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1066章

太平客栈-第1066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苍凉呜咽的号角声骤然响起,然后是轰隆擂鼓之声。
  吴光安在刀柄的手轻轻一颤。若是金帐南下,他倒是还有几分信心守下榆关城,毕竟金帐更长于野外骑战,而弱于攻城,千百年来,中原就是依靠一座座雄关将这些草原骑兵挡在门外。
  可这一次的对手,不一样,这次的对手是辽东大军,是大魏王朝最为精锐的边军,他们拥有最先进的火器,攻城并非难事。
  自古以来,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炮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炮之术,则可以制敌。
  这一次,秦清动用了三十门新式火炮一起对准榆关城的城墙。
  三十台火炮,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若是攻打帝京这样的雄伟巨城,恐怕力有不逮,可攻打榆关城,已经足矣。
  三十座火炮依次排开,每门火炮长约一丈左右,炮口内宽三寸左右,整体在四千斤以上,若是寻常行军,需要以骡马牵引,速度缓慢,故而秦清北伐时并未携带这些重炮。
  秦清和景修来到炮营阵前,秦清望着这三十门刚刚出炉不久的崭新火炮,问道:“这些都是阴阳宗的手笔?”
  景修道:“正是。相较于我们先前的老式火炮,整炮由大小双管组成复合多层炮身,其中小管内刻有膛线,从前装填弹变为后装填弹,装弹时间更短。整体而言,阴阳宗的火炮重量更轻,射程更远,炮弹也并非是实心弹,而是以‘凤眼子’改良而来的开花弹,其中装有猛烈火药,落地之后便可引发剧烈爆炸。”
  景修顿了一下,稍稍压低声音:“当初牝女宗炮轰玄女宗,阴阳宗炮轰上清镇,用的就是这种火炮,威力十分可观。”
  毕竟现在都是盟友,景修也要顾忌影响。
  秦清笑道:“阴阳宗的火炮,太平宗的弹药,替我好好感谢上官宗主和太平宗的陆夫人。”
  景修点头应下。
  秦清转身返回中军大帐,临行前对留在此地的景修道:“开始吧。”
  一身戎装的景修手按刀柄,沉声道:“是。”
  榆关城是帝京的门户,亲自领军出征的秦清对辽东大军的第一战志在必得,他的要求是一战而下,务必将辽东大军的气势打出来。
  此战,景修亲自督战。
  景修抬手招过自己的传令哨官,吩咐道:“派人去喊话,限城内守军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开城投降,如若不然,城破之后,悔之晚矣。”
  哨官领命而去。
  辽东现下还是沿袭大魏军制,分为卫所制和营兵。
  所谓“卫所”就是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统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统兵一百一十二人。
  各府县卫所归各州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管辖,各都指挥使又归朝廷五军都督府管辖。帝京的卫军分两种:一是京军三大营,为全国军队的精锐;二是皇帝亲军,前者归五军都督府管,后者常由太监统领直接听令于皇帝。
  卫所的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皇帝对全国军队的控制。
  秦清留在辽东的三万大军分别属于三州各府的卫所,平日以屯田为主,并非完全脱产的精锐。
  卫所的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有些像世兵制,又与府兵制相似。
  在卫所之外,还有边军,并非世袭,而是实行募兵制。白鹿先生向天宝帝讲解辽东大军由来的时候,曾说过以辽饷征调各地兵源重建辽东边军,这就是募兵。
  再加上卫所制日益废弛,募兵制开始成为兵力的重要来源,招募而来的士兵不会终身从军,这便是营兵。
  正因为如此,卫所和营兵有两套截然不同的官职。
  卫所是都指挥使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
  营兵则是总兵官协守副总兵官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哨官队长什长。若是几个总兵官协同作战,朝廷会派出一位总督居中调度,又称经略或者督师。
  武官若是独当一面,则会挂印。大魏律制,有事征伐,则命都督佩印以往,旋师则上所佩印于朝,大将军印有三,分别是:征虏大将军平虏大将军镇朔大将军,当年秦襄以左都督出征西北,便是挂平虏大将军印。辽东因为自身需要,又增设了其他几个名号的大将军。
  如今秦清所率领的辽东大军便是营兵制,秦清身份特殊,并无明确官职,景修担任总兵官。秦襄独领一军,挂征南大将军印,可以开藩设府,权势极大。故而秦襄可以被称作大将军,景修却不能,只能被称作军门。
  不出意料之外,吴光对于景修的劝降根本不为所动。一炷香的时间转瞬即过,景修眯起眼眺望着榆关城头,对身旁哨官吩咐道:“开始攻城。”
  不多时后,忽然听到如同夏日雷暴的沉闷震响,连绵不绝。
  一瞬间,榆关城面朝北方的威远门城头已经被一片浓重烟雾所笼罩,在滚滚白色烟雾之中,有火焰正在熊熊燃烧。
  待到烟雾散去,整个城门楼已经化作废墟。
  景修通过手中的“千里望”,看到众多惶恐逃散的守城士兵还燃烧着火焰的断壁残垣,以及遍地的尸体。这些尸体或是被炸成两半,或是烧成焦炭,偶有侥幸活下来的,也是缺胳膊少腿,满脸血污,十分凄惨。
  景修完全不为所动,打仗就是这样,故而有慈不掌兵的说法。
  与此同时,一众辽东士兵正在迅速清理炮膛,重新填弹。
  “装填完毕。”
  “装填完毕。”
  “装填完毕。”
  炮手的声音连绵响起。
  负责主持炮击的哨官一挥手:“放!”
  三十门火炮再次怒吼,炮口吐出长达尺余的红焰,炮尾处逸散出的巨大气浪卷起一片草屑泥土。
  空气中响起呼啸嗡鸣之声,三十发弹丸仿佛从天而降的陨石在半空中划出一道肉眼难见的曲线,落入榆关城中。
  弹丸落地,立时炸裂,巨大的气浪爆炸的烈火,四散的铁片,无一不是杀人的利器。同时形成一团团的烟云,这些烟云转眼间连成了一片,几乎要将榆关城的北门完全遮掩起来,被炸碎的泥土石块建筑残骸残肢尸体不断被气浪抛上半空。
  城内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满耳尽是风雷之声,整座榆关城都在颤抖,城内大小建筑的梁柱间也有无数灰尘簌簌落下。
  昨夜的炮击,用的是老式火炮,前置装弹,用实心弹,威力远不如阴阳宗的新式火炮。只是摧毁了城垛和守城器械,并未真正伤及城墙,而此时新式火炮的威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榆关城士兵的想象。
  哨官再次举起手掌,嗓音已经有些嘶哑:“三发装填。”
  在半炷香的时间中,三十门火炮共向榆关城倾泻有一百五十枚“凤眼子”,如勤勤恳恳的老农一般将榆关城的北城墙瓮城来回“犁”了一遍。轰隆隆的炮声响彻榆关城,使榆关城的北城墙被滚滚烟云笼罩的同时,也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待到烟尘渐渐散去,北城墙已经支离破碎,死伤不计其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烧焦的味道,让人作呕。
  景修放下手中的“千里望”,喃喃道:“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焉能不败?唯有开拓进取,方能独占鳌头。”


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城
  三十门新式火炮已经过热,辽东大军又换上了旧式火炮,也就是前置装弹且使用实心弹的重炮。这些火炮反而比新式火炮更为笨重,按照道理来说,旧式火炮很难击毁城墙,只能是击毁城垛和城楼,可榆关城一来是年久失修,二来是先前的炮击已经让部分城墙摇摇欲坠,此时旧式火炮也能发挥出极大的威力。
  随着哨官声嘶力竭的大吼,六十余门重炮齐齐发射。
  一瞬间嗡嗡的呼啸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所有的士兵不约而同地望向天空,天空中出现一道道肉眼可见的痕迹。
  景修也抬头望去,他并非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可每次见到都会生出感慨,他忽然有些好奇,如果是数百门火炮齐发,该是怎样的一副壮阔景象?
  实心铁弹在榆关城的城墙上,比巨石更为可怕,直接就是一个坑洞,无数烟尘升腾,碎石与尘土从缝隙间簌簌落下,似乎整面城墙都在颤抖。
  实心的铁弹飞上城头,落地处来不及躲闪的守城兵士直接被砸成了血泥,然后铁弹去势不止,又顺势翻滚弹跳了一段距离,碾压出一条断臂残尸铸就的血肉之路。
  景修轻叹了一口气,稍稍平复自己的心情,平静道:“继续。”
  又是一轮火炮齐射,还在落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一段多年未经修缮的城墙已经摇摇欲坠。
  从始至终,榆关城就未曾有过激烈的还击,因为在连续的炮轰之下,城头上的守城器械几乎被全部毁去,士兵也胆气全无,不得不撤下城墙,躲避炮击。
  又是数轮炮击之后,一段城墙也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坍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景修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道:“可以了,攻城吧。”
  哨官立刻传令下去。
  不多久之后,擂鼓声再起,众多辽东辅兵推着盾车开始缓缓前进。所谓盾车,前面是高高厚实的铁板,上面铺着厚厚的皮革,可以有效地抵挡枪炮弓箭,下面有滚轮,转动灵活。如果壕沟填平后,它们可以一直推到城下。
  一般而言,只有火炮才能摧毁盾车。榆关城本也配备有火炮,只是在先前的连番炮击之下,榆关城的火炮已经被毁去大半,根本无力还击。
  吴光没有死在炮击之中,在炮击停止之后,再度登上城墙,探出头望去,只见
  得辽东的攻城队列严密分明。最前面的是盾车,用以阻挡弓箭和火铳,接着是装有泥土的小车,或是背着背篓的辅兵,用以填平沟壑和护城河,后方是披重甲的步兵,手持盾牌,高高举起,组成盾墙,最后是手持火铳的轻甲兵,用以压制城头弓箭火铳,掩护步兵攻城。
  先前辽东大军炮击的时候,吴光不得不将部分士兵撤了下去,此时炮击一停,这些士兵再度回到城墙上,开始射箭发铳还击。
  还有炮手去操纵侥幸未被毁去的火炮,向城外开炮,只是这些火炮本就上了年纪,经过连番炮击之后,有门火炮的炮管受损,此时再去开炮,立时炸膛,几名炮手直接尸骨无存。
  箭雨连绵不绝,无奈面对着漆黑色的汹涌大潮,仍旧有杯水车薪之感。尤其是那盾车,无论是箭矢,还是铅弹,落在上面都不痛不痒,根本伤不到后面的之人,破不开盾车,对于后面的人便杀伤有限。而辽东大军的火铳无论是装填速度,还是射程,都要远胜守城士兵,很快便将城头上的守城士兵压得抬不起头来,箭雨立时变得稀疏起来。
  趁此时机,盾车后的辅兵们立刻上前以携带的泥土沙包填平壕沟,供盾车通过。
  吴光没有想到,辽东大军的火炮如此猛烈,先前准备的各种守城器械,还未来得及发挥作用,就毁于炮火之中,那些原本要登上城墙协助守城的青壮们早已是一哄而散,让他们上城墙扔扔石头还行,若是真刀真枪的拼杀,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如今守军只能以有限的箭矢和枪炮来抵挡辽东大军的攻势,只是城墙已经被轰塌一段,辽东大军甚至不必用云梯攻城,只要朝着缺口位置猛攻就足够了。
  很快,辽东大军便填平了各种壕沟和护城河,一路推到城下。身披重甲手持盾牌的步卒们从坍塌的城墙缺口中涌入城中。
  榆关城的北城墙失守,吴光不得不率军退入城内,与辽东大军展开最为残酷的巷战。
  景修亲自入城,身先士卒。
  景修毕竟是补天宗出身,天人境大宗师,还真不怕这种陷阵厮杀。
  这时候吴光也已经带着自己的亲兵上阵杀敌,他虽然比不得景修这般境界修为,但一手剑术相当不俗,最少有先天境修为,甚至摸到了归真境的门槛,剑气如虹,死于他剑下的辽东兵卒就多达二十余人。
  无奈他不是可以扭转战局的长生之人,也不是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杀尽眼前人头的天人境界大宗师,无论他如何奋勇拼杀,眼前敌人越来越多,而身旁的亲兵却是越来越少。
  尸体堆积如壕。
  最终只剩下他一人。
  浑身浴血的吴光家一剑刺死一名扑上来的辽东精锐甲士,不过却被另一侧的辽东精锐甲士一刀劈在肩上。
  吴光怒喝一声,反手一剑将此人头颅斩下,不过紧接着就被一柄长刀从背后透心而过。
  却是景修赶到了。
  就算两人公平交手,吴光也不是景修的一合之敌,更何况此时的吴光已经是强弩之末。
  吴光满嘴血沫,含混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榆关城守将吴光倒地而亡,头颅被景修斩下,派人送往城外的中军大帐。
  秦清倒是没有为难这位忠臣良将,展现出一位帝王该有的胸襟,下令将其好生安葬,不要牵连他的家人,其他投降的将领,则被集中关押起来,以观后效,原本的守军全部打散,重新编入各营。同时秦清又下令,大军入城之后,须秋毫无犯,不可抢夺财物,不可随意杀人,不可强掠女子妇人,若有违犯,军法从事。
  随后,秦清留下万余人马镇守榆关,然后大军继续南下,已是进入直隶境内。
  此时帝京已经无险可守。
  当消息传到帝京城中,满朝震动。
  有人预料到了榆关守不住,但没人能够料到辽东大军只用了一天一夜便攻破榆关。
  天宝帝急召晋州总督秦中总督荆楚总督领兵勤王,阻挡辽东大军,同时朝中也有人提出迁都,退往龙门府或者金陵府,不过又都被否决,满朝公卿吵成一片。
  在这个时候,儒门之人也开始汇聚于帝京城中。
  不同于那些吵吵嚷嚷的公卿大臣,儒门的大人物们并不畏惧辽东大军,火炮再厉害,打不到他们的头上,正如牝女宗攻打玄女宗,阴阳宗攻打正一宗,也没见哪个天人境大宗师死在火炮之下。
  他们担忧的是随同辽东大军一道而来的道门之人,如今道门之人聚集于东海并非什么秘密,声势更胜于上次的宁王之乱,待到辽东大军兵临帝京城下之际,也就是儒道二次决战之时。


第二百一十七章 升座
  相较于帝京城中的人心惶惶,蓬莱岛上的气氛也不轻松,尤其是在李玄都多日闭关之后,就更是如此。
  谁都知道,李玄都的这次闭关,是在为最后一战做准备,若是李玄都能够一举突破元婴妙境,那么道门无疑会胜算大增。
  对于李玄都而言,收回三尸之后,已经是一片坦途,不存在瓶颈一说,只待火候一到,便可水到渠成。
  八景别院外有一片桃花林,李玄都入梦的时候曾多次到此,事实上李玄都在孩童时也常在此地玩耍练剑。
  说起这片桃花林可谓是历史久远,“万华神剑掌”便是由此而来。
  此时李玄都依靠在一棵桃树下,双手笼藏大袖之中,双眼紧闭。在他对面坐着一个白衣美人,无数桃花随风而动,落英缤纷。
  女子不是秦素,而是苏蓊化身。
  李玄都猛地睁开双眼,一缕清气飘摇而出,在他身边化作一个少年模样,正是李如碃。
  李如碃先是环顾四周,见到这座似曾相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