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426章

太平客栈-第426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玄都摸了摸好似真实存在的胡子,不由感叹,道术一途,就是弄假为真,最低级的道术就是骗术,信则灵,不信不灵,若是骗不过人家,这道术也就发挥不出威力。可到了大天师和地师这等境界,所用术法已经与真实无异。这“百华灵面”幻化出的胡子便十分真实,可见当年炼制此宝之人,少说也是一位天人造化境的前辈高人。
  易容完毕之后,刘宗果也就没了用处,换成其他人,多半就随手取了此人的性命,以防留下痕迹,不过李玄都想了想,还是将此人制住,强行使其进入龟息之中,一旬之内没有性命之忧,然后将他丢在底舱之中。
  接着李玄都又在船舱中翻找一番,在一口木箱中找到了一身换洗的锦衣官服,他也不客气,直接将这身色窄袖长襟锦衣换上,戴上无翅乌纱,腰间扣上青铜鸾首,脚上云履换成黑面白底官靴,再把那把文鸾刀佩戴腰间,便是一个人见人怕的青鸾卫了。
  李玄都走出船舱,站在船头,摸了摸胡须,虽然船上没有船工,但他自有办法。只见李玄都一挥手,狂风自起,使得这艘船开始缓缓航行。
  五行八卦之中,震、雷为阳木,先天卦位东北,后天卦位正东;巽、风为阴木,先天卦位西南,后天卦位东南,故而风雷二相都属于五行中的东方木属。此时李玄都掀起大风,便是用木行气机,属于天人境的五行借势之法。
  不多时,李玄都的船出了这方湖泊,转入一条大江支流之中。今日河面上的船只众多,有两条船上都是本地三司衙门的官差,为了抢着水深的河道急着往前走,互不相让,直接破口大骂。
  “你他娘的瞎了眼?我们是布政使司的!这船上可是今年的禄米,误了时辰,你担当得起吗?”一个书办幕僚模样的中年男子大声道。
  “你狗日的才瞎了眼!老子是按察使司的,船上装的都是臬司衙门大牢的囚犯,你也敢争?若是跑了一个,都要拿你顶罪!”这条船上的人气焰更张,毫不相让。
  这一处起了争斗,堵得后面的船只也没法经过。
  若是李玄都,定是不会插手这等事情,可此时的李玄都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刘宗果,见此情景,立时从船舱中取出一支火铳,点燃引信,朝天放了一铳。
  只见好大一团火光在河面上方闪亮,火铳的响声更是压过了叫骂声。
  两艘争斗的都停止了争斗,转头朝火铳响起的声音方向望去,立时看到了后面来船高悬灯笼上的“青鸾卫”三字。
  对于公门中人来说,青鸾卫可真是恶狗一般的角色,只要沾上了,不死也要脱层皮,哪里敢招惹,此时都是慌了,赶忙各自吆喝着自己的船工向河道两边避让。
  李玄都的船就这般占了正中的河道,大摇大摆地从一众船只中穿行而过。一身青鸾卫打扮的李玄都十分悠闲,扶刀站在船头上,故意诵起诗仙的名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声音不小,两旁官船上的人听得清清楚楚,均是脸色怪异。一是有点不相信这文绉绉的话是从这个看起来粗鲁蛮横的青鸾卫嘴里说出的,这人还会念诗?二是什么叫“两岸猿声啼不住”?岂不是说他们这些刚刚还在叫骂的人是猴子?
  只是青鸾卫不好招惹,他们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在背地里偷偷腹诽几句,一个大老粗装什么穷酸秀才,有能耐自己写诗去。
  李玄都却是不管这些,反正名声是刘宗果的,他只管一路行船,有一首《水调歌头》是怎么说来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嘛。


第四十三章 冯家老店
  李玄都行船离了吴州,转入潇州,这儿便是玄女宗的地盘了。
  如今的潇州可谓是风声鹤唳,那些小打小闹就不说了,先是牝女宗炮轰漩女山,后又是阴阳宗炮击上清镇,消息已经传开,人人自危,生怕正邪大战一触即发,江湖上又是腥风血雨,对于众多江湖散人而言,正邪大战可不是什么好事,正邪双方杀红了眼,哪管你什么散人不散人的,只要不是自己人,通通杀无赦,被殃及池鱼都没地方说理去。
  春江水暖鸭先知,已经有许多人隐隐感受到了江湖生日渐紧张的气氛,正邪两道在经过十几年的平静之后,再次变得不平静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是局中人,谁能幸免?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玄都来到了潇州境内。虽然他想要顺路去见一见周淑宁,但此时玉清宁还未从大真人府返回玄女宗,他也不好贸然登门。毕竟当年漩女山之事,石无月最终落到了他的手中,在这件事上,他还是有些心虚的。再者说了,去玄女宗必须要以本来面目示人,他的这番伪装也就做了无用功。
  想着这些,李玄都没有去漩女山,也没有去玉女山,打算直接穿过潇州前往荆州,然后再从荆州去往芦州。
  行船三日,李玄都来到这条支流的最后一个渡口,停下船只,准备登岸,至于刘宗果,在几天之后,自然会解开禁制,倒是不必担心他会死在船上。
  只是等李玄都收拾妥当的时候,一场料峭秋雨不期而至,阻人去路。
  恰巧岸边有几家客店,来往旅客源源不绝,其中最大的一家客店名为“冯家老店”,顾名思义,这家店的主人姓冯家,多半还是一家代代相传的百年老店。这家客店占地颇大,此时许多来往客人来这儿避雨,无奈已经客满,只得在大堂上围坐,门外秋雨纷纷,萧瑟秋风从门缝中硬挤进来,平添几分寒意。
  李玄都走进店中,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他的身上,当看清那一袭青色锦衣和腰间的文鸾刀后,纷纷避开视线,生怕招惹麻烦。
  李玄都大模大样地走到一张桌前,原本这桌子上的客人纷纷让开,李玄都毫不客气地独占一桌,然后将腰间的文鸾刀狠狠拍在桌上,高声道:“伙计,来壶酒。”
  立时有伙计送上一小坛江南有名的花雕酒和一只大海碗。
  李玄都拍开酒坛上的泥封,给自己倒满一碗,喝了一口后,问道:“伙计,我问你,附近可有卖雨伞、斗笠和蓑衣的?”
  伙计犹豫了一下,说道:“自然是有的,五里外的镇子里就有。”
  李玄都摸出一块碎银子,大约二钱左右,丢在桌上:“多的钱就是赏你的。”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伙计有些诚惶诚恐,见过吃饭不给钱的,这不仅给钱,还给赏钱的官爷,倒是少见。
  都说财帛动人心,伙计小心翼翼地取了银子,也顾不得外面秋雨料峭,撑了把伞便冲进雨幕之中。
  李玄都自顾喝酒。
  这次去太平宗,慢不得,所谓迟则生变,若是去得慢了,难免不会生出什么出人意料的变化。可同样快不得,因为按照张静修的布置,悟真等人得到消息再赶到芦州,同样需要时间,若是李玄都去得太快,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中。
  正因为如此,快慢要把握得当,李玄都在这一路上走得不紧不慢,按照他的计划,只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赶到怀南府,便不算误了正事。
  大堂中的人见这位青鸾卫的官爷不是那等盛气凌人,是个好说话的,便渐渐放下了戒心,还是低声闲话。
  过不多时,外面的雨是越下越大,忽听得马蹄声响,有四骑疾奔而至,停在客店门口。然后就见一名女子推门进来,众人见到这女子,眼前都是陡然一亮,只见她大概三十岁左右的样子,杏眼桃腮,姿容动人,身上衣着也颇为华贵。
  那女子直接开口道:“掌柜的,准备四间上方。”
  掌柜的笑脸一僵:“这位客官,真是对不住了,小店已经客满,别说是上房,就是中房、下房,那也是一间也没有了,委实是腾不出地方,要不,您再去别家看看?”
  女子皱了下眉头,道:“没有上房?我多给银钱便是,腾也要腾出四间上房。”
  掌柜的愈发无奈:“客官,这天底下的生意,可从来都没有……没有赶客人的,要不我去给您问问,能不能和别的客人挤一挤?”
  “混账!”女子柳眉倒竖,面带寒色,斥道:“你这开店的让我们和别人挤一挤?”
  那掌柜的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哪有让女客去跟别人挤一挤的,瞧这位女客,不是寻常人等,怕是江湖中人,赶忙陪笑道:“姑奶奶,是小人说错了话,小人该打。可小人说的也是实情,如今的确是没有客房了,您瞧,这位官爷,也是在大堂里避雨,要不您就在这儿避避雨,等雨停之后,再找其他客栈。”
  女子看了眼身着青色锦衣的李玄都,心知这掌柜所说不虚,只好寻了张桌子坐下。那张桌上的客人为这女子气势所摄,起身去了别的桌子互相挤挤。
  就在这时,去马厩里拴马的三人也陆续进来,去是三个少女,大的有十七八岁,小的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个个都是明眸皓齿,相貌端丽。她们与少妇围坐一桌,轻声说着什么。
  李玄都状若无意地看了眼其中一名少女,面上不显,心底却是惊讶,没想到想什么来什么,没去玄女宗看望淑宁,却是在这里遇到了。不过如今江湖上形势波谲云诡,他又身在其中脱身不得,秦素距离天人境只剩下一步之遥,他尚且放心不下,更何况是周淑宁,所以此时不好贸然上前相认,免得把周淑宁也卷到这个漩涡之中。
  既然认出了周淑宁,那么另外三名大小女子,多半就是玄女宗之人了。
  周淑宁也看到了李玄都,却没有认出李玄都,见他身上穿着青鸾卫的锦衣,不由轻哼一声,面露憎恶之色。
  李玄都继续喝酒,就听一个操着齐州口音的汉子说道:“如今这世道,可真是不太平,西北那边饿死人,齐州闹饥荒,还是江南好,别的不说,最起码有一口饱饭,不至于饿死。”
  一个潇州本地口音的老者摇头道:“江南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如今杀劫又起,西北也好,齐州也罢,有这一身武艺,哪怕是给人家看家护院,也不至于饿死。可如今的江南就不一样喽,别说寻常江湖人,就是那些大人物,也未必能保全自身。”
  那美貌少妇听到此言,脸色微微一变。
  那齐州汉子赶忙问道:“老兄,此话怎讲?”
  那潇州本地的老者说道:“前不久的时候,牝女宗攻打玄女宗,想必各位已经知晓,那就不必多说了。我听说如今正一宗也出事了,就在前些日子小天师颜真人成亲的时候,阴阳宗又对上了正一宗,炮轰上清镇,据说半个上清镇都被夷为平地,死伤无算。我有个朋友,曾经去正一宗观礼,当时就在上清镇中,此事就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了,当时阴阳宗开炮的时候,真是天摇地动一般,就像在坐在船上遇到了风浪,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那些宗师人物兴许不怕,可我们这些庄稼把式,遇到了就是必死无疑。”
  此言一出,整个大堂都为之一静。
  过了良久,才有一个正统官话的客人说道:“邪……阴阳宗中人竟是这般大胆,竟然在颜真人成亲的时候捣乱,难道他们不怕正一宗的老天师吗?”
  “正一宗有老天师不假。”老人叹息一声:“可阴阳宗也有地师。都说道祖开天辟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天师地师,一个天,一个地,自然是旗鼓相当,谁也不怕谁的。”
  此时客栈中的众多客人,虽然不太清楚天师地师到底是如何厉害,但在他们想来,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这两位神仙打架,自然是了不得的大场面,可惜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却是没人能够目睹了。
  又有人道:“然后呢。”
  老人犹豫了一下,说道:“再后来就是江湖传言了,我也不知道真假,只说小天师被地师所伤,,老天师让人将阴阳宗留下的火炮悉数搬运到大真人府的大门前,说是一日不报此仇,一日不将那些火炮移走。”
  此言一出,大堂内的众多江湖人为之凛然,终于明白老者先前所说的杀劫从何而起了。
  齐州汉子喃喃道:“难道要正邪大战?”
  老者叹息道:“多半是了,那正一宗乃是正道领袖,吃了这样大亏,岂肯善罢甘休,定会召集正道各宗,一起讨伐地师。地师在江湖中的地位与老天师相差无几,也有盟友,到时候你找盟友,我也找盟友,可不就是正邪大战了吗。”
  客栈大堂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之声。
  老者又道:“说起这次地师奇袭正一宗之事,还引出了一位江湖高人,天宝二年的时候,曾经名震江湖的紫府剑仙忽然消失不见,有人猜测他是随着张老相爷死了,也有人猜测他受了重伤,不得不隐退江湖,躲避仇家。可这次这位紫府剑仙又重出江湖,境界大进,与皂阁宗的宗主打得不分胜负,看来这位剑仙这些年来是觅地闭关去了,如今破关而出,也要在江湖上干出一番事业。”
  周淑宁听到此言之后,脸色一变,嘴唇微动,似要说话,却又忍住。


第四十四章 江湖传言
  说到紫府剑仙,那个操着一口纯正官话的客人忽然叹道:“若是张相爷还在,如今天下也不会是这般光景。只是朝廷忠奸不分,往往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张相爷不必说了,还有从金帐鞑子手中收复凉州、秦州的秦大将军,也蒙冤入狱。”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旁边之人不住地去扯他的衣袖,频频用眼神示意,毕竟如今的客栈大堂中还有一个青鸾卫,这种话落到他的耳朵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玄都放下手中酒碗,道:“当年本官在刑部督捕司任职,当时的刑部侍郎徐大人就是本官的上司。张相爷蒙冤入狱的时候,徐大人也被朝中奸党陷害,最后被斩首示众,徐大人死得那样惨,本官如何也忘不了。后来本官从刑部调入青鸾卫,屡遭排挤,从帝京到了吴州。”
  听李玄都如此说,几名客人虽然不知道那位徐大人是何许人,也连连叹息,一名客人愤愤道:“国家大事,便是坏在了这些奸臣手里。”
  李玄都道:“也不尽然,如今皇帝年幼,朝堂上当政的是孙阁老,孙阁老还是好的,坏就坏在太后身上,当年张相爷便是死在太后手中。”
  “是了,牝鸡司晨,垂帘听政。张相爷在的时候,虽然每年也有灾祸,但还不至于到人吃人的地步。”一个中年汉子道:“去年时候,我去秦州,那儿可就是易子而食,情状极惨。”
  潇州本地的老人叹息一声,转回了方才的话题:“这位紫府剑仙当年就是追随张相爷的,据说张相爷遇害的当晚,他独自一人与朝廷高手鏖战,最终手中佩剑折断,他本人也受了重伤,不知所踪。”
  那齐州客人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位紫府剑仙,我是听说过的,他早年的时候横行河朔之地,也不是叫紫府剑仙,而是自称为‘紫府客’,不断登门挑战,一人一剑不知挑了多少高手,后来惹得许多门派帮会联合起来,请了许多高手助阵,要联手围杀于他,结果却被这紫府剑仙逃了出去,又反过头来把追杀他的人给杀了个七零八落。”
  潇州老者道:“是了,这紫府剑仙本是出身于东海清微宗,本是大剑仙的亲传弟子,他初出江湖时,为了练剑,孤身一人挑战当时成名的各路高手,怕别人忌惮他的师承,这才隐去了本来性命,自称‘紫府客’,后来西北夺刀一战,他与‘血刀’宁忆大战一场,胜了宁忆,得了‘魔刀’宋政的佩刀‘大宗师’,自此之后,江湖中人就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了‘剑仙’二字以示敬意,改称‘紫府剑仙’。”
  说到这儿,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