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力76,文学60,智慧84,道德78,年龄22,统御84,政治79,魅力76,忠诚100,野心50
契苾何力,复姓契苾,名何力。本是契苾部可汗,后率部归顺唐朝。高宗时期,灭西突厥,征高句丽,逝后追封辅国大将军,陪葬昭陵。
武力85,文学59,智慧73,道德70,年龄27,统御89,政治80,魅力67,忠诚100,野心31
论弓仁,出身吐蕃豪族,后归附于武周。协筑三“受降城”,节制突厥,使朔方不受侵袭。屡击突厥,平定突厥九姓叛乱。病逝后,获赠拨川郡王,谥号“忠”。
武力78,文学54,智慧70,道德71,年龄32,统御70,政治73,魅力61,忠诚100,野心47
尉迟胜,本为西域于阗国国王长子,幼年时继承王位,后归附大唐,传位于弟,受封武都郡王。
武力21,文学68,智慧60,道德70,年龄29,统御50,政治64,魅力63,忠诚100,野心13】
萧承微微摇头,有些失望地松开手中的蓝色训卡,任由其直冲天际,于空中消散开来。
说起阿史那社尔与契苾何力两人,相较于被名将薛仁贵所掩盖住的军功,他们让人印象最深的事情,应该就是在听闻唐太宗死后,要自杀殉葬的事情。
最后还是唐高宗亲自下旨劝说,并且出示唐太宗不许两人自杀的遗旨,方才阻止住了。
因为感恩唐朝数代皇帝对自己的厚恩,契苾何力的后人世代守护乾陵。甚至在蒙元入侵之时,为保乾陵不失,与元朝大军周旋一年,逼得元朝大军最后只得立下城下盟誓,不取乾陵杯土,只求过境。
历经明、清,甚至近代抗击日寇的战场之上,都有契苾何力后人的身影。
延续千年也不褪色的忠义豪情,说起来还挺让人感动的。
到底是名载史册的番将,属性还算不错。在紧要时候,可为将领统帅偏师出征。
这个萧承第一次听说的论弓仁,能力可做副将。
至于那个名字看起来最让人期待的尉迟胜,看属性,只怕就是个凑数的……
这一看人倒是不少,就是这属性,对于现在的萧承来说,实在称得上一般,聊胜于无罢了。
想到这里,萧承关上金手指面板,抬头看了看桌上堆积得满满的需要过目的奏折,头疼地轻叹一声,然后重新低下头去,继续批阅起来。
可还不到片刻,便听到殿外,忽然传来冯保的声音。
“陛下,奴婢有要事求见!”
“呵呵,今天倒是赶巧,一个接一个的求见……”萧承抬起头来,摇头自语一句,方才朗声道:
“进来吧!”
话音刚落,冯保便迫不及待地推开殿门,快步走入,躬身行礼道:
“陛下,东厂番子密报!”
说罢,冯保便自怀中,径直掏出三封密函,缓步上前,双手捧着递到了萧承身前。
“三份?哪里的密报?”萧承眉头一皱,连忙接过,又多问了一句。
一下子来三份密函,难道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是夏国那边,还是黎朝出事了?
冯保见萧承这般模样,当即便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解释道:
“陛下,应该不是大事。这是佛门那边传来的,六怀、慧力、智迷都上了一份密函。”
萧承闻言,手上微微一顿,沉声道:
“佛门?那边能出什么事情?”
虽说因为云国民间这六百年的尊佛惯例,致使佛门在云国依旧有极强的影响力。
但如今的佛门,经过萧承数次沉重打击,多番谋划之下,实力大损。
不说佛门四位领袖之中有三位是萧承的人,就说东厂此前,借由感业寺残余弟子的身份,不知道在佛门之中安插了多少暗探。
就算佛门当真再有反意,只怕萧承会比僧众更早得知这些消息。
所以不是萧承轻视佛门,实在是现在的佛门,他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啊。
而当萧承打开手中的密信扫视一边之后,脸上先是一愣,然后露出颇为怪异的神色。
三封密信,说的全都是一件事情。
只是三人皆是暗中禀报东厂,所以这才一同送来了三份信函。
佛道论战,佛门一战落败,位于下风。
为挽救佛门颓势,六怀三人,商议出了重振佛门威望的手段。
大体的剧情,如下:
我大云国出了一位圣王,在他的治理之下,大云国民饶物丰,国势雄厚。百姓安居乐业。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而天竺,却因为人人不修德行,导致贪淫乐祸,多杀多。天竺佛门,得知世间有云国这般的富饶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的世间佛国,心中大惊,连忙派遣僧人,向东而来大云国求取佛门真经。
“……”
这熟悉的剧本,让萧承眼角微微抽动。
好家伙,等一会儿就交给家的游星光,让他写一本东游记来!
若是萧承没有猜错,这位即将到来的天竺僧人,在路上一定会遇到一些道教出身,依仗武功欺压百姓的败类人渣。
这三个人,整天就琢磨这些歪门邪道的,难怪比不过因为刚入云国,而颇有进取心的道教众人……
萧承头疼地叹了口气,随手将三封密信塞到冯保的手中,方才道:
“去放出消息,就说天竺国国王心慕我大云王化,遣僧众携天竺国重宝前来,欲要敬献于朕……嗯,这天竺至宝一定要价值连城,是……哎呀,你随便编个消息,就说南方哪个小国的国王,当年兵败灭国,将传国玉玺,海量宝藏、嗯,还有一份绝世武功的地图,就藏在所献宝物之中,打算充作复国之资。阴差阳错之间,为天竺国王得到此宝。”
说到这里,萧承微微一顿,接着道:
“大概就照着这个这么编,然后尽快散播出去!”
既然要熟悉的剧本,那就干脆贯彻到底喽!这高低得给整出个东游记来!
冯保闻言,神情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他接过密信,快速翻看一遍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懵逼之色。
许久之后,他方才小心翼翼地凑到萧承身边,问道:
“陛下是不想看到这天竺僧人吗?只要陛下发话,奴婢手下的番子,会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
冯保一边说着,一边手掌猛地下切,露出阴狠之色。
巨额宝藏、绝世武功。陛下莫名要捏造一个这般让人心动的假消息,还要东厂想办法传出去,不就是想要让那个天竺僧人陷入危险之中嘛。
只是陛下要杀个人,何必这么兴师动众?
萧承摇了摇头,道:
“可不是为了杀人……你东厂这边也派人盯着点,到时候派人暗中接应就是。”
冯保脑中有些发懵,反应了许久,方才稍微明白了一点,再次试探地道:
“陛下的意思,是借此为佛门扬名?”
既然不是为了杀人,那将动静闹得这么大,也就只剩下暗中助佛门扬名的原因了。
萧承沉声道:
“朕引道教,是想让佛道相互之间斗个不可开交。可不是想要让道教踩着佛门的光头,一跃成为云国影响力最甚的宗教,将来重复佛门旧事……”
说到这里,萧承忽然露出一丝无奈之色,叹气道:
“朕选的几人,惠启主张出世修行,只要佛门不彻底消亡,他都认为朕是在助佛门剔除腐肉,丝毫不管。六怀就是空肚子草包一个!慧力只有勇力,而无头脑。智迷虽有急智,但也只是小聪明。这般放任下去,只怕几次佛道论战下来,佛门就没什么用处了!”
因为此前萧承的数次动手,都是借佛门反叛的时机,查抄寺庙,并且借助各种渠道手段,大肆揭露佛门的阴暗面。
所用的这些方法,是能够很大程度地打击僧人一直以来的光辉形象。
这便导致,如今佛门在云国之中形象大损,民间信众之中也有批判之声。影响力虽然不小,但全靠的是六百年来的积攒,局势并不容乐观。
只要再在论战之上输上几回,那佛门在云国的局势可就要彻底崩溃了!到了那个时候,萧承又得想办法留下限制道教的手段。
自己选的草包,咬着牙也得帮忙啊。萧承这个时候的心情,大概现代的鹰酱是很能够体会的。扶持的人,大都是些立不起来的玩意。
萧承继续开口道:
“这六怀几人想的手段虽不错,但如果不造势,只是一个普通的天竺僧人,不过蛮夷而已,只能是国中百姓茶余饭后的一件谈资罢了,根本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便如西游记中,唐僧肉吃了能长身不老一般。
别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消息是放出去了,妖怪们也信了。然后就导致随便在路上抓一只小妖,都知道唐僧要去西天求取真经,吃了他的肉能够长生不老。
这一造势,关注度不就上来了吗!
还有uc的震惊体、女星们突然官宣离婚,然后立马告知要有新戏开播、西方政客每天挂在嘴上的暴论……古今中外,玩的都是一个套路!
冯保闻言,心中不由得反复琢磨起“造势”二字。
片刻之后,反应过来的冯保心中叹服,当即躬身一礼,拍马屁道:
“陛下所思所想,奴婢不及万一,古今君王少有能及……请陛下放心,奴婢这就下去办!”
……………………
中庆城中,一处民巷之中,妇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水边,一边闲聊,一边浆洗着衣物。一群孩童嬉闹着跑过,徒留家中人在身后高声叮嘱让孩子们慢一些,然后便再次扭头闲聊。
巷子不大,两边便是敞开的门户,走在巷中,转头便能够看到两边的人家。
对比朝堂皇宫,权谋斗争,兵戈战乱,这处小巷之中的烟火气息,倒是更让人莫名心安。
农家弟子,新任司农寺主簿许恒,走在巷子之中,身形一让,看着一群孩童自身边跑过,顿时微微摇头,脸上露出轻快的笑意。
再沿着巷子多走几步,便到了一处紧闭的院门前面,许恒停下脚步,轻叩房门,喊道:
“伍兄!伍兄可在家?”
便听到屋内,一阵淅淅索索的轻响。片刻之后,伍子胥顶着一张胡子拉碴的脸,打开了大门,用通红的双眼看了许恒一眼,然后露出有些兴奋的笑容,道:
“许兄回来了!”
任谁也想不到,朝廷的六品官员,新任兵部职方郎中伍子胥,竟然住在这样平凡的民巷之中。
当初伍子胥自夏国逃到云国,便是在许恒的帮助之下,方才进入了稷下学宫之中。期间许恒,对伍子胥亦是颇多照顾,是以二人的交情,相当不错。
许恒点了点头,笑道:
“南部哀牢族族人未曾学会耕种,所以司农寺便派我前去,多耽搁了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许恒微微一顿,看着眼前的伍子胥,皱眉道:
“伍兄,你怎么这般模样?”
伍子胥闻言,却是眼露兴奋之色,一把将许恒拉进屋中,指着屋中墙上的天下地图,压低了声音,兴奋道:
“要动兵了!陛下终于在做用兵的打算了,我家仇终于能报了!”
第七章 难民围城
听到伍子胥的这番说辞,许恒顿时一愣,下意识地反问道:
“为何这般说?”
伍子胥强忍住兴奋之色,开口子道:
“我昨日已经收到调令,要组织人手开始绘制夏国西南地图。东厂那边,已经将西南诸郡关隘要塞的详细情报送来!兵部麾下兵械司,也收到了加紧铸造兵甲的命令……”
许恒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怪异之色,当即打断道:
“伍兄,此事与我说来,是否有泄露军机之嫌?”
许恒如今,虽然也是云国官吏。但此事事关朝中对夏国布局,若是当真有攻打夏国的迹象,应当越少人知道越好才是。
伍子胥听闻此言,微微一愣,旋即道:
“这都是我自己猜测,部中也不曾下令禁言此事……”
嘴上说是这般说,但许恒这一句话,还是原本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伍子胥,稍稍清醒了过来。
许恒见伍子胥如此,微微一叹,开口道:
“伍兄,此前我等二人酒后闲谈,你曾抱怨过,陛下只将你放在兵部负责推演战局之事; 没有派你出去统兵。可如今看来,如此安排; 自有陛下的深意啊!”
伍子胥当初被萧承拿来当面敲打过岐王一次; 之后便以白身的身份; 安排进了兵曹观政,之后便一直在兵曹当差。前些时候朝廷改制; 他也因自身才能升迁至兵部职方郎中。
所谓的兵部职方司,执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形式做出判断; 从而进行军事计划的拟定。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提供军事地图、保证行军路线、预警防护、组织居民提供行军保障以及撤退等事宜。
其地位职责,就相当于总参(防和谐)谋部。
职方司这个位置,既不如五军都督府调度训练兵马来得威风; 又不如上面兵部统筹后勤轻松。但有不甚出了一点疏漏,那就是两面受气,并不是一个好职位。
只不过以伍子胥的才能,这些职务显然不能使他为难。他对这个职位唯一不满的; 也就是不能亲自统兵; 驻守云夏边境了。
此时听到许恒所言,伍子胥眉头一皱; 沉声道:
“许兄有话; 但凡直言!”
许恒轻叹一声; 指了指伍子胥现在因为一宿未眠而不修边幅的模样,开口道:
“我大云与夏国虽然签订和约; 但低下暗流汹涌; 任谁都看得出来。所以收集情报,暗中绘制夏国地图; 并就是应有之意。只不过是一点风声,便让伍兄你如此难以自持,真让你统兵驻守前线; 陛下又如何放心?”
许恒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很明白。
伍子胥一心要起兵攻伐夏国,就这个心态; 若是当真派他领兵驻守边境; 指不定就会在暗中策划一场“独走”; 挑起两国战乱。
听到许恒之言; 伍子胥眉头一皱,却是有些不满地道:
“许兄这般看我伍员,却是小瞧我了!虽家仇难忘,但既然已效命陛下,我又岂会不顾君命,在朝中未曾准备一切之时轻启战端?”
且不论别的,伍子胥也极为清楚两国之间的实力,还是有些差距的。如今大云虽然连败两国,风头无二,但那也是因为夏国未曾全力罢了。
当初云国因萧承夺权; 导致边军将领担心皇帝借机清洗,不听朝廷调遣,欲要占据邕州四州之地。佛门趁此机会暗中通风报信; 联络夏、黎两国齐攻; 致使局势崩坏,社稷一度有倾覆之难。
岐王亦是要借机清洗西南将门在军中的势力,这才一拍即合; 未曾通禀夏国朝堂,便当即起兵攻打云国北境。
所以严格来说,云国当时击败的,只是仅占夏国五分之一的西南诸郡,以及岐王带领之下的夏国西南边军罢了!
之后的和谈,也是因为当时夏国朝中各方势力相互牵制,西南诸郡民心动荡罢了。
可正要动起手来,相较于夏国,云国还是缺了几分底蕴的!
夏国占据中原,疆土实在太大了。云国在汪晓的治理之下,南征北战,拓土千里。夏国一个西南诸郡,便比得上大半个云国; 人口也只是略逊于云国罢了。
若是逼得夏国之中上下的各方势力放下争端; 通力协作对付云国; 那时候就算云国大军百战百胜,但只要夏国朝廷不崩,持续抵抗; 那光维持占领城池的兵马便是一个天文数字。
许恒听到伍子胥的辩解,微微摇头,道:
“非是我这般看你,而是当今陛下或许便是因为这般,才不愿派你出去领兵的……”
伍子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