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拦下孩童的,是位三十来岁,面容肃穆的文士。
“前面有贵人车架路过,你们可别因为顽皮而冲撞了!”文士冷着脸,严肃道。
文士这严肃的模样,吓得顽童们不敢造次,小心翼翼地探头望去。
果然,就见前方街头转交处,有一队精锐禁军,手持兵器,军容肃穆,守在前方,将前方的道路封锁。
饶是顽童们再不懂事,见此阵仗,也不敢冲撞。他们怯生生地望了文士那严肃的面孔一眼,然后似是心有灵犀一般,齐刷刷地扭头就跑。
文士看着孩童们仓皇离去的背影,神情依旧严肃,面容淡漠。
“子布啊子布,让你平时别和谁都摆那脸,你就是不听。这下好了,连小孩都给你吓跑了!”
这个时候出言调笑这个严肃文士的人,也是做一副文士打扮。
但相较于同伴的严肃,此人笑容温和,气质和气,虽是调笑的口吻,却也不让人生厌,反而让人生出了想要亲近的感觉。
那名叫子布的严肃文士摇了摇头,还没等开口说什么,便突然顿住,对着身边的温和文士道:
“来了!”
文士扭头看去,就见那禁军戒严的城中御道之上,辟恶车驾、记道车驾、靖室车驾率先开道。
旌旗招展,华盖翩翩,在礼乐之声中逐一走过。
然后便是,精锐禁军出动,手持戟楯、刀楯、弓矢,护送着皇帝乘坐的玉辂,缓缓驶向前方。
出行有这般阵仗,整个云国,除了萧承,也再不做第二人之想了!
“子纲,你决定投效了?”严肃文士突然问道。
温和文士点了点头,坚定道:
“当今陛下,只看其所作所为,定是位有成就的君王。此时的他,手下奇缺人手,我若是投效,必能受到重用!”
严肃文士闻言,默然地点了点头,道:
“有理!”
温和文士突然一愣,扭头看向他,疑惑道:
“咦,子布,你刚刚不是还说,说当今陛下手段虽然厉害,但绝对无法挡住夏、黎、边军三方势力,所以主张暂时求和的吗?”
严肃文士摇了摇头,道:
“只是刚刚突然发现,当今陛下,似乎不是这么简单。投效他,颇有益处!”
“刚刚发现?发现什么……”
温和文士也是智谋杰出之辈,话说一半,他便突然想起刚刚孩童嘴里哼唱着的歌谣。
他眼睛一亮,惊疑道:
“子布是说,刚刚那童谣?”
严肃文士点了点头,沉声道:
“每逢大事,皆自童谣起!而且,一日之间使中庆城谣言四起,童谣遍地,除了今上,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了!”
温和文士低眉沉吟片刻,抬头赞叹道:
“还是子布你观察细致,脑子快!”
严肃文士嘴角一抽,对着他露出了有些别扭的笑容。
…………………………
蓝色光辉,在萧承余光之中一闪而过。
萧承眉头一动,扭头看去。
透过玉辂卷帘的缝隙,萧承隐约看到不远的街道拐角处,站着的那两位文士。
【辅吴二张】四个闪耀着蓝色光辉的字体,在二人头顶显现。
【张昭……忠诚78(上升中)……】
【张纮……忠诚91……】
萧承嘴角一弯,突然对着身旁的冯保,道:
“之前让你派人,去那叫张昭张纮的二人身边,如今安排地如何了?”
冯保跪坐在一旁,闻言躬身回道:
“回陛下,已经派了足够的人手,将二人监视住了。但凡二人有离开中庆城之意,便立刻有人动手擒住。”
虽然卡牌具象的人忠心值一开始满值,但由于个人性格、理念不同,会在之后一段时间内下降一定数值。
卡牌人物,大都是极有能力之人。而萧承,从来就被没有给自己找麻烦的习惯。
所以为了防止卡牌人物和温体仁一样投效别人,给他日后造成麻烦,萧承便安排冯保派手下监视着二人,以作后手。
“撤回来吧!”萧承随口道。
冯保闻言,也不询问什么,当即躬身道:
“是!”
萧承车架驶出中庆城,没过多久,玉辂便缓缓停下。
车外,有人恭声道:
“陛下,感业寺已至!”
第九十一章 法师你啊,总能给朕搞点新花样!
萧承走出玉辂,抬头就将感业寺山脚之下,那高大巍峨的山门,以及那铺满上山道路的汉白玉石阶。
早就在山门之下等候的慧痴、慧开,领着寺中僧侣,来到萧承面前,齐齐一施佛礼,齐声唱道:
“阿弥陀佛,贫僧领寺中僧侣,拜见陛下!”
萧承眉头一动,环顾四周,摇头轻笑道:
“贫僧?感业寺若是还称‘贫’,那可对得住我萧氏六百年供奉?”
他这一句话,让慧痴、慧开二人顿时神色一僵。
萧承看向二人,突然笑道:
“瞧二位的脸色,朕开玩笑的而已!”
慧痴嘴角一抽,眼色微冷,连忙低下头去,没有说话。
萧承瞥了慧痴一眼,又开口道:
“朕听闻,感业寺封寺一年?朕前来,岂不是破了这封寺的规矩?”
慧开睁开耸拉的双眼,看着眼前的萧承,接话道:
“此前方丈感念陛下体弱不能视政,特此封寺一年,以为陛下祈福吧。如今陛下得佛祖庇佑,身体得以康健,特来还愿,我等又岂可拒绝?”
萧承点了点头,道:
“既然法师说朕这身体,是佛祖庇佑,那自然不可不拜上一拜啊!还请慧开方丈、慧痴法师,前方带路吧!”
二人一施佛礼,刚要领着萧承上山,便看到数千的禁军,突然推开门前的僧众,沿着汉白玉石阶,朝山上涌去。
慧痴一惊,猛地回头,道:
“陛下,这是何意?”
萧承抬眼看了二人一眼,沉声道:
“禁军将校,久在军中,沾染了一身杀气。如今有机会拜见佛祖,接受佛法熏陶,消弭血孽,对他们也是极好的机会啊!”
慧开眼皮一跳,连忙拉了一把身边有些惊慌的慧痴,然后对着萧承,做为难之色,道:
“陛下,这毕竟是佛门之地,让军伍之人进入,只怕冲撞了佛祖啊!”
萧承脸色先是一冷,盯着二人,然后又是释然一笑,道:
“佛祖怜爱生灵,有教无类,怎么会嫌弃这些军汉冲撞呢!”
二人闻言,喉咙一堵,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萧承见状,衣袖一挥,径直朝山上走去。
慧痴眼中难掩慌乱,紧张地看着萧承上山的背影,以及入潮水一般涌入山门的禁军,心中不由得生出悔意惧意,甚至产生了转身就逃的念头。
慧开冷眼看着慧痴,脸上阴晴不定,只是微微一推慧痴,垂着眼道:
“方丈,陛下已经走远了!”
慧痴扭头看向慧开,压低了声音,颤颤道:
“法师,小皇帝这次,定然是发现了什么,要不然,也不会连禁军都带来!怎么办?怎么办啊,法师!”
慧开喉咙微微一动,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知道又如何?方丈不要忘了,我佛家在云国的影响力!”
慧开这话,自然是不虚的。
若是旁人流传出什么叛国的谣言,民间百姓可不会追究什么其中原由真伪,必然是群情激奋。
而佛家叛国之事流传出去,竟然有大半百姓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剩下的不少人,也是半信半疑。佛家在云国根基之深,可见一般!
如今叛国之事,只是谣言,并无实证。慧开就是认定,萧承在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是绝对不敢动感业寺分毫的!
慧痴早没了之前那成竹在胸,即将功成的模样,就算有慧开的安抚,也是掩盖不住心中的惊慌之意,退缩道:
“法师,我……”
“方丈,陛下已经走远了!”
慧开声音温和,但面目之中,已是露出了一丝冷意,静静地看着慧痴。
慧痴心中不由一寒,突然觉得眼前的法师,陌生至极。他顶不住慧痴的眼神,片刻之后,便连忙低头,涩声道:
“是,法师!”
萧承瞥了一眼身后刚刚追上来的二人,嘴角一弯,然后再次扭过头去。
看着前方山中那若隐若现的感业寺,萧承心中,已经在盘算起日后抄了这感业寺,到底能搞多少钱了!
进了寺门,慧痴无奈,只得强忍着心中惊慌,领着萧承,将感业寺供奉佛像的各处大殿都拜了一遍。
萧承倒是也不嫌烦,毕竟每次拜佛,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佛像,想着能换多少钱,他心中就忍不住高兴起来。
到底是富了六百年的感业寺啊,只是这么粗略估计,庙中的铜器法像,大概能让萧承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再会为钱发愁了。
只可惜,还得等一段时间。
礼佛完毕,二人按照往日传统,将萧承请入一间雅致佛堂休息。由二人亲自侍立一旁,奉茶倒水。
萧承看着目光有些躲闪的慧痴,突然一笑,道:
“朕如今,也算是故地重游了!说起来,当初在感业寺斋戒,方丈也曾为朕送过饭食!”
慧痴奉上茶盏的手微微一颤,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
“侍奉陛下,本就是贫僧的职责!”
萧承点了点头,感慨道:
“是啊,云国开国六百年了,感业寺是皇家供奉寺庙之首,每代都有宗室子弟代帝出家,与云国气运相连,息息相关。最近出了白岩寺叛国之言,当真是可笑至极!”
慧痴强笑一声,心中慌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一旁的慧开闻言,只得接话道:
“陛下明鉴!这定是有心之人,使得小手段,就为让国朝上下,民心动乱。这背后之人,绝对不知陛下英明至此,要不然也不会出这令人捧腹的手段!”
萧承看着这么会说话的慧开,忍不住点头笑道:
“法师虽然已过古稀,但还是如此……嗯,能说会道!”
慧开脸色一僵,不知道萧承是不是在暗讽他。
“不过就算朕信,为了让百姓安心,还是需要方丈、法师,做个表态啊!”萧承又开口道。
慧开闻言,浑浊的双眼微微一动,连忙道:
“若是如此,正是国朝危急时刻,我感业寺世受皇恩,自当效力。寺中八百护寺僧兵,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萧承闻言,先是皱眉,然后恍然大悟,指着慧痴笑道:
“哈哈哈,法师苦心,朕已经猜到了。法师是想先告诉朕,感业寺只有八百僧兵。然后等朕失望之时,再告诉朕,寺中有八千僧兵,给朕一个惊喜,对不对?哈哈哈,法师你啊,总能给朕搞出点新花样!”
第九十二章 他猜到了我猜到了他的谋算
在宗教权没有强大到与皇权斗争之时,双方是利益一致,相辅相成的。但当宗教势大之时,又会成为影响皇权的力量。
历代云国皇帝,哪怕再昏聩,再崇信佛祖,但对于佛家这个能够影响自己权利的庞然大物,必然是警惕异常的。
此前佛家被皇帝遏制,为了避免猜忌,佛家众人便将暗中培养的僧兵,这家寺庙两百,那家寺庙三百的分配出去。就这样,将八千僧兵隐藏在了云国寺庙之中。
只是如此一来,这些僧兵便习惯了单打独斗,保护寺庙可以,但排兵布阵之时的默契配合,便成了一个问题。
此前慧痴,雄心勃勃,便提前号召各地僧兵前来汇合,以提前操练,习惯战场厮杀的军镇操练之法。
萧承虽未派人前来探查,但通过杂家那边的渠道,感业寺中到底有多少人,萧承从来都是清楚的!
慧开看着眼前一脸“你好坏,我好喜欢”的萧承,胸口一闷,嘴角更是不停地抽搐,连带着嘴边花白的长须,也抖动起来。
慧痴更是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慌恐惧,已是遮掩不住了!
此时的他,只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尽是落在了萧承眼中。
心慌意乱之下,慧痴右手下意识地探向胸口挂着的那串佛珠,眼中闪过一丝狠绝之意,竟是有了对萧承动手的念头。
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萧承和慧痴两道视线,便已经锁住了他。
便连门口侍立的几个禁军高手,也注意到了慧痴的异动,双眼警惕,齐齐地看着他,右手已然按在了腰间刀柄之上。
慧痴身形猛地一僵,呆立原地,顿时不敢有任何动作。
萧承嘴角一撇,冷笑一声,对着慧开道:
“慧开法师,方丈似乎有点累了啊!”
慧开默然地看了一眼慧痴,点头道:
“是啊,方丈累了,还请陛下恩准,请方丈下去休息!”
“嗯,下去吧!”萧承随口道。
看着萧承这般随意,甚至有些轻蔑的态度,慧痴眼中一凝,心中微微恼怒。
但到底,他是外强中干的性子。
慧痴站在原地,脸上阴晴不定,终究还是没有敢做出什么,咬着牙转身离去。
待慧痴离去,萧承扭头看向慧开,直言道:
“如今谣言四起,为洗脱清白,请法师将八千僧兵给朕,以抗击夏国入侵!”
慧开眼神闪烁不定,开口推脱道:
“陛下,感业寺僧兵虽多,但这只是各地寺庙为守护僧众安全,请我感业寺代为训练僧兵而已……而且,毕竟是出家之人,实在容不得沾染沙场血腥之气啊!”
看着辩解的慧开,萧承深吸一口气,道:
“法师,如今国难危急,佛家又牵涉其中,早就没有办法置身事外了!”
“陛下,僧众持戒,不可杀生!”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慧开闻言,抬眉看了萧承一眼,随后又低头轻念佛号,道:
“斩业一词,不知陛下是从何听来的谬论。佛偈之中,业报终须忍受,此生不受,来世劫难更重!”
看着慧开隐隐有将二人对话当作辩经的意思,萧承很是自觉地住了嘴。毕竟他可不看佛经,而和尚靠这个吃饭,是专业的!
见慧开死咬着不点头,萧承脸色微微变冷,语气低沉,隐含杀意,道:
“法师,朕经书读的少,唯一记得的,就是佛祖讲究因果。我云国萧氏,尊奉佛家六百年是因,佛家助我云国安抚百姓,调解各族,这是果!而如今,若是云国有倾覆之灾但佛家却不出手,这是因。那朕做出什么不忍言之事,便是果了!”
说话间,萧承浑身气势一变,无边锐利的剑气冲天而起,六道剑意缠绕其身,隐约之间,有呼应天地之威的架势,迫人至极。
数名经过挑选的禁军高手,感到萧承身边凝聚如此气势,顿时一震,猛地拔出武器,想要冲进佛堂护驾。
但刚等他们冲入佛堂,便被萧承立时喝止了。
“朕与法师切磋一番,你们先出去!”
几名禁军高手闻言,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退出了佛堂,站在门口,紧张地看着。
慧开佝偻的身形,置身在这剑气汇聚的汪洋大海之中,却没有慌乱。眼神低垂,口念经文,身后凝现金色莲花的虚影。
这一片虚幻的金色莲花,正一片一片地绽放开来,将慧开全身,笼罩其中。便似佛经之中,能助人脱离困难的渡人之舟,护持着他,迎面对上萧承的剑气。
看着萧承的神色,慧开心中千般思绪翻腾,心中杀意更是一闪而过。
但很快,这丝一闪而过的杀意,被他立刻掩盖起来。
萧承不能死,最起码,不能死在感业寺!要不然,佛家便坐实了叛国之名,对佛家的威望,必是严重打击。
慧开沉默片刻,做出一副被逼无奈的表情,摇头叹道:
“陛下其实误会了!老僧不愿交出僧兵,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