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霜刃裁天 >

第226章

霜刃裁天-第226章

小说: 霜刃裁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伤已经好了两成,只要不是动得太厉害,体内应该不会再出血,我自己能走两步,所以你们千万别抢着背我。”

    “这山路倒也难走,不过我再走个数十步当不成问题,走到那棵树前别提背我之事哦。”

    “没想到我还真走到这棵树了,都休息了两次了,等我们上去时他们会不会收工啊?”

    “唉,这身汗一出,我这么大一个人,不知道还有没有一百斤……”

    “你能不能别再啰嗦了?我背,我背还不成吗?你回头看看,才走了多少路啊?阿毛,我们轮换着背。”江大民实在受不了贺齐舟的叫唤了,才上山不过二十余丈就吵着休息了两回,便让属下轮流背贺齐舟上山。

    “大民,谢谢你啊。”许暮柔声说道。

    “我又不是非要你背……”贺齐舟道。

    “那你下去!还一百斤,少说也有一百三了!”江大民气道。

    “我不是想留些气力嘛,万一碰到高手……”贺齐舟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两成的内力足以拼命使出半剑。

    “真想死啊。哪来这么多高手?不是还有我嘛。”许暮嗔道。

    “我就是想留点力,万一有事,可以和你双剑合璧呀。”贺齐舟柔声道。

    “你通了六脉倒真可以多练几剑了。”许暮道。

    “是啊,咱们现在就可以参详起来,后几剑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只是最好没人打扰……”

    “阿毛——换人,我受不了了!”见贺齐舟在他背上说话不腰疼,两人聊聊我我,江大民觉得快被贺齐舟气得要喘不过气来了。

    “大哥,你才背了几步啊?”

    “好好背,他是武状元,让他传你套功夫。”江大民一边放下贺齐舟,一边说道。

    “没问题。”贺齐舟又上了阿毛的背:“我打得最熟的是三清掌……”

    “谢了,贺公子,说话伤神,咱们闷头爬山吧。”阿毛比江大民要爽快多了,一句话回得贺齐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看百余丈的山,走走却是半天,上到山顶时,已然明月低悬。沿着城墙又走了数里,整修墙垣的工地上除了堆积的墙砖、灰泥、工具等物外,不见一人踪影。到了山顶,贺齐舟也不好意思再让人背了,毕竟身子尚弱,数里起伏的山路走下来,已是气喘吁吁。

    好在不远处山坳中升起炊烟,四人很快便找到了民夫的营地。正有吃饭的民夫中有人认出贺齐舟一行,惊喜地邀请四人“蹲”食。

    四人盛情难却,就地啃起民夫们匀出来的烤红薯。另外还有一道热汤,是红薯叶加野菜叶熬的,只是几乎没有放盐,那味道——贺齐舟都怀疑猪会不会要吃。当然这是饥渴之下,贺齐舟喝下第三碗时才这么想的。

    贺齐舟并不想直接告诉他们户部已经下发绝大部分契银之事,主要是怕这些百姓听到实情后会去大闹县衙,这样反而不利于自己的计划。贺齐舟说此行仍是为了清偿工部欠契而来,让人找来上次敢于说话的强哥和另一名在这群人中颇具威望的长者,这才开始详谈起来。

    一问之下,山上共有两个营地,七百多个民夫,除了少数服的是瑶役外,大部分是工部的雇工。县衙派来的六名衙役和工部主持的四人把营帐扎在两个民夫营地的中间,故贺齐舟一路上也没见着官府的人。

    贺齐舟问本县民夫可知邻县欠契情况。强哥说年前也曾打听过一点,大多是按六、七折卖掉的,文水县一直要比邻县低个一两成,过年后说是要开战,朝廷没银子,所以才掉价到了三成。因为比邻县低,他们也曾去县里讨要说法,但知县从不理会他们。

    后来借着进省府晋阳办事的机会,民夫们推举两人想去省府告发知县勾结地痞盘剥百姓之事,却被知府衙门里的判官因无实证可举而打了出来,二十杀威棒下去,告发之人足足在床躺了两个月才能下地,之后就再没人敢去告状了。

    贺齐舟叫强哥让民夫们私下里算一算手上还有多少欠契?这两年里折价卖掉的欠契又有多少?一共损失了多少银子?最好按名字列个清单给他,他会尽量帮这些民夫全都要回来,只是千万不可让县衙知道,另外也万万不可虚报折价卖出的欠契。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茶



有了上一回的惊喜,强哥和那名长者便一口答应下来,说是会暗中发动众人去计算数字。听说贺齐舟准备下山夜宿马车,便建议他们住进山下的三元宫,那里的道士心地善良,定会接纳他们。

    贺齐舟心想自己的确要住上几日,天天住在马车中也不方便,便决定去山脚下的三元宫留宿几日,到时给足银两就是了。

    强哥颇为热情,说是认得观中老道,硬要陪他们下山,贺齐舟也不客气,有人带路,也不怕夜间在山中迷路。江大民这回无需贺齐舟多言,主动背着他下山。

    强哥见状颇为惊讶,江大民嘴快,说背上的“老爷”有伤在身,因为体恤这里的百姓,都已经走到娘子关了,还是决定回来帮他们要钱。

    强哥很是激动,都想着要下跪了,贺齐舟急忙解释说自己是刑部的官差,主要是暗中来办贪官的,让强哥不必多礼。

    下山比上山要顺畅得多,没多久一行人便回到山脚,坐上马车后沿山间小道驰往强哥口中的全真道观三元宫。三元宫其实就在小山背后的山谷平地之中,不到三里的山道还算平整,干涸的山涧边上有几根古旧的拴马桩,桩头都镂雕着坐狮,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的遗物,一棵几人才能合抱的老榆树孤零零地长在涧边,苍老的枝杈都伸到了三元宫的墙里。

    看到眼前低矮斑驳的宫墙,里面几间破旧的瓦房,贺齐舟还以为强哥带错了路。许是听到马嘶,有个十来岁的小道士打开那扇到处漏风的宫门,看到走在前面的强哥,欣喜地说道:“大伯,您怎么来了?”

    强哥问道:“怎么这么晚还不睡?老仙人呢?”

    小道士甩了甩湿手,道:“小七又拉裤子上了,我正准备帮他洗裤子时,就听到马车声音了。师父在看书,师父——”

    “这么晚了,谁啊?”一名貌似年届花甲的老道士,自小道士身后探出头来,想来也是听到了动静,已经走了出来。

    “仙长,是我,阿强。”

    “阿强啊,怎么又来送钱送粮啊?下回记得早点,咦,这些是什么人?”老道士披了件补了又补的破道袍,眼神显然不太好,刚刚发现强哥身后还站着数人。

    “他们就是上回我说过的大善人,仙长,能不能让他们在您观中暂住几日?”强哥问道。

    “快请,快请,小观简陋,还请几位施主莫要嫌弃。”老道推开大门,将众了迎了进来。

    贺齐舟跟着强哥踏入院中,仅有正北的大屋中亮着灯火,小院角落有一方水井,井边水桶中浸着衣物。两边各有一排厢房,东首的两间厢房里,木窗的盖板稍稍撑起,窗缝中也不知有几颗脑袋正在向院中张望。

    “关窗!都不怕冷啊?谁睡不着来我这里背书!”老道士向东厢吼了一下。

    “吱呀、吱呀”一群脑袋赶紧缩了回去,两扇木窗先后关闭。

    “小观贫寒,晚上就大殿里会点一盏油灯,施主进殿说话吧。”老道士带头穿过小院,回头又对开门的小道士道:“小五,先别洗了,倒五杯水进来。”

    “哦。”

    这是贺齐舟见过最小的“大殿”了,殿中正北是三尊三清立像,不过真人大小,看得出每尊立像都是整木雕出,尽管金漆落尽、陈旧不堪,但雕工极佳,面容栩栩如生,形态仙意盎然。

    贺齐舟的目光正停留在立像上时,忽觉眼前一亮,只见老道士捧着案上唯一的一盏青铜油灯,凑近到自己面前,那张胡子稀疏、干干巴巴的老脸也随之凑了过来……

    “道长,您这是干嘛?”贺齐舟被眼前同样照得发光的老脸吓得后退了一步。

    “您,您可是掌教仙尊的大弟子?”老道激动地叫道。

    “是,是我。”贺齐舟战战兢兢地答道。

    老道急忙放下手中油灯,扣指合掌,恭敬地向贺齐舟作揖道:“天衡拜见大师伯。”

    “道长不必多礼,我不过一个俗家弟子。您上次也去终南山了?”贺齐舟猜道。

    “去了,去了,您看这额头伤疤,就是为了走近看看你的相貌,不知被哪里飞来的锐器给划伤的。”张道激动说道。

    “您不会武功?”贺齐舟知道当时石坪剑气四射,的确有人受伤。

    “不会。”老道有些尴尬地摇了摇头,指着地上的几个破败蒲团道:“快坐快坐,喝杯水,待会老道就带诸位去后院客房。”

    “怪不得,我看这书名也不像什么武功密笈啊。”江大民正随手拿起一本叠在供案上的“古书”,快要被翻烂的封面上,书名依稀是《百花争艳》。

    老道急忙一把抢过江大民正要翻看的《百花争艳》,道:“老道平时喜欢莳花弄草,不过是讲种植苗木的闲书,没什么好看的。”

    “青楼探幽……”江大民斜眼望向原本压在《百花争艳》下的第二本书。

    老道眼疾手快,又将这本抢入怀中:“这是讲房屋修缮的,小兄弟,你可以看下面这本。”

    “道德经?天衡道长,我还是学学种花修房吧,明日没事的时候借我看看吧。”江大民笑道。

    “不说这个了,来,喝杯水,喝杯水。”见小道士端水进来,老道急忙将两本书往案下阴暗处一塞。

    “师父,我帮您也倒了一杯,放茶叶了。”小道士挺机灵,见来的是贵客,还知道须用茶水。

    “别说,还真是渴了。”江大民从托盘中取了一杯,一饮而尽。所谓杯子一看就是用来供奉神像时摆出的瓷盏,盏沿多是缺口。

    “呸,呸,呸……怎么泡的茶?”江大民一口茶水下肚,只觉满口茶末,急忙转身将硌嘴的硬末吐向门外。

    小道士一脸无辜地看着老道士说道:“就是取灶上水壶里的水泡的,还是温的呢。”

    许暮看着茶盏里漂在最上方的那些乌黑碎梗,对小道士道:“先倒水,后放的茶叶?”

    “嗯,我把剩下的茶叶都放进去了。”小道士红着脸说道。

    “没关系,谢谢你,下回记得先放茶叶,再用热水泡,温水泡不开。”许暮吹开已经分不清是什么东西的茶叶,抿了一口温和说道。

    “好的。”小道士喜道。

    “等等,小五,怎么有股味道。”老道士取过一盏茶水,喝了一口,发现有股异味。

    “或许是茶叶放久了,别怪小孩子。”许暮继续帮着小道士讲话。

    “你有没有洗手?用手抓的茶叶?”老道士猜出味道来自哪里。

    “裤子还没洗……您不是让我先泡茶嘛。”小道士委屈道。

    “和你说过多少遍了,睡前先帮小七端把尿……”老道士有点怒其不争。

    “算了,别怪他了,毕竟还小……”许暮虽然有些不适,仍是想帮帮可怜的小道士。

    “把过了,可这回是大了一裤子,刚把裤子浸桶里,外面就有人来了……”

    “呕……”贺齐舟放下手中的茶杯,朝着许暮做了个呕吐的样子,然后就被许暮追着、逼着,要他喝光手中的茶……

    强哥也不久留,马上就返回山上营地。因只有一盏青灯,四人闲来无事便和老道聊了一会。

    老道说,三元宫是座古观,因地处偏远,香火不旺,主要靠附近村民供养,有些衣食无着的人家也会将小孩寄养过来,这些年越收越多,长大一点的都相继离去,现在留在小观之中的还有七人。

    那个开门、泡茶的小五就是强哥的堂侄。他自己原本是县城道观里的道士,因未曾学武,人又老实,争不过几位师弟,便被派到此处来当观主。凭着一颗澄澈道心,一待就是二十余年。因山里贫苦,虽只有五十出头,但看上去已近花甲之年。

    前年元宝真人在这座小观里前前后后住了一月有余,这是老道最值得炫耀之事。去年初受邀至终南山观礼,而县城大观无一人受邀,更让他在附近几处道观中声名大噪。只是自己不自量力,观礼时走得太近,才受了利器(他还不知道这是剑气)之伤,掌教仙尊好吃好喝地留了他半个多月,才派人送他回来。今日又见大师伯来访,喜悦之情自是溢于言表。

    快至亥时,见夜色已深,贺齐舟提醒谈意正浓的天衡道长,时辰已是不早。老道士会意,将青灯放入一盏灯笼内,提灯带四人进入后院。

    “后院原本是藏经阁,因为年久失修,天雨漏水,那些经书早就搬到县城和省府的大观里去了。”

    “幸好还留了几本种花、修房的闲书可以看看。”江大民一本正经地说道。

    “咳、咳。”老道只当是没听懂,又道:“后院很小,一共四间小屋,一间柴房,一间放些杂物,还有两间可以住人。只是,只是……”

    贺齐舟跟着道士自大殿后门进入后院,还确实是个极小的院子,东西是矮墙,北边并排四间小屋,只是看上去并未像老道说得那样不堪。“只是什么?”见老道犹豫,贺齐舟问道。

    7017k



第三百八十六章 景点



“罢了,大师伯,您将来说不定也能当掌教,您就住掌教仙尊那间吧。”

    “这是为何?我只是俗家子弟,如何当得掌教?那间屋子只能掌教住吗?”

    “不不,只是仙尊住过后,贫道觉得不便俗人再住,老道便存了起来,有过往的道友和信众,也好带他们去瞧瞧,替小观再多攒些香火……大师伯,贫道也好生劝您一句,早日入了道籍,执掌国教,受着普罗大众的膜拜那是何等风光……”

    “他宁愿被一人管着,也不愿管着万人,道长您快点吧。”江大民料定贺齐舟不会去俗。

    “行行。”老道将灯笼交到江大民手上,自腰间取出钥匙,一边开门一边说道:“上回仙尊来时说,三十年前,此观仍是好好的,没想到现在破败如斯,便托人来修了修,好像托的还是个王爷,从那以后,本观每月初一都会匿名收到五两银子,老道猜肯定是那个什么王爷派人送来的。”

    小屋一丈宽、两丈深,一床、一案、一几,灯光扫过之处,果然纤尘不染。贺齐舟见几上还罩着个竹筐,里面有碗有筷,还有个茶壶,不禁问道:“不是说不住人吗?”

    “此乃仙尊用过之物,贫道贡在此处的。您用过的茶盏,老道也会存着,有朝一日您登上大位,再供起来……”

    “不用,不用,我只是个俗人,俗人。”贺齐舟尴尬劝道。

    “这是什么?怎么也盖起来了?”贺齐舟指着墙角的竹篓问道。

    “哦,里面有仙尊写坏的墨宝。”

    “那个呢?”

    “挠过痒痒的如意。”

    “床脚下的是什么?”

    “穿坏的布鞋。县里的道友还曾质疑过真伪,可老道是实诚之人,不会在意世人眼光。”

    “茅房在哪里?”贺齐舟又问道。

    老道讪讪道:“那里没、没供什么。”

    “我只是想解个手。”

    “哦,哦,在前院。大师伯您自便,旁边一间是留给挂单道友的,和这间一样摆设……”

    “也供东西了?”许暮问道。

    “没有,没有。只是没有灯火,还请诸位见谅。”

    “没关系,您老早点歇息吧。”贺齐舟急忙打发走天衡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