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剑芒臻至化境之故。
挡下李玄都的两剑之后,李元婴举轻若重一剑。
这一剑,去势极缓,却有泰山压顶之势。
李玄都没有避其锋芒,同样递出一剑。两剑相撞后,并未立刻陷入到比拼修为雄厚的境地,而是在方寸刹那之间连续起伏七下,等于是李玄都瞬间递出七剑,以连续七剑层层抵消李元婴的一剑。
七次相撞声音连成一道,不似寻常金石声音,尖锐无比,刺人耳膜。
就在此时,一名中年文士乘舟而至,直奔秦素而来。
第一百九十章 斗剑
施宗曦是的计谋很简单,就是由李元婴拖住李玄都,然后由他亲自对秦素出手。
不得不说,这已经是在短时间内能做到的最好布局。放眼天下,能挡得住李玄都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非要对李玄都出手不可的理由,少部分愿意出手的人中,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的此地的,只有李元婴。
武学一道分为两途,一途是由简入繁,以一化万象。一途是自繁而简,以千机归一。两者殊途同归。李玄都博览诸家,走的便是第二条道路,而李元婴一意精修清微宗的功法,走的却是第一条道路。
如今两人境界修为相当,若是李玄都练全了清微宗的诸般功法,又有其他功法为辅,自是能凭借各种出其不意的手段强压过李元婴一头,或是修成了“太平青领经”,也能以势压人。不过李玄都不但没有修成“太平青领经”,而且因为坠境一事,所学的清微宗功法还停留在二十岁的时候,除了“北斗三十六剑诀”未能学全,“龙遁剑诀”等手段也没有涉猎,反观李元婴,本就比李玄都年长十余岁,在李玄都坠境的那些年中,他又一直稳步攀升境界、精进修为,尤其是继任宗主大位后,得李道虚的倾囊相授,仅就清微宗的功法而言,李玄都与李元婴相差甚远。
此时李玄都虽然发现秦素身处险境之中,却也不能摆脱李元婴前去救援,反而因为这略一分神的缘故,被李元婴占据了上风。
李元婴手中出剑不停,笑道:“四弟,当年师父教导我们,用剑贵在专,分心用多门剑诀对敌不算什么,因为其他外事而分神可是大忌。”
李玄都默不作声,只能收摄心神,运剑谨守门户。
在李玄都未能修成“太平青领经”得证真正的金丹大道之前,李玄都的功法根基在于“假丹”一道,气聚五行,内丹初现。散之则化于无形,聚则大如圆珠。力从中发,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李元婴修炼的“玄微真术”,在同等境界之下,自是比不得李玄都的气机雄浑,却胜在复杂多变,虚实莫测。反观李玄都的“玄微真术”,因为要构成“假丹”,五行相衡,等同是固定一处,抛弃了自己变化莫测的长处。
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李玄都是一支步骑结合的大军,兵力占据优势,却失之灵活。李元婴是一支轻骑军,兵力占据劣势,却来去如风。在李玄都以往的对手中,每每都是被李玄都的灵活多变压制,如今李玄都却在这一点上被李元婴占据了上风,可见李元婴出剑是何等之快,换成寻常天人境大宗师对上李元婴,只怕是连衣襟也摸不到一
不过有利有弊,李元婴过于追求出剑的速度,在体魄坚韧和杀力上自是有所欠缺,比不得李玄都,若是遇到悟真这等高手,就如遇到雄城,没有炮矢步军,注定难以攻下,悟真完全可以硬抗李元婴的出剑来以伤换伤,哪怕是十剑换一拳,悟真也不算亏,这便是李元婴在太玄榜上排名居于悟真之后的原因。
李玄都虽然得了“漏尽通”的妙义,但“漏尽通”的根本在于消耗气机迅速恢复伤势,而不是金刚不坏,李玄都却是不能像悟真那般应战。
正因为如此,两人算是各有千秋,此番交手,胜负殊为难料,本应是李玄都占据上风,不过李玄都因为方才略微失神的缘故,反而是落入下风之中。
李元婴占据上风之后,开始不断出言扰乱李玄都的心神,这也是清微宗中人的祖传手段,不过李玄都在片刻的惊怒之后,就完全收摄了心神,李元婴几次观察李玄都的神情,都没能从他脸上瞧出端倪,分不清他是心硬如铁还是强作镇定。
按照施宗曦的谋划,李元婴只要拖住李玄都就好,可李玄都却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仰天一声清啸,身形如鬼魅一般斜行向前,长剑横削直击,迅捷无比,剑势中随之发出呼啸风声。随着李元婴出剑越来越快,风势也是越来越大,隐隐形成一个漩涡,好似陆地龙卷。这套剑诀乃是清微宗中的“巽风剑诀”,威力大小完全取决于用剑之人的修为高低,若是中三境用来,也就是让人被疾风刮得隐隐生疼,可此时李元婴用来,三尺长剑携带的狂风,能让人双脚立地被卷入狂风之中,其中更有一股吸力生出,将李玄都吸向漩涡中心。
面对李元婴的快剑,李玄都一转守势,用出“太阴十三剑”中的“风卷残云扫”,阴风大盛,与李元婴以攻对攻。
转眼之间,在方圆十余丈的范围之内,出现了几十个李玄都和李元婴的残影,姿态各不相同,但完整展现了两人的出剑招数。
两人出剑越来越快,身形变化越来越繁复,残影也越来越多,前者未曾散去,后者已经生出,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足有百余之多。
两种剑术,各有玄妙。
转眼过后,李玄都和李元婴重新拉开距离,李元婴毫发无损,李玄都右手的衣袖尽毁,露出手腕和小臂,密密麻麻皆是细如红线的微小伤口,只是不等流出鲜血,便恢复常态,皮肤光洁如新,不留半点痕迹。李元婴见此情景,眼皮微微一跳。这已经不仅仅是寻常意义上的体魄坚韧那么简单,而是已经有了几分长生境的玄妙,他开口道:“不愧号称长生久视之道的‘漏尽通’,我听江湖中人称赞四弟博览诸家之长,初时还不相信,现在看来,却是半分不假,难怪四弟看不上我们清微宗。”
李玄都不欲多言,一振手中长剑,用出“剑心太玄意”,向李元婴攻去。
若论剑术之精妙,“剑心太玄意”乃是当世顶尖,李元婴初见之下,也是略有惊讶,不过也谈不上惧怕,只要他出剑够快,就算对手的剑招中没有破绽也能找到破绽,同理,只要他出剑够快,纵使别人能看出自己剑招中的破绽,也很难抓住。
李元婴身随剑走,出剑奇快,快到看不清他的身形移动的轨迹,仿佛一剑之间直接抹去了一段距离,这却是“北斗三十六剑诀”中的“星转斗移”了。只见他一剑刺出,分明是从正面出剑,可在转眼之间,就已经来到李玄都的身后。
不过李玄都早有所料,手中“人间世”横掠,画出一个弯月状的弧度,平搭在“应帝王”的剑脊之上,劲力传出,使得李元婴手中的“应帝王”登时一沉。
李元婴一击不中,立时抽身而退,复而从其他方向攻来,剑势更甚于狂风暴雨,没有半分间隙。李玄都出剑明显慢于李元婴,可总能堪堪赶上,出剑之时信手拈来,不拘于规矩,将剑招相忘,得其神髓,以意驭剑,心无拘囿,千变万化,剑招无穷无尽。
一时间两人竟是难分高下。
李元婴没能拿下李玄都,施宗曦同样没能一举建功。秦素可不是被养在闺阁中的大小姐,更不是第一次遇上境界高出自己的对手,就在施宗曦现身的瞬间,她就已经从须弥宝物中取出了一块薄纱披在自己的身上。
一瞬之间,秦素完全消失不见,就连气息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气势汹汹而来的施宗曦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幻灵纱!”
幻灵纱乃是补天宗的宝物,能隐藏身形和气息。以秦清的境界修为,早已用不上此物,可秦素未曾修为大成,独自行走江湖,老父亲自是放心不下,不仅把自己的佩刀“欺方罔道”送给她防身,还专门给了许多宝物保命,幻灵纱便是其中之一。不过秦素最大的护身法宝还是秦清的名头,寻常人摄于“天刀”之名,通常不敢对秦素太过放肆,所以这些宝物大多时候都躺在秦素的锦囊之中默默蒙尘,今日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第一百九十一章 拦路
李玄都和秦素虽然离开了营地,但是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之后,营地中的秦不一等人不可能没有察觉。修为最高的秦不一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瞬间掠出营地。
不过早有人等在此地,却是个背着书箱的书生。
秦不一那日在皂阁宗的地上鬼国洞天之中曾经见过此人,是阴阳宗的十殿明官之一。
来人正是魏臻,他之所以出现在此地,是得了王天笑的暗中授意。虽然地师已经带着阴阳宗的大部分人马撤离了北邙山,不知去向,但是阴阳宗还是留有部分人手潜藏于天下各地,就如棋盘上的闲子,也许直到终局收官都不会有用,也许在某些时候,这些看似无用的闲子就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所在。
负责这部分人手的便是魏臻,在这种情况下,王天笑虽然要跟随在地师身旁,不能亲自针对李玄都,但是可以让游离在外的魏臻见机行事。如今施宗曦决意对李玄都发难,魏臻自是不介意暂时摒弃前嫌,联手共抗大敌李玄都。
面对天人无量境的秦不一,魏臻自然不是对手,不过他手中有一件异宝,最是擅长困人,只要不是遇到天人造化境的高人,都能拖延一段时间。对于魏臻而言,拖住这位秦家大管家一段时间,使其不能驰援秦素,便已经足够了。
魏臻从背后书箱中取出棋盘,微微一笑:“晚辈想请老前辈对弈一局,不知老前辈能否赏脸?”
话音落下,也不管秦不一答应与否,魏臻将手中棋盘一丢,然后这张棋盘越来越大,仿佛要与天地同大,直接将两人笼罩其中。待到秦不一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和魏臻置身于棋盘之上,便如一颗棋子大小,放眼望去,只见纵横十九道延伸极远,极尽目力也不能看到尽头。除此之外,再不见其他人。
就在这时,整个棋盘轰然震动,魏臻和秦不一的身形开始向上拔高,向下俯瞰,终于可以纵览整个棋盘,就像身在九天之上俯瞰大地,极为壮观。与此同时,在两人的手边又多出一方棋盒,分黑白二色。
魏臻伸手抓出一把白色棋子,微笑道:“猜先。”
在秦不一掠出营地后不久,秦不二、秦不三、秦不四等人也陆续察觉到两道冲天而起的浓烈剑意,相继掠出营地,不过此时魏臻和秦不一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名负手而立的高大男子。
这名男子脸上带了一张面具,不持兵器,以一人挡住三人,更显自负。秦不二等三人同时止住脚步,没有贸然出手,由秦不二出声问道:“来者何人?”
三人都在归顺秦清之前,都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人物,这短短片刻之间,已经能大致猜到发生了什么,定是李公子和大小姐那边出事了,敢于如此行事之人,来头定然不小,也必然是谋定而动,早已摸清了自己这边的虚实。此人敢于光明正大地拦路,定然是有所凭仗,不可小觑。
行走江湖,眼力十分重要,若是看走了眼,就要阴沟里翻船。
来人正是皇甫毓秀,因为他还要前往辽东,所以此番没有显露真容,更不会主动报上名号,只是抬起一只手掌,示意三人尽管出手便是。
秦不三和秦不四对视一眼,都是有些无措,然后异口同声地问道:“二姐,该怎么办?”
秦不二一咬牙:“还能怎么办,点子扎手,并肩子上!”
“好嘞!”秦不三和秦不四精神一振,对于他们兄弟二人来说,最是擅长联手合击,若是按照江湖规矩,一对一,反而是束手束脚,此时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话音落下,秦不三和秦不四一起跃出,直奔皇甫毓秀冲去。
两手空空的皇甫毓秀站立原地不动,只觉得两股无声无息的掌风分自左右袭到,事先竟没半点征兆。皇甫毓秀不惊不惧,双掌翻出,右手接了从右边击来的一掌,左手接了从左边来的一掌,四掌同时相碰,只觉来劲奇强,秦不三的掌力为阳,而秦不四的掌力为阴,让人极难抵御。紧接着便是左胁右胁之上同时被两敌拍上一掌,一股炽热气机,一股阴寒气机,同时涌入体内。
皇甫毓秀眉头微微一皱,运转“重阳玄功”,鼓荡全身上下,将这股气机化解,他不想用出道种宗招牌的“造化神掌”,以免暴露身份,而是以皂阁宗的“九阴鬼手”反手抓住两人的手腕,立时留下两个漆黑的掌印。秦不三和秦不四只感觉阴寒彻骨,撤掌的同时又以另外一手挥出一掌,皇甫毓秀双掌平推,抵住两人双掌,秦不三和秦不四一声闷哼,向后退出数步,只感觉胸口气血翻涌,已是受了些许暗伤。
秦不四怪叫一声:“你是阴阳宗的人?还是皂阁宗的人?”
皇甫毓秀并不答话,转守为攻,一掌拍出,秦不三和秦不四不敢大意,不约而同地各出单掌抵御。三人气机相交,秦不三和秦不四只觉得对方气机浩大如海,一浪接着一浪汹涌而至,难以抵挡。不过片刻之间,秦不三和秦不四已经脸色通红,渐而发紫,忍不住吐出一口鲜血,身形摇晃,眼看是支撑不住了。
就在此时,秦不二身形如离弦之箭,跃至皇甫毓秀跟前,白皙双掌贴在他的胸口上,骤然发力,一圈肉眼可见的气机涟漪,以两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开来。
秦不二毕竟是天人境的大宗师,比起秦不三和秦不四要高出一筹,使得皇甫毓秀闷哼一声,身形摇晃了一下。
那日在龙门府中,李玄都以“假丹”催动五大玄功,对上了皇甫毓秀,也只是平分秋色,可见皇甫毓秀的气机是何等雄厚,远胜寻常天人逍遥境,便是比之天人无量境的李元婴也相去不远,只是李元婴的长处不在于气机雄厚,而在于出剑迅捷,所以未曾晋升天人无量境的皇甫毓秀还不是李元婴的对手,可惜此时秦不二等人远比不上李元婴,对上皇甫毓秀之后,哪怕集合三人之力,也没能占到便宜。
皇甫毓秀修炼的是“重九玄功”,又名“重阳玄功”,除了体魄坚韧之外,就是气机浩大,几乎是常人两倍,他全力运转“重九玄功”之下,秦不二只觉得双掌上传来一股巨大反震之力,她抵御不得,只得借着这股力道反弹回掠,双脚在地面上划出一道直直沟壑。
秦不三和秦不四趁此时机退到秦不二的身旁,脸色十分凝重。
秦不二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背,因为巨大气机反震的缘故,手背上青筋暴起,显得分外狰狞。
皇甫毓秀伸手掸了掸衣衫,没有痛下杀手的心思,只是拦路而已。
不过秦不二也不是迂腐之人,立时吩咐道:“老三老四,我来拖住此人,你们立时带人过来,我就不信了,几百人还磨不死他?”
秦不三和秦不四立时转身掠向众多补天宗弟子和忘情宗弟子的营地,只剩下秦不二一人。
秦不二轻轻吸了一口气,再次运转气机,一踏地面。
以她立足之地为中心,方圆二十丈之内,从地下生出无数如同长鞭的黑色藤蔓,好似一处茂密丛林。
这些藤蔓张牙舞爪地席卷向皇甫毓秀,缠绕在他的四肢和躯干之上,然后分而用力,欲要将其生生撕裂。
可皇甫毓秀仍旧是岿然不动,任由这些藤蔓缠绕在自己身上,却如枯藤绕大树,根本动摇不了大树分毫。
皇甫毓秀伸手扯断身上的藤蔓,第一开口道:“不过如此。”
第一百九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