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388章

太平客栈-第388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长生境的高人坐镇,若是宋政逃往金帐汗国,便是地师也没有太好办法。
  若是能抓住宋政,说不定会有大用。
  正当李玄都想着这些的时候,雨后有客拜访。
  是一位头戴鱼尾冠的年轻道人。
  道门三冠,分别是:上清芙蓉冠、玉清如意冠、太清鱼尾冠,唯有历代道门中信奉太上道德天尊的掌教之主才能佩戴此冠。
  那么来人的身份也就显而易见了,正是大天师的张静修的三大化身之一。
  张静修曾经说过,他得了‘一气化三清’之妙法,于是这世上便多了三个张静修,一个是大天师张静修,整日忙于各种俗务,与人斗心斗力,境界修为大约在天人造化境左右。一个是江湖散人张静修,改头换面,浪荡江湖,仗剑行侠,看些江湖趣闻,增长人间阅历,最是悠闲,境界大约在归真境。还有一个张静修,算是本尊的信使,做些杂事,大约有天人逍遥境的修为。至于本尊张静修,如今正在某处洞天福地闭关玄修,不理凡尘俗事,境界最高,是为长生境。
  眼前这个年轻道人便是本尊的信使,只负责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不牵涉大天师的职责所在。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李玄都请这位年轻道人入内说话,又要去请颜飞卿过来,年轻道人却摆了摆手:“我此来不谈公事,所以也不要搅扰玄机他们了。”
  李玄都自是不会强求,与年轻道人一起落座。
  此时还留在这儿的石无月一眼认出了这个年轻道人,那日就是他出手阻拦,明明境界比她更低,却道法通天一般,让她无可奈何。
  石无月怒视着道人,道人却浑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
  石无月轻哼一声,起身飘走了。于是此地就只剩下李玄都和年轻道人两人。
  李玄都稍稍斟酌了一下言辞,问道:“不知真人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年轻道人道:“见教谈不上,不过在谈正事之前,贫道还要问上一句,李先生可有吃的?”
  李玄都脸色古怪,不明白这位元阳妙一真人为何每次见面都要先讨要吃的,不过他也不好相问,只能从“十八楼”中取出他为自己准备的口粮,一袋经过腌制风干之后的肉干,可以保存很久,味道也还不错,只是咀嚼起来有些费劲。
  年轻道人拿过肉干,咬了一口,崩下一颗牙齿。
  两人对视,有些无言的尴尬。
  过了片刻,年轻道人开口道:“贫道此来是为了阴阳宗的李世兴,贫道一直对阴阳宗的‘阴阳十三剑’很感兴趣,可这些年来,贫道陆续凑够了练成前十二剑之人,唯独少了练成最后一剑之人。若是少了这一剑,就如画龙不点睛,缺少灵韵,前面的十二剑至多算是上成之法,远远谈不上大成之法。至于剑谱,贫道也得了一份,死物罢了,终究比不得练成此剑之人,很难看出端倪。”
  李玄都试探问道:“真人是想让我抓住李世兴?”
  年轻道人笑着点头道:“等李先生踏足天人境之后,再有李非烟、石无月、宁忆几人的相助,抓一个李世兴还是不难。当然,贫道也不会让李先生白白出力,贫道会送给李先生一件宝物,作为答谢。”
  李玄都顿时心动几分。
  颜飞卿身上的宝物,他是见识过的,无论是“九阳离火罩”,还是“不动金钟”,亦或是“沦波舟”、“万象”,都是极为难得的宝物,能被堂堂大天师拿来当作谢礼的宝物,绝不会是什么无用之物。
  不过谨慎起见,李玄都还是问道:“敢问真人,若是有十二剑奴相助,李世兴的战力几何?”
  年轻道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李先生是用剑之人,你可知道为何有些剑器威力巨大却不能登上刀剑评吗?”
  李玄都想了想,回答道:“据我所知,有些剑器,如‘天魔斩仙剑’,威力巨大,却有极大的隐患,故而不如那些没有隐患的剑器,所以不能登上刀剑评。”
  年轻道人点了点头,又问道:“天下美人无数,为何江湖中人独独推崇苏云媗、宫官、玉清宁、秦素四人?”
  李玄都略微迟疑了一下:“单纯以相貌而言,四人未必是天下绝顶,但这四人俱是同辈中人的佼佼者,又各自有不俗师承,身份非比寻常,所以被人推崇。”
  年轻道人笑道:“太玄榜也是如此,能登上太玄榜之人,都是货真价实的江湖高手,但也不意味着一份太玄榜就能将整个江湖都囊括其中,这十个人无一不是出身高宗大门,无有一人是江湖散人。除了个别江湖隐士之外,因为阴阳宗与太平宗敌对克制的缘故,阴阳宗的十殿明官也是例外,尤其是排名前五的明官,相当不俗,不逊于太玄榜上之人。李世兴若是携带剑奴,足以斩杀只有天人逍遥境的贫道,宁忆也敌不过他,不过他不是二先生的对手。除了境界修为的差距之外,海石先生同样精通清微宗的剑道也是原因之一。”
  李玄都听完这番话后,对李世兴的境界修为已经大概有数。以他现在的实力,联手围杀李世兴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活捉,听年轻道人话语中的意思,他要的是一个活着的李世兴,这就不能一味蛮干了。
  李玄都想了想之后,回答道:“既然真人不好亲自出手,那么我理应代劳,只是此事关乎到阴阳宗,我也不敢保证能否成功。”
  年轻道人摆手笑道:“不急不急,贫道等了这么多年,也不急于这一时。”
  李玄都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正在闭关的大天师张静修是否遭遇了什么瓶颈,所以才要想法拿到完整的“太阴十三剑”?


第一百七十一章 悟真大师
  年轻道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与李玄都简单交代完这件事之后,便起身告辞。
  李玄都送走了年轻道人,脑中还是回想着年轻道人被崩掉一颗牙齿的情景,是有意为之?还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小心露出了马脚?李玄都不敢妄言揣测,
  李玄都对于“身外化身”也算是略知一二,虽然道祖是所传之法乃是“一气化三清”,但凡人岂能与道祖相比?以气机所化的化身终是难以持久,而想要长久存世,非要一个媒介不可。或是一具无主的身体,或是一件法宝,或是其他玄妙物事,因人而异。
  当初的藏老人便是以精心炼制的尸体为化身存在媒介,想来大天师不屑如此行事,应该会以三件不同的宝物炼成化身,而宝物的品质也会决定化身修为的强弱。由此看来,孩童模样的化身最强,仅仅是化身就能直指造化境,其所用宝物很有可能是大真人府中代代相传的“天师印”,也符合大天师的身份。年轻道人只有天人逍遥境,可见宝物品质不会太高,但似乎很有意思,因为李玄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年轻道人每次见面都要吃东西,这次还被崩掉了一颗牙齿,再联想到上次他与石无月斗法,只是以各种道法将石无月挡住,根本不曾近身而战,可见他的体魄不会很坚韧,甚至相当脆弱。
  很快,李玄都的思绪又跳转到了关于李世兴的事情上,大天师想要一个活着的“太阴十三剑”,李玄都倒是不太意外,正道中人虽然不会滥杀无辜,最起码在明面上如此,但不意味着正道中人个个都是守着儒家圣人道理的君子,若论杀伐果断,正道中人丝毫不逊于邪道中人,否则在千百年来的正邪之中,正道也不会一直占据上风。所以大天师此举也在情理之中,不要忘了,在大真人府的镇魔井中,不知被镇压了多少邪道中人,至死也未见天日。
  真正让李玄都在意的是,大天师放着高手众多的正一宗不用,反而将此事委派给自己,想来想去只有两点原因,一则是因为保密,毕竟许多事情不适合放在明面上,换而言之,这是一件脏活,李玄都就是个做脏活的。不过也不要小看做脏活的,当年张肃卿就曾说过,其实内阁首辅和司礼监掌印也不过是给皇帝做脏活的,恶名他们来担,圣名不能有半点玷污。同理,李元婴与李道虚之间的关系如此。所以做脏活不丢人,关键是给谁做。
  再有一点,李玄都怀疑这是大天师的一次试探,毕竟是执掌正道牛耳多年,许多事情不会不会等到发生之后再去弥补,而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早作准备,李玄都心知肚明,随着他聚拢的势力不断壮大,大天师应该是察觉到了什么,隐约有了猜测。不过李玄都也不担心,毕竟以后他还是要在江湖上行走,不可能完全瞒过所有人,他可以通过颜飞卿将自己的部分动向透露给大天师,让这位正道魁首可以安心,甚至可以给他们提供庇护,否则在江湖上四面皆敌,也是寸步难行。
  既然决定了要成立一个隐秘联盟,那么李玄都就要思虑周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追随自己的人负责,不过也算为难,当年他在清微宗做四先生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经历,现在也可以算是重操旧业。
  三天时间匆匆而过,宁忆的伤势已经稳定,开始逐渐好转,虽然距离彻底痊愈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但是并不影响宁忆出手。常在江湖行走之人,多少都有暗伤在身,不过只要不影响出手,那就不算要命的问题。
  李玄都这几日除了陪伴秦素,就是默默练功,反倒是颜飞卿很忙,这几日都在帮助宁忆疗伤。
  就在这一日的下午,风尘仆仆的悟真终于来到了双庆府。
  一身普通僧衣未披袈裟的老僧行走在街道之上,无论是本地的地头蛇,还是外来的江湖豪客,都纷纷为老僧让开一条道路,不仅仅是因为僧人在这座城中地位超然的缘故,更多还是因为老僧本身的缘故。
  老僧行走的速度不快也不慢,就像正常人的行走速度,可是每当他的僧鞋落在地面上时,整条街道都仿佛颤抖了一下,然后他抬脚的时候,地面上就会出现一个深深的脚印,甚至连鞋底的纹络都清晰可见。
  老僧干瘦的身躯中蕴含了超出常人想象的重量,仅仅是行走,就已经让一条青石铺就的地面难以承受,如果是出拳,那又该是何等威力?
  不过这并非老僧有意为之,而是他身上积攒了太多的剑意,就像背负了一座大山,让他不得不运起“金刚神力”抵抗,甚至已经无暇顾及力道的收放自如,所以才会在街道上踩踏出一片狼藉。
  很快,四谛寺的僧人们得到了消息,作为能够制衡城内两大家族的第三方势力,四谛寺在双庆府内的权势极大,只是他们并不经常使用这种权势,不过今天是个例外。在法难师太的授意下,四谛寺方丈法见直接调用了寺内的僧兵,将整条街道封锁,驱逐一切围观之人,面对四谛寺的僧兵,没有人敢正面忤逆四谛寺的意志,于是纷纷离去。
  四谛寺蓄养僧兵并非什么不可思议之事,当年正一宗还是天师教的时候,曾经亲自主导过一场席卷天下的起义,有大军三十六万,从底层的普通道民到最顶层的大天师,共分三十六级,等级分明,律法森严,大天师既是教门之首,还是一军统帅。后来天师教事败,接受朝廷招安,被封为大真人,将天师教改名为正一宗,成为如今的正道魁首。今日的青阳教有明显模仿天师教的痕迹,不过相比于当年几乎夺取了半壁江山的天师教,青阳教却是小巫见大巫了。其实到了如今,各大宗门蓄养私兵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就拿清微宗来说,在齐州境内并无兵力,可在海上却有一支纵横四海的强大船队,太平时节为商,乱世之时为贼,配备火炮、火铳,朝廷水师也比之不如,这也是清微宗敢于封锁港口的依仗所在,若是有人敢不悬挂清微宗的令旗而贸然行于东海之上,那么多半会被清微宗的火炮直接击沉。
  四谛寺的僧兵们纷纷低下头颅,一手拄着长棍,一手竖立身前,对老僧行礼。
  近几十年来,佛门损失惨重,先是法相宗的宗主被宋政斩于刀下,接着又是静禅宗封山闭寺,如今佛门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慈航宗的白绣裳和金刚宗的悟真,而白绣裳又并非是纯粹的佛门中人,更像是居家修士,半僧半俗,于是悟真这位出家之人就成为佛门明面上的地位最高之人,这也是悟真与张静修走得极近的缘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合在一起便是佛道两家的领袖。
  真言宗作为佛家宗门,自然要对这位佛家领袖报以极大的敬意。
  法难师太来到悟真面前,冲他合十一礼。
  悟真还了一礼,叹息道:“贫僧小觑了阴阳宗明官李世兴,他连出一百三十六剑,未能摧破贫僧的金身,却在贫僧的身上留下了一百三十六道剑气剑意,重如泰山,使得贫僧不得不一直动用‘金刚神力’,不过并不严重,只要慢慢化解就好,不必忧心。”
  法难师太点了点头。
  悟真问道:“李先生如今身在何处?”
  法难师太回答道:“太平客栈。”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宝瓶印
  在僧兵的引领下,悟真来到了李玄都所在的客栈。
  经过石无月大闹四谛寺之后,李玄都也不再想着隐藏身份,此时悟真前来,便也不在乎什么了。对于李玄都而言,悟真的到来,意味着白帝城之事告一段落,更意味着他马上就能踏足天人境界。
  并非李玄都自负,而是历经了无数秘籍的考验之后,除了“姹女功”、“素女经”等特殊功法,李玄都还未遇到过不能练成的功法,那么“大宝瓶印”也不会例外就是。
  互相见礼之后,法难师太没有久留,返回了四谛寺,而悟真则留在了这里。江湖上除了讲究实力,更讲究江湖地位,虽然二者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挂钩,但有些时候也有例外。悟真便是两者齐备之人。反倒是李玄都这边,境界修为固然不弱,可都丢失了自己的身份,李玄都不再是清微宗的四先生,只是一个江湖散人,石无月也不再是玄女宗的长老,而是囚犯,至于宁忆,同样不再是牝女宗的大客卿,与李玄都一样,变成了江湖散人。也许下次太玄榜更新时,失去了牝女宗大客卿身份难道宁忆就会离开太玄榜。
  这一次,包括宁忆在内,所有人都到齐了。这次由李玄都出手,帮助悟真削减身上累加的剑气剑意,因为这不完全是“太阴十三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清微宗的手段,若论对清微宗剑道的了解,李玄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李玄都帮悟真削减了三十六道剑意附加之后,悟真便已经可以自如掌控自己的“金刚神力”,至于接下来的的剑气,他可以自己慢慢化解,不必急于一时。
  众人来到正堂,一番谦让,让宁忆和悟真这两位境界最高之人坐了主位,其余人分而落座,颜飞卿和苏云媗坐在左手一侧,李玄都和秦素坐在右手一侧。
  一番寒暄之后,悟真切入正题:“此番事了,幸赖诸位相助,我们挫败了地师阴谋,姑且可以算是小胜,只是贫僧没能留下李世兴,实在可惜。”
  宁忆的脸色还是有些苍白,摇头道:“大师不必自责,李世兴此人除了境界修为高强之外,心思深沉,想要杀他,很是不易。若是没有大师出手相助,宁某恐怕已经死在李世兴的剑下。”
  悟真微微一笑:“分内之事。”
  说罢,悟真又望向颜飞卿和苏云媗,合十道:“两位大婚之日,恰好贫僧有事在身,恐怕不能前往观礼,只能先行道贺。”
  颜飞卿和苏云媗各自还礼。
  再过几天,他们就要返回位于吴州上清府的云锦山大真人府,准备接下来的婚事,届时正道十二宗都会受到邀请前往观礼,有宗主亲自前往的,若是宗主有事在身,也会委派一位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