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484章

太平客栈-第484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海石收敛思绪,转头望去,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光柱显得有些纤细,可以想象在近距离之下,这道光柱又该是如何雄伟壮观。
  张海石自语道:“能逼得白绣裳全力出手,倒是也不容易。”
  话音落下,光柱急剧缩小,不多时,在张海石的视线中只剩下一线,可这一线却是更为凝练,光芒也更为耀眼,仿佛要将这方洞天从中一分为二。
  藏老人终是不敌有众多佛门中人相助的白绣裳,不得不向城内深处遁去。
  没了藏老人之后,剩余阵法自是挡不住白绣裳率领的佛门中人。
  不多时后,东门方向和西门方向相继传来大地震动,显然是阵法枢机已破。张海石所在的北门方向,虽然因为三玄真人身上有伤的缘故而慢了几分,但也在不久之后顺利破去阵法枢机。
  一瞬之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道光柱升起。
  此处天地四方齐震。
  翠云峰上,地师背负双手,望着四道直冲天际的光柱,淡笑道:“闲敲棋子落灯花。”


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宫
  在四处阵法枢机破去之后,一直云遮雾绕的内城终于显现真容。
  无论身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都能清晰看到这座内城,通体以黑色巨石构筑,观其格局,与其说是一座内城,倒不如说是一座宫城,与帝京皇城颇为相似,高有近十丈,大门高有五丈,只是此地并非四面开门,而是只在正南方向开有一门。于是正道中人只得沿着城墙汇聚至此地正门前的宽阔广场上。
  南门距离此地最近,又是最先破阵,所以大天师张静修是最先赶到的,北门距离最远,所以张海石是最后一个赶到。
  所有人到齐之后,先是各自通报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普通弟子的折损且不去说,在各大高手中,张海石元气大损,白绣裳也损耗不轻,其他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在这种地方,天地元气稀薄,只有浓重阴气,气机损耗很难快速补充,战力折损是再所难免。除此之外,李玄都和三玄真人更是有伤势在身,除了大天师张静修之外,竟是没有谁还能保持全盛状态。
  不过只要张静修还安然无恙,正道中人便心中有底,这便是柱石应有的作用了,
  众人齐聚之后,张静修指着这处宫城,说道:“权势这一关,古来多少英雄豪杰,都是难过。不说那天下共主,只说今日的江湖,之所以风波迭起,纷争不已,还不是为了那‘权势’二字。”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均是一凛,李玄都心中暗忖:“大天师这话却是把地师和师父都给说进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天师何尝不是为这二字所累?倒也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张静修稍稍一顿,又接着说道:“这世上的事情,不论多么难办,总是有人要去试上一试。这地上鬼国,就被人建成了。以人力造就洞天,甚至以人力造就神灵,真是何其壮哉。当年的皂阁宗,独尊于天下,要江湖中人,个个都遵他号令,若有不从,便是生不如死的下场。一统江湖之后,皂阁宗还不满足,想做天下的皇帝,于是当时的皂阁宗在鬼国之中造了这座帝宫,阴间的阎罗天子也不过如此了。”
  听到这儿,李玄都立时明白过来:“这座帝宫便是皂阁宗的核心所在,大抵相当于太平宗的太平宫、清微宗的青领宫。真是好生气派,就是正一宗的大真人府也多有不如。”
  便在此时,悟真开口道:“当年这座帝宫之中有十二尊铜甲尸、十二尊太阴尸,如文武重臣分立左右,可真是好大的阵仗。不过贫僧年轻曾听师祖说过,二十一宗联手攻破这座帝宫之后,已经将其彻底毁去,料想此地应是一片断壁残垣,万不该是今日这般光景。”
  张静修道:“如今皂阁宗的主人与其说是藏老人,倒不如说是在藏老人身后暗操独治的地师徐无鬼,地师修复此处帝宫,自是言明心志。”
  萧时雨冷笑一声:“原来地师不想做齐王,而是想要做皇帝。”
  白绣裳道:“当孝宗皇帝绝嗣,世宗皇帝以旁支入继大统,虽然地师和世宗皇帝是兄弟,但长幼有别,也怨不得旁人。”
  悟真诵了一声佛号:“执念深重,便是地师这等高人,也堪不破,实是让人惋惜。”
  张静修一摆手,道:“闲话少叙,我们先行入城。”
  说罢,张静修直接祭起“天师印”,只见印上无数光焰熊熊燃起,好似一轮耀日大放光明。然后张静修随手一丢,直接将这轮“耀日”掷向城门。
  只听得“轰隆”一声,整座大门轰然震颤,显然是无法抵御一位长生境高人的全力出手,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声响,缓缓开启了一道缝隙。
  随着帝宫的大门开启,瞬间从缝隙之间涌出无数半透明的冤魂,发出一阵阵尖锐笑声,铺天盖地地朝着众人涌来。
  张静修只是一挥手中云扫,便将这些游魂扫荡一空,然后收回“天师印”,大步走入其中。
  其余正道中人自然紧随其后。过了帝宫城门之后,是一个类似瓮城的所在,四面皆是黑色的城墙,脚下是以白玉铺地,黑白交错,仿佛阴阳交汇,倒是显现出阴阳宗的特点了。
  再过瓮城,便是重重殿宇,一条南北走向的直线贯穿整体,左右对称,真是与帝京皇城的布局一般无二。
  出乎正道中人的意料之外,此时这里却是空空荡荡,没有半个人影,休说阴阳宗弟子和皂阁宗弟子,便是鬼魅活尸等物事,也不见半个,竟似是一座空城。
  众人只好往三大殿行去。按照帝京皇城的说法,三大殿分别是:太圣殿、上圣殿、中圣殿,其中太圣殿最大,中圣殿最小。皇帝在太圣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千秋、新年、冬至等节日,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除此之外,还在太圣殿举行新科进士的殿试。关于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不在太圣殿,而是选在太圣门,又称御门听政。
  此处帝宫也仿造了三大殿,众人首先来到的便是最大的太圣殿,也就是百姓们常说的“金銮殿”。
  刚入殿门,便听得一声大笑:“诸位,老夫恭候多时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在龙椅上坐了一人,身材高大,穿了一身斩衰丧服,左半边脸十分苍白,右半边的脸已经没有了血肉,露出粼粼的白骨和牙齿,不断有诡异的黑色气息从他的嘴中逸散开来。他神态冷漠威严,就像是冥府之中的帝王,正驾临他麾下的疆域,在他手腕上挂了一串流珠,竟是由一颗颗指头大小的骷髅串成,共十二颗,每颗骷髅的双眼位置跳跃着幽幽蓝火,让人一见怵目。
  此人正是皂阁宗的宗主藏老人,先前与白绣裳激斗,也只是驱使“万尸大力尊”,而本人并未露面,此时终于现出真身。
  见藏老人孤身迎客,正道中人都没有轻举妄动。
  张静修缓缓道:“藏老人身下的龙椅是整个洞天的核心所在,他若能将自身与整个洞天连为一体,便是贫道,一时半刻之间也奈何不得他。”
  这也在情理之中,地师攻打正一宗时,张静沉便借助镇魔台之力,在短时间内抗衡地师而不落下风。当年皂阁宗独霸天下,以人力造就这方洞天,要集合二十一个宗门之力才能攻破,可见此处洞天的厉害,远胜正一宗的镇魔台,就算此时的洞天已经残破,也不是张静修一人就能抗衡的。正因为如此,江湖上从未有过以一己之力一统江湖之人,一个人再厉害,也无法以人力逆天时行事,更不可能与千千万万人为敌。
  张静修话音刚落,就听藏老人说道:“大天师眼力还是有的,正如大天师所言,老夫坐在这椅上,便是长生地仙也奈何不得老夫,除非将整个洞天彻底毁去。”
  张静修道:“若论年龄岁数,藏宗主还要年长于贫道,不知藏宗主今日一人赴会,有何见教?”
  藏老人发了一声笑:“见教?你们气势汹汹打上门来,拆了老夫的家门,然后问老夫有什么见教?这便是正道中人的嘴脸?”
  “若无地师挑衅,贫道也不会出现在此地,不过是以直报怨罢了。”张静修心平气和道:“贫道本以为藏宗主会逃走,没想到藏宗主留了下来,莫不是藏宗主要以身殉宗?”
  藏老人冷冷笑道:“谁生谁死,犹未可知,大天师此语,怕是言之尚早。”


第一百六十四章 合道天地
  张静修淡然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手底下见真章罢。”
  藏老人也不废话,一声冷哼,太圣殿内的众人立时感觉身上一沉,仿佛身上压了一座山峰,举步维艰。
  若论本身的境界修为,藏老人万难有如此境界修为,可此时他得以与此处洞天暂时合为一体,可谓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一举一动之间,莫不有天地巨力,沛然莫御。
  张海石身形暴起,以一线之势直取藏老人,速度之快,在一线之上留下一个又一个残影,而每个残影又有些许细微不同,俨然是一副极为高明的剑谱。
  若是在洞天之外,藏老人想要挡下这一剑,非要花费极大精力不可,可在此处洞天,却是完全不一样了。藏老人只是轻描淡写地探出一掌,张海石的速度顿时慢了无数倍,似是身陷泥潭之中,然后一掌下压,便仿佛一座东岳当头压下,峰峦叠嶂,遮天蔽日。
  一座太圣殿再大,也不可能真的显化出一座山岳,这其实是类似于一叶障目的奇妙手段,张海石自然也明白,虽惊不乱,手中长剑一点,便要强行破开这一掌。
  藏老人冷笑一声:“张海石,你逃得出老夫的手心吗?”
  话音落下,剑掌相交,藏老人的手掌毫发无损,而张海石手中的长剑却弯曲出一个极为骇人夸张的弧度。
  就在此时,一道白色剑光杀至,却是白绣裳驰援赶到。
  藏老人怒哼一声,又探出一手,迎向白绣裳的一剑。
  如今的藏老人,与整座洞天相连,堪比一位货真价实的长生地仙,若是此处洞天还是完好,那么坐镇于此的就是地师了,地师也能借助此洞天暂时跻身金刚不坏甚至是五气朝元之境,可惜人力有时而穷,就算如此厉害的洞天,最终还是被人攻破,成了一座残破洞天。
  藏老人以一己之力挡下两大天人造化境高手,身子不移不动,尽显高人风范,就连藏老人自己也有了几分恍惚,仿佛又回到了皂阁宗横压当世的年代,而他便是屹立在江湖之巅的皂阁宗之主,也是江湖共主。
  不过此时还有一个张静修,无论有没有地利,他都是货真价实的长生境高人,方才张静修只是说自己奈何不得此时的藏老人,却不意味着藏老人也能把张静修如何,最多是不分胜负。
  就在此时,张静修轻轻一摆手中云扫,正在抵挡两大天人造化境高手的藏老人立时闷哼一声,吃了个小亏。
  趁着这个机会,张海石和白绣裳暂且摆脱了藏老人的双掌,退回原处。
  藏老人怒喝一声,身上斩衰丧服化作一身黑色华美帝袍,上绣日月星辰,五爪墨龙,头戴十二旒帝冠,垂下的珠帘遮蔽了面容,让人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张静修脸色凝重,道:“这是当年皂阁宗之主意图称帝时准备的帝袍冠冕。”
  藏老人缓缓抬起头来:“正是。”
  此时正道中人终于看清了藏老人的相貌,却见他被毁去的半边脸庞已经彻底复原,神态威严,一双眼睛仿佛深不见底,其中包含有周天星辰,苍茫银河,无数幻起幻灭,包罗万象。
  这一刻,藏老人彻底与此方洞天融为一体,不似是凡人,俯瞰脚下芸芸众生,视万物如为刍狗。仿佛成了这方世界之主宰,万物之中心,掌握天地之枢机。
  面无表情的藏老人缓缓开口,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于天地之间:“放肆!”
  “放肆”二字,便如在朝堂之上帝王呵斥大臣,纵使帝王手无缚鸡之力,而臣子力能扛鼎,仍是要生出无穷畏惧。
  张海石和白绣裳的耳边仿佛骤然有真真切切的炸雷声响,向后倒滑出去十余丈,原本已经抖落下去的“担子”又重新压迫到身上,如负重山。
  张海石竭力稳住身形,淡笑道:“藏老人,你不过占据地利优势,就真当自己是阴间帝王了?若是离了此地,你能否接下我三剑?”
  藏老人的威严嗓音响起:“张海石,就算没有这座洞天,我也是太玄榜第四人,堂堂皂阁宗之主,何以出此狂言?”
  只是寥寥数句言语,但是声音震荡,犹如九天之上的滚滚雷音,在虚空中荡漾出层层肉眼可见的涟漪。
  张海石横剑身前,挡下这些气机涟漪。
  藏老人无动于衷,只是挥了挥手。
  一瞬之间,太圣殿开始向着四面八方飞快延展扩大,化作一方小天地,天地茫茫,不知天之高,不知地之深,甚至让人在恍惚之间不知身在何处。原本正道中人与藏老人之间也不过是二十余丈的距离,在第太圣殿骤然变大之后,双方之间的距离也迅速变大,藏老人连同他身下的龙椅瞬间如同远在天边一般。
  然后四面八方骤然吹起无数阴风,这些阴风汇聚一处之后,盘旋而起,变为一条横空出世的巨大龙卷,接天连地,壮阔无比,犹如一条黑色孽龙,张牙舞爪,肆虐一方。一时间天昏地暗,仿佛混沌一片,难分东西南北,上下左右。
  这还不止,随风而来的还有阵阵阴雨。无数细密雨丝从天而落,密密麻麻,成千上万,可偏偏又悄无声息,似是一场随风入夜润无声的春夜喜雨。
  这可真是呼风唤雨了。
  凡是精通捉鬼驱邪之人都明白一件事情,若是阴气弥漫之地,必会有潮湿之感,阴气浓郁到一定程度之后,甚至可以化为实质的水滴,此时藏老人以阴气化雨,其中蕴含的阴气之重,足以将一位上三境之下的江湖高手直接逆转生死,泯灭真灵,化为活尸。
  便在这时,张静修伸手在身前虚空中画了一个符箓。正在下落的阴雨骤然凝滞于半空,然后一改下坠之势,有违常理地向上飞去。尚未坠地的漫天阴雨被张静修生生托举回九天之上。
  藏老人的声音如云后的轰隆雷声,滚滚传来:“敕。”
  无数黑云如海水涨潮一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化为数百亩之大的滚滚黑云,笼罩在张静修的头顶上空。
  张静修抬头望去,云海滚滚涌动,然后开始缓缓下压,好似是黑云压城,天色也随之越来越暗。又有骤然风起,似要将人魂魄吹散,吹得张静修道袍猎猎作响,黑云骤然一暗,无数雨丝化为一线,倾盆而下。
  阴风阴雨,风中带雨,雨乘风势。与此同时,还有阵阵雷声滚走于云海之上,偶有几道蜿蜒电光探出黑云,使得昏暗的天色有了刹那间的明亮。
  又急又密又大又冷的雨点打在正道中人的身上,溅起一层白雾,一层又一层的白雾连接在一起,天地间只剩下一片白雾茫茫。幸而进到太圣殿中的都是正道高手,此时自保还是没有问题。
  雨越下越大,一抹黑色悄然染上了张静修的道袍,随着雨势变大,黑色也开始急速蔓延起来,无数阴气附着在张静修的身上,如附骨之疽一般,挣脱不开,甩脱不掉,同时还在拼命地渗入张静修体内,意图腐坏其体魄、气机、神魂。
  张静修将手中“青云”高高抛起,一手指天。一股磅礴气机沿着手指方向,悠悠升天入云霄,一直没入到上空如墨一般的漆黑云层之中。然后张静修也吐出一个“敕”字。
  一瞬之间,在这片茫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