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霜刃裁天 >

第377章

霜刃裁天-第377章

小说: 霜刃裁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连清风威严而大度地示意散会,心中的怒火却似能将五内俱焚。不是不想拿那些将领出气,而是不敢,现在手头拿得出手的将领越来越少,山海关外的二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了十万左右。所以赫连清风连那几个还在逃亡路上的将领都不惩处,因为他们手上的两万骑溃兵对自己而言,也变得十分重要。

    散会后并不是所有人都离开了大帐,连夜奔逃至此的余清都就被赫连清风留了下来:“余大人,长吉那个小畜生逃去哪了?手上还有多少兵力?”

    余清都道:“我们从西门撤出后,老臣认为应该到陛下这里来,可太子殿下说山海关本就粮草不足,而且当时南门和东门都被叛军掌控,他还是决定去宣城筹措兵力……”

    “哼!怕是担心我要他脑袋吧!”赫连清风怒哼一声,又道:“你还没说他手上还有多少兵力?”

    “三千人左右,现在大皇子、三皇子逃去了恒州,他们手中的一些势力,如今也被太子殿下带去了锡州!”余清都小心翼翼地说道。

    “罢了,量他现在也不敢有异心,我们想办法先对付贺齐舟,再把南京经营好吧。”赫连清风对于太子已是鞭长莫及,只能空叹一句。

    “陛下,听侦骑所言,贺齐舟的兵士冲锋时多会喊“打到洛阳”,我想咱们的燕京城应该暂时还不会有什么危险吧?”余清都小心翼翼地问道。

    “如此重要的战略方向会透露给普通士兵?说不定又是贺齐舟声东击西的计策!朕已经失不起燕京了!就算对方真正的目标是洛阳,但如果朕不回防,他顺手拿下燕京对大军而言也会是灭顶之灾!”

    赫连清风顿了顿之后又咬牙说道:“余爱卿,有件事你必须马上去办,务必尽快通知姜杉,这次又需要我们联手对敌了,就像二十年前对付杨征一样,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先把贺齐舟连同那支暴风雪一起埋葬!”

    “微臣遵旨!”身为水堂堂主的余清都知道每一个潜伏于齐国朝堂的重要谍子,总算也明白了为何赫连清风会独独留下自己。

    ……

    涿州、易县,易水河畔的城楼上,一名齐国武将看着冰封的河面愁红了眼,喃喃道:“听说东周的蛮子要打到洛阳,这可如何是好?”

    失去燕京后,易县成了顶在北周面前的第一道防线,由于现在北周正忙着进攻山海关,且刚于朝廷达成了和议,所以易县的守将原本并不怎么担心有战事袭来,可如今横空杀出一支暴风雪,口口声声说要打到洛阳,这怎么不教守城的主将刘茂勋胆战心惊?靠着城内的八千弱旅,如何抵挡得住东周人的铁蹄?

    一旁的军师忙道:“将军莫慌,东周人的目标只是燕京和北周皇帝,是声东击西、故弄玄虚的计策,现在北周大帝不是率军返回燕京了吗?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只须看戏就行。再说了,就算东周军进攻我们这里,北周皇帝不是派人带信了吗?他一定会派兵协助我们的。”

    “可我们的皇帝还没答应呢,万一北周军说是要入境,我们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们进来?”刘茂勋问道。

    军师道:“现在就向邯郸请示吧,能等到圣旨或军令最好,真等不到,为了自保放就放吧,反下陛下都称北周皇帝为兄了,那些东周蛮人现在倒成了真正的敌人,我猜只要是打击到贺齐舟,皇帝肯定也会放行的。”

    “好,那就听师爷一句。”易县守将似乎放心了一些。

    ……

    经过常峰等几代将领多年的苦心经营,燕京城的雄伟、坚固远胜任何一座北周城池。贺齐舟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直到第四日午时才出现在城西二十里的位置,此时城中的北周守将早已是惊慌不已,不到万人的杂牌军实在是很难守住这么大一座雄城,故守将紧急向赫连清风求援的同时,强征了附近县城的上万壮丁,希望撑到赫连清风的大军回援。

    贺齐舟已经得到侦骑回报,赫连清风带着七万骑兵半日之内就能抵达燕京,另外六万人左右则在返回青城的路上,当然,这也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山海关暂时无虞,自己也该转道向南了!眼下不是不可以强攻燕京,而是暴风雪已经很难再经受起太大的伤亡,那样的话,打到洛阳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贺齐舟的印象中,冀北一带一直布防着齐国最强的军力,就算常峰反叛,齐国仍然沿几条重要河道打造了坚固的防线。但贺齐舟带领着六千骑直接奔到了易县对岸时,居然没碰到任何一个齐国士兵的抵抗。

    贺齐舟其实可以绕过易县继续南行,但不想通过抢劫百姓补给军队,所以想着进入堪称堡垒的易县筹集粮草。

    劝降信已在半个时辰前射向城楼,给守军考虑的时间也是半个时辰,但对方仍时没有半点回音。

    “擂鼓攻城!”贺齐舟冷冷地发布命令,经过半个时辰的绕城勘察,贺齐舟发现守军人数虽多,而且显然没作好什么防守的准备,除了软绵绵的一些弓箭外,连擂石滚木之类最常规的守城物件都没准备。派一些武功高强之人上城很快便可夺下城楼。

    军鼓还未擂起第二通,“吱呀”一声,面向河面的北门忽然洞开,只见城头有人喊话道:“别攻了,我们投降!”

    贺齐舟派人进城一探究竟,这才知道,自己传信不到半盏茶,城中主将便交代副将坚守城池,自己则带着数百亲信和早就打包好的细软由南门方向逃离,还美其名曰亲自向涿州府城求援。此后那名副将和其他将官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不当替死鬼,献城投降。

    进城后,贺齐舟见易县存粮也不多,军士人人面带菜色,不想为难对方,只是取了一日之粮,第二日一早便匆匆向涿州进军。

    贺齐舟本来还想从城中军士里征募一些高手,但一看那八千老弱,顿时没了信心,所以除了邀请几个天刑院的同窗和熟悉冀州地形的老兵加入之外,几乎没补充什么兵源。

    那名留守的副将见性命无忧,贺齐舟也没有为难城中军民,便悄悄将军情和着一肚子苦水都吐了出来。

    原来现在几乎所有冀州地界上的军队都由萧家掌控,但翼州军中的精锐也被皇帝姜杉抽调去了土玉浑,故翼州军人数虽多,能打、敢打的却很少,大家都希望山海关的常峰、灵峰能多顶几年,那样北周就不会急着发起进攻。

    萧家可能也知道很难守住涿州北部的地域,就派了实力最弱的队伍据守易水一线,领军的将领大多没什么背景。由于燕京城附近征战连连、民不聊生,守军几乎极为艰苦,几乎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萧家之所以还是派了这么多人守易县,主要还是想向朝廷多要点饷银,当然,真正能到守军手中的连一半都不到。

    那些饱受欺压的守军大多是世代居住冀北之人,祖上基本都是北燕国之人,对于齐国,并无多少家国情怀可言。

    东周暴风雪以七千骑击溃北周八万骑绝对主力的消息在一天前就传到了,所以易县守将吓得落荒而逃,而当贺齐舟带领着雄赳赳气昂昂的骑兵队伍入城时,城中军士竟然有不少人也想要加入,只是未入贺齐舟法眼罢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破涿州



从易县到涿州府城,想要加入暴风雪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一问之下,原来老老少少的男子从军只为吃顿饱饭。此间百姓之贫苦再次超出了贺齐舟的想像。

    数百里沃野杂草丛生,连棵像样的树木都没有,全被人砍去当柴烧了。路边那些破败的房屋大多为军属所有,并不是这些人随军迁入此地,而是若要在此地活命,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

    如果家中壮丁不幸战死,那些留守在此地的老弱便只能一路向南求生,大多沦落为乞丐,而年迈之人常常冻死、饿死在残败的家中、迁徙的路上。

    贺齐舟对此也无能为力,不可能为了百姓而将少得可怜的军粮散去。最多只是在途经两座县城时,打开本就存粮不多的粮仓,让附近百姓吃上两顿饱饭。可能是听说有敌军来犯,那些县官早就溜得无影无踪,倒也省得贺齐舟费上劝降的口舌。

    失去燕京后,涿州府便成了是齐国北方的第一道防线,可能是收拢了四周的兵员,守将认为可以凭坚城据守几日;又或许是不想放弃城中的财富,贺齐舟总算碰到了第一个敢于抵抗的城池。

    因为燕京城一直在周齐之间易手,齐国将冀北的几座大城都打造得极为坚固,贺齐舟看着城头黑压压高声喊杀的守军,一开始还真有点担心难攻。

    虽然可以绕城而过,也不担心城中守军从背后发起突袭,但暴风雪轻装出行,只有靠一城一池的补给,才能继续往南进军,所以,就算是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令贺齐舟更加意外的是,涿州城哪里算得上骨头,简直比豆腐还要嫩!一通仰射就将城头孱弱的齐兵压得不敢抬头,军中高手用绳钩攻上城楼后,立即控制住了局势,只不过突破了一点,打开了一道城门,全城的守军就齐刷刷地投降了。

    上城之后,贺齐舟才发现,城头被活捉的守将,自己居然还认识,就是武举时战胜过的云门派弟子雷希!

    真正在城头抵抗的其实只有雷希和他手下的上百个亲兵,也正是因为雷希的坚持,主将宋康成才决定冒险一“站”,远远站在城墙东南角落的宋康城一见有人攻上南门城楼,二话不说立即狂奔向南门,那里停了百余匹马,还有他的亲信随从、金银细软,未等东周铁骑进城,他就在百余骑亲随的簇拥下,一通狂奔向南逃去。

    雷希倒还真是条汉子,见到贺齐舟这个“叛徒”,破口大骂了一通后自求速死。贺齐舟当然不愿杀这种有气节之人,花了老大一番功夫,告知其姜琅才是奉诏继位的真皇帝,齐国真正的敌人是赫连清风和姜杉!自己此行是想解了山海关之围,再解土玉浑之围!

    身为涿州副将的雷希就是不听劝告,执意赴死。贺齐舟没办法,只能将其囚禁。

    姜杉不停地用兵,军中可用的将领早已捉襟见肘,故起用了不少云门派和四校学子,原本以雷希的实力,绝对能进姜杉的御林军,但雷希深知齐国真正的威胁在北方,故毅然请求到涿州这个大多数人不愿意来的地方。

    主将宋康成就是武察院的院监,还兼着武察司同知一职,他被派来驻守北境,是因为姜杉不放心萧家独大,派其分去萧家一点兵权的。毫无作战经验的宋康成早就听多了贺齐舟的“凶名”,也学着易县守将的样子,飞马向萧家报信去了。那百余匹马可是搜刮了涿州城里的所有战马,其他步军想跟着他跑都没办法。

    在涿州城中,贺齐舟的收获还算颇丰,城中囤了不少军粮,萧家在此地还开有一间钱庄,急于跑路的宋康成并没能带走多少财物。

    这次贺齐舟倒是直接发放了军饷,只是没有发给自己的士兵,而是全部散于城中军民,两万守军和城内城外五万百姓都分到了银钱与粮食,贺齐舟只取了三日之粮,休整一夜,再次踏上南行之路。

    临行前,贺齐舟命人释放了雷希和他手下那些敢于战斗的士兵,并留信劝他至少要裁去八成冗员,好好操练之后,二千精兵的战力更胜一万庸军。最后再次提醒他,最需要防住的是北周的赫连清风!如果有可能,尽量与山海关结盟!

    贺齐舟深知一支精锐之师的重要姓,齐国数次伐周,人数动辄数十万,耗费无数粮草、金钱、民力,取得的战果却不及杨征的五千精骑,所以贺齐舟一直将自己的暴风雪控制在一人两骑的七千人左右,真正想要赢得战争,靠的绝对不只是人数。

    直到贺齐舟全军离城而去,雷希才有点相信贺齐舟所言,因为他完全没有必要留下一支有可能威胁到其归程的队伍。更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支狂奔数千里过来的周军,竟然没有抢劫齐国百姓一分一毫,连钱庄、军营里的财物都分文未取。难道传言中的暴风雪果真有别其他周军,真正是一支善待百姓的仁义之师?

    ……

    贺齐舟已经无暇顾及雷希的想法,自己马上要面临齐国的下一道防线——拒马河。拒马河南岸大多数地方距冰面足有两丈高,密布的樊篱、鹿柴在南岸绵延上百里,每隔五里便建有一个高耸的哨楼,以便及时发现敌情,让南岸数十个兵营中的士兵尽快转移到敌人来犯之处进行防守。

    暴风雪对当地军民秋毫无犯,故很容易找到足够多的向导,贺齐舟让他们陪着十几队侦骑去拒马河沿岸勘查,希望能用最小的伤亡越过这道屏障。没想到十几队侦骑回报的结果几乎相同,那就是每一处河岸都适合进攻,因为对岸根本就没有一个守军!

    贺齐舟轻易穿越这道齐国花费重金打造的防线,之后接连数日的行进也顺利得有些出人意料,大大小小的防线几乎都不设防,每过一处县城,总是城门洞开,但主要官员大多已经逃离,钱粮也都已搬空,得到少量补给的贺齐舟只能将下一个目标定在对方必定不愿轻易放弃的重镇——定州。

    定州是整个冀北防务的中心,主帅是已经升任兵部尚书、由萧家支持的诸薪传。傍上萧家之后,一直因为上届武举失利而被打入“冷宫”诸薪传总算迎来了失违的升迁,姜杉西征土玉浑后,他便被派来主持冀北防务。

    诸薪传计策很简单,一共只有两条:其一,诱敌深入,以骄其兵;其二,收拢兵力,严防死守!

    因为已经知道贺齐舟所率军队心善,不会从贫苦百姓头上搜刮军中所需,故在撤兵之时,几乎带走所有钱粮,而不去理会当地百姓的死活,那样不用拆房迁人就能达到坚壁清野的效果了,也逼着贺齐舟来啃定州这根硬骨头。

    ……。

    定州城不大,城池约三里见方,城头好像并没有多少人,甚至还不及密布的床弩多,但贺齐舟明显感受到了与涿州不一样的紧张氛围,这位兼任天枢院院监的新晋兵部尚书在布防上果然有其过人之处。

    十来丈宽的护城河虽然结了厚厚的冰,但冰面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无数的铁蒺藜,除了顶上的尖刺,大半都冻在冰里,别说是走马,就是人都很难有下脚的地方,这些显然是在一两天里布置完成的,也不知在河面上又浇了多少水;

    浇过水的地方还有六丈高的城墙,不仅外围墙面浇,连瓮城三壁也浇了冰;

    需要三人操纵的三弓床弩每隔五丈就在城头排上一架,重甲军不惧寻常弓箭,但面对床弩,就算是成宗高手套着厚甲也不敢尝试一箭之威,显然诸薪传将其他防线上的床弩都搬了过来;

    还有就是城里的士兵也有所不同,从降兵口中,贺齐舟得知,主力都是跟随萧家多年的老兵,定州城和其身后的呼陀河防线守卫着萧家在冀南的数十万亩良田,故这条防线,才是萧家真正用心打造的,而更北面的那些城池,丢了也不过是失去了一些荒地而已,萧家岂会替国家搭上自己真正的主力?

    虽然不知道城中一共有多少守军,但贺齐舟判断应该不少于两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经验丰富的老兵。

    “军中粮食还够吃几天的?”已在城北扎营的贺齐舟此时正召开军官会议,问向既管提枪又管救人,还管着钱粮的全才骆玉。

    “还几天呢?最多三顿,后面就没东西吃了。”骆玉嘟着嘴道。

    “免强还可以撑两天,能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