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前有白绣裳,后有张不惊,徐无鬼陷入到一种极为凶险的境地之中。
只是徐无鬼身为西北五宗中最有权势之人,身上各种灵物宝物之多,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想象,就在这一瞬间,徐无鬼腰间悬挂的一块玉佩直接炸裂开来。
《礼记玉藻》有言:“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这块玉佩也是一件宝物,不过却是只能使用一次的保命宝物,玉佩炸裂之后,化作一道淡淡光芒将徐无鬼周身上下团团护住。
虽然在两方夹击之下,这道光芒只是支撑了片刻就彻底崩碎消散,但趁着这个空隙,徐无鬼用出了自己方才就开始准备的“太易法诀”,将张不惊玉石俱焚所化的磅礴气机化去大半,些许余波已经不能将他如何。同时他再次展开法身,一股宛如日月悬空的浩大气机向四周蔓延扩散,直接将“无相纸”所化的纸剑弹飞,徐无鬼仿佛成了天地间的真神仙人,睥睨天下。
方才徐无鬼之所以一再周旋,一则是准备第三次“太易法诀”,纵然他是长生境的地仙,也不能连续动用“太易法诀”,因为先天五太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在三十六天内,每用一次,消耗就会大上一分,徐无鬼第一次使用“太易法诀”,只消耗了一成气机,第二次使用“太易法诀”就要消耗两成气机,第三次则要消耗四成,第四次要消耗八成,以此类推,徐无鬼在不依靠外力的情形下,只能用出四次“太易法诀”,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已经颇为吃力,需要部分准备时间,而不能随手激发。再则就是他想要通过“蚀日大法”弥补自己损耗的气机,也的确让他找到了这个机会,只是张静修乃是果决之人,直接舍弃了这尊化身,让徐无鬼只是汲取到了少量气机,算计落空。
既然“太易法诀”已经准备完毕,又无法继续通过“蚀日大法”汲取气机,那么徐无鬼便不打算再拖延下去,速战速决,然后打开镇魔井,在“太上三清龙虎大阵”开启之前撤离正一宗。
只是可惜第三次“太易法诀”用于化解张不惊的玉石俱焚,没能一鼓作气地打通镇魔井,不过也不重要,此时镇魔井已经被第二次“太易法诀”打开大半,就算不用“太易法诀”,徐无鬼也可以凭借其他手段将其彻底打开,只是没有“太易法诀”这般干净利落。
就在这时,稚童张静修大喝一声:“归位。”
话音落下时,在上清县方向有一道青光直冲天际,然后直奔镇魔台而来。
徐无鬼先是一怔,继而明白过来:“是‘青云’到了。”
稚童并不言语,以手中“紫霞”逼退手持“天魔斩仙剑”的徐无鬼,然后跃上半空,伸手握住那道青光,果然是一柄通体青湛湛的金铁长剑,与玉石材质的“紫霞”截然不同。
无论是“紫霞”还是“青云”,仅仅是一剑,都只是半仙物,可如果双剑合璧,那就是“天师雌雄剑”,正一宗的两大仙物之一。
此时稚童虽然不是张静修本尊亲临,却有“天师印”和“天师雌雄剑”两件仙物,只见他头顶高悬“天师印”,垂落道道“昊天光明火”护住自身,左手“青云”,右手“紫霞”,双剑合璧,如一紫一青两条长龙相互纠缠着冲霄而起。
徐无鬼大喝一声,收回那尊身外化身,伸出双手抱圆画圈,风流云散,意图缚住苍龙。
剑光炸裂,徐无鬼的法身直接崩解。
现出真身的徐无鬼脸色凝重无比,双袖一振,他身上的黑袍猎猎作响,只见黑袍的纹络立时活了过来,浮光掠影,仿佛无数黑影在衣袍表面疯狂游走。
这些黑影看似杂乱不堪,若仔细看去,这些黑影共有十三道,每一道黑影都在持剑使用一种玄妙剑式,透出一股邪诡之意,只是速度太快,让人看不分明。
徐无鬼身为当代地师,虽然没有两剑仙物之多,却也有一件仙物护身,就是他身上的这件黑袍,名为“阴阳仙衣”,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可以施展“袖里乾坤”的神通,还可以阴阳转换,此时徐无鬼所用的是阴面,其中蕴含有一套完整的“太阴十三剑”,李世兴有十二尊没有神智的剑奴,那些剑奴的神魂便是被徐无鬼封禁入自己的仙衣之中,至于多出的最后一剑“心魔由我生”,则是徐无鬼分入一丝神念所化,统领其余十二剑。
换而言之,这十三剑是如同活物的十三剑。
徐无鬼只是轻轻振衣,如抖落身上的灰尘,十三道黑影便脱离“阴阳仙衣”显化世间,化作十三道无相无常的影子遍布镇魔台的每个角落,游走不定,并不用徐无鬼分身驾御,宛如活物一般。
这正是“太阴十三剑”的诡异所在,若是能完全掌握“太阴十三剑”,便等同驯服了一只猛兽,可以成为自己的帮手,若是被“太阴十三剑”反噬,就被剑意夺去体魄神魂,成为“太阴十三剑”的傀儡,就如死于猛虎爪下的伥鬼,只能为虎作伥。
此时十三道纵横剑气堪比十三位天人境大宗师同时出剑组成“太阴剑阵”,便是白绣裳也不敢正面力敌,更不敢陷入剑阵之中。
稚童满面肃穆之色,双剑分别对应了两根“刑柱”。
整个镇魔台轰然震动。
然后稚童一剑指天,整个天幕开始逐渐转紫,很快整个天幕就变成一片深紫色,荡漾出一圈圈肉眼可见的剧烈涟漪,然后迅猛扩展出去。
稚童又一剑指地,不仅仅是镇魔台,整个大真人府以及大真人府所在的山峰都与之共鸣颤动,一股青气自地下生出,不断上升。
天地之间一片明澈,氤氲出无穷无尽的紫青二气,漫山遍野,转眼间已经化作一片浩瀚海洋。
紫气遮天,此时的天幕已经不见深邃,倒像是一方倒扣的紫湖,这方紫色湖泊还在不断下压,波光粼粼的“湖面”似乎触手可及一般,然后就见一道青中透紫的巨大光柱从“湖面”中缓缓探出头来,开始缓缓下降。
随着这根光柱现世,天地之间不存半点黑暗,尽数化为一片浩瀚璀璨如旭日东升的无量剑光!
天地元气荡漾出无数如水波的涟漪向四面八方扩散,覆盖范围极广,余波一直蔓延至上清县的上空才渐渐消散。
徐无鬼仰头望向那道光柱,双袖似乎因为盈满无数风雷而猎猎作响。
只是这位地师并无太多惧色,只是轻轻抬手。
十三道黑影同时举剑,直指苍穹。
第三十一章 双剑合璧
雷光涤荡,阴影重重。
一明一暗两道浪潮不断撞击。雷光所过之处,无数阴影灰飞烟灭,霞光如潮,每一次漫涌,都有一道道阴森剑影如冰雪消融,化作乌有。
只是阴影死而不绝,在不断消亡的过程之中,又不断重组再生,一方太阴剑阵始终不曾真正毁去。
明晦二色反复替换,不断相互消磨抵消,使得镇魔台上处于一种日夜轮转的诡异景象之中。
双剑合璧,威势煌煌,虽然占据上风,但却谈不上胜势。徐无鬼境界高绝,是为此时镇魔台上唯一的长生地仙,又有同样是仙物品相的“阴阳仙衣”。张静修驾御“天师雌雄剑”双剑合璧,用尽手段,也久攻不下,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迟迟不能攻破徐无鬼的“太阴剑阵”,待到双剑合璧陷入颓势,徐无鬼立时就能转守为攻。
毕竟张静修不是本尊亲临,无法发挥“天师雌雄剑”的全部威力,若非徐无鬼在此之前经过连番大战,连续三次动用“太易法诀”,消耗极大,就连压制也难,如今胜负之势,着实难料。
就在这时,异变突起。
只见得一道剑光撞入镇魔台上,剑啸之声不绝于耳。
来人正是比白绣裳稍慢一步的李玄都,他没有贸然登上镇魔台,在不远位置停下身形,高声道:“晚辈李玄都,冒昧问地师一句,你将徐先生怎样了?”
正与张静修相持不下的徐无鬼看了眼李玄都,笑了一笑:“紫府,剑秀山一别,近来可好?想来是极好的,毕竟不足三十岁的天人境修为,却是少见。”
虽然早有猜测,但听到徐无鬼亲口承认,李玄都还是心神一震。
面对双剑合璧,徐无鬼身形四周气海翻滚,大袖飘摇,衣袂飘飘,愈发衬得这位地师风姿不俗,偶有紫光落下,也被他随手打散,他对李玄都道:“徐无鬼非是我的本名,而是我自己改的名字,至于原来的名字,不提也罢。换而言之,我是地师,也是齐王。”
李玄都强压下心头惊讶,问道:“那在剑秀山……”
“剑秀山是我早年时的清修之地,没想到你会误打误撞去到那里,与你相交,并无太多利害考量,只当是一个忘年交。”徐无鬼淡笑道:“正道中人视我为天下第一号大魔头,归根究底,不过是意见不合、立场不同、利益不一,抛开这些,徐某与其他人没什么不同,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如何争权夺利,更谈不上日理万机。”
李玄都深吸一了口气:“李玄都谢过地师养剑之恩。”
徐无鬼笑道:“你是说古剑仙留下的‘逆天劫’?这不算什么,到了我今日这等境界,杀力大小不是取胜关键,什么上成之法、大成之法也无关紧要,甚至境界修为也不算什么,更多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送你一门,不过顺手为之,不必太过记挂心上。”
此时镇魔台上除了徐无鬼和李玄都之外,就只有张静修和白绣裳二人,两人却是没想到李玄都和徐无鬼竟是还有过这样的缘分,张静修正在专心驾驭双剑合璧,无暇说话,白绣裳开口道:“紫府,徐无鬼素来以阴险狡诈著称,所说之话,九真一假,兴许他与你初相识时,的确没有利害算计,可到了现在,堂堂地师说自己没有半点利害算计,万不可信!”
其实不用白绣裳提醒,李玄都也不敢完全相信地师所说的话语,他第一次见到徐先生时,还未前往帝京,对于寻常江湖人而言,紫府剑仙也算是一个大人物了,可对于地师这等站在江湖巅峰的大人物而言,区区一个紫府剑仙,真不算什么,而且那时候正道“四六之争”已经初显端倪,张静修和李道虚胜负未定,局势不明,作壁上观的徐无鬼更谈不上下注哪方,若说这时候的徐无鬼没有半点利害算计,李玄都是信的。
李玄都第二次见徐先生时,就是帝京事败,他带着张白月的骨灰前往检修上,并葬剑于此。此时的李玄都在清微宗中彻底失势,不仅宗主大位无望,而且一副残躯,就连天人境的希望都变得极为渺茫,此时的李玄都对于徐无鬼而言,就连“此子断不可留”都谈不上,地仙不是天仙,徐无鬼也不能尽知古今所有事,他也料不到日后的李玄都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若说这时候的徐无鬼没有半点利害算计,李玄都也是信的。
李玄都第三次见徐先生时,是他在前往中州龙门府的途中,取出“人间世”,炼化半截断剑,得先天昆仑境,也为他日后重返归真境打下了坚实根基。在李玄都离开剑秀山之前,徐先生与他说了许多话语。不过对于徐无鬼而言,就算李玄都恢复境界,也不算什么,他手下的十殿明官,哪个都比当时的徐无鬼强上太多太多,真正的心腹大患在于西京的澹台云,而不是远在东海的清微宗。就算是收拾了澹台云,开始正邪之争,正所谓远交近攻,距离蜀州极近的正一宗才是大敌,然后是辽东五宗,最后才是清微宗。若说这时候的徐无鬼没有半点利害算计,李玄都还是勉强信的。
可是现在局势已经不同,李玄都被逐出了清微宗,不仅与正一宗走得很近,而且还得了沈无忧的“太平无忧”令旗,就算徐无鬼现在还不清楚,迟早也会知道。再加上李玄都与秦素交好,又收拢了李非烟、石无月、宁忆等高手,无论怎么看,此时的李玄都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关轻重的小人物,其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已经非同寻常,甚至一些衰落宗门的宗主都不如李玄都。在这等情境下,若说这时候的徐无鬼没有半点利害算计,李玄都是万万不信的。
李玄都轻声道:“徐先生恩情,李玄都不敢相忘,只是正邪有别,还望徐先生见谅。”
徐无鬼对于这个回答并不意外,淡然一笑:“方才说到了‘逆天劫’,我修习‘太阴十三剑’多年,也算是半个用剑之人,对于这‘逆天劫’剑气,有些感悟,若是紫府不嫌,就看看我这一剑如何。”
话音方落,徐无鬼已经是一袖扫出,整个镇魔台轰然震动,仿佛地龙翻身,裂空之声连绵不绝。
剑气无形无相,白绣裳险些被一剑穿心,虽然在最后关头勉强躲过了心室要害,但还是被剑气伤到了肩头,鲜血染红白衣。
同样是“逆天劫”剑气,徐无鬼亲自用来,比之李玄都,简直是天壤之别。
白绣裳伸手按住肩头,语气平静道:“徐无鬼,倒要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
徐无鬼并不答话,开始准备第四次“太易法诀”。
李玄都将手中“人间世”丢给白绣裳,道:“白宗主,请接剑!”
对于白绣裳而言,手中有无一柄半仙物品相的长剑,差距极大,若是有一柄仙剑,徐无鬼就不敢随便硬接她的出剑,便不能从容准备“太易法诀”,虽说“人间世”距离仙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徐无鬼的“阴阳仙衣”也并非专事防御的仙物,足以伤到徐无鬼。
徐无鬼摇头叹息道:“紫府,我本希望你能两不相帮,既然你选择站在张静修那边,那你也休怪我指你一剑。”
下一刻,徐无鬼果然伸出食中二指,朝着李玄都遥遥一点。
仍旧是“逆天劫”,虽然比起第一剑,这一剑的气势略有不足,但李玄都也比不得白绣裳,这一剑对于李玄都来说,一个应对不慎,就有性命之忧。
第三十二章 拨云见月
此时李玄都手中没有“人间世”,他干脆是取出沈无忧送给他的“太平无忧”令旗,灌注气机,在身周结成一方“南斗二十八星阵”,守势近乎圆满。
这道“逆天劫”剑气没有其他玄妙,就是一力降十会而已,使得李玄都一退再退,让他吃足了苦头。
好在白绣裳没有坐视不理,一剑简简单单斩出,将这道“逆天劫”剑气拦腰斩断。
李玄都的面前炸出一个大坑,逸散的残余剑气落在星阵之上,撞击出一连串的金石之声。
剑气消散,站定之后的李玄都收起“太平无忧”令旗,从“十八楼”中取出“白骨流光”。
临时起意的徐无鬼也不算好受,在他分心的这段时间之中,张静修趁机发难,环绕身周的十三尊剑影已经消散大半,而且重组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毁去的速度,眼看着“太阴剑阵”被破已经在转眼之间。
白绣裳出手救下李玄都之后,身形一转,手中“人间世”直指徐无鬼。徐无鬼不敢硬接,移形换位,躲过白绣裳的这一剑。白绣裳左手五指依次旋拧,如一朵盛开之花的花瓣层层合拢,已经破碎成碎屑的“无相纸”再次凝聚成一柄纸剑,顺势横扫,这次白绣裳不再以锋锐对敌,而是直接用剑身拍击徐无鬼的胸口,徐无鬼的“阴阳仙衣”固然刀枪不入,却不能化解剑上的劲力,被拍中之后,向后倒退几步,脸色微微发白。
只是徐无鬼仍旧毫无惧色,洒然一笑,望向李玄都:“‘太平无忧’令旗,没想到沈无忧竟然将此物交给了紫府。我今日刺了紫府一剑,你我之间的恩怨算是两清,互不相欠。”
说话时,徐无鬼脸上没有半点怒气,话语中更没有清微宗所擅长的阴阳怪气,反而像朋友之间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