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神仙落-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人的角度,李易实在无法去形容。
“嗯?”
就在李易想着,要不要将那些骸骨收敛一下,入土为安的时候,那一堆堆小小的骸骨中央,一抹绚丽的红色,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什么?”
他眉头一皱,走到了塔的内部。
小心翼翼的避开一节节稚嫩的枯骨,他蹲到了那一抹红色之前。
略一翻动,竟然发现那是一具成人的骸骨。
而那么绚丽的红色,竟然是一套颇为华美精致的。。。。。。官服!
“呦!红袍,朝廷四品官才能穿的。”
看到李易反常的举动,小道士也走进了塔里,看到那官袍,他惊讶的叫了一声。
“莫非,是前些日失踪的刺史?”
李易狐疑的将那枯骨翻了过来,果然在枯骨的身下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行囊。
他用力一扯,不想一小节枯骨将那行囊的外皮划破。
哗啦啦啦一阵金属交鸣声后,里面的黄白之物散落了出来。
而处于这些黄白物最上面的,则是一方拳头大小的印信。
“青州刺史徐”
看到那印信上篆刻的几个大字,李易和小道士对视了一眼。
看来,此前的刺史失踪案,破了。
也就是这时,食单再次显现。
这一次,是怪部的器具单。
【贪官囊】
【品级:八品中】
【简述:囊本无甚稀奇,因民脂民膏海量。可囊括任意器物,而囊不见涨】
看着食单上具现出的,一个纯黑色的小袋子,李易深吸了口气。
默默的,他将那贪官囊从食单中提取了出来。
打开囊口向里一伸,满手的滑腻。
果然,里面满满登登的,全是刚才斩杀鬼婴后得到的。。。。。。民脂民膏!
第21章 又见大雾
第21章
手中拿着一块方方正正的民脂民膏,李易抿起了嘴唇。
刚才在和塔精鬼婴缠斗之时,这东西他是吃了两块补充体内食气的。对于食气的补充效果,这东西还算不错。
只是在刚才吃的时候,每吃下一块,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些类似于当初食用殇糕时的记忆片段。
用了好大的力气,他才在战斗中将这种影响自己行动的负面效果压下去。
现在,看到塔里那一具身穿红衣的枯骨,他试探着将手里洁白如玉的脂膏,塞进了嘴里。
轰。
随着脂膏入口,甜腻细嫩的口感在味蕾上绽放,一连串的画面,再次呈现在了脑海之中;
依旧是那一年的青州水患。
百姓流离失所,成千上万户的百姓房舍被洪水冲毁。正值盛夏拔苗的时节,一场大水过后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成千上万在洪水中幸存下来的灾民,在洪水过后涌入到了州府。
朝廷听闻此事之后,下令赈灾。
可是赈灾也有个赈灾的方法,州府里面的粮仓也没有多少余粮。
时任青州刺史的徐文海先是禀报朝廷,要求拨款购粮,以赈灾民。
十万两白银很快被拨付了下来,赈灾银从长安运到了青州,就只剩下了七万。徐文海过了一手之后,就只剩下了三万。
三万两赈灾银,数十万的灾民。外加上横飞的粮价,想要所有灾民都活,肯定是不够的。
这一点州府里几十上百的官员知道,甚至就连拨付了赈灾银子的朝廷,也是心知肚明。
所有人似乎在洪灾诞生的那一刻就产生了同一个默契——死点灾民不算什么,现在各地前朝皇室正在起兵造反,不要再让青州禹州出了民乱,就算是合格。
深谙官道的徐文海又怎么会猜不透上面的意思?
水灾发生在六月,退于七月。大水过后马上青州境内又闹起了瘟疫,数十万的灾民已经死了大半之数。
很多地方县城之外,灾民甚至将能够到的树皮全都啃光,山坡上没被淤泥盖住的草根都已经挖光。
饿疯了的人甚至将目光打向了山中的野兽,连狼到遭了秧。
人在绝境中的求生本能,超乎寻常的强大。
在这个过程中,徐文海始终没有动作。只是组织州府内的一些富户,搞一些象征性的善铺,每日施舍一些清粥。
各地请求拨粮的公文是一道接着一道,然而徐文海却始终按着存粮,没有动作。
就这么,直到了八月,当灾民已经死到了十万之下,饿殍遍地,站在州府内都能闻到城外十里的腐臭味时,徐文海才终于下令开仓放粮,组织施粥。
粥不是白施舍的,前去领粥的灾民需要在吃完粥后清理淤泥和淤泥中的灾民尸体,以根治瘟疫。
头批一万担的粮食,被饿疯了灾民们在三天之内就吃了个精光。
徐文海做梦都没想到,原来人的食量是这么大的。
眼看着按照这个速度放粮,粮仓里那总值三万两的赈灾粮还不够吃半个月,徐文海亲自带着官员随从微服私访,去难民那里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调研。
当得知水灾过后两个月,许多人家都开始易子而食的事情之后,回到州府的徐文海下了一道命令。
按照徐文海的想法,粮食之所以消耗的这么快,肯定是有那些还能活得下去的人混在灾民的队伍里,跟灾民一起抢那些珍贵的赈灾粮。
而如何鉴别哪些是真正的灾民,哪些又是混迹在灾民中的富户呢?
这个问题放在别人那里可能会很复杂,但是放在徐文海这里,就变得非常简单。
家中有五岁以下幼童的灾民,不予放粮施粥。
灾民不是都饿到易子相食了吗?
你家还有孩子,还能养活孩子,那你肯定不是真正的灾民。
在一片哭天喊地之后,清理完淤泥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个弃婴。
这为尸体的清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毕竟瘟疫已经传入了州府,不是单单在州府之外流行了。
于是,机智多谋的徐刺史又颁布了一道命令。
灾情过后,瘟疫横行。随意抛弃婴孩是不好的,为了不让丢弃的孩子产生新的瘟疫,官府决定在各县郊外修建义婴塔。官府将尽力组织福寿堂收养塔中弃婴,集中抚养。
于是各县只有一层砖垒起来的一座座义婴塔,树立了起来。
这一项政策施行下去,徐刺史的腰包里,又多了五千两的白银。
瘟疫过去了。
灾情过去了。
但是从那之后整整一年的时间,青州各县的乡里再没有了孩童的啼哭声,入夜后如死一般安静。
而徐刺史因为赈灾有功,在大灾之后成功安抚了灾民,在朝廷用兵之际没有添加新的乱子,特地被朝廷嘉奖。于水患之年,得了个“干吏”的嘉奖。
水患之后两年,更是得到了朝廷的升迁,准备奔赴长安工部担任将作少匠一职。
当行至鸡鸣山时,突然大雾弥漫。
和随行众人走散的徐刺史一路寻觅,不知怎的就来到了一处塔前。
他本想着在塔前等待随行众人找他,可是不成想,那大雾中的塔似乎是活了过来一般,张开了血盆大口。。。。。。
当徐大人被塔吞进肚子里的一刹那,才看清了那塔上的匾额。
。。。。。。
“道友!道友?你没事吧?”
李易是被小道士给推醒的。
幽幽的睁开眼睛,回想着徐刺史生命的最后,被塔里的回形隔断挡着求生不能,被无数只森森幼骨抓住,向塔内拖去时的绝望。
他勾起了嘴角,对小道士摇了摇头,道:“没事,道长不必担心。”
“哎?怎么还起雾了?”
就在李易想要整理一下,将那徐刺史的包裹整理一番的时候,以义婴塔为中心,方圆几百米的地方泛起了浓浓的白雾。
看到这样一幕,李易心中一惊。
这白雾他熟悉。
和此前他离开神仙落时遭遇的大雾,简直一模一样。
闻着那熟悉的食气味道,李易心道苦也。
瞧这个意思,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走出了神仙落。
这一次出来,难不成是为食单增加些食材?
这算是行走凡间一趟,进个货?
想着,李易伸手将塔里那些散落的金银全都捡了起来,一股脑的塞到了小道士的怀里。
“道长,你身上有什么有什么多余的衣物或者其他的什么物件?只要你用不上的,能在外面再买的东西,全都留给我,这些金银你拿去。”
“啊?”
看着那足足有上千两的金银,小道士愣了。
随即,他脸色一红。
“道友,我师父说人生在世,不应该占人便宜。”
“黄白之物,与我于粪土!”
默默的从包裹里掏出了几块金条揣进怀里以备日后不时之需,想着神仙落里的清苦日子,李易嘴里泛着苦涩,大义凛然的说到。
第22章 神仙落里的衣冠冢
第22章
小道士的身上也没有什么东西。
那个大大的褡裢里面,除了些诸如针线包,火折子,一套换洗衣物和一双布鞋之外,几乎全都是从道观中带出来的符箓和书籍。
最宝贵的两张灵符已经在刚才的驿馆中用了,小道士索性将道观里面的几卷藏书拿了出来,把褡裢都交给了李易。
想了想,似乎觉得这些东西远远不及那一包金银的价值,小道士从自己的身后抽出了一把长剑。
“我后背的这两柄剑,一柄是师尊传下来的,这柄是我师父前些年为我打造的。我看道友行走江湖,身上并无兵刃护身,虽不是什么法宝,但是防身还是不错的。不过。。。。。。”
想到刚才李易在驿馆中手掐剑指的英姿,小道士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
“道友似乎已经修悟了御气的法门,这长剑对你倒是也没多大用处。”
李易正细心的整理着小道士递过来的褡裢,清点着里面的小玩意。
见小道士递过来的长剑,他双手接过。
长剑倒是没什么特别,看起来就是平平常常的铁剑,上面没什么华贵的装饰,古拙简单却胜在锋利。
想着自己的山里,确实也需要一件铁器,他也没拒绝。
只是对小道士抱了抱拳:“那就承蒙道长厚爱了。此间事了,不知道道长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说起前途,小道士的眼睛亮了。
“这一路走来,我看到也听说了诸多的妖异事。大周之内并不太平,料想我师父在长安靖妖司肯定是大有可为,这边的事情解决,现在有有了足够的盘缠,我想买两匹快马,尽快的赶到长安去。虽然小道修为低浅,可是一路过来妖异事并无靖妖司出面干预,料想那靖妖司现在也正值缺人手的时候。寻到师父后,我看看能不能借他老人家的面子,进入靖夜司谋个差事。闯出一翻局面,成就一段美名!”
“道长好志气。”
感受到小道士眉宇间的英气,李易拱了拱手。
大雾越来越浓厚了。
眼看着便要将自己吞没,李易将褡裢披在肩上,拎起了长剑。
“道长,那在下就祝你求仁得仁!”
“啊。道友这是要走了?”
小道士本想着和李易多聊一会,可是看到李易即将远行的模样,意外的看了看还黑着的天色,不解问到。
“嗯,江湖路远。还望青霞道长珍重!”
“好吧。”
小道士点了点头,也从地上站起身来,郑重对李易抱拳行礼。
“如若有缘,日后相见,定要和李道友把酒痛饮!”
看着大雾中小道士的身影越来越模糊,李易淡淡一笑,闭上了眼睛。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小道士已经彻底的融入了浓雾之中。
在浓雾中,李易转身离去。
不知走了多久,大雾渐渐消散了下去。
天空中鱼肚白托着启明星,迎来了一抹朝霞。
看到熟悉的神仙落,李易叹了口气。
果然,又回来了。
将身上的褡裢和长剑放到了那颗古树之下,李易盘膝坐在了石碑旁。
默默的唤出了食单。
昨晚一宿激斗,书单吸收存放了大量的食气,现在终于有功夫梳理一下。
【编者:李易】
【品级:九品七层】
【食气:一千二百笼】
【术法:食气,通幽,导引】
【食单目:妖,鬼(新),精(新),怪(新),神异】
【开启新单目奖励】
唔?
看到食单页面上新的信息,李易神色一震。
开启新的食单目的奖励?
意念一动,他立刻打开了那奖励一项。
【奖励壹…剑术:参透剑与炁合一之玄妙,白光起处,杀人无形】
【奖励贰…斩妖:法术加持于兵刃,破有形无形之邪祟】
【奖励叁…布雾:凝气化雾,迷遮邪祟,以匿身形】
看到食单页上的由食气幻化出来的三行小字,渐渐的融入到编者的法术一项后面,李易心中大喜。
与此同时,一股股奇异的气息从腹中升起,开始沿着经脉游走,最终汇聚到脑海之中。
朦朦胧胧中,李易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招式不断的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那玄妙的感觉,让他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仔细品位起来。
。。。。。。
不知道过了多久,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天色已经是大亮。
看到正南方向挂着的一轮烈日,李易长长的吁了口气。
拿起手中的长剑,手腕一抖,随着一声铿锵鸣音,那长剑把随着他的意见飞出剑鞘。
手持长剑,驱动刚才融汇的斩妖法门,刀刀剑影在高耸入云的古树下绽放开来。
一口气连斩百余剑,出了一层薄汗的李易收起了剑势。
“果真玄妙。”
相当满意这一次的奖励,他将长剑入鞘,拎着褡裢回到了桃花林中。
“唔?”
自己经常活动的湖边依然是走时的模样,可令李易奇怪的是,一个小小的土包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自己经常打坐,处理猎物的桃树下面。
看到土包前一根长长的木棍,李易吸了口气。
“这啥?坟?”
带着一丝狐疑,他用脚踢开了土包。
当看清里面埋着的东西时,他顿时哭笑不得。
只见自己一根明显是此前自己衣服上拽下来的长布条,不知道是被谁叠的方方正正,埋在了土里。
那阵势,活脱脱一个衣冠冢!
“吱吱吱!”
就在李易想着这到底是谁干的之时,桃林边响起了一阵鼓噪。
李易定睛一看,便见到了一个拳头大小,通体金黄的身影。
“好你个小畜生,我不过是出去进个货,你在家里倒是已经给我立上坟了?”
看到那仓鼠一双滴流圆的大眼睛里透出来的惊讶和惊喜,李易虎起脸骂了一句。
“吱,吱吱吱!”
被李易一阵数落,那仓鼠立刻飞奔了过来,扬着短小的爪子,呜呜喳喳的“解释”了起来。
看到它的手势,以及那一张圆滚滚的小脸又是委屈又是焦急的模样,李易掐起了下巴。
“所以说,那天你看到我消失在大雾之中,找了我好久。”
“吱吱吱!”
“然后你左右没找到,就以为我被大雾给吃掉了。”
“吱!”
“以为我死了,你就给我做了个坟包纪念?”
“吱吱吱,吱!”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