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真的很低调了 >

第362章

我真的很低调了-第362章

小说: 我真的很低调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铮伸手扶住他,真诚道:“尉迟将军有如此大才,解甲归隐岂不可惜?何况你和手下儿郎们训练多年,不就是为了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尉迟敬德摇头道:“秦王待我等恩重如山,不管如何,末将都不会再与李唐作战……”

    楚铮微笑道:“我自知将军忠义无双,又岂会让将军为难?倒是那刘武周残暴不仁,为害百姓,本帅早起将他铲除,等与李唐这一战结束,我少帅军恢复元气,就会讨伐刘武周,以解救黎民百姓。尉迟将军,对付这样的恶贼,想必不算背叛秦王吧?”

    尉迟敬德略一迟疑,终究只是默然而立,既没答应也没拒绝。

    楚铮拍拍他的肩膀,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想招降天策军的这些将领们,不多花些水磨功夫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起码尉迟敬德没严辞拒绝,就表示还有一定的机会。

    这时亲卫魏知白飞马来报,宣永宣将军求见,楚铮朝尉迟敬德点点头,便去见宣永。

    宣永在楚铮的骑兵追杀长林军残敌时,也大开城门,带着兵马尽出,加入到夹击追杀长林军的行列之中。

    此时战事基本上已告一段落,宣永才有空过来拜见楚铮。

    “卑职宣永,拜见楚帅,多谢楚帅援助之恩!”宣永大礼参拜,楚铮忙伸手扶起他。

    宣永风尘仆仆,满脸都是倦意,双眼满是血丝,想来这些天他奉命且战且退,助长李建成的骄兵气焰、并引李建成孤军深入,虽是早有定计,但估计他承受的压力也不少。

    失地丢城,哪一样说出去都不好听不光彩。

    楚铮歉然握住宣永的手道:“让宣将军受委屈了。”

    宣永忙道:“楚帅客气了,李阀势大,原本卑职也无力抵挡,如果无楚帅的妙计,卑职最终难逃败亡的下场。”

    楚铮见他不居功,也颇为欣赏,两人寒喧几句,楚铮笑道:“宣将军,今天长林军必然已胆寒,残兵不足为虑,明天你便挥军反击,一举将范城和黎城夺回来。”

    迎着楚铮温暖的目光,宣永顿时心生感激。

    现在长林军大败,那丢失的范城和黎城基本上可以轻松夺回,这完全是垂手可得的功劳,更对名声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楚帅居然不自取两城,而将这诺大的功劳送给他,宣永又怎能不感激。

    宣永再次感觉替楚帅做事就是舒坦,不由真挚道:“多谢楚帅,卑职愿为楚帅效死!”

    ……

    浚江城的追击至战一直到半夜才结束,李建成的长林军大败,伤亡近万,被俘者超过两万二千人,缴获的兵器马匹和粮草不计其数。

    而将领方面,李建成逃出五里地,却依然被突入军中的东方白和阿青联手生擒,尔文焕、丘天觉战殁,乔公山投降,其余中低级将领大半被俘,逃出者不过十之一二。

    经此一役,少帅军一扭先前的颓势,大破长林军,威名再次震动天下。

    第二天宣永奉命率本部人马军反击,一日之内便先后夺回了丢失的黎城和范城,将少帅军的旗帜插到了李阀的边境上,兵锋直逼李阀的大城阳河城,让李阀的边关守军一日三惊。

    另一路李阀大军李神通听闻此战的结果后,吓得屁滚尿流,根本不敢再停留,连夜拔寨,带兵退回李阀境内。

    因为退得太匆忙,遗留下大批的军械粮草,尽数便宜了少帅军。

    左孝友和秦超文早就提防李神通的撤退,立时率军掩杀过去,又吃掉了李神通近三千人,缴获大批粮草。

    刘武周同样胆寒,匆忙退军,还派使来和谈,想要与少帅军结盟。

    此至进攻随州的四路大军或被歼灭或退兵,少帅军之围立解。

    原本围困襄城的蒙古大军见作战再无意义,加上粮草不继,在劫掠一番后也退兵了。

    少帅军与李阀这场吸引了天下人目光的大战,最终以少帅军大获全胜告终。

    原本气势汹汹要一举灭亡少帅军的李阀弄了个灰头灰脸,不但损兵折将,天策军和长林军先后覆灭,更重要的是连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两个天家血脉都成了少帅军的阶下囚,不得不派人来低声下气割地求和,请求归还李建成和李世民。

    消息传开后,李阀的名声与威望大跌,不少原本对李阀毕恭毕敬的小势力开始蠢蠢欲动,态度也有了变化。

    相对的是少帅军名声急升,尤其是楚帅两战两捷,大败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战绩更是轰传天下,在“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外,又多了一个“天下第一统帅”的威名。

    随州各地百姓载歌载舞,庆祝这场大胜,民心高涨。

    随后寇仲带着三千兵马直入川州,郭靖的女婿耶律齐率数千兵士从旁相助,很快就席卷川州,兵锋所到之处,原本属于李阀的城池望风而降。

    短短两个月左右,首府蜀城易帜,意味着川州已被少帅军揽入怀中,正式成为少帅军占据的第二个完整大州郡。

    及至李阀与少帅军完成谈判,最终割让与襄城所在的荆州接壤的和州,以换回秦王李世民。

    和州只算是一个小州郡,面积不及川州的三分之一,更不到随州的十分之一,也算不上富庶,但毗邻川州和荆州,距离襄城也不过五十余里。

    得到和州后,少帅军的随州、川州、和州便连成了一片,襄城随即宣布与少帅军共同抗击蒙古,实际上就是加入少帅军。

    少帅军的版图再次扩大,雄据随州、川州、和州及四分之一的荆州,风头一时无两,更吸引了无数仁人志士、胸有锦绣者前来投效。

    当然,有关太子李建成的谈判则持续了更久,而秦王李世民放还给李唐前,楚铮也曾与他会晤一番,悄无声息地以暗劲伤了秦王殿下的脑神经,使得秦王殿下在半年后慢慢智力衰退,最终会在两年后完全成为傻子……

    楚铮答应过尉迟敬德会平安地将李世民送还李唐,他可没食言。嗯,起码在前半年这秦王殿下都是好好的,至于回到李唐后的变化……嗯,可能是秦王殿下因为大败后心情郁屈所致?

    反正楚铮是决不会承认是自己动的手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让我们把时间回拨到大战刚结束的一个月左右。

    楚铮一直忙于战后的诸多杂事,论功行赏、整顿兵马,保障后勤,恢复民心生,安置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事原本他不愿沾手的,无奈寇仲带兵去了攻略川州,楚铮想到自己确实也太疏于职责,只得留下来处理军政事宜。

    幸好虚行之、任媚媚、陈家风等一众文臣都精明能干,让楚铮不至于两眼抓瞎辛苦劳累过度。

    所以当李阀派来的使臣刘文静坐着马车抵达少帅军的都城梁都时,楚铮便把谈判的事丢给虚行之,自己跑到襄城里陪郭襄……咳咳,准确来说是办重要的正事,决不是为了陪妹子偷懒。

    嗯,确实也是正事,他要与郭靖黄蓉夫妇商量着襄城军并入少帅军的事宜。

    因为现在襄城还属于赵宋皇朝的城池,郭靖黄蓉夫妇虽然在襄城里民望极高,襄城军也愿意归附少帅军,不过襄城名义上的最高长官还是太守吕文德,郭靖黄蓉都无官职在身。

    这吕文德昏庸无能、胆小懦弱,对赵宋皇朝倒还算是忠心耿耿,楚铮与郭靖夫妇商议的是到底怎么处置这个吕文德较好。

    如果能拉拢过来自然是最好,打出“共同对抗蒙古”的旗号,襄城军就可以暗中加入少帅军中。

    这样的好处是,赵宋皇朝现在势弱,顶多声讨抗议几下便默认下来,指不定觉得有人替他们抵挡住蒙古、又不用他们耗费钱粮更好呢,毕竟襄城直面蒙古,赵宋朝廷对它头疼已久。

    但如果吕文德不肯投靠少帅军,那就麻烦得多,只能以“民变”的方向公开易帜,到时赵宋皇朝为了维护官面上的威严,指不定会出兵来攻伐。

    现在少帅军的主要敌人还是李阀和刘武周,李阀可以以和谈来拖着,讨伐刘武周却是已列入梁都的日程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吕文德主动投靠少帅军、使襄城明面上还是赵宋皇朝的领地,以尽可能地减少对赵宋皇朝的刺激,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黄蓉与吕文德相识已久,很快就定下逼以之威、诱之以利的计谋,三人细细商议,最终定了日程。

    就在楚铮在郭府里与郭靖夫妇商议这件大事时,他决计没想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偷偷地来到了襄城。

    “原来这里就是襄城……”

    阿九站在人来人往的襄城大街上,好奇地东张西望。

    她一身男子装束,可秀丽绝伦的相貌依然很引人注目,那弯弯的柳叶细眉,使人很容易就能发现她其实是女扮男装,自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阿九身边还跟着几个青竹帮的高手,有男有女,都是程青竹派来保护她的,这时那中年女子见众人都偷偷打量阿九,立时提议道:“阿九姑娘,一路奔波你也累了,我们先去投宿安顿下来吧。”

    看着阿九一行人离开,人群中两个人一直打量着阿九的汉子交头接耳。

    “你确定是她,没认错人?”

    “决不会弄错,上次这小公主擅自离开皇宫,朱明的昏君派人四处持她的画像找人,我亲眼看过画像,女扮男装的少女肯定就是朱明皇朝的长平公主!”

    “好,你偷偷跟上去,看她到哪里投宿,我回去找人,只要捉到这长平公主,送到闯王那里就是大功一件!”

    两人小声商议罢,很快各自隐没在人群中。

 第六百零二章 阿九与郭襄

    阿九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想偷偷溜到襄城来了,不过被师父程青竹发现了端倪,程青竹急忙再三劝阻。

    襄城可是四战之地,又适逢蒙古围城,虽说走水路有一定的概率能混入襄城,但风险仍然很大,万一落入蒙古人的手里,以阿九的身份和出众相貌,下场可想而知。

    在程青竹反复诉说江湖险恶以及蒙古人的残暴后,阿九也就不敢冒险了。

    直到前段时间听闻蒙古已退兵,而郭二姑娘也回到了襄城,阿九觉得“奉郭靖大侠之命暗中保护郭二小姐”的少爷应该也回到襄城了,便再次留书离宫,去找程青竹,让他帮忙安排去襄城的行程。

    “我是真的想去襄城游玩一番,拜会郭靖大侠夫妇,上次你们去了,我却没去成,一直引以为憾”,这是阿九给程青竹的理由,程青竹心里却明白这小公主打的是什么主意,这小公主是想去找心上人呢。

    问题是那“楚铮”少爷就像是失了踪般,江湖上再没他的消息,也不知道是隐藏了真实姓名外出办事还是出了什么意外。

    不过程青竹架不住阿九的央求,还是安排了几个青竹帮中的高手护送她来襄城。

    这几个男女高手都是跑惯了江湖的,曾到过襄城,武功也不弱,阿九跟着这些叔叔伯伯婶婶一路坐马车、乘船,倒也平平安安地到了襄城。

    入城后,在中年女子高手崔婶婶的劝说下,阿九先在客栈里安顿下来,沐浴更衣,休息了半天。

    眼看快到下午了,阿九再呆不住了。

    她到襄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那个“兴诚布行”,她所有与少爷往来的书信都是通这个“兴诚布行”进行收发的,找到这里说不定就能找到少爷了。

    如果找不到,那还可以去郭靖大侠的府第去拜会。

    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已有大半年未见的“少爷”,少女心头就滚烫起来,不顾劝说执意要外出。

    崔婶等几个青竹帮的高手无奈,只得跟着她一起出去。

    此时已是八月底,襄城正值盛夏的后期,天气依然炎热,刮来的风都带着热度,实在不宜出行。

    但阿九想到极可能与少爷在同一座城里,嘴角便不由挂起了可爱的笑意,连脚步都轻快起来。

    襄城街头人来人往,不少人在兴奋地讨论着刚结束的少帅军与李阀之间的大战,还有那武曲星降世的“楚帅”,也有人说起襄城可能要并入少帅军的事来。

    阿九听在耳中,暗暗心想,少爷好像与这个楚帅只是表面朋友,暗地里却有些不对付。如果襄城真的并入少帅军,那替郭大侠效力的少爷岂非成为了楚帅的下属?以少爷的性子,未必肯现在襄城呆下去。

    想到这里阿九不由有些心急了,一旦少爷离开了襄城,自己想找他就难多了。

    尤其是最近这个月,都没再收到过少爷的回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蒙古军攻城时受伤了还是有什么意外。

    阿九正担心地想着,这时十几个大汉迎面而来,阿九原本也没在意,却听到身后的青竹帮高手低声道:“阿九姑娘,小心!”

    话音未落,眼前白灰扬起,竟是一把迷药向着阿九的脸上撒来。

    幸而阿九武功不错,听到示警就立时后退闪避,同时屏住了呼吸,并没中招。

    她一退,那十几个大汉却飞快逼近过来,伸手就要擒她,动作又快又准。

    阿九退得匆忙,来不及应对,幸好几个青竹帮的高手已冲近,出手拦截这些大汉。

    只是这十几个大汉的武功都极为厉害,青竹帮的高手们武功也算得上一流高手了,竟招架不住,加上人少,转眼间已落于下风,只得急声叫道:“阿九姑娘,你先走!”

    阿青原本已解下腰间的青竹棒要帮忙迎敌,但见远处又有两个大汉冲向自己,只得赶紧逃跑。

    这也是事先约好的,有危险时由青竹帮的高手抵挡,阿九先撤退,到约定的地点再会合。

    襄城常年在战火之中,前来投奔相助郭靖的热血侠客多不胜数,所以武风极盛,这时街上见人打斗,百姓们也只是小小地骚乱了一会,随即大批胆大之人干脆围起来看热闹。

    阿九身法灵活,在百姓们围过来前便已钻入人群中,反倒是这些围观的百战无意中就阻挡了两个追来的大汉。

    两个大汉怒叱道:“让开!”

    他们倒不敢在襄城大街中杀害百姓,只能用力地推开百姓们再去追阿九。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阿九已跑出十几丈远了。

    两个大汉立时腾身而起,直接跃上屋顶,飞檐走壁地追在阿九身后。

    阿九一路飞奔,刚刚转过两个路口,便被追上。两个大汉一前一后落在她身后,冷冷道:“不想受伤的就乖乖束手就擒!”

    阿九眼看无路可逃,只得一咬贝齿,挥动手中的青竹棒攻向前面的大汉。

    但那两个大汉的武功比之前拦截青竹帮高手的其余汉子还要厉害三分,起码有宗师级水平,就算程青竹来了也未必能赢得了其中的任何一个,何况是两人齐齐出手?

    阿九仗着灵活的身法只勉强应付了三两招,手中的青竹棒便已被震飞出去。

    幸而那两个大汉主要想生擒她,并没有使用兵器,不然此时一剑刺来,阿九怕就难免香消玉殒。

    眼看阿九就要被抓住,就在这危急时刻,一条淡黄色的身影倏现出现,剑光如霜,带起点点寒芒,刹那间便刺向两个大汉的肩井穴。

    这下出手快得不可思议,而且明明是分刺两个大汉,看起来却像是同时刺到般。

    两个大汉大惊要闪避,但身体刚刚要移动,肩井穴便已一痛一麻,被剑尖刺中,真气随即透入,两个大汉的手臂立时无力地垂下。

    两个大汉一惊,连忙后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