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太师府令丞院之中,几名太师府卫士,抬着数箱重物,走入院中。
随后,便有一众太师府属官围了上来,将箱子中的各式政务奏章,按照类型分别划分。在针对政务,给出初步处理之后,再由专人收集,送到令丞院最中间的屋子中。
汪晓此时就在这间屋内,对各种奏章进行最后的批复。
这里,名为太师府令丞院,实际上这里才是云国政治的中心。云国政务,皆出此处。
“太师,这些政务,需要您过目。”
汪晓头都不抬,随手接过奏章,翻阅起来。就见这些奏章之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
其上所批注的,虽谈不上是什么惊人眼球的政策,但也都是最为稳妥的处置方式,颇有一种老成持国的味道。
汪晓忍不住抬头,看向面前等候的这人。
就见眼前之人,年纪看着似乎和汪晓差不多,身穿太师府属官官服,双手下垂,腰身微微弯下,颇为恭敬地站在汪晓面前。
“你是何人?我似乎不曾见过你!”汪晓眉头微抬,忍不住问答。
站着之人听到汪晓所言,躬身一礼,道:
“下官温体仁,见过太师!下官乃是太师出征之时,自荐入府中效力的。铁先生惜才,便让下官入了令丞院。”
汪晓闻言,低头又看了一眼手中奏章,点了点头道:
“不错,却是有几分才华。好好办事,日后自有你大展才华的机会。”
温体仁闻言,矜持一笑,道:
“谢太师!”
汪晓点了点头,再次俯身批阅起奏章。
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就看到温体仁依旧恭敬地候在那边。
汪晓眉头一皱,开口道:
“为何还不去做事?”
温体仁闻言,当即道:
“下官知道太师为刺杀之事所忧心,欲为太师分忧!”
汪晓闻言,再次打量了一番温体仁,许久方才开口道:
“说说看!”
温体仁低垂的眼眸中,惊喜一闪而过,当即道:
“禀太师,下官觉得,刺客能知道太师归来路途,必然是有人……”
“好了,若是只有这些,便不用再说了!”汪晓有些不耐烦地打断道。
温体仁被汪晓突然打断,整个人却是不由愣住。
“出去吧,若是处理政务尚有余力,可多为同僚分担些。”汪晓挥了挥手,让温体仁出去。
温体仁见状,便知道汪晓对于自己的多嘴,有些厌烦。但他不愿意放弃这机会,却是忍不住上前一步,急声道:
“敢问太师,既遇刺客,可曾派人回京求援?”
汪晓望着温体仁,眼中闪过一丝紫色的奇异光芒。
他的视线之中,天地气息与温体仁相互呼应,赤黑色气息自其身上泛起,在头顶之上凝聚成形。丝质印绶,缠绕着一枚金制官印,浮现在他的头顶之上。
印绶官印,这种异象,汪晓见得最多,这代表着权欲,代表着野心。
汪晓沉默片刻,放下手中的朱笔,看着温体仁,道:
“是派了人,你为何想要问这个?”
温体仁闻言,心中突然大定,沉声道:
“既然太师派了人,但京中却没人收到消息,显然是有人暗中阻挠。太师亲兵白羽军太过显眼,想要截杀,不是难事!只是这代表此人,在京城附近,拥有极多的耳目人手。”
汪晓点了点头,道:
“不错,接着说下去。”
“可是太师何等人物,如何会放任这样一股势力在京城附近?所以这幕后之人,必然就隐藏在太师麾下心腹之中,而且此人或是负责京中城防,或是京中军务,也极有可能负责缉盗。”
“只有如此,方才能够提前知道太师归来路径,方才能够在太师眼皮子底下发展势力,方才能够肆无忌惮、不露半点风声地截杀太师亲兵白羽军!”
汪晓眼中一亮,看向温体仁,点头道:
“有道理!”
温体仁看着汪晓赞赏的神色,眼中喜色一闪而过。
“行吧,你去寻圣文,将此言告知他。”汪晓点头道。
温体仁猛地一滞,看着汪晓。
“还不快去?”汪晓声音微微发冷。
温体仁心中一寒,借着躬身行礼,低下头去。
远在皇宫之中的萧承没有注意,金手指面板之上,温体仁的忠心值,突然上涨了许多。
第四十九章 冯保的纰漏
“咵咵咵”的整齐脚步之声传来,街道之上的百姓下意识地循声望去,双眼瞪大,忙不迭战战兢兢地让开了道路。
就见城门处,一队整容肃穆,兵甲之上仍有血迹,浑身杀气腾腾的军队,正驱赶着一众俘虏,入城而来。
这些俘虏,虽衣裳褴褛,其上遍布血迹,但也能够一眼看出,这是云国当地部族的装扮。
这些军汉用麻绳,将一众部族众人串起,宛若驱赶猪狗一般。
但凡有人表露出半点不愿意的样子,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若是胆敢有反抗的意思,旁边的军汉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刀,血溅街道之上。
其后,还跟着由数十辆囚车组成的庞大车队。精铁打造的囚笼之中,蜷缩着被挑断手脚筋的的人。
不用说,这数十人,应该就是这些部族中的高手。只不过这些高手,在大军围剿之下,却是没能保护住自己的部族。
“是纳西族布龙寨的人!”一旁的百姓,有人认出了眼前部族的身份。
“还有拉祜族的人。”
“那是我们怒族的头领!”
“……”
时不时的,有人认出了这些人的身份,顿时引起一旁的百姓一阵哗然。
云国开国太祖开国建制,沿用的是中原王朝的制度。亦在民间推行中原官话、服饰。如此六百年时间,云国治下子民之中,几乎与中原百姓并无区别。
可就算如此,也依旧改变不了,云国之中,有小半的子民,还是当地部族出身。部族之中,相互通婚者也是不少。
如今眼前,云国之中,有近半的部族,首领已经被大军抓捕。带亲带故之下,已有不少百姓的亲友身处俘虏之中。见此情景,如何不让这些百姓感到震惊?
听到两旁百姓,越发沸腾的声音,大军为首的将领眉头一皱,勒住马匹停下身形,手中挥舞马鞭,发出了一声“噼啪”的惊响。
“肃静!”为首将领呵斥道。
身后军汉当即呼应,亦是跟在后面,大吼一声,道:
“肃静!”
刚刚经过一场厮杀的大军,浑身缠绕着一股骇人的杀气。此时出言威慑,当即让在场百姓心中一惊,当即安静了下来。
大军为首的那名将领,见众人安静下来,方才道:
“这些部族,盘踞山林之间,奴役部民,不服王化。朝廷仁心宽厚,欲以德治之。却不想这些部族,皆是些暗怀狼子野心之人,竟然遣人刺杀太师。胆大包天,天理难容。今日本将奉上令,剿灭部族,解救一众部民,使其沐浴朝廷恩德之下!”
说到这里,将领顿了顿,声音更是发冷,满带杀意地扫视一眼周围百姓,道:
“若有非议朝廷者,以同谋者论处!”
将领说完,凌厉双眼扫视在场百姓。目光所及之处,百姓无不低下头去,不敢对视。
……………
此时的太师府中,汪晓听着铁圣文的禀报,面色沉重,点头道:
“你做得很好!圣文,这段时间来,让你领大军奔袭千里,实在辛苦你了。”
天南之地的各个部族,因为种种原因,都有着不太相同的习惯风俗。与当地部民相处之时,其实很容易便能够从各种细微之处,看出他们的出身。
铁圣文撬开了被抓住的几名刺客的嘴,顺藤摸瓜之下,很容易便知道了参与袭杀汪晓的一众部族。
靠着手中特意挑选的京郊大营的五千兵马,已经在各地州郡兵马的辅佐之下,铁圣文奔波一月,攻破山寨十七座,将参与刺杀的部族,尽数攻灭。
铁圣文身形一躬,道:
“为太师效力,是圣文本分。”
这个时候,铁圣文又看了看汪晓的神色,犹豫片刻,道:
“太师,圣文不懂,您为何要示意让大军带着俘虏进京呢?国内部族出身百姓不在少数,只怕……”
汪晓闻言,脸色先是一黯。但片刻之后,他又恢复了神采,摆手道:
“民心如水,做好引导便是,不会有什么大事的。而我今日所为,其实是为了逼幕后之人现身。”
铁圣文闻言,不由面露惭愧,道:
“太师恕罪,圣文没能查出什么线索来。”
“这背后之人准备充分,便是串联这些部族的时候,都没有留下什么线索,只是以利诱之,手脚干净到没有半点线索。查不出线索,不奇怪。”汪晓道。
铁圣文微微皱眉,又问道:
“既然此时手脚干净,那太师将这些部族首领压到京中,又是作何打算?”
汪晓冷笑一声,道:
“如此谨慎之人,我就不信了,在看到一众部族首领被压到京中,会没有半点反应!”
越是谨慎之人,做事的时候越是要再三确认思索。
汪晓这一手,便是在赌,赌幕后之人按奈不住,出手试探。
铁圣文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不由得长舒一口气,真心道:
“太师,高!实在是高!”
听着铁圣文的恭维,汪晓脸上,却是流露出一丝苦涩。
………………………………………
而此时,皇宫之中,萧承却是阴沉着脸,道:
“解决了吗?”
冯保将额头死死贴在地面之上,额间汗珠不断滑落,颤声道:
“解决了!”
“首尾呢?”
“也收拾干净了,对外宣称是出宫负责采买了,请陛下放心!”
萧承腮帮动了动,咬着牙,道:
“和他同住的那几个小太监呢?”
“也、也处置了。先用各种借口将他们调离了,再分别下手的,旁人是看不出什么的。”
萧承深吸几口气,方才道:
“起来吧,日后给朕记住了!手下之人,宁缺毋滥。”
冯保咽了咽口水,连忙急声道:
“谢陛下!”
这个月来,不仅是汪晓头疼。就连萧承,也遇到了一件棘手事。
冯保手下的尚舆备事处,如今已经将宫中各关键机构安插了人手。但由于人手不够,冯保便再次选了一批人,入了尚舆备事处中。
可这万万没想到,这批小太监之中,便出了幺蛾子。
有小太监因为见不得同屋小太监受了宫中黄门的恩赏,没能管住嘴,便炫耀了自己入了粘杆处,受了管事太监冯保的看重,即将要受到重用。
宫中的消息,最是瞒不住,哪个太监得了看重,哪个宫女得了后妃恩赏,不到一夜的功夫,便能够传遍宫中。
入了冯保的耳中,冯保惊骇至极,自然是留他不得了。
不光如此,还连累了一屋子的人。
第五十章 加大力度
冯保小心翼翼地走出养心殿,站在门口长舒了一口气。恰好一阵寒风吹来,让冯保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后背,已然湿透了。
虽然大局未定,但这段时间的顺风顺水,已经让冯保有了一丝懈怠,行事之间,已然不复此前那般谨慎。
直到这次出事,方才让他意识到了,如今的皇宫之中,依旧是那般危险。他只要有一丝懈怠,便是身死的下场。
“公公……”这个时候,冯保手下少数的几个心腹凑了上来,小心翼翼道。
这几人,都是真正入了尚舆备事处名录的人,都是在萧承金手指面板之上,忠心值上了九十的人,自然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冯保眉头一紧,沉声道:
“都围上来作甚?自己做事去!”
“公公,没事吧?”有心腹小心翼翼道。
冯保沉默片刻,摇了摇头,道:
“没事,陛下仁厚,暂且记下了,许我日后以功相抵。”
一众小太监听此,松了一口气,方才各自退开。
冯保在殿门之前站了一会儿,方才觉得越发冷了起来,便喊过几名小太监,交代了一声,便打算先去换个衣裳。
而就当冯保离开养心殿,匆匆朝自己屋子走去之时,就听到身后,突然有人喊道:
“冯公公!”
冯保脚下一顿,下意识地扭过头去,却是看到了一名意想不到的人。
一名穿着褐色宦官制服的中年太监,正笑盈盈地看着冯保。
冯保眼睛下意识地一眯,旋即便摆出一副笑脸,躬身道:
“冯保见过黄门令啊。”
眼前的中年太监,便是当初,将冯保选出,送到汪晓身边的黄门令。
眼前的中年太监,名为楚鲤,乃是宫中黄门令。
这黄门令,是宫中高品阶宦官,主管宫中宦官调动。头顶之上,也只有中常侍,与黄门侍郎、小黄门并列,算是宫中的第二层次的人物。
楚鲤眼睛眯起,笑得很是和气,道:
“冯公公不在陛下身边侍候,这是去哪里啊?”
“呵呵呵,就是觉得有些冷了,这不是趁着陛下顾不到,打算换身衣服就回去。”冯保随口道。
楚鲤点了点头,又道:
“既然今日这般凑巧,那杂家今日便随你一同去养心殿。正好陛下登记以来,杂家事务繁忙,可还没顾得上前去拜见陛下呢。”
冯保闻言,心中下意识地警觉起来。
宫中高品阶的宦官,可是一心一意地等着改朝换代,伺候新皇呢。萧承自登基一来,无一人前去叩拜。
如今楚鲤突然提及这件事,怪不得冯保多想。
楚鲤依旧笑眯眯的模样,道:
“冯公公,快点吧。有些事情交代一下,杂家还得去做事呢。”
冯保眉头皱起,盯着楚鲤,眼中闪烁。
………………………
“太师此前奖赏我了,说我为太师府招揽了一位人才。”
铁圣文坐在主位之上,身旁还摆放着一盘子黄金。堂中垂手站着,低头看不清神色的,是温体仁。
“铁先生为太师府尽心竭力,太师恩赏,是应当的!”温体仁抬起头,轻笑道。
铁圣文眼睛上下一动,忽然笑道:
“哈哈哈,我在太师麾下效力多年,倒是不缺金钱。我既是因为你受赏,这赏赐,便由你拿去吧!”
说罢,铁圣文手中折扇一抚,案桌之上的黄金,便宛若被什么托起,径直朝温体仁飘去。
温体仁是纯粹的书生,没有修行过武功,所以并不能像这个世界的有些读书人,放下书卷就能在敌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
眼见一盘子黄金朝自己飞来,他顿时一惊,吓得连连后退。
但铁圣文只是施手段警告,并不像真的伤到他,所以这盘子黄金,也只是看着来势汹汹,实际上落到温体仁怀中的时候,却是轻飘飘的。
直到黄金落到自己怀中,温体仁方才反应过来,这铁圣文只是在戏弄他。
温体仁站定身形,长吸一口气,躬身道:
“多谢铁先生。”
铁圣文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咵地一声打开折扇,跨步走出屋中,只留下脸色深沉的温体仁。
其实刚刚铁圣文说的话,都有他的深意。
先说汪晓因他举荐温体仁有功,赐下了黄金。
这是汪晓看穿了温体仁的野心,有意在帮铁圣文压制温体仁。意思是让温体仁别费劲了,太师府幕僚之中,永远是铁圣文为首。
随后铁圣文表示,自己为太师效力多年,不缺金钱。这是再说,自己也是熬了多年,才到了如今的地位。
最后他又将黄金送给了温体仁,这是铁圣文表示,自己不是贪手下功劳的人。以后有什么想法,跟他提出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