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282章

太平客栈-第282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若由老宗主李道虚亲口宣布,那么无论是李元婴也好,还是谷玉笙也罢,都不能再去反对,日后也没人敢在此事上再起是非,李道虚心里明白,这是张海石放心不下,非要把此事做成板上钉钉不可。
  李道虚闭上双眼,声调已然露出几分不悦:“好。还有吗?”
  张海石作揖一礼:“弟子拜别师尊。”
  李道虚并不答话,闭目凝神,开始入定,张海石直起身之后徐徐退出此地。
  待到张海石的脚步声渐而远去之后,李道虚睁开双眼,慢慢抬起头,朝三清祖师和太上道祖的神位望去。


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达山市
  虽然陆时贞数次挽留,李玄都和秦素还是没有留在仙剑山庄过夜,筵席散后,两人便告辞离去。
  接下来,两人会回琅琊府,却不会再去府城了,而是直接去往距离金鳌峰不远的山市,然后再从山市转道去往观海楼。
  按照秦素原本的计划,这两处本就是她的必去之地,虽说现在发生了些意外,但行程仍旧不变,只是相伴之人从陆雁冰变成了李玄都,至于陆雁冰,处理完琅琊府的事务之后,会直接前往观海楼,在那里等他们。
  两人进入琅琊府境内之后,便可看到好像垂挂在天际尽头的连绵群山,那是雄伟的太清山,绵延大半个齐州。不过正应了一句话,望山跑死马,瞧着连绵山脉似乎不远,天气晴朗的时候,甚至山上的许多景致也隐隐可见,但是徒步行走,且有的走呢,要不怎么说行走江湖,打打杀杀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的事情,大多数时间还是花在了走路上面。
  若是一个人,无非就闷头赶路,现在是两个人,便在赶路之余闲聊一些风土人情。虽说秦素差不多每年都要来一次齐州,但若论对齐州的熟悉程度,又怎么比得过在这儿长大的李玄都。尤其是琅琊府,最是靠近清微宗,算是清微宗弟子活动最频繁之地。
  按照地理划分,东华宗的金鳌峰也在琅琊府的境内,山市在明面上托庇于东华宗,可在暗中,也少不得要与清微宗打交道。如今负责齐州事务的便是天微堂,虽然天微堂已经被派去开辟北海的上路,但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动静,所以天微堂还是主要在齐州境内活动,若要经手银钱之事,又少不得天富堂,此堂口职能与朝廷的户部大同小异,就是掌管钱粮二字。
  天富堂的堂主是一名女子,年过半百相貌仍旧如二八女子,不是宗主李元婴的人,而是与天佑堂一样,都是属于老宗主直管之人,老宗主看得明白,大到一国,小到一家,养兵聚人,最离不开的就是“钱粮”二字,他非要握在自己手中不可。
  说到这儿,秦素不由好奇这位天富堂堂主的驻颜之术,毕竟都是女子,谁不想青春常驻,可是只要不达长生境,还是会缓慢衰老,只是没有那么明显,可能古稀之年瞧着像三十多岁的妇人,终究是比不得正值青春年华了。
  李玄都哪懂这些,男子很少会有人专门钻研驻颜之术,毕竟有句俗话说得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若是太过年轻,便没有威严,所以男子多半不会在意这些,只是顺其自然,如李道虚、张海石,都是如此。更有藏老人这种“爱丑”之人,连面皮少去半张也不修补,身外化身更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就有那在意之人,也不会把自己弄成二十岁的相貌,大概在四十岁左右,这样一来不掩道骨仙风,二来可有长者风范,不失威严。
  就算地师徐无鬼和大天师张静修也不例外,因为两人也绝不止稚童或是书生这一种面孔就是了。
  面对秦素的询问,李玄都只能支支吾吾说些自己臆想的东西,可是李玄都作为一个连辟谷都没做过几次的武夫,所臆想出来的东西自然是漏洞百出,被秦素一眼看破。接下来,秦素开始给李玄都普及各种关于驻颜养生的内容,如何辟谷,该学些什么功法,又该服用哪些丹药,哪家的丹药更好一些,哪家的丹药又更实惠一些,如何讨价还价……
  李玄都一开始还是耐心听着,听了半天,见秦素没有停下的意思,只能打断她道:“秦大小姐,你不是不缺钱吗,还在乎这些?且不说伯父给你的例银,就是你自己写书,也能赚不少吧?”
  秦素一挑眉:“我不缺钱是一回事,可谁说不缺钱就能乱花钱的?勤俭节约可是美德。再者说了,我的钱也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挣来的,又不是巧取豪夺来的。”
  李玄都道:“你果然是居家过日子的贤内助。”
  秦素语重心长道:“一看你就是大手大脚惯了,不把钱当钱,这样不好,钱到用时方恨少,现在不就囊中羞涩了?”
  李玄都道:“我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有钱过得,没钱也过得。”
  “你就是常有理,什么时候都有理。”秦素笑道:“待会儿到了山市,若是看上什么东西,让我来谈价钱。”
  随着越来越靠近山市,路上来往的江湖人明显多了不少。
  如何分辨是否是江湖中人,其实也简单,除了看境界修为之外,还有就是衣着打扮。许多江湖中人喜好奇装异服,异于常人,比如明明是炎炎夏日却非要披着白色貂裘的,或是大冬天却非要光着膀子的,明明是道士僧人却拿枪提刀的,还有不是和尚却偏偏剃了一个光头的。
  放在这些人中,李玄都和秦素就再普通不过。此时在他们不远处,就有一名妖艳女子,穿着露出肩头的大袖华服,白亮的肩头让人眼神无处安放,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如风摆荷叶。在这个乱世时节,敢于独自一人行走江湖,又是如此招摇的,自然不会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良家女子。
  李玄都的视线扫过女子,面不改色,正气凛然。
  秦素也扫了一眼,犹豫了一下,用衣袖遮面,再放下衣袖时,已经将脸上的面皮摘下,露出本来面目。
  李玄都略感惊奇道:“怎么舍得用本来面目了?”
  秦素道:“以前一个人行走江湖,怕招惹麻烦,现在不是有你了吗?”
  李玄都笑道:“受宠若惊。”
  两人转入大路,并肩而行,此时便有些惹眼了。来往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抛来好奇打量的视线,若是男子,多半还带几分惊艳之色。主要归功于恢复了本来面目的秦素,相貌气态都很出彩,放在好事江湖人的口中,便是妥妥的仙子风采。不过李玄都也不逊色多少,世人对于男子的相貌远没有女子那般苛刻,很多时候还是看气度如何,所谓气度,看不见摸不着,多是从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李玄都与秦素同行,不见局促拘谨,不见畏手畏脚,举止从容,再加上他也是仪表堂堂,两人在一起自是相得益彰。
  李玄都轻声感慨道:“这山市我有好些年没来了,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天宝二年,二师兄带着我从帝京返回东海,途径此地,他见我浑浑噩噩,便非要带我来此散心,还给我买了许多小玩意,都是无聊解闷的。”
  秦素柔声道:“你二师兄待你是真好。”
  李玄都感怀道:“亲儿子也不过如此了。”
  秦素笑道:“对于这位张先生,冰雁是三分害怕、三分敬重、四分亲近、十二分不忿,总觉得张先生更偏爱你,冷落她。”
  李玄都爽朗大笑道:“这倒没错。”
  两人走了大概半日的工夫,终于来到山市所在的那座小镇。因为两人是连夜赶路的缘故,此时天色蒙蒙亮,刚好赶上了山市的夜市散场。
  所谓夜市,也称鬼市,一般在后半夜至天亮前交易,由于是在夜间成交,许多货物真假难辨,好坏难分,因此容易上当受骗,尤其是许多来路不正的赃物也常常在这里脱手,所以要长好了眼,可能捡漏,也有可能一个不慎就会惹上一身腥臊。
  两人步入其中,虽然街道两旁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几乎不逊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的帝京城,但许多东西仍是难以分辨。
  两人走在街上,瞧见许多人议价时不是直接说话,而是把手缩在袖中,然后两人袖口对袖口地比划,外人也瞧不见,与外头做买卖的大不相同。
  秦素瞧得惊奇,却听李玄都说道:“这叫‘袖里吞金’,既是秦州和晋州商人惯用的一种速算手段,也是一种议价的方式,讲究一个财不露白,绿林黑道中人常用这种手法。在这里用这种手法做买卖的,经手的货物多半不干净,说不定还带了血。”
  不干净当然不是说东西脏,而是说来路不正,带了血的意思则是说这件东西上还有人命官司。
  “素素,你们看中什么物件了,可不要轻易开口问价,这地方不同于一般地方,只要你问了价钱,那就等着被宰客吧。”李玄都叮嘱道。
  “难道也像他们一样在袖子里比划?”秦素骤起眉头:“这是什么规矩?”
  李玄都耐心解释道:“一个物件,卖给行家和卖给冤大头是两个价格,再有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所以这些卖家往往会给出好几个价钱,如果你出言问价却不买,又被别人听到了,卖家会赖着你,说是被你泄了底价。”
  秦素点了点头。
  李玄都拉住秦素的手,压低声音道:“这些地摊都没什么好货色,摊主多是临时来到此地的游商,想要看些好东西,还是要去正规铺子。”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两样宝物
  两人随便进了一间铺子,竟是个棺材铺子,虽然满目琳琅,各色棺材极为精巧,但还是大感晦气。
  李玄都想起一件旧事,轻声道:“当年二师兄带我来这里,也去了一间棺材铺,二师兄当时就告诉我,如果我有什么三长两短,一定选一口最好的棺材给我。你是不知道,二师兄的那张嘴巴,刻薄起来的时候一点也不饶人,我以前也挺气的,不过后来……”
  秦素好奇问道:“后来怎么样了?张先生心疼你,就改正了?”
  李玄都摇头道:“后来我就习惯了。”
  秦素哑然。
  两人出来棺材铺子,又去了第二家,这家是个杂货店,从黄纸符箓到术士令旗,从行军丸到各种常用伤药,还有各种暗器、火折子、迷魂药、吹箭、桃木剑、罗盘、夜行衣,都是行走江湖常用的物事,李玄都按照他当初许诺,给秦素买了一袋行军丸,秦素没有扭捏客气,直接收入囊中。
  接下来两人又逛了几家铺子,倒也是无奇不有,不过都没有能让人太过动心的,主要是价格太贵,实在是不划算,所以两人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
  当两人来到这条街上最后一家铺子,这才停驻脚步。这座铺子占地最大,不过客人最少,因为这里是专门售卖法器兵刃的,其中多是灵物品相,价格自然昂贵,又在门前立了一块“不买勿扰”的牌子,摆明了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自然客人稀少。
  李玄都素来不喜欢太过依赖身外之物,就是那一对飞剑,也是因为清微宗的传统之故,所以对此并不上心。反倒是秦素,颇感兴趣,她与李玄都不同,对于身外之物没什么看法,自己身上就有几件上品宝物,功效各不相同,那件可以隐蔽身形的“幻灵纱”就是其中之一。
  铺子老板是个脾气古怪的老人,坐在柜台后面,喜欢斜着眼看人,大有冷眼看世人的意思。不过这老人也有这个资格,因为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天人境大宗师,否则也看不住这样一座铺子。
  这倒让李玄都好生感慨,若是他有时间,也可以像这老人一样,专门在此地开一个铺面,将自己身上的那些秘籍拿出来售卖,想来要比直接卖入白莲坊划算许多。
  秦素站在一柄弯刀面前久久没有挪步,这柄弯刀与寻常刀剑风格迥异,应该是金帐汗国那边的样式,通体金色,刀首和刀鞘上还镶嵌着硕大的宝石,仅仅是这些宝石便价格不菲。
  李玄都见秦素意动,他自忖在刀剑一事上还有些见识,便想取过弯刀,拔刀出鞘,也好替秦素掌掌眼。
  就在此时,老掌柜开口道:“懂不懂规矩?不买就别乱动。”
  这句话中蕴含了浑厚气机,虽然不至于伤人,但与佛门的“狮子吼”有异曲同工之妙,能给人个下马威,让其失神片刻,若是那种只看不买的,自然不敢再过多造次。
  只是李玄都却对这番话语浑然不觉,仍旧是伸手握住了弯刀,然后拔刀出鞘,在店铺中亮起一抹冷光。
  老人微微一怔,随即眼神掠过一抹精光,嘿然道:“倒是我看走了眼,没想到还是个高人。”
  说话间,老人身上的气势开始节节攀升,显然是将两人当成了砸场子之人。
  李玄都摆手道:“掌柜的不必如此,我们无意在此闹事,只是掌柜的做买卖不讲规矩,哪有卖东西不让客人看的道理?若是这刀只是瞧着好看,结果是个银样蜡枪头,我们买回去岂不是吃亏?”
  李玄都稍稍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掌柜的是天人境大宗师,修为自是高绝,可我们两个归真境九重楼,也不是可以任人拿捏的,真要动起手来,谁赢谁输还说不定,但不管谁赢,这间铺子肯定是保不住了,所以我劝掌柜的一句,莫要店大欺客,还是和气生财为好。”
  掌柜脸上掠过一抹惊疑不定的神色,先前两人进来的时候,他只当是两个所谓的神仙眷侣,没有太过上心,此时再看两人,可就有些心惊了。是否是九重楼不好说,可的的确确是归真境,两个如此年轻出彩的归真境宗师,要说没点来历,谁信?没想到他这条老地头蛇今日却是遇到了两条过江龙。
  掌柜沉默不语。
  李玄都将手中弯刀归入鞘中,对秦素说道:“此刀还算不错,不过比起你的‘饮雪’差远了。”
  掌柜听到这句话,非但没有恼火,反而说道:“平日里来此的多是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江湖散人,今日难得遇到高人。老朽这里还有几样珍藏物事,姑且算是镇店之宝,不知两位有没有兴趣?”
  李玄都望向秦素。
  这意思也很明显,他李玄都可是囊中羞涩、一贫如洗,真正有钱的是这位秦大小姐。到底买不买,还是要秦素说了算。
  秦素略微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掌柜从柜台后走出,一挥袖,店铺的两扇大门自动合上,然后侧身做了个“请”的动作,道:“两位请随我来。”
  两人随着掌柜来到后店,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雅间,掌柜请两人入座之后,倒也没有故作客套地奉茶,而是直接取出一方大锦盒,打开大锦盒之后又有两个小锦盒。
  老人取出其中一个锦盒,打开之后,里面只有一个类似惊堂木的铁匣,道:“此物名为‘含沙射影’,与寻常暗器不同,伤人无形,与道家的‘厌胜之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素虽然长年行走江湖,但是许多精力都花费在了琴棋书画上面,在江湖见闻上比起李玄都还是略有不如,此时便毫不见外地望向李玄都。
  李玄都解释道:“其实就是‘射影之术’,也是道家厌胜术的一支,所谓‘含沙射影’,其实就是将他人精气摄取到死物之上,毁物如毁人,在此类物事中,最厉害的是传说中的‘钉头七箭书’,可拜去他人的魂魄,最次的就是扎小人,许多市井百姓也精通此道。因为此术暗算他人防不胜防,所以在江湖多有流传,许多江湖术士都精通此道,但施术之时需要媒介,比如头发、指甲、生辰八字等。 而且此术还需先摄人精气,高手对精气流失的感觉极为敏感,暗算高手的话极易被人察觉,若是摄取的精气过于微弱,效果又会不明显。再有就是,虽然说毁物如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