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226章

太平客栈-第226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峰上,包括宗主和诸多长老,皆是在此定居。
  至于丹霞峰,则是东华宗的药园、炼丹所在,南柯子便是在此居住。
  李玄都此去太清山,便是去往位于兰陵府境内的丹霞峰。


第五十七章 丹霞峰
  境界修为一事,源自于三教祖师。无论是道祖和佛祖也好,还是儒教的圣人也罢,本意都并非是与人争强斗狠,就拿道门而言,所求无外乎“长生”二字。所以境界修为与战力高低有关系,但没有必然联系,在通常情况下,境界越高,战力越强,却不是绝对,也有例外。
  江湖争斗,尤其是生死之战,不仅仅讲究境界修为的高低,还要讲究天时、地利、功法、计谋、法宝,如此便是六要,六要得五要,则必胜无疑。
  不过在这六点关键因素中,最为稳健的还是境界修为,毕竟天时、地利、机谋都会随时而变,而法宝也不过是身外之物,唯有功法和境界修为能够长久不变,故而江湖中人也是首重境界修为。
  话又说回来,境界高,不意味着与人争斗的手段更强,如那毕生都在寺庙中钻研佛法的老僧,境界高是高了,可是遇到常年在江湖中生死搏杀之人,哪怕境界略微低于老僧,老僧也未必能胜。这也是当年李玄都不过是归真境强九,却被排在了太玄榜第十的原因,李玄都自踏足江湖以来,厮杀不停,数年之间转战大江南北,战绩辉煌,让人信服,比起那些多年不曾出手的隐世大宗师们,境界些许不如,可战力却能胜之。新81中文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
  如今李玄都虽然坠境,但那些与人生死搏斗的经验却没有丢掉,又寻回了“人间世”,得了“太阴十三剑”,甚至比曾经的他还略有进益,所欠缺的仅仅是境界修为而已,只要他能重回归真境的强九,自然又能变回当年那个挡者披靡的紫府剑仙。
  没了裴家老小需要顾及,单枪匹马的李玄都赶路脚程更快,日夜兼程,不过用了三天时间,就已经横穿了大半个兰陵府,再有一日行程就能抵达丹霞峰。
  丹霞峰是整座太清山西半部分中的最高峰,林木葱茏幽翠,远胜太清山的其他山峰,以一个幽字冠绝齐州。
  因为丹霞峰上贮存了东华宗八成以上的丹药,价值连城,所以东华宗并未在丹霞峰上大肆修建山路,只是留了一条曲折小径以及一个一个以青石垒砌的平台,在平台上再筑造迎客亭,饰以红漆,在树木格外茂盛的丹霞峰上分外显眼,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若是有高人乘风俯瞰,便会发现这些迎客亭暗合兵法之道,皆是处于登山的必经关隘位置,而这些迎客亭相连,便是一条登山之路。
  在距离峰顶还有十余里路程的位置,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平台,这里以青砖铺地,伫立有东华宗的山门牌坊,两旁分别是两只巨大石雕青狮,过了山门牌坊之后,则是台阶千余级,直达峰顶,峰顶有连绵殿宇,以峰名为宫名,就叫丹霞宫。
  在此间的东华宗之人,很少涉足江湖,与世隔绝,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外人的登山拜访,也一律拒之门外,无论是求药还是公事,都请他们前往巨仙峰或是金鳌峰,加上寻常药农樵夫也不敢擅自进入丹霞峰的范围之内,人迹罕至,使得整座丹霞峰,一直云遮雾绕。
  马上就要抵达丹霞峰了,李玄都总不好一路“杀”上峰去,非要被东华宗的弟子当作敌人恶客不可,于是他从“十八楼”中取出一把灵物下等的飞剑,这种飞剑一般被称作废品,与人对敌百无一用,或是直接回炉再造,或是拿来练手,或是用来传信。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所谓飞剑传书,不同于子母符,优点是文字更为详尽,缺点则是传递需要时间,境界低微之人不能运用,因为气机无法维持太长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定位,如何能使飞剑准确抵达收信之人的手中,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毕竟飞剑是死物,不是信鸽这等活物,所以还要事先以符箓确定位置。
  说到符箓,又不得不提及道门的“飞鹤符”,便是以符纸折叠成纸鹤模样,可以自行寻人,传递信息,只是“飞鹤符”的速度不如飞剑,传递路程较短,容易被人中途截留,而且属于术法范畴,要以真元催动,而飞剑只要是气机便能催动,
  李玄都自然是用飞剑传书,先将南柯子赠予他的符箓贴在飞剑之上,然后再将事先写好的字条捆在剑身上。最后便是缓缓灌注气机,只见他手中的飞剑逐渐亮起,随着他随手一掷,飞剑离手而飞,长掠而起,化作一个光点消失在天际。
  信中倒是没写什么机密事宜,只是告诉南柯子他大概会在后天抵达丹霞峰。
  做完这些之后,李玄都继续不急不缓地前行。
  ……
  丹霞峰丹霞宫,有前后殿宇八座之多,距离九之极致只差一个数字。因为东华宗是道家四大宗门之一,所以这八座宫殿分别以香火供奉祭祀有各路道家仙人,居中大殿所供自然是太上道祖,左右陪侍分别是南华道君和玄都道君,还有一座三清殿,一座药王殿,其余五座偏殿分别供奉道门全真一脉的五位祖师,又称北五祖,分别是:东华帝君、正阳子、纯阳子、海蟾子、重阳子。
  其中东华帝君是为开山之祖,东华宗的宗名便是由此而来,留有“东华紫府剑诀”。正阳子又被尊称为正阳祖师,是为第二祖,留有“龙虎金丹秘文”。纯阳子更是大名鼎鼎,世人称其为“剑仙”、“酒仙”、“诗仙”闻名于世,得道之前,曾流落风尘,在酒肆中遇正阳祖师,经过“黄粱一梦”而悟,经过正阳祖师生死财色十试,心无所动,于是得受“金液大丹”与“灵宝毕法”。后来又遇火龙真君,传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龙真人“天遁剑法”,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因为其俗家姓吕,故而又称“吕纯阳”,或是尊称其为“吕祖”。
  在吕祖之后,第四祖海蟾子同样有名,留有“戏金蟾”的典故,并著有《还金篇》和《阴符经集解》。如果说前四位祖师都是开山祖师,那么第五祖重阳子便是中兴祖师,提倡三教合一,原为秦州人士,修道有成之后前往齐州传道,由此开创东华宗一脉。
  此时在供奉重阳祖师的大殿中,正在盘膝打坐的南柯子伸手一招,一柄飞剑飞入他的掌中。


第五十八章 太一东皇
  如果没有苏云媗的邀请,南柯子也如其他东华宗长老一般,少理俗事,潜心修行,注重炼丹一事,这辈子注定名声不显。在江湖人的眼中,与陆夫人一般,都是不擅与人争斗之人,说白了就是不擅长厮杀。
  正因为如此,青阳教在齐州境内肆虐的时候,并不怎么把东华宗放在眼中,真正让他们忌惮的,还是不在齐州却将齐州视作私宅后院的清微宗。
  因为清微宗缘故,东华宗倒是没怎么受到青阳教之乱的波及,仍旧超然世外,做那仙风道骨的山上之人。
  前不久的时候,丹霞峰上来了一位身份极为贵重的贵客,报上名号之后,山门处的知客弟子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上报。南柯子得知之后,不得不离开丹房,亲自出迎。
  虽说丹霞峰不接受外人的贸然拜访,但是凡事无绝对,有些人还是可以例外的,比如受邀而来的客人,或是丹霞峰上某位长老的故友,还有就是清微宗来人,毕竟东华宗现在要受清微宗的庇护,清微宗又是当年四六之争的领袖,故而清微宗可以在规矩之外。
  当然,也不是随便一个清微宗弟子就能有此殊遇,七十二位岛主肯定不行,三十六位堂主中的绝大部分人也够呛,非要是清微宗的嫡传弟子不可。
  这两位清微宗的嫡传弟子登山之后,并未做什么,也没说什么,只是在丹霞峰上闲逛,倒像是来赏景的。
  丹霞宫的八座大殿,取名就如这丹霞宫一般,极为简单明了。比如说三座主殿,供奉道祖的就是道祖殿,供奉三清祖师的就是三清殿,供奉药王的就是药王殿,五座偏殿分别供奉五位祖师,东华帝君又称少阳君,故而五殿分别是:少阳殿、正阳殿、纯阳殿、海蟾殿、重阳殿,后来有东华宗祖师将海蟾殿改名为紫阳殿,故而此五殿又被称作“五阳殿”。
  五阳殿外有一座宽阔的白玉广场,一名少年漫步其中,他身着一件玄色黑袍,头上以墨玉簪子束发,脚踏云履,面容温和,行走之间,大袖飘摇,不染尘埃,有着与年龄不符的仙风道骨。
  少年走到五阳殿之首的纯阳殿外,朝里面望去,依稀可见殿内那尊东华帝君的宏伟雕像,雕像高达数丈,不是道人打扮,却是戴有帝冠,身着帝袍,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两掌的掌心隔空相对。
  佛家有竖三世佛,象征过去的燃灯古佛,象征现在的释迦佛祖,象征未来的东来佛祖。又有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王佛,中央婆娑世界的释迦佛祖,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佛,如此便是五尊佛。
  道家则有三清四御之说,因为太清道德天尊乃是太上道祖分身所化,故而又有“六御”之说,分别是: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神的勾陈上宫大帝、统御万星的北极紫微大帝、统御万灵的东极青华大帝、统御万类的南极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皇地祇。六御对应六合,即上、下、东、西、南、北。故而世人常说,皇天在上,后土在下。
  东极青华大帝即是东华帝君,又称东王公、东皇。
  少年看了眼这尊东华帝君的雕像,再看了眼殿门上方的牌匾,轻声诵道:“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节。”
  然后他自嘲一笑。
  在道门的神话传说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传说,据说有一尊上古大神,也曾经掌管天庭,名为东皇太一。
  他姓李,名为太一,表字东皇。
  这个表字,不是师父给他取的,而是他自己取的。
  他的那位师兄,只是玄都紫府,而他却要凌驾于诸天之上,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人。
  这倒不是他不知天高地厚,而是事实如此。
  如果说某个小宗门的弟子,或是哪个江湖散人,敢于说出如此话语,那定然失心疯了,可他不一样,他自学艺起就立于山巅之上,无论是自身的眼界格局,还是师父同门的修为境界,都是当世顶尖,他能说出如此话语,自然是认为其他人皆不如自己之故。
  这是自负,也是傲气。
  在五阳殿中,年长的东华宗道人都对于这个少年敬而远之,不愿招惹半分,唯有一些半大不小的年轻弟子聚集在一起,说些不着边际的闲话,言谈之间难免提到这个外来的贵客,据说与少年一道而来的还有一名女子,不过女子在一座偏殿住下之后,就很少外出,偶有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也是去往丹霞峰后峰处的绝壁,似是练剑。
  不多时后,有一名女子从另外一个方向行来。
  少年扯了扯嘴角,并不如何掩饰自己的轻慢和不屑。
  女子主动开口道:“你领我来此地,到底要干什么?”
  少年答非所问道:“师姐已经多久没有处理青鸾卫的事宜了?”
  女子皱了皱眉头。
  少年又问道:“那师姐知不知道,四师兄如今身在何地?”
  女子默不作声。
  少年追问道:“前不久,三师兄与‘血刀’宁忆交手,虽说双方并未尽全力,故而未分胜负,但其中因由,师姐不会不知道吧?”
  女子似乎被这类不着前后的问题弄得有些恼火,语气愈发冰冷:“你到底要说什么?”
  少年轻轻叹息一声:“看来是不知道了。没想到师姐还真是一门心思练剑,什么事情也不管了,与那些埋头苦读的书生又有何异?”
  女子冷笑道:“我比不得你们这些天才、奇才,一个心思只能做一件事,分不得心。”
  少年平淡道:“人贵有自知之明。”
  女子笑意愈冷,说道:“志得意满,得志骄狂,这不算什么,只是你千万不要跌倒了,只要你跌倒了,那么你今日的狂悖,日后都会加倍反噬。四师兄的前车之鉴不远,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少年没有理会女子,只是再度望向纯阳殿内的东华帝君,轻声感慨道:“太乙东皇,东皇太一。”
  然后少年转身,撂下一句:“道不同不相谋是其一,朽木不可雕也是其二。”


第五十九章 同境无敌
  朽木不可雕也,通常用来形容资质极差之人。
  女子名叫陆雁冰,归真境八重楼的修为,虽然比许多黑白谱上的高手差了些许距离,但是在年轻一辈中,却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如今在少玄榜上排名第五,如果说陆雁冰是朽木难雕,那这世上还有几人能入少年之眼?
  至于少年,他姓李,名太一,虽然他名声不显,但是以资质而论,不仅仅是正道十二宗,放眼整个天下江湖,他都是首屈一指的天才,未来注定要成为老玄榜上的神仙人物。这可不是李太一自吹自擂,而是他们的师父亲口所言,李玄都的剑道资质要比李元婴高出三尺,而李太一又要比李玄都高出三寸,李玄都和李元婴这对争了多年的宿敌都被年轻更小的六师弟李太一压下一头。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说未来的前景,以境界修为而论,年岁越长,修炼的时间越长,那么境界和修为自然要更高一些,这也是许多老前辈们能够在江湖上有立足之地的根由所在,凭借着年岁生生熬出来的修为境界,堪堪压过那些惊才绝艳的晚辈们,只是随着晚辈们的不断成长,有些侥幸立于潮头之上的前浪死在沙滩上也是迟早之事。
  在李太一眼中,陆雁冰不算什么,无论现在还是以后,都是如此。三师兄李元婴也不算什么,本身资质就不如旁人,还醉心俗务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力,如何能成事?至于二师兄张海石,也许资质略有不如,但年岁摆在那里,就是靠着水磨工夫,也磨出一份不俗修为了,如今能高居太玄榜便是明证。不过二师兄也有不足,那就是年岁太大,心境有缺,整个人从内到外都透出一股腐朽气息,此生成就也就止步于此了,正是冢中枯骨,迟早擒之。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真正让他视为敌手的,是那位四师兄。
  高出三寸,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虽然这位四师兄在天宝二年的时候就已经坠境,但最近竟是有东山再起的迹象,这就很有意思了,一个人一直登高不难,难的是跌落谷底之后再爬上来,这种人无论是心志还是本身资质,都极为可怕,不可小觑。
  要不然他也不会出现在此地。
  当年有高人说他是东华帝君的化身下界历劫。师父说道祖是太上,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有“一”遁去,故而师父给他取名“太一”,后来师父得知他自己取了表字“东皇”之后,只是感叹了一句“注定如此”。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李太一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可他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天宝二年的时候,二师兄带着濒死的四师兄回来,次年,四师兄自废修为,跌落谷底。
  这一切都被他看在眼中,再到后来,三师兄得势,四师兄不问世事,他原本还担心这位最被他看好的四师兄就此一蹶不振,失去了满身意气,沦为一个废人,那么他就永远也不可能胜过这位师兄,就像男女之间的情事,活着的人,无论做到何种程度,永远也比不过一个已经死了的人。同理,不管他日后如何出类拔萃,总会有人说当年的紫府剑仙如何如何,如果紫府剑仙不曾跌境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