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

第146章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146章

小说: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压得更低,脚步飞快,连忙走出了县衙大堂之中。
    这些经年老吏,那都是鬼精鬼精的人物。这个时候想起近来城中的大事,心中也是对海瑞这个本该在常宁县坐镇的监察御史,为何出现在北安县之中,莫名有了一些猜测。
    被留下的席勒、钱谦二人,感受着海瑞锋利的视线在他二人身上扫过,顿时觉得头皮一麻,心中更是紧张起来。
    海瑞看着二人,缓缓举起手中的卷宗,道:
    “本官手中这份卷宗,乃是寒门士子何杨,通奸杀人的案子。只是本官疑惑,不过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为何便已经匆匆结案?而且卷宗已经送往了京中刑曹核验?”
    各地方官府,但凡判处问斩的犯人,都需要上报京中刑曹审阅批复,方才得以真正处斩。为方便管理,节省一定的行政成本,一般地方官府都是需要隔一段时间,才将这些卷宗一同送完京城。
    在这般情况之下,这通奸杀人的案子,却被火急火燎地送去刑曹审阅核验,明眼人一眼便看出其中异常。
    听到海瑞的话,县令席勒,县尉钱谦,二人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果然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席勒嘴唇张了张,想要解释。但却是喉咙发堵,难以开口。
    县尉钱谦知道自己参与其中,躲不过去,当即心中一狠,拱手道:
    “回禀御史大人,此案证据确凿,再加上通奸杀人,性质恶劣,败坏风俗,若是不从重处置,难以平民愤!”
    听到钱谦的话,海瑞眼神更厉,呵斥道:
    “钱县尉,本官现在问的,是席县令。你如此出位僭言,只怕不妥!”
    海瑞的一句话,便让钱谦噎了一下,这才带着一丝愤慨,低下了头去不再多言。
    席县令见状,自知难以糊弄过去,也只得硬着头皮,道:
    “御史大人,此事的确兴致恶劣。北境此前瘟疫严重,百姓本就惶恐不安。这种事情若是不从严从重从快,只怕激起百姓愤慨……”
    就在这个时候,张汤脚步匆匆地走进大堂,对着海瑞微微点了点头。
    海瑞注意到张汤的表情,声音肃然,直接打断道:
    “哦,是这般原因吗?怎么和本官之前收到的状纸,描述的有些不太一样?”
    说到这里,席勒、钱谦便是早有准备,也不由得心头一颤。
    “不、不知有哪里不一样……想必,也只是市井之间的愚钝百姓,以讹传讹罢了,御史大人莫要轻信才是……”席勒咽了咽口水,有些结结巴巴地道。
    海瑞闻言,眼中一肃,冷哼道:
    “那最好便是如席县令所言吧!本官这次前来,便是为了重查此案。其中但有冤情,其中弄鬼之人,一个都跑不了!”
    此前一直强忍着的钱谦,忍不住出声道:
    “御史大人!此案已经结案,送完刑曹核验,大人忽然插手,只怕不妥!”
    海瑞闻言,冷着脸反问道:
    “有何不妥,不妨说来听听!”
    钱谦闻言,再次被堵住了话头。
    身为监察御史,海瑞还真有插手此事的权利。
    虽然案子到了送达刑曹的地步还被御史拦下,有些驳了当地县衙官吏的面子,但从制度流程之上来说,却并无任何不妥。
    “海大人,还请给我一个面子吧,此事就算了!”钱谦微微低头拱手,姿态放低道。
    海瑞闻言,眼中更是闪过一丝厌恶之意,声音更冷,吩咐道:
    “郅都,去将黄家的一应涉案人等,尽数带回来!还有嫌犯何杨、黄家妾室王氏,也要尽快提审!”
    郅都闻言,当即拱手应是。
    钱谦看着海瑞这般不给面子,眼角微微抽搐,配合着脸上寸长的刀疤伤痕,显得更为狰狞。
    他猛地抬头看向海瑞,眼中煞气流露,狠狠地瞪了海瑞一眼,然后猛地一甩衣袖,就此拂袖而去。
    县令席勒看了看面色冷冽的海瑞,又看了看离去的钱谦,面露懊悔无奈的神色,然后重重地叹息一声,却是忍不住劝道:
    “海大人,莫要这般啊。县尉钱谦是有出身的,这……”
    话尚未说完,便被海瑞直接打断,道:
    “这种事情,不必和本官说。不过他是何出身,但若是当着凭借出身,沆瀣一气,欺压百姓,本官便不会放过!席县令,你若是知道什么,可主动坦白。本官念你功劳,可从轻处置!”
    席勒闻言,面上纠结为难之色更甚,久久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对着海瑞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待到席勒离去,张汤扭过头来,方才对着海瑞拱手道:
    “大人,下官查到了。当地豪强黄家,资产颇多,甚是豪富。士子何杨在当地名声不错,再加上才学出众,受黄家家主所请,在家中开办族学。而王氏,则是黄家家主小妾。三个月前,黄家家主突然暴毙,然后黄家便传出了,王氏与何杨勾搭成奸,为了私奔,暗害黄家家主的消息。”
    海瑞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
    “县尉钱谦,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据下官打探到的消息,黄家大妇,乃是县尉钱谦的姐姐。这次黄家老爷身死,家产便落到了钱谦姐姐以及外甥的手中。”
    “好,尽快查清楚。若是诬陷之事为真,意图怨杀无辜百姓,便当即拿下。以此为理由,前往建昌府府衙,暗中一并彻查朝廷赈济粮草之事!”
    “是!”
    ……………………
    县尉钱谦,怒气冲冲地走出县衙,径直上了自己的马车,呵斥道:
    “走!”
    钱家家仆闻言,当即一挥马鞭,缓缓行驶马车。
    “等等,钱大人等等啊!”县令席勒,匆匆跑出县衙,对着钱谦的马车大声喊道。
    “停下!”
    钱谦发话,刚刚行驶起来的马车,再次停下。
    “呼呼呼,钱、钱大人,呼呼……”
    钱谦掀起车帘,看着气喘吁吁的县令席勒,面色阴沉着,道:
    “我还以为,县令大人要留在那边,等候咱们这位御史大人训斥呢!”
    席勒扶着马车喘了好一会儿的粗气,许久方才开口道:
    “钱大人,你看你这就误会了不是!本官是觉得,不必将事情搞得这么僵……”
    钱谦闻言,冷哼一声,不满道:
    “席大人你也是看到了的,我没给这个海瑞面子吗?是他不给我面子!好,既然如此,我倒要看看,是他骨子硬,还是我的面子更硬!”
    席勒闻言,连连点头,道:
    “那自是不用说,钱大人出身边军,昔日的上官同僚,遍布郡、府、县各处,关系更是通到了当今边军主将那边,自然是你的面子更硬了!”
    钱谦冷哼一声,摸了摸眼下的伤痕,昂然道:
    “呵呵呵,当年我身为镇东将军亲卫,随将军征战南方小国,与大军失散误入密林之中,遭当地土人围攻。是我死力护住石镇东,杀出了密林,为此还险些费了一只眼睛。”
    钱谦顿了顿,又接着冷笑道:
    “海瑞凭借御史之职,在这建昌府之中威福自擅,肆意插手地方政务,其行可恶!我这就去信昔日的同僚们,这就参他海瑞一本,革了他这个御史之位!”
    听闻钱谦所言,席勒眼底忽然闪过一丝喜意,脸上却是没有显露分毫,做出一副极为认同的模样,连连点头道:
    “是是是,海大人到底年轻气盛,入仕没有多久,不知钱大人身后啊……”
    钱谦看着席勒的恭维,神情之中不免带上了一丝桀骜傲然,得意地笑了几声。
    ………………………
    云国,中庆城,当朝尚书令曲诚府邸。
    此时,已是深夜。
    一辆马车,悬挂写着“曲”字式样的灯笼,悄悄地在曲府门前停下。
    一名贵气公子哥打扮之人走下马车,当即便有几道身影迎出,对着公子哥微微一礼,道:
    “公子,您总算回来了!”
    当朝尚书令曲诚,膝下唯有一子,名叫曲静。
    能够被曲家的家仆这般称呼,这名公子哥,自然便是曲静。
    曲家管家项山行礼完毕,连忙凑到了曲静的耳边,轻声道:
    “公子,老爷在书房等您呢!吩咐了,您要是回来,就立即去找他。”
    曲静闻言,心头猛地一跳,道:
    “父亲在等我?”
    项山闻言,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并且道:
    “而且老爷现在,貌似心情很差……”
    曲静此时,心中更是一凛,当即迈步朝府中走去。
    但当他刚踏入府中,便当即示意一众家仆散去,自己在项山的带领之下,朝自己父亲的书房走去。
    待到四下无人之际,曲静忽然压低了声音,对着项山开口问道:
    “可是那件事,被父亲知道了?”
    项山闻言,连忙看了看四周,待确定真的没有人之后,方才回道:
    “公子放心,那件事我已经处置好了。老爷那边,绝对不是因为这件事!”
    听到项山所言,曲静长舒了一口气,肉眼可见地放松了下来。
    沉吟了片刻,曲静忍不住再次叮嘱道:
    “那就好,那就好!记住了,这件事千万不要让父亲知道……还有少夫人那边,也绝对不能让她知道!”
    项山连忙点头,恭敬道:
    “公子放心,老奴绝对不泄露半句!”
    曲静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书房停下脚步,然后径直自腰间,扯下自己佩戴着的一块玉佩,塞到了项山手中,勉励道:
    “赏你的!尽心办事,我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项山摸了摸手中的玉佩,然后当即做出笑脸,连忙低声道:
    “谢公子赏!”
    “去吧!”
    曲诚说完,站在原地整了整衣冠,方才大步走到书房之前,轻叩几声,朗声道:
    “父亲,孩儿回来了!”
    “进来。”书房之中,传来了曲诚还算平和的声音。
    “是!”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业可成,大业可成啊!
    夏国西南,雅州。
    此地,乃是夏国西南六郡之一,夏国西南边军屯驻之地,江阳郡治下。
    往日的雅州城,虽然没有处在水脉、官道的加错之地,但由于附近有夏国西南边军驻守。士卒衣食所需,带动了一部分产业,是以在这西南之地,也算得上一处繁华城镇。
    只可惜,瘟疫突然爆发,如今的雅州,早已十室九空,户户带孝。便有存活下来的少部分百姓,也是失去了希望,每日只是挣扎着求活,宛若行尸走肉。
    姬缓看着远处疫病之气弥漫的城池,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
    “便先从此城着手吧!”
    一旁负责护卫的将领闻言,当即拱手应道:
    “是!”
    说罢,将领一挥马鞭,一众兵甲齐备,口带特意缝制的口罩,防卫严密的将士们,当即朝雅州城缓缓而动。
    占地不小的雅州城,此时城门破旧不堪,就这么毫无顾忌地敞开着,任由云国兵马开进城中。
    昔日繁华的城池之中,枯叶落满一地。路边小巷之中,肆意堆放着无人收敛的尸骸。走在街道之上,两旁门店紧闭。近乎家家户户之上,都悬挂着白灯笼。偶有门窗微微打开,待看到众将士所举着的云国旗帜,也是悄然关紧。
    一眼望去,这偌大的城池,便宛若一座死城。
    饶是一群云国将士们历经战阵,此时身处这座死气沉沉的城池之中的时候,也是心中不由得有些发毛。
    如今岐王坐镇西南,虽说恢复了对江阳郡、邵阳郡的掌控。但由于夏国朝堂筹集的大量物资、医药尚未送达,他也只能看看维持几座紧要城池。
    像雅州这般的小城,便是想管,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任由当地百姓自生自灭了。
    为首的将领看着空荡荡的城池,有些茫然地看向姬缓,道:
    “姬御医,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姬缓抿了抿嘴,道:
    “先将带来的米粮熬粥,通知城中百姓前来。”
    将领闻言,正要应是之时,便听到另外一道声音忽然开口道:
    “要提前说清楚,想要领取米粥,就要听从我们的安排。若是不听从的,不可让他领取米粥。”
    说话的,正是一同跟着过来的道衍和尚。
    如今的常宁县之中,瘟疫已经解决。便是再有少数,凭借姬缓留下的药方、方技家弟子,也足以应付。
    剩下的工作,也不过是些组织安排各地官府,接受这群夏国百姓的繁琐却不难的事情而已。
    便是因为这般,道衍和尚也便自告奋勇地随姬缓一起,深入夏国境内。
    将领听到道衍的吩咐,忍不住看向姬缓。
    毕竟此时的姬缓,才是眼前这支队伍的主官。
    姬缓闻言,当即点头,道:
    “道衍大师擅长此道,今后这些事情,都应该交由大师你处置才是!”
    道衍闻言,当即双手合十,沉声道:
    “阿弥陀佛,多谢姬御医信任,贫僧必定倾尽全力,助御医解救百姓,成就功德!”
    姬缓闻言,微微点头,就要转身安排门人弟子准备救治瘟疫的药材。
    但还没等他走两步,姬缓便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自怀中摸出一物,递给了道衍。
    姬缓递来的东西,乃是一枚铜质令牌,其上以刚劲笔力,雕刻着一个“岐”字。
    道衍下意识地接了过来,然后不解地看向姬缓。
    姬缓连忙开口道:
    “此乃夏国岐王殿下的令牌,乃是我当日救治夏国柔宁帝姬之后,岐王殿下感念恩情,特赠予我的。如今我等身处夏国,为此物定然能为我等免去不少麻烦!”
    岐王对自己那唯一的妹妹极为看重,对于救治她的姬缓,自然是感激涕零。这枚令牌,是他对姬缓的许诺,可以凭此物为他索要任何的东西。
    那时的姬缓,心中还隐有周游天下,为世间百姓解除病痛折磨的打算,所以便收下了,以作日后防身之用。
    到了如今,因为这场瘟疫,姬缓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这个时候,众人身处夏国国境之中,这枚令牌,倒是说不定能有一些用处。
    道衍闻言,眼中一转,忍不住点头笑道:
    “姬御医这枚令牌,来得正是时候!”
    姬缓闻言,点头道:
    “若是能够有用,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说罢,他便再也不顾,转身指挥着门人、弟子、随行医者,一同准备起药材来。
    云军将士,几人一队,四散而开,大声喊道:
    “我大云皇帝陛下,仁心仁德,眼见尔等百姓苦难,心中不忍,命我等前来,布施赈济……”
    将士们大声吼着,但整个雅州城中,依旧一片死寂,没有什么动静。
    道衍听到城中响起的声音,忍不住眉头一皱,道:
    “不是这么喊的……对了,米粥,米粥煮起来!”
    片刻之后,大锅支起,白米下锅,大火炖煮一会儿,米汤便开始浓稠,粥香四散。
    被道衍叮嘱过的云军将士,口中再次喊道:
    “我们云国皇帝陛下好心,见你们实在太苦了,让我们来给你送吃的和药!”
    “有粥喝啊,还有药可以治病,活着的都别躲了!”
    “到城中竖着我云国大旗的地方去,那里在施粥,得病也赶快去,有医者看病。”
    朴质的话语,配合着隐约传来的米汤的香气,让不少门窗微微打开,露出一双又一双,麻木、警惕、喜悦、半信半疑,种种情绪交杂一起,复杂无比的眼睛。
    雅州城中,一面云龙旗随风飘荡,伴随着白粥的香气、将士们朴质的叫喊之声,让整个雅州城逐渐活了过来。
    一个有一个的百姓,抵挡不住对生的渴求,走出了家门,望着城中那面被高高挂起的云龙旗,失神麻木的脸上,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