庭,驻扎在王庭外围。
出乎想象的顺利,诸王们攻进了老汗的金帐,伊里汗召集诸王、那颜、大臣、怯薛军都尉、四位阏氏,一起进入老汗的宫殿,在老汗的寝殿中见到了老汗的尸体。
伊里汗确认了这是老汗被炼制为“长生石”的铁证,也彻底坐实了国师的罪名。只是当两名内侍想要收殓老汗尸体的时候,却毫无征兆地被老汗的尸体吸成了两具骷髅,而老汗的尸体仍旧只有婴孩大小,没有丝毫变化。这间接说明了失甘汗为何不将老汗尸体转移的原因,因为只有国师才能做到,可是国师此时被澹台云缠住,根本无法脱身。
伊里汗见多识广,身为怯薛军大都尉也知道更多的王庭秘辛,说道:“由此看来,‘长生石’还没有完全炼制完成,所以老汗的尸体仍旧与炼制‘长生石’的祭坛紧密相连,想要破除这种联系,首先要毁去祭坛。”
于是诸王们离开老汗的宫殿,来到宫殿后方的禁地,见到了那座八十一级台阶的高大祭坛,此时这座祭坛被一股肉眼可见的血色光晕笼罩,就像一只倒扣的大碗罩住了祭坛,根本无法接近。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玄都忽然对伊里汗说道:“国师和澹台云一定在这座祭坛之中。”
伊里汗疑惑道:“祭坛里面?使者的意思是说这座祭坛是空的吗?”
李玄都沉吟了片刻,说道:“并非是空的,用我们中原的话来说,这是一座以人力造就的‘洞天’,其中自成一方小天地,也就是常说的‘别有洞天’。”
伊里汗毕竟是精通中原之学之人,李玄都只是略微解释,他便立刻明白了。
此时诸王都望向两人,在诸王的随从中,不乏高手,可是按照中原江湖的划分,这些人都是武夫,甚至以纯粹武夫居多,方士是一个也没有,在这种事情上很难帮得上忙。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王庭中的方士就是萨满们,而撒满们都效忠于国师,此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玄都皱眉沉思片刻,忽然想起国师邀请他第一
次见面的地点,心中不由一动,那日国师邀请他,必不可能想到后来会有澹台云出手搅局,在当时的国师看来,区区一个李玄都,根本无碍大局,就算李玄都知道国师在地下修建了一座大殿,也无力改变什么,应该不会太过防备,那么国师的居处会不会有什么玄机?
想到这儿,李玄都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伊里汗,也迟也站出来为李玄都作证,因为那天就是他领着李玄都去了国师居住的宫殿,于是伊里汗决定立刻前往国师居住的宫殿,老汗的金帐则是左右结构,三座大殿仿佛一个“山”字,中间最高、最大的一座金殿是老汗的居处,左侧的金殿变成了国师的居处,右侧的金殿则成为国师为老汗续命的地方,那里已经被改造成一座巨大的祭坛,祭坛下是一方血池,蓄满了鲜血,如今看来,这也是国师阴谋的一部分,国师将老汗的身体当作一只容器,以血祭之法为老汗注入庞大的生命之力,简介起到了续命的作用,可实际上却成了国师炼制“长生石”的材料。
也迟的带领下,诸王们来到李玄都曾经到过的左侧大殿,整个大殿内部已经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不见半点装饰,也不见桌椅床榻等物,空空荡荡,十分空旷,然后在大厅的地面上有一道向下开启的门户,就像一座原本竖立的大门倒在了地上,门户下方是一条蜿蜒向下的石径,石径的台阶十分粗糙,似乎只是临时开凿,还未仔细打磨。沿着这条向下的石径走到尽头,出来之后是一座与上方大殿等大的地下大殿,不过在地下大殿的八个方位还有八座石门,下来的入口就是八座石门之一。
这座大殿在外观上没有丝毫出彩的地方,占地也不大,就像是一个并不阔绰贵族急匆匆建造的地窖,此时更是人去楼空。
李玄都望着剩余的七扇石门,说道:“国师和伊里汗一样,同样精通中原之学,而且国师尤其喜欢道门之学。加上我们进来的入口,共是八面石门,刚好对应了八卦之数,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又对应奇门遁甲中的八门,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伊里汗问道:“使者还懂阵法一道?”
李玄都说道:“我是道门弟子,略懂一二。”
伊里汗望向七面石门,说道:“请使者解惑。”
李玄都略微沉思之后,说道:“乾卦,开门,西北方位。坎卦,休门,正北方位。艮卦,生门,东北方位。震
卦,伤门,正东方位。巽卦,杜门,东南方位。离卦,景门,正南方位。坤卦,死门,西南方位。兑卦,惊门,正西方位。”
“欲求财利往生方,葬猎须知死路强。征战远行开门古,休门见贵最为良。惊门官讼是非多,杜门无事好逃藏。伤门搏斗能捉贼,景门饮酒好思量。一般来说,开、休、生三门吉,死、惊、伤三门凶,杜门、景门中平。我们进来的入口在东北方位,也就是对应了生门,当日我去见国师时,进的是正东方位,也就是伤门。伤门居东方震宫,五行属木,正当卯月春分之后甲木帝旺之时,旺则易折。震卦主动,动则易伤。元帅甲子常隐于戊土之下,子与卯相刑,刑则受伤,故伤门属凶门。如果国师还在此地,进入伤门便是凶门,不过国师显然不在,还剩下六门,其中死门和惊门要避开,还剩下五门。”
伊里汗说道:“既然杜门和景门中平,唯有开门、休门、生门大吉,再除去我们进来时走的生门,就是从开门和休门中选择一门。使者以为选择哪个更好?”
李玄都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国师与宋政交往很深,这些道家之学很有可能是宋政所传,而宋政又是无道宗的宗主。无道宗有一句话,叫作:‘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开门居西北乾宫,五行属金。乾卦是八卦之首,为天为父,乾纳甲壬,乾位有亥,亥为甲木长生之地,甲又为十干之首,所以喻万物开始之意,为大吉大利之门。”
这些八门之说放在中原挡不住道门高人,但是在金帐却能让包括伊里汗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束手无策。
诸王已经完全听不懂两人的对话,可是伊里汗眼中却是亮起了光,诚心赞道:“使者博学多才,佩服佩服。既然是甲木长生之地,又是大吉大利之门,正好对应了‘长生石’和‘无道宗’,那么就是开门无疑了。”
说罢,伊里汗不再废话,身形一掠,一掌按在西北方位的“开门”之上。
石门的表层化作齑粉簌簌而落,显露出真容,在诸王面前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字符,既不是中原的文字,也不是金帐的文字。
不过李玄都偏偏认得,这是道家的符箓,在“太平青领经”中有过明确记载,李玄都来到伊里汗身旁,一指点在这道符箓的起始处,注入气机。
然后这道符箓以李玄都落指处为核心,整道符箓的脉络如同被开闸放水一般依次明亮起来,熠熠生辉。
第一百零五章 王庭废墟
石门缓缓开启,出现了一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路径,似乎这条路径的尽头是地下无尽处的深渊。
诸王们把目光都放在了打开石门的李玄都和伊里汗身上。
李玄都开口道:“这是通往洞天的道路,虽说洞天是一方独立于外的小天地,但是与现世之间的关系就好似树和果实的关系,两者之间必然有着实质的联系,这条道路就是连接树枝和果实的果柄。”
李玄都并非是说给诸王听的,而是解释给伊里汗听的。
伊里汗沉默了片刻,对诸王和那颜们说道:“我和使者进去,其余人留在金帐,若是有事,由诸王和阏氏共商而决。”
没有人反对,于是伊里汗和李玄都一同走向石门,在穿过石门的一瞬间,似乎穿过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若是寻常人,定是感受不到这些许细微差别,唯有与天地沟通的天人境大宗师才能察觉,因为天地的的确确发生了改变,天地之桥被强行中断。不过对于伊里汗这种顶尖的纯粹武夫而言,这种影响就小到近乎没有,因为人仙从不搬运天地元气,只是凭借自身血气。
这条密径的长度出乎李玄都和伊里汗的意料之外,显然被运用了须弥芥子的神通手段,已经超脱了现世的长度意义,而李玄都和伊里汗又怕其中有什么陷阱禁制,不好纵身飞掠,只能徒步而行,所以注定是一段耗时不短的路程。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发现左右两侧的墙壁上刻着许多图案,这些图案似乎在叙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过了大概小半个时辰之后,伊里汗忽然开口道:“这是金帐的历史,这些壁画记述了我们金帐汗国数百年来的历史,从兴起到现在。”
李玄都也注意到了壁画中多是在描绘战争的景象,说道:“金帐的历史就是一场战争史。”
“是的。”伊里汗说道:“不过不能简单视为金帐汗国与大魏王朝的战争,而是草原与中原的战争,游牧与农耕的战争。数百年来,多少草原人跃马扬鞭,又有多少中原人披坚执锐?南下、戍边、北伐、议和,在这些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死去?你能想象吗?这是两个国家的战争,是两个族群的战争,是我们与你们的战争,这不是哪一位帝王或者圣人能够阻止和扭转的,可以预见,这场战争不会因为使者的到来而停止,也不会因为老汗的死去而停止,它只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其中一方彻底失败认输为止。”
李玄都没有反驳。因为他本就不是议和的使者,而是想要给王庭带来灾难和混乱的使者,只是需要一层遮挡,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相较于明理汗或者药木忽汗,甚至是小阏氏和乃刺汗,伊里汗的境界明显高了一筹不止,这种境界不是修为上的,而是思想上的,或者可以称之为“格局”,否则老汗也不会认为伊里汗除了血统之外是最好的继承人。
伊里汗继续说道:“从长远来看,金帐的胜算并不大,金帐对付中原,最大的利器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