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客道人将李玄都送到味腴书屋后就告辞离去了,李玄都独自走进这座藏书楼中,却是空无一人,只有无数如城墙一般的巨大书架,藏书万卷。
李玄都犹豫了一下,只好放开嗓音:“素素,你在哪里?”
然后就听不远处传来一个声音:“我在这里,是紫府吗?”
李玄都循声而去,就见一座带有车轮的长梯上,站着一名女子,手里还拿了一本书,不是秦素是谁。
秦素见到李玄都之后,将手中的书塞回原本位置,从长梯上一跃而下。
两人对视,谁也没有开口说话,过了一会儿,秦素才低声说道:“这次还不错,除了身上脏了点,倒是没受什么伤势。”
李玄都不敢说白绣裳用“莲咒”帮他疗伤之事,只能打趣道:“人在江湖漂,哪能总挨刀。”
说罢,李玄都伸手将秦素揽在怀里,低声道:“先前地师攻打大真人府,你没什么事吧?”
秦素没有躲避,轻轻道:“神仙打架,我便躲得远远的,想来堂堂地师还不会为难我这个后辈。”
李玄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还是忍不住再确认道:“你真一点也没受伤吗?”
秦素道:“没有,你很盼着我受伤吗?”
李玄都道:“怎么会……”
不等他把话说完,秦素忽然伸手捧住他的脸庞,直视着他的双眼:“反倒是你,骗我的可能很大,你老实交代,是不是在外面处理好了伤势才回来见我的?”
李玄都的笑脸一僵,知道自己瞒不过去,只能拿起她的手来,轻击自己面颊,笑道:“竟然被你看破了,该打。”
秦素缩回手,嗔怪道:“我不是怪你,你受了伤势,我、我心疼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我只是怕你太过逞强……”
秦素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脸色也越来越红,说到后来时已经微不可闻,李玄都不由道:“那你老实交代,你怎么忽然这么聪明了,是不是偷着给我算了一卦?”
秦素让他抱着,轻声说道:“算别人容易,算自己难,我与正一宗没什么关系,所以才能算出正一宗遭劫之事,我与你关系如此、如此亲近,哪里算得出来。”
李玄都笑道:“既然不是算出来,那就是你我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秦素听他话语含有调笑意味,身子一挣,便欲脱开他的怀抱,李玄都赶忙紧紧抱住了她不放,道:“说起来,还是要多谢慈航宗的白宗主,若不是她及时赶到,我这次难免要吃个大亏。”
秦素道:“那可要好好谢谢这位白宗主。”
李玄都听她不像是在说反话,略感惊讶:“你不介意?”
秦素微微笑道:“我难道是个小气女子吗?”
看到李玄都的审视目光之后,秦素一窒
,只好改口道:“好吧,我是管你严了一些,可我最起码算不上小肚鸡肠,是非还是分得清楚。人家对我们有恩,当然要谢。”
说到这儿,秦素忽然想起一事,轻轻推开李玄都,正色道:“我虽然无恙,但颜真人却被地师暗算,受了很重的伤势。”
李玄都一惊,顾不得再与秦素温存,问道:“颜玄机现在身在何处?”
秦素道:“就在他的书房中,苏姐姐想要与他独处一会儿,所以我才来外面看书。”
李玄都立刻道:“快带我去。”
秦素领着李玄都来到小天师的书房外,然后轻轻叩门,就见苏云媗打开房门,难掩憔悴,让李玄都有了片刻的恍惚,他分明离开了不过半天的时间而已,倒像是相隔了数月一般。
李玄都敛容正色道:“我听白绢说颜真人被地师暗算……”
苏云媗道:“外子他在主持阵法时,被地师以身外化身所伤……”
说到这儿,苏云媗双眼一红,几欲垂泪,已是哽咽难言。
李玄都安慰道:“大天师已经出关,你也不要太过担心。”
苏云媗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轻轻拭了眼角,道:“但愿如此。”
李玄都又轻声安慰了几句,只是他实在不擅长这些,好在还有秦素,来到苏云媗身旁,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紧绷绷的,不由轻叹一声。都说关心则乱,涉及到自己真正在意之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就在这时,一个稚童凭空出现在三人面前。
三人俱是一惊,然后认出稚童的身份,正是张静修仅剩的一尊身外化身。
三人正要行礼,稚童已经摆手道:“你们守在这里,我去看看玄机如何。”
说罢,稚童进到内室,来到榻前,仔细观察闭目不醒的颜飞卿,微蹙眉头。
此时的颜飞卿,竟是少了六魄,显然是被徐无鬼以大神通摄去,只剩下最后一魄还在苦苦支撑,若是这最后一魄也丢去,三魂无立身之本,五气难存胸腹之间,就算不会身死道消,也难以醒来。也就是世人常说的失魂落魄。
幸好还剩下一魄。
稚童轻轻叹息一声,双手作托举状,正一宗两大仙物之一的“天师印”出现在他的手中。
“天师印”出现后浮空而悬,有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自印玺上涌出,将颜飞卿整个人笼罩其中。
稚童轻声道:“魂去归兮。”
有大风起。
第三十五章 散功重来
李玄都足足在门外守了两个时辰,直到辰时三刻,稚童才从屋中走出。三人立刻上前,由苏云媗开口问道:“老天师,玄机他如何了?”
稚童犹豫了一下,道:“性命是保住了,可是……”
听到“可是”二字,三人的心都是猛地一沉。
苏云媗沉默了片刻,轻声问道:“还望老天师明言。”
稚童叹息一声:“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飞卿他被地师摄去六魄,虽然贫道借助‘天师印’召回了他的残魄,但在这一来一回之间,使得他元气大伤,根基尽毁。”
说到这儿,稚童望向李玄都:“当年帝京之变,紫府也曾有过类似经历。”
稚童如此一说,李玄都立时懂了,沉声道:“老天师的意思是,玄机兄的境界不保?”
“这世上的事情,谁又说得清呢。”稚童喟然道:“当年在帝京城中,飞卿、云媗、清宁三人害你根基受损,不得不废去一身修为从头开始,清宁已经遭了劫数,现在又轮到了飞卿。不得不说,一饮一啄,皆由天定。”
苏云媗顿时为之默然。
当年四人各为其主,李玄都以一己之力阻拦颜飞卿、苏云媗、玉清宁三人,玉清宁第一个跌落境界,如今又到了颜飞卿,只剩下苏云媗还算安然无恙。
李玄都却是道:“霭筠不必当真,当时各为其主,并无对错之说,玄机兄遭此劫难,不过是巧合罢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有联系,我比起以前,还不是更进一步?玄机兄吉人自有天相,说不定脱难之后,就能更上一层楼。”
稚童笑道:“紫府此言有理,天道昭昭,世事无常,说不定是玄机命中合该有此劫难,能迈过去,日后便是一片坦途,迈不过去,就此沉沦。正如儒家的亚圣之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经过李玄都这一打岔之后,气氛缓和了许多。
苏云媗定了定心神,问道:“老天师,玄机的情况具体如何?”
稚童道:“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贫道可以帮他稳住现在的境界,可后果是终生不能寸进半步,只能停留在当下的归真境九重楼。另一个选择是贫道帮他散去这一身境界修为,然和修补根基,从头开始,若是运气好,还是有望天人境界和长生境界,就像如今的紫府。”
说到这儿,稚童顿了一下,道:“虽然贫道是飞卿的授业之师,但你们二人已经成婚,正所谓夫妻本一体,如今飞卿还未醒来,到底该如何选,贫道想要听听你的意见。”
苏云媗犹豫了一下:“若是此生止步归真境,对于玄机而言,怕是生不如死。如果让玄机来选,他也一定会选择从头来过。”
稚童点了点头:“此言有理,那贫道就帮他散去一身修为,你且放心,有‘天师印’在,定保他性命无忧。而且修补根基的‘五炁真丹’也不算什么难事,贫道自会派人办妥此事。”
关于“五炁真丹”这一点,李玄都倒是颇有感触。当初他身为清微宗之人,想要凑齐五种原料乃是千难万难,关键在于正一宗的朱果和慈航宗的长生泉,甚至张海石都没有考虑过“五炁真丹”,转而收集“五毒真丹”的原料。不过对于正一宗来说,朱果本就是自家之物,玄女宗和慈航宗又都是盟友,想要凑足“五炁真丹”的材料,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苏云媗行礼道:“有劳老天师。”
稚童老气横秋地一摆手道:“本就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之言。飞卿是贫道的弟子,又是为了正一宗才遭此劫难,贫道这个做师父的,自当要尽力而为。”
……
另一边,张静修本尊来到大堂,召集正一宗众多高层。
细数起来,张静修已经做了半个甲子的大天师,在正一宗中积威之重,无人敢忤逆半分,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与张静修同辈的张静沉。
人到齐之后,张静修刚刚落座,张静沉已是开口发难:“大天师,此番地师来袭,你为何不在大真人府中?就算要闭关,我云锦山乃是七十二福地之一,素有‘地仙隐庭’之称,如何不能闭关?”
若是平常时候,张静修定是不屑于回答,只是现在人心不稳,他总要给出一个交代,于是说道:“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我云锦山虽然名气极大,但与此山关系不大,更多原因是祖天师在此立下‘正一盟威’道统的缘故,后有历代祖师发扬光大天师教、正一宗,世人这才无不知晓云锦山。可论实际排名,云锦山只是第三十一福地,比之东华宗的丹霞峰、清微宗的青屿山都相去甚远、静禅宗的烂柯山都相去甚远,更遑论是排名靠前的十大福地,贫道想要突破地仙桎梏,需要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故而离开云锦山前往终南地肺山,当年太上道祖曾经在此讲经炼丹,是为第一福地。”
张静修望向张静沉,微微加重了语气:“张静沉,你可是懂了?若是没有其他疑问,那就入座。”
张静沉深深看了张静修一眼,缓缓坐下。
在张静修和张静沉两兄弟入座之后,其他人包括刚刚赶回来的东玄道人、张岳山、张静玄、张岱山等人才陆续入座。无论他们心中如何想,正一宗毕竟没有遭遇到伤筋动骨的实质伤害,再加上张静修积威深重,此时还谈不上逼宫之说,可如果张静修不在了,只剩下颜飞卿一人,若是没有天人造化境的修为,能否镇得住这些正一宗宿老,就很难说了。正如清微宗的李元婴,如果没有李道虚坐镇,就凭他一人,是无论如何也镇不住张海石的。
说到底,江湖宗门不是庙堂,没有一个足够稳定的权力框架,很多时候还是要看一宗之主的境界修为和个人威望。哪怕是最为重视规矩法度的清微宗,尚且不能完全摆脱此等窠臼,更何况是正一宗。今日之事,幸而张静修的境界太高,或者说其他宿老的境界太低,若是在正一宗的鼎盛时期,有数位长生地仙,或是张静修只有天人造化境,酿成今日大祸之后,纵使张静修有足够的理由,也难免会被宗内长老问责,甚至被削去部分权力。可如今的正一宗只有张静修这一位长生境地仙,张静沉在口头上发难逼问就已经是极致了。
原本就占地极大的大堂,今日竟是坐了一个满满当当,然后就见周邯堂抱着已经变为冰雕的陈气寒来到堂中,道:“陈师弟在镇魔台上糟了地师毒手,还请大天师出手解救。”
张静修点了点头,随手一招,以“太上丹经”召出一簇“三昧真火”。
火光落在变成冰雕的陈气寒身上,映出重重迷幻色彩。
张静修屈指一弹,火焰瞬间将冰雕整个裹住,然后就见坚冰开始渐渐消融,露出其中的陈气寒。张静修沉声道:“再有半个时辰,陈师弟便能醒来,你且看顾好他。”
周邯堂应了一声,扶着陈气寒退下。
然后,张岳山、东玄道人又起身禀报各处损失,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上清镇,几乎半个镇子化作废墟,镇子上居住的多是正一宗弟子的家人,许多人闻言之后,立时面露悲愤之色,而上官莞和钟梧等人撤离时,还不忘将那些火炮悉数毁去。
张静修平静道:“派人将那些火炮残骸悉数运上山来,就放在大真人府的正门前,让全宗弟子和整个江湖都看清楚了,我正一宗一日不报此仇,一日不将这些火炮残骸移走。”
第三十六章 清微秘辛
这次散功,足足用了六个时辰,一直从清晨到傍晚。以稚童天人造化境的修为,真要毁去某人的修为,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可这个人也就真成了一个废人,这次帮颜飞卿散功,自然不能如此粗暴行事,要小心再小心,不伤其分毫,不留半点隐患,故而用去的时间极多。
李玄都与苏云媗、秦素就一直守在门外,虽然李玄都忧心于沈大先生的事情,但他也明白,在这个时候,仅凭他一人之力,是无法直面地师和阴阳宗的,势必要借助大天师和正一宗的力量,可大天师在这个时候,纵然是分身有术,也要先顾及正一宗内部,他着急也是无用,只能等待。
待到张静修出来之后,还未等李玄都开口,他已是对苏云媗吩咐道:“飞卿还有一段时间才能醒来,云媗你且看顾好他,我有话与李先生说。”
苏云媗应了一声,去了室内。
稚童对李玄都道:“李先生,去我的书房叙话。”
大天师的书房就在小天师书房的对角位置,这里名为书房,实则也是一处较为私密的议事场所,就如皇帝的御书房一般,在散朝之后,皇帝会与许多心腹臣子在御书房中开一个“小朝会”,所以此处书房中除了书案书架等物之外,还摆放有众多座椅。
稚童请李玄都和秦素分而落座之后,开门见山道:“先前在镇魔台上,地师曾向李先生出了一剑,李先生凭借太平宗的‘南斗二十八星阵’挡下。正道十二宗,可以分为三大派别。正一宗、东华宗、神霄宗、妙真宗是道门四宗,又分正一派和全真派。静禅宗、慈航宗、真言宗、金刚宗是佛门四宗,有禅宗和密宗之分。其余四宗又被称为旁门四宗,其中法相宗是佛门分支,玄女宗是道门旁支,而清微宗和太平宗俱是出自当年的太平道,‘北斗三十六剑诀’和‘南斗二十八星阵’俱是出自‘太平青领经’。可据我所知,清微宗中并无完整的‘太平青领经’,只有部分残卷,被整理成‘玄微真术’和‘北斗三十六剑诀’。换而言之,李先生应该不会‘南斗二十八星阵’才是。”
虽然李玄都出自清微宗,但毕竟年龄尚小,又长年在外,对于许多宗门秘辛知之不多,此时听了稚童此言,这才知道自家清微宗和太平宗竟然在多年前是一家,就是那个曾经逐鹿天下的太平道。稚童见李玄都神情惊讶,微微一笑,也不介意多说一些,解释道:“一个北斗,一个南斗,并非巧合。如今江湖中人,大多只知太平宗是源自于太平道,却不知清微宗也是源自于太平道,毕竟太平宗和太平道只是一字之差,而清微宗却是相差甚远,再加上许多道统创立之时,太平道早已凋敝多是,更是无从知晓。唯有我正一宗传承近两千年,对此还有记载,贫道也是偶然间才得知的。”
李玄都心中暗忖:“大天师说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