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若不是我着急用钱,我是打算自己开家腊肠店的。腊肠保存时间长,可以大量制作然后迅速占据市场,打出名声。而且,腊肠虽然容易仿制,但入味的调料可以特制啊。占先市场,再加上独特的口味,相信生意自是长久不衰。”
“不知掌柜的觉得如何?”
掌柜的认真地思考了下,又细细地看了下摆在桌上的腊肠,一时半会,他确实没想到腊肠还可以单独卖,不单作为一道菜。
毕竟经营多年,一经点破,掌柜的很快就想通其中关节,赞赏地看了眼张信,道:“确实如此,是我狭隘了,小哥见地不错,我也就不压价了。”
“如此就多谢掌柜的了。”
推辞了掌柜的热情请客,张信怀揣着五十两银子,走出了瑞来客栈的大门。这一刻,张信心里总算松了口气,虽然他有自信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没落实之前,总是有压力的。
张信径直去了趟钱庄,将十两银子的债给还了,出来后走路都轻快几分,正是无债一身轻。
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张信将之前给刘氏娘几个买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放在背篓里,然后就回去找她们,想来也是等急了。
※※※※※※※※※※※※※※※※※※※※
更新有点慢,实在抱歉,我会努力地!老实说,剧情是没问题的,但怎么表达是个问题。每句话我都是斟酌过的,但写下来之后又觉得不够好,怪道书到用时方恨少。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多多收藏,谢谢!!!
第14章 城东租店面
“买好了?”张信远远地就看到刘氏领着三个丫头在门口旁站着等他,不由加快了脚步。
“爹!”三个丫头看见张信高兴地唤了声。
张信笑着摸了摸三个丫头的头。
“买好了。你看看还差什么不?”刘氏将手里的箩筐递给张信。
张信往里看了看,有盏油灯、两罐油、一包盐、几副碗筷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加上自己之前买的牙刷、牙粉、胰子之类的想来也差不多了:“就这些吧,我们再逛一会儿,等中午的时候吃完午饭就回我之前租的房子那休息会儿。”
“嗯。”刘氏自是没什么意见。
“爹,你看,是二伯娘。”路上二丫突然拽了下张信的衣袖道。
张信闻言望去,发现确实是赵氏,看方向应该是去找赵文的,于是道:“不用管她,我们逛我们自己的。”
福临客栈,后院。
“你是说娘把三弟一家单独分出去了?怎么可能?”老二张丰听到赵氏的话,诧异道。
“怎么不可能。。。”赵氏当即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张丰,随后抱怨道:“三弟一家子分了出去,家里的活就都落在我身上,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
“你娘真是心偏到没眼了,大嫂要照顾大哥不用干活,四弟妹是她的娘家侄女也不用干活,就知道指使我。”
“回去你得给我撑腰,我可不想活得像三弟妹那样。没时间干绣活不说,要是手糙了,以后就沾不得好料子了,那价钱可差远了。”
“你现在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分家的时候怎么不找人跟我说一声。”张丰恼火道,若是他赶了回去,指不定二房也能分出去。
听张丰这话,赵氏气道:“你以为我不想啊,可是娘自个儿捂得紧,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忙活完了,我有什么办法。”
张丰沉默,是他想当然了,爹娘是不可能让分家的。这么快把三弟分出去,估计也是在防着他。
张丰心情不大好,跟赵氏聊了几句就让她回去了。
小王氏在和赵氏分开后同样去找自己的相公,在城西一处偏僻的院子。
张安是个惯会躲懒的,到县里自然不是找活干,而是跟着流氓地痞在一处,欺行霸市的混日子。
“哟,弟妹来啦。”门口守着的痞子吹了个口哨,双眼不怀好意地在小王氏身上扫来扫去。
小王氏来过几回,但心里还是有些怕的,见此也不敢说什么,客气道:“大宽哥,麻烦你把张安叫出来,我有事跟他说。”
那人倒没有特意为难,转身喊了声。
“你怎么来了?”张安正跟人玩骰子,处在兴头上,被人打断,语气难免不好。
小王氏听了出来,当下没好气道:“我怎么就不能来了,你就只顾着自己玩乐,家里老婆孩子被人欺负了也不管管。”
“谁欺负你了?是不是赖狗子?你跟我说,我找人揍他。”张安攒起拳头道。
见张安要为自己出头,小王氏心情好了些,道:“不是赖狗子,是你三哥,还有二嫂。”
“三哥?三哥怎么欺负你了?”
“他打了我一巴掌,我脸都肿了。”小王氏委屈道。
小王氏见张安一脸怀疑,气得跺了他一脚:“我说的是真的。”
小王氏将张信打她的事细细说了一遍,至于挨打的原因,自然模糊带过。还顺带将张信瘸了腿被单独分出去的事说了。
张安没想到他不在家几天,家里就发生了这么多事。
“对了,我叫你找正经活计做你找了没?”小王氏记起此行的目的,问道。
张安支支吾吾地,说还在找。
小王氏拍了他一下,道:“我可告诉你,三哥如今分了出去,要是你还没个正经活计,地里的活可就全得你干,到时候你可别说我没提醒你。”
“这些天,家里的活都是二嫂在干,为此她可没少挤兑我,说你没本事赚钱,家里的活就该我干,时间久了,姑妈也不好护着我,你可得给我争口气,不然我就回娘家去。”
张安想到以后地里的活都让他干,顿时打了个哆嗦,正色道:“行,我会留意的,你就放心吧。”
。。。。。。
回到租的院子里,张信突然想到刘父和青山的药没几次了,于是跟刘氏打了声招呼就去买药。
张信打算让刘父吃一个月的药,加上灵泉水的辅助,应该没什么大碍。日后再每天饮用灵泉水自然长命百岁,不过药钱太贵也是事实。只是老大夫曾断言刘父身体亏损严重,没几年好活,这事还得找个法子解决,不然这事一直压在心上,没事也有事了。而且,断药也需要一个理由。
这般想着,张信已经来到宝安堂,和老大夫寒暄了几句,取了药就走了。
路上,张信看到间包子铺,顿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的肠粉店还没着落呢。
张信当即转道去牙行,租店铺这事还得找牙行办才妥当。
“张信兄弟打算做什么生意?”张牙纪拿起本厚厚的册子,问道。
“我打算做些吃食,小本生意。店铺要带后院的,不用太大,有个做吃食的地方和一间能休息的房间就够了。地方不能太偏,治安也不能太差。”张信将自己的要求一一道出。
张牙纪了然,道:“看来张信兄弟心里早有成算。既然这样,我就在城东给你选几处如何?”
“城东做的买卖大多需要跟官府打交道,有这层关系在,流氓地痞多少会顾忌些。这边人流虽不及城西多,但平日里往来的人数也不少,特别是窑厂那边,农闲的时候人更多。”
张信想了想,觉得挺有道理的,点头道:“还请张牙纪给我挑几个好点的看看。”
翻了翻册子,张牙纪给张信指了三处。
一处之前是卖布料的,只是生意不大好就不打算再做下去,那位置卖吃食倒是不错。
一处之前是卖杂货的,生意还可以,若不是要搬去别处,店家也不会让出来。
最后一处之前是卖糕点的,店面是自家的,奈何儿子不争气,败光了家财,店面也卖了,买家没打算做生意,就放出来收租金。
张信一一看过后,最终选定之前是卖布料的那处,位置和租金都合适,一年九两银子。卖杂货的做的是街坊生意,改卖吃食估计生意不行,而卖糕点的租金贵了些,得十五两一年,不过地方也大,但他不需要。
办好相关手续,花费了十两银子。张信手里还有十几两,做生意是够了。
张信将肠粉的生意告诉刘氏,然后道:“我们先不回临丰村了,留在这把肠粉店开好了再说,至于三个丫头,我走一趟把她们送到岳父那,请他们照顾几天,顺带把药送过去。你怎么看?”
刘氏见张信安排妥当,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有些担心:“信哥,这肠粉店咱们能开好吗?不会亏了吧。”
“放心,应该没问题,就算亏了,就当买个教训。”张信也有些担心,不过他可不会在刘氏面前表现出来。
日头偏西,张信瘸着腿领三个丫头来到了刘家。
刘父和青山日渐好转,刘家的氛围轻快不少。
田氏看见张信那模样,不由笑道:“你这腿打算什么时候好?”
“还得一个月。”张信无奈道。
“不过总算是分了出去。”
“我们都知道了,你爹娘那。。。唉,以后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田氏早两日就从别人口中得到消息了,没想到女婿的计划真的成功了,不过想必他心里并不怎么好受。
“我会的。”他只是在替原身不值。
“你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你这刚分家,到处都要用钱,应该省些花,咱家又不是别人,来一趟哪里就需要送礼。”田氏见张信放到桌上的东西,责怪道。
刘父从房里出来,闻言赞同道:“你岳母说得没错,咱家又不是别人,不用这么见外的。”
“我这不是有事相求嘛。”张信笑道。
接过杨氏递过的水,张信将开肠粉店的事说了一遍,然后道:“我想让弟妹过去帮我一阵子,还有拜托岳母照顾下三个丫头。”
“放心,我会照顾好她们的。”田氏当即应下,又看向杨氏,问道:“狗蛋他娘,你怎么说?”
杨氏本来就想报答张信,没有犹豫就开口道:“那家里的活就辛苦娘了。”
田氏满意地点了点头。
打发杨氏去做准备,刘父问张信道:“本来我不该问的,只是有些担心。女婿你哪来这么多钱?又是付药钱又是开铺子的。”
张信解释道:“岳父放心,我就是做了个新吃食,跟肠粉一样,我把那新吃食的做法卖给了瑞来客栈的掌柜的,换了些钱。只是我答应了掌柜的,在他没开始卖之前不能透露出去,所以就没跟你们说。”
刘氏那张信也是说过的。
“这样就好,贪赃枉法的事我们可不能干。”刘父松了口气道。
第15章 肠粉店开张
因着刘氏一个人留在县城,张信不放心,趁着天还没完全黑赶了回去,一同回的还有杨氏,张信本是打算过两日等店面收拾好再让她来的,无奈岳母他们一听,更加坚持了。
第二天,张信让杨氏和刘氏一起整理店面,他则回了趟村子,到李木匠那取蒸肠粉专用的蒸笼,做肠粉没有这个可不行。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q i s u w a n g 。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q i s u w a n g 。 c c 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还以为你不记得了呢?早就做好了,你看看哪里还需要改动的没?”李木匠见张信过来问蒸笼,连忙引他到做木活的房间看。
“确实是忙忘了。”张信笑着不好意思道。
仔细地看了看,发现比预想中的还要好,就是不知道真正用的时候怎么样。
蒸笼外圆内方,立体几何来说,就是圆柱体套着个长方体,两者间用木棒连着成一整体,并留有一定的空隙,长方体做得像抽屉,共十层,每层两个。木质坚硬结实,外表光滑不粗糙,一看就是费了不少功夫。
张信满意地感谢道:“捞李叔费心了,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李叔果然手巧,镇子上的师傅们都比不上。”
“哈哈,你小子性子不闷了,倒是嘴甜。”李木匠爽朗地笑道。
付了余款,又寒暄了几句,张信就告辞道:“那我就先走了,李叔记得帮我保密。还有上县城的时候一定要去我那看看,肠粉可好吃了。”
“行,到时候我肯定去,尝尝是不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吃。”
拎(līn)着蒸笼经过院子的时候,张信跟李婶打了声招呼离开。
“信小子叫你帮他做蒸笼来干什么?难道他打算卖包子?”李婶瞧着张信一瘸一拐的走远,问自家丈夫道。
“我怎么知道,再说这是人家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李叔是个实诚人,答应张信保密自然不会多说。
“我不就是好奇问问嘛。”李婶撇了撇嘴,而后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信小子也是可怜,这王婆子还真是狠心。。。”
“得了、得了,我都听你念叨好几回了,人信小子离了那家,指不定能过得更好。”李叔打断道。他是挺看好张信的。
李婶恼了他一眼,转身干活去了。
张信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蒸笼放空间里,然后往山上去,他准备多找些野菜、竹笋和猪草。
拿了把锄头出来,张信直接简单粗暴地开挖,连没长成的也没放过,直到把空间留的十分之一的蔬果地给塞满,有着灵泉水在就是这么任性。
张信想过了,他得好好利用空间及空间里的灵泉水,走种植和养殖这条不惹人生疑的路子,腊肠和肠粉这种事还是少做为妙。等肠粉店稳定下来,他就回村子,在人眼皮子底下,慢慢积累资本,实力发家。
见天色还早,张信打算再打些野味,寻了好一会,张信总算遇到了一头狍子,大概有六七十斤重,按捺住激动的心,张信仔细地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做足准备之后,拿起石头就砸了出去。
狍子被砸中,顿时如惊弓之鸟,四下乱窜,张信提前堵在满是灌木丛的位置,把它赶向草木稀疏的地方,边追边砸,其中一块石头砸到了它的腿,张信立即加大攻击力度,终是把它给拿下了。
焖了只野鸡,张信就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背着个箩筐晃悠悠地下山了。
张信特意走人多的路,正巧遇到了马婶子,张信心里一乐。
“张家老三,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媳妇和几个孩子呢,怎么没看到?”前天赵氏说张信卖女儿传言,马婶子听说了,本来是不相信的,可昨天张信一家子都没有回来,村里人对此便怀疑上了,而今只有张信一个人回来,马婶子自然忍不住过来问张信,拿到第一手消息。
“她们在我岳父那边呢,我回家拿点东西,等会也过去,可能会住上一段时间。”张信显得有些紧张,紧紧地捂住胸口,那里看起来囊鼓鼓的。
张信这般动作,自然落在马婶子的眼里,知道刘氏娘几个在娘家那边,她也就不关心那事了,转而问道:“你这腿脚不利索的,怎么还要上山?”
张信更紧张了:“不。。。不要紧的,我就是挖。。。挖一些野菜。”
说完,张信就急急忙地离开了,留马婶子在原地一脸深思。
嗯,有古怪。。。!
出了别人的视线,张信咧开了嘴,自己还是挺有演戏天分的。
张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的腿总要‘痊愈’的,可治腿得要二三十两,那钱从哪里来?张信之前就想过借口挖了株老山参,下山那会儿,突然灵机一动,就演了这出戏,做个铺垫。
回到县城,张信到瑞来客栈把狍子卖了,有六十五斤,每斤二十五文,共计一两六百二十五文,张信不由感叹,还是打猎来钱快,等回村子,他就兼职做猎户,到时候走遍整个后山。
接下来几天,张信忙个不停。请人给店面装下修,去当铺买些旧桌椅碟筷,找个肉摊定猪肉等。而刘氏和杨氏,在张信说了下肠粉的大概做法之后,就留在厨房研制如何把肠粉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