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413章

太平客栈-第413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气寒和周邯堂点了点头,没有异议。
  三人呈“品”字品形守在镇魔井周围,盘膝坐定。
  过了没有多久,就见一人沿着通往镇魔台的小径缓缓行来,视众多阵法和正一宗弟子于无物,一路闲庭信步,登上镇魔台。
  三人如临大敌。
  从大真人府前往镇魔台需要经过一条看似普通的青石小径,可那条小径之上却有正一宗花费了极大力气布置的阵法,若是没有相应信物走入这条小径之中,就会受到一股巨大压力,足以压垮一名先天境高手。不仅如此,随着越往上走,天地间的天地元气也就越是难以调用,到了最后一段,天人境大宗师甚至无法御气凌空,又有雷霆烈火胜出,归真境高手已经完全无法立足,就算是修为稍弱的天人境大宗师,也很难应付,每一步向前,都需小心翼翼,消耗心力极大。仅仅是行走其中就已经如此凶险,更何况在小径附近也有正一宗弟子值守,会趁机出手。可来人却完全无视这些,全然当做不存在一般,能有如此境界修为之人,放眼整个天下,都是屈指可数。
  待到来人登上镇魔台之后,张静沉神情复杂,问道:“齐王?”
  来人正是曾经的齐王,皇叔徐先生。
  张静沉认得徐先生,也知道徐先生喜欢寻仙仿道,曾经数次来到大真人府,本身修为不俗,只是从来没想到,徐先生的境界修为竟然如此之高。
  这般境界修为,少说也是天人造化境,甚至更胜一筹。
  张静沉拔高了嗓音:“你究竟是谁?”
  徐先生微笑道:“我姓徐,我又出现在这里,你觉得我是谁?”
  张静沉只是性情偏激,却不愚笨,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聪明,他立时就明白了徐先生这句话的意思。
  张静沉的心立时沉了下去,当世之间,能有如此境界修为之人,屈指可数。
  如果徐先生就是那人,那么此时正在灵芝园激斗的又是何人?
  如果徐先生不是那人,他如何能瞒过偌大一座天师府,直接来到此地?其用意又是什么?
  一瞬之间,张静沉的脑海中掠过千头万绪,一时间竟是不知该说什么。
  陈气寒却是没有想这么多,直接开口问道:“敢问可是齐王殿下?”
  徐先生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陈气寒神情复杂,深呼吸一口气,向前走出一步,沉声道:“殿下是大真人府的朋友,若是殿下就此返回,贫道自当亲自相送,若是殿下还要继续上前,休怪贫道不讲情面。”
  徐先生淡笑道:“这可不是大真人府的待客之道。”
  周邯堂深深望了徐先生一眼,说道:“殿下也非为客之道。”
  徐先生笑道:“那我就要做一回不俗恶客。”
  陈气寒在三人之中,性情最为刚直,对于徐先生如此言行,早已是心生不满,哪怕见过此人的高绝修为,仍是再向前踏出一步。
  然后不等境界修为最高的张静沉开口提醒,周邯堂就见徐先生大袖一挥,寒风吹过,陈气寒瞬间化作一座冰雕,一位天人境大宗师竟是没有半点还手之力。
  周邯堂惊骇到了极点,高声喝道:“你不是齐王殿下,你究竟是谁?!”


第十七章 二王败退
  上清县的上空黑云散去,本该是入夜时分,却见一道光华大盛,照亮了整个夜幕,仿佛是紫气东来。
  此等景象,丝毫不逊于方才白昼化作黑夜。
  稚童头顶庆云,一道道紫气如流苏垂落,又有无数紫气从四面八方向这边蜂拥而来,紫气凝而不散,气势浩大,手中托举的“天师印”大放光明,其中蕴含有滚滚火焰,如旭日初升,最是克制一切妖邪之流。
  在“昊天光明火”的普照之下,“幽冥九阴尊”受到极大的限制,动弹不得。所谓“昊天”,说的是昊天上帝,又被称之为大天尊,是为众仙之首,天界之尊,亦是三届之尊。此火传承自大天尊,得自日夜交替时太阳初升的一点纯阳,纯净无瑕,阴极阳生。此法或许不如“五雷天心正法”凌厉,然而对付妖邪鬼物阴神却是无往不利。任鬼物阴神再强,只要还未到阴极阳生的境界,便绝对抵御不得。此时“幽冥九阴尊”便是如此,若是炼制成仙物品相,这“昊天光明火”便伤不得它,只能暂且压制,可此时的“幽冥九阴尊”只是半仙物,被“昊天光明火”灼烧之后,立时有无数青烟升起,这些都是组成“幽冥九阴尊”的冤魂所化,每少一分,“幽冥九阴尊”的威势就弱上一分。
  对于大天师而言,制住一个王仲甫不算什么,关键是要将“幽冥九阴尊”彻底化去,不至于使其失控祸害一方。
  王仲甫并不见惊惶之色,道:“大天师毕竟不是亲自到此,一尊身外化身,纵然有‘天师印’这等宝物,也未必就能稳掌局势。”
  话音落下,王仲甫被金色长绳穿过的胸口位置显化出雷电交加的景象,然后他竟是强行将金绳抽离自己的胸口,抬手一指“幽冥九阴尊”,使其轰然炸裂开来,组成“幽冥九阴尊”万千冤魂如洪水决堤,又似大雪山崩,以势不可挡之势,向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稚童终于面露惊怒之色,大喝道:“安敢如此!?”
  这一声大喝,如同九天雷震,数百鬼物在这一喝之威下,直接被震散无形,王仲甫更是眼前一黑,气血翻涌,忍不住一口鲜血吐出。
  只是稚童已经顾不上王仲甫,若是任由这些鬼物肆虐开来,怕是方圆百里之内,立成一片幽冥鬼域,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脚下的这座上清县,十万性命,他身为大天师,如何能无动于衷?
  稚童一边催动头顶庆云,以紫气扫荡冤魂,同时也
  调转手中的“天师印”,无数光明火焰如火雨落下,将整座城池照耀得如白昼一般,这“昊天光明火”不同于“三昧真火”,不烧死物,只烧鬼魅,故而满城建筑和活人毫发无损,大量冤魂成片蒸发湮灭,不留半点痕迹。
  另一边,被白绣裳以“六字光明咒剑”镇住的王天笑回首看了眼炸开的“幽冥九幽尊”,又收回视线望向自己身上的六柄三寸小剑,刺入自己体内,烧灼出一阵“嗤嗤”声响,好似烙铁落在皮肉上面。“六字光明咒剑”作为与“人间世”一样的半仙物,自然不止是一种玄妙用途,除了可以惑人心神之外,也有镇压封印之妙用,只是此物名中有剑,实为法器,故而不在刀剑评之列。
  王天笑微笑道:“白宗主好手段,王某今日领教了。”
  都说艺高人胆大,王天笑落入如此境地之中,仍是不见半点惊慌。若王天笑没有天人造化境的神通,如何能有眼下的处事不惊?换成其他一个普通天人境大宗师,在“六字光明咒剑”的威力之下,早已放下屠刀任人宰割,哪里还能侃侃而谈。
  白绣裳皱了下眉头,有些后悔这次出来没有携带“妙法莲华”,若是此时“妙法莲华”在手,也许她就能趁此时机尝试彻底斩杀王天笑,而不是现在这般,只能将其暂时封镇。
  王天笑的身上突然爆开一团浓重血气,然后伸手一挥,将对应“咪”字的小剑逼出体外,继而又一鼓作气,身上相继爆开五团血气,将另外五剑也相继逼出体外。
  六剑颤鸣一声,依次飞回白绣裳发髻之上,还是按照原来顺序排列,如同六支银簪。
  白绣裳脸色变得极为凝重,万没想到王天笑竟是这般棘手,虽然不能胜过自己,但自己想要将其斩杀,也是千难万难。
  就在这时,稚童又是大喝一声,改为双手托举“天师印”,然后就见“天师印”冉冉升空,大放光明,就如一轮耀日当空。
  光芒普照四方八极,虽然没有剑气如海的凌厉威势,但自有一股浩大气势。铺天盖地的冤魂在光芒之下如冰雪消融,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王天笑和王仲甫两人也趁此时机遁去,消失不见。
  “天师印”徐徐下落,光明不复,整座上清县又重回夜色之中。不过稚童的身形却有几分虚幻,不复先前那般凝实。
  “这两人究竟为何而来?”白绣裳问道。
  此番王天笑和王仲甫出手,声势浩大,可如果说他们只是针对上清县出手,那未免也不可思议,不管怎么说,正一宗的根基在于云锦山,就算将上清县整个毁去,也谈不上让正一宗伤筋动骨。若说两大明官冒着被张静修和白绣裳诛杀的危险,拼着元气大伤,甚至不惜毁去“幽冥九阴尊”,就为了与张静修、白绣裳二人交手一次,就更说不通了。
  稚童脸色一沉:“是调虎离山,引得你我二人离开大真人府,然后另有图谋。不过大真人府中有贫道的另外两尊化身和张静沉坐镇,又有颜飞卿开启‘太上三清龙虎大阵’,短时间内应是没有大碍,反倒是距离此地数百里外,有浓郁尸气,如果所料不错,应该是与‘幽冥九阴尊’并列齐名的‘万尸大力尊’,八成是皂阁宗的藏老人到了。”
  白绣裳伸出一指在自己的额头上轻轻一敲,一支充作发簪的小剑应声飞出,如罗盘指针一般丢溜溜地旋转数周,然后猛地停下,指向东南方向。
  白绣裳略一沉吟,说道:“大天师所言不错,的确是皂阁宗的手段,不过在尸气之重,隐隐还有我慈航宗的法相痕迹,在慈航宗中,能有这等修为之人,屈指可数。可今日来到云锦山的,除我之外,却是一个也无,哪怕是霭筠,也要稍差一线……”
  说到这儿,白绣裳顿时醒悟过来:“还有一人,也会我慈航宗的‘慈航普度剑典’,就是曾经的紫府剑仙李玄都,他分别从我和霭筠的手中得了部分‘慈航普度剑典’,若是他的话,就说得通了,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能靠着这部分残篇,推出‘千剑观音’的第三重变化,实在是了不起。不过我记得他应该在大真人府才是,如何会离开大真人府与藏老人激斗?莫不是他发现了邪道中人的图谋?”
  稚童闭目掐指,片刻后睁开双眼,摇头道:“天机混淆,贫道也算不出来。当下之计,贫道赶去驰援李紫府,你返回大真人府,以防不测。”
  白绣裳道:“大真人府乃是正一宗枢机核心所在,众多阵法非要大天师亲自驾驭不可,而且正一宗弟子也是听从大天师号令,所以还是由大天师返回大真人府坐镇,我去驰援。”
  稚童也不坚持,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白宗主了。也请白宗主小心,毕竟大明官王天笑和三明官王仲甫已经到了,想来其余几位明官也不会远。”
  白绣裳应了一声,化作一道剑光冲天而起。


第十八章 一剑之威
  刘谨一是一名江湖散修,赶上这次正一宗小天师成婚的盛事,便想着来凑个热闹,也想着能否混个机缘,只是路上遇到了其他事情,被耽搁了一段时间,等他来到吴州境内时,已经错过了大典的时间。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若是如此也就罢了,刘谨一没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神仙打架之中。先是尸气遮天,接着又是摧山拔岳,还有一方好似魔神的巨大身影立于天地之间,虽然他距离战场很远,还是受到了波及。
  当那股阴气袭来时,刘谨一只觉得自己身处九幽冥府之中,无孔不入的阴气和尸气渗透下,让他通体冰寒,甚至显化出部分活尸特征,他虽然全力运转气机镇压,但也只能勉强延缓尸化速度,就连抵御阴气和尸气入体都做不到,更遑论是将其逼出体外了。
  刘谨一也算是江湖上的一方好手,实打实的先天境,可惜他这次所遭遇的“神仙”太强,乃是太玄榜第四人藏老人,藏老人是出了名的难缠,而刘谨一修炼的功法属阴,天然吸引阴气、尸气之流,阴气尸气一旦入体,便与他体内的气机融为一体,让刘谨一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尸气一旦入体。
  正当刘谨一心生绝望之际,天地间弥漫的尸气和阴气骤然一收。
  刘谨一就像一个溺水之人,骤然回到了岸上,虽然已经喝了一肚子水,但好歹是得救了。
  他转头望去,只见天地元气开始归于平静,应是大战告一段落了。
  按照道理来说,他此时应该是尽快离开此地,可刘谨一却骤然生出一个念头,不如趁此时机去一头究竟,说不定能和蚌相争,渔翁得利。若是交手的两个大高手两败俱伤,无论是功法秘籍,还是神兵利器,岂不是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混江湖嘛,不就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营生?水里火里挣出来便不枉此生。
  抱着这种想法,刘谨一跌跌撞撞地向东南方向奔跑,一路上尽是死去多时的尸体,身上的血肉已经腐烂,露出白骨,而且好像被火焰烧灼过一般,地面上还是残留着大片的尸水和脓血,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尸臭,恶心无比。放眼望去,这样的伏尸不知多少,竟是不能看到尽头。刘谨一不是没有想着就此转身毁去,可心中那股执念还是压过了胆怯,就这么一路狂奔,想那处大战之地慢慢靠拢。
  当刘谨一勉强爬上一处断崖向下望去时,发现下方谷地已经
  被夷为平地,而在地面上则多了一道巨大符箓。这道符箓足足占地方圆拜丈,已经近乎于阵法,而每一笔每一划都是以深红近黑的尸血灌注而成。
  刘谨一咬了咬牙,伏在崖畔,静观其变。
  不多时后,在那道符箓的正中心位置,一只手掌猛地破开地面,伸向天空。然后就见一道身影从地底艰难地爬了出来。
  与此同时,这道巨大符箓爆发出一团浓郁血光,好似一座牢笼,死死压制这道身影,使其不能离开这百丈方圆。
  藏老人的嗓音响起:“李玄都,今日老夫不与你一般见识,待到来日,老夫再与你分出生死。”
  刚刚从地底爬出的李玄都以剑拄地,“借势法”的反噬和尸毒入体,使他全身上下都有经脉凸起,面容狰狞。
  此时的李玄都毕竟是天人境而非以前的归真境,仍旧保留了一战之力,可是想要拦下藏老人和李世兴,却是力有不逮。
  就在此时,夜色上空突然出现了一轮浩瀚明月,照亮夜色。
  李世兴脸色微变:“是白绣裳到了。”
  在王天笑和王仲甫败退之后,就传信给李世兴,让他和藏老人尽快撤退,这便是两人明明有机会杀掉李玄都,却毅然决定收手的原因所在。毕竟现在的李玄都还有一战之力,想要将其斩杀,需要花费一番手脚,迟则生变,若是白绣裳和张静修赶到,那他们不但杀不死李玄都,甚至连沈无忧也带不走,最坏的结果是还有性命之忧。
  只是两人没想到,白绣裳来的竟是如此之快。
  明月现世之后,光华大盛。
  李世兴轻哼一声,立时一剑朝明月而去。
  只是此时的他并未携带十二剑奴,难以用出“太阴剑阵”,若论自身的剑道修为,远不是白绣裳的对手,两人瞬间相斗十余招,李世兴就被白绣裳一剑刺中手臂,败退回来。
  李世兴不敌,藏老人更不用多说,他最是被白绣裳克制,若是没有李世兴,仅就他一人,甚至有陨落之忧。
  念及于此,藏老人也不敢有半分藏私,直接驾驭“万尸大力尊”向白绣裳攻去。
  白绣裳毕竟是太玄榜第二人,稍逊于秦清一人而已,就连同为天人造化境的王天笑都败在了她的手中,更何况是一尊未及仙物品相的“万尸大力尊”。
  只见得白绣裳直接显出法身,背后有千余雪白剑影以此排列,
  如孔雀开屏,练成一片之后,又如一轮如明月的背光于脑后绽放,大方光明,普照四方。
  观世音菩萨法身,其形六丈而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