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刃裁天-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想兑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连续跑了两家陈氏钱庄,一家推说管事人不在,另一家则说刚兑出去一大笔银子,两家都让他明天再来。
然后两人又去了次赌场,“轰轰烈烈”地输了几十两银子,奇怪的是,设在赌场内的当铺申时刚过就关张了,气得好些个输红眼的赌客都没法典当,只能早早回家。
两人回客栈时依旧有许多人在购粮,此时娟姐已经在客栈等着了。而许暮中午一回客栈就出去了,轻易就甩掉陈家的尾巴,改装换容后联系了在各个收容点帮忙的金陵派弟子,加上张路遥拜托的全真教弟子,四五十个青年各司其职,一半人继续在收容点帮忙,抽出一半人在各个售粮摊维持秩序。
相对于全真教弟子不是所有人都会武功,金陵派弟子更加年轻,而且战力更强,虽然都只是三代、四代弟子,但大都有二三脉的实力。尽管每个粮摊上都由州府通判派人售粮,另有一两名装装样子的衙役看守,但为了防止不测,许暮仍在每个摊点都安排了金陵派弟子看守、护粮。
翌日清晨,项琛密室,陈沿、陈溯和项琛早早就按约聚集,陈沿率先说起:“昨日晚间,霍言等三人均已回到船上,并未向往常那样在城中作乐,看来为了避免嫌疑,不会再和我们有任何接触,柳家三人下午都出了客栈,姓程的和他的家仆一直在视线之中,只是姓张的不知踪影,但差不多和姓程的都是在戌时回的客栈,估计也是在暗中保护二人。早上知府内应来报,张路遥昨晚自召见了唐通判后,似乎一夜未睡,整夜在书房,只是走来走去,也未召见任何人。唐通判事后也向我汇报了一下,昨天一共运进城七千石粮食,已经卖了六千石左右,共得银两三万六千六百两,粮食进出及银两收支均由通判着人记了账,不过张路遥要求唐通判不可动用这些银两的一分一毫,我估计他是想用钱去买通水师,以抵粮食亏空,他要真敢这么做,也逃不出我的法眼。两位等着好消息就是了。”
第五十五章 买不尽的粮食
项琛接着说道:“昨日收市后,我们一共收了四千七百石大米,又用去两万八千余两,钱庄和当铺下午就基本歇业了,今日无论如何都要开张,不然闹大了,影响陈家声誉,我们很难担待得起。”
陈溯负责算账,说道:“我们一共筹了黄金白银,折后共计六万五千两,昨日又从钱庄和赌坊筹了一万五千两,从邻县调入三千两,我们三人共出借九千两,前前后后一共筹得九万二千两,一共用去八万四千两,还余八千两,散在钱庄雇员和那些黑帮弟子手中。”
陈沿阴笑了一声道:“够了,今早粮摊马上要开市了,吩咐下去,继续买,到还剩一点余粮时让人去闹事,借口就是买不到粮食,要让城中百姓都知道官府已经没有余粮了!”
项琛抚须笑问:“怎么闹?”
陈沿道:“怎么闹都可以,只要不出人命,那些看守粮摊的捕快衙役我都暗中关照过了,不会对闹事者下狠手,如果粮摊早早收摊,就让你的人跟着到府衙来,继续闹!”
项琛立即转身出去吩咐手下依计行事,一名陈沿手下匆匆跑来告知陈沿,张路遥通知衙门内九品以上官员到衙门大堂议事,就等您陈沿大人了。
陈沿回复道:“你回去告诉张路遥,就说我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今早就不去了,希望他早日批准我的辞呈。不过议了些什么事随时向我来汇报。”
那人离去后,三人品茗闲聊了约一刻钟光景,陆续有各路人马来报,各处粮食很快告磬,那些黑帮歹徒乘机叫嚣捣乱,故意插队,辱骂殴打正常买粮的百姓,城中一时大乱。
不一会第二批前来汇报的人又说粮摊上好些个全真教、金陵派弟子出手制止捣乱之人,不过虽然胜在武艺高强,但毕竟人少,双方竟成均势,粮食大多已卖完,有一个粮摊还被黑帮抢了数百两官银。
陈沿听后逾发得意,然后有衙役来报,知府大堂刚开始议事,听闻粮摊闹事,知府大怒,已遣捕房派人手前去抓人。接下来的消息则让陈沿三人吃惊不小,原来从东西城门又运入一些粮食,总数大概有两千石,负责押运的居然是金陵派弟子,不过他们拿着张路遥的手令,城防也不敢阻挡。
两千担粮食已分运五个粮摊,黑帮那伙人被打伤了十几个,有四十多人被赶到的捕快捉拿,因为又有了粮食,黑帮也没理由再闹,城中又归于平静。陈沿也不知所措,问二人该如何是好。倒是陈溯还算果决,道:“应该是金陵派又从陆路运粮来了,现在骑虎难下了,只有买空他们的存粮,我们才有可能高价出手,还是要买!”
项琛也是力主再买,陈沿苦着脸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二千石大米又要一万多两,我实在是囊中羞涩了,最多只能再拿出二千两,两位能不能各出四千两,事后小弟可以少分一点。“
项琛和陈溯对视一眼,先后点头答应,三人各自遣人去取银子。待到半个时辰左右,各粮摊粮食又将售磬,但下一个消息直接将三人震得一蹶不振,东西两处城门又各自运入粮食两千石!照例是张路遥的手令。
而府衙议事处有人来报,张路遥通知府中各级官员,为了赈济灾民、纾困百姓,自己已经向水师借调两万石税粮,分发各处,要求官员们各司其职,安抚民心,静待朝廷救济的圣意。
陈沿喃喃道:“怎么可能?不可能!水师怎么敢在没有军令、圣旨的情况下借出这么多粮食?”然后像是惊醒似的,马上叫人去城内外调查新来的粮食源自哪里,再让人去码头找水师问个清楚。
陈溯焦虑地说道:“表弟,看来张路遥是破釜沉舟了,水师可以不卖他的面子,如果是这次随船而来的金炎的人呢?毕竟金炎是太子太师,定要用太子压水师呢?假使张路遥真的借了两万石,我们买的那些粮食岂不要血本无归了?不如乘现在价高,还是尽快出手吧,以后粮价只会越来越低,不消半月,又要回到十几文一斤了。”
项琛也彻底没了方向,道:“是啊,反正张路遥他们私自挪用官粮已是死罪,我们好歹先将自己垫的银子收回来,你这打探消息,一来一回的怎么也得半个时辰,那时张路遥在城内的四千石又要卖空了。”
此时那些手上早已没有银两的黑帮弟子纷纷前来请示该如何行事,又说好些先前想乘机囤粮涨价的人已经在城中各处抛售粮食。
陈溯和项琛也是一再催促陈沿早作定夺。见陈沿呆坐无语,项琛只得自己吩咐下去,开始在城中以五十文一斤的价格出手。可是不一会,又有人不断来报,粮价正在飞速下降,一开始私售的人以四十几文一斤出售,到后来包括官府粮摊在内,不断降价,刚到午时,米价已经到了二十五文一斤。
“砰”地一声,项琛一拍桌子,哀号一声:“二十文也要卖!”巨大的声响让陈沿一个激零,反而在这时冷静下来,让所有人马上停止卖粮,示意陈溯和项琛坐下,然后自己也缓缓坐下,淡淡说道:“两位莫急,看来我们还是小看了张路遥,他还是敢豁出性命去的,不过既然他如此行事,我们只要牢牢抓住他擅动官粮、中饱私囊这一点,就不怕牵不出金炎和太子,只要完成了家里的大事,如果能尽力挽回损失,家里是不会太过计较的。”
项琛插话道:“这么大的损失怎么挽回?我们在江陵城一年的进账都没两万两……”
“听我说完,”陈沿不奈烦地说道:“城中本就没有多少人口,又经过这一日半的售粮,我们要是在城内卖能卖出去多少?一千石?两千石?那顶个屁用啊?事已至此,急又有何用,先等消息,确准张路遥是不是真借到了两万石,莫要上了他的当。”陈溯问道:“如果真借了两万石,我们怎么办?”
陈沿道:“那就卖给正确的人。水师行为本就不端,再加上官粮亏空了那么多,我想我们退回给他们八千石,他们不敢不要。还有,柳晋安不是要博名声吗?我们可以不要回那八千两,而且还能再借给他一万五千石大米,他不是本来就要捐两万石吗?现在捐是雪中送炭,半个月后再捐那叫锦上添花,现在的一万五千石和半个月后的两万石绝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是柳晋安肯定愿意用两万石新米换那一万多石的陈米,何况还有八千两的好处。这样一来我们又能减少许多损失。甚至和柳家交易还能多出一条人脉!如果办成了,我来向老太爷请赏。”
陈溯道:“我看可行,目前看来损失已不可避免,迟源在我家养伤,我可以把情况先向他透透气,反正我们私自动用银两购粮,目的就是要逼张路遥犯错,真要万事请示肯定是来不及的。”
项琛道:“可能没那么容易,这两日买米动静这么大,陈洋还是他徒弟,他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本来也没想着要分他一杯羹,现在再让他替我们说话比较难。”
陈沿道:“不用管这么多,只是告知一下,反正走脱了白巾盗,他肯定也会把责任往我身上推。我们先别急,再等等城外的消息。”
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去探听城外粮食来源的人回报,各个灾民收容点又开始赈粥了,而且还有不少粮食正运往郊外圆通寺等地,看几处赈灾点囤的粮食,总数肯定超过一万石,而且都是新米,从装米的布袋来看,和昨天进城的米袋一模一样,确实都是从码头上下来的官粮。粮食的运送和看管基本上都由全真教弟子和一些青壮灾民在负责。
陈沿道:“看来张路遥没有说慌,确实向水师借了大批官粮,他自己要寻死,也别怪我手下无情了。”然后对那名来报的捕快说道:“你马上带一些兄弟,再在城中找一批市绅、秀才,分头去各个收容点,偷偷拿一些空布袋回来,也让那些市绅、秀才亲眼看看,到时可能会让他们作证,记得穿常服,别引起别人注意。”
那名捕快领命刚走,去码头上的人也回来了,报告说码头上的官兵和民夫正在整理船只、搬运给养,一个时辰后就会起锚开拔,本想求见水师押运官,被告知在开会议事,不见任何人。
陈沿切齿道:“这帮卑鄙的家伙,明知借出这么多粮食肯定会压下粮价,还敢黑心收我们这么多钱,早晚让他们付出代价!”然后挥退来报的下属,转头对项琛和陈溯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事不宜迟,柳家和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就不信他们真敢昧了我们的银子,项先生,你和我马上去丹桂居找柳家的人,表兄,你把情况和迟源先通一下气,如果他问起为何不早说,就说是担心他伤势,不敢擅自打扰。”
第五十六章 止损
丹桂居丹字号套房客厅内寂静无声,客栈侍女过来新续了檀香,沏了香茗,贺齐舟三人围座在圆几旁,对着茶壶嘴里袅袅升起的水汽,一言不发。看着满面愁容、一脸苦相的齐舟、林川,还是许暮先开了口,“你们不用再等了,快去吧,有我一个人在就可以了,再有不到半个时辰船就要开了,错过这班船,你们真就无法按时检录了!”
贺齐舟一听,反而收起苦脸,面容坚定地说道:“不行,毕竟我才是柳家的‘内戚’,我是绝不能走的,万一让陈沿起疑,宁愿赔钱也要捂住手里的粮食,那我们岂不是要功亏一篑了?我算过了,如果我们走陆路,明天一早出发,最快两天也能到金陵。”
许暮道:“不行,走陆路势必要穿过祁门山,那里匪患正炽,听说龙吟还派了官兵去剿匪,随便碰到官兵封路、山道崩毁之类的意外,都要比水路慢上许多,更何况碰到匪盗还有性命之忧。”
林川插话道:“我们留下来,明天走陆路,官兵都不怕,还怕那些个农夫?”
齐舟道:“不错,好些个盗匪应该就是吃不上饭的百姓,我们身无长物,也不怕他们来抢。不过万一真有女大王垂涎我俩的英姿,要拉我俩去压寨,那倒还真有点让人头疼。”
许暮强行咽下一口茶水,作呕吐状,加翻白眼,道:“那随你们吧,实在不行明天我让两名金陵派弟子随你们同行,就挑两个最丑的,只要那女大王没瞎了眼,只会选他们两个,你们就安全了。”
贺齐舟道:“谢了啊,我们两个以前在山里打猎,走惯了山路,想跑多快就跑多快,好意心领了,别麻烦那两位丑兄弟了。”忽然听出了许暮的言外之意,瞪大眼睛,口喘粗气,怒道:“姓许的,啥意思啊?咱俩这么帅还比不过你们金陵派最丑的弟子?你们金陵派个个都是潘安啊!”
许暮失笑,摇头道:“还真没见过脸皮像你这么厚的,我说,你嘴上没毛就别吹胡子了,眼睛像条缝就别瞪眼了。那你说好今天不走了?你说万一姓项的他们真不过来怎么办?”
贺齐舟其实心里也没底,嘴上却说:“我想不太会,他们前前后后都花了近十万两吧?一文钱好处都没得,多少总想捞回一点的,算算应该来了吧?不过说曹操都说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见个鬼影呢?”
林川道:“是啊,我们干等着好像也不是办法,少爷,要不我们去项家找他们?”
贺齐舟道:“不能去,去了他们不得狠命要价啊?”然后有点犹豫地看向许暮道:“水师等不了多久了,要么还是我们上门去?”
许暮一咬牙道:“水师不拿到粮食是不会走的,我们还是等着,呃……再等一柱香吧。”
“程公子,有位姓项的老人来找您,您看是不是要带他们过来?”门外传来小二的喊声,三人几乎同时长吁了一口气,贺齐舟刚要开口,许暮抢着说道:“等个半柱香,再带到这里吧,我们整一整房间。”
贺齐舟朝许暮竖了一下拇指,轻声笑道:“刁民!”
不一会,待者带着两人走入客厅,贺齐舟一惊,来人除了项琛居然还有陈沿,好在三人都覆了面皮,也没显得有如何不自然。
贺齐舟客套了一句后请两人落座,项琛甫一坐定,向许暮和齐舟介绍身边之人,道:“张先生、程公子,这位是江陵府同知,陈大人,老朽年迈,目光昏聩,前天向水师买粮本想盈点小利赈济百姓,怎奈依目前行情必将亏得血本无归,本来也没脸过来,只是实在无法向东家交待,只得腆着老脸再来求两位想想补救的办法。”
齐舟三人忙起身对着陈沿拱手行礼,齐舟道:“不知陈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
陈沿也急着起身,示意大家坐下,道:“芝麻大的小官,何必多礼,坐、坐。”
贺齐舟道:“项老先生,城中的粮价我们也略有耳闻,看来真是要累你们赔钱了,无功不受禄,我们刚想到府上去,把我们的那部分退给老先生,阿福,去房中把银子搬来,这八千两现在就退回给您,陈大人,您这是……?”
陈沿身着便服,说道:“项老先生是扬州陈家在江陵产业的大掌柜,如果亏空太多,他也不好交待,所以想请本官来和两位商议商议,说来惭愧,本官与扬州陈家沾亲带故,实在不方便推托。”
贺齐舟道:“哦,那陈大人说说看,有什么皆大欢喜的法子,在下洗耳恭听。”
陈沿摆摆手道:“哪有什么皆大欢喜的法子,只是下官的一点拙见,还想请两位帮忙。正如先前项先生所说,陈家在江陵城本小利微,本想借着粮价高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