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当地主-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色将黑,张信一家子吃过晚饭后,就在院里散步。
何叔满脸笑意的走了过来,对张信禀报道:“老爷,林公子过来了。”
“就是你家旧主那个林公子?”
“正是。”
张信皱眉道:“他过来做什么?”
何叔笑道:“老爷放心,是好事。林家起复了,老爷不用担心他们会牵连到我们。”
张信了然道:“那倒是好事,你把他请到堂屋里来吧。”
与林志学一通进门的,还有顾伯明兄妹。
林志学施礼道:“拜见张老爷。”
顾伯明则高兴地喊道:“恩公。”顾伯明的妹妹也跟着叫了声。
张信对他们兄妹点了点头,而后对林志学道:“林公子客气了,听何叔说你家起复了,真是恭喜了。但不知你今日过来是?”
“我过来是特地感谢张老爷的,当初若非张老爷帮助,我和家父可能熬不到今日。本来家父要和我一道过来的,只是家中来了客人,而且不日我们就得离开府城到淮安去了,所以只小子一个人过来拜谢。”
张信自不会厚脸认下,摆手道:“哪里,我也没帮上什么忙,都是何叔他们的功劳。”
“何叔他们我也是一直记在心里的。这是家父让我带的谢礼。”说着将手上的东西放到桌面上,不待张信开口拒绝,接着道:“其实,我今天过来,还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就是您家那药酒,效果委实不错,家父接连喝了大半个月,身体好转不少。我想厚着脸皮,向您求取几坛子。”
张信笑道:“这没问题,家里的酒多的是,一会儿我就给你拿来。”
然后留了空间给何叔和林志学说话,转而问顾伯明道:“你们怎么也跟过来了,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顾伯明笑道:“恩公不必为我们担心,我们准备跟着林伯伯一起到淮安上任,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待他日考取功名后,好好报答恩公。”
张信无奈道:“我说了,不必报答,你照顾好自己和妹妹便是,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
又聊了几句,张信回房进空间取了十坛子药酒出来,给过林志学,然后又客套了几句,林志学便告辞了。
顾伯明领着妹妹给张信磕了三个响头也跟着走了。
送到门口,只余张信和何叔二人在,张信问道:“林家既已起复,您可想回去?若是想,交了赎身银,我自放你们走。”
第64章 过二人世界
何叔既无奈又愧疚道:“老奴当初跟您走的时候就说过了;想跟您过些平淡安稳的日子;您怎么还让老奴走;这话还请老爷以后不要再提。”
张信颇为不好意思道:“既是这样,那就算了。不过我可是给过你机会,日后想要走就没那么容易了。”
何叔保证道:“老爷待我们一家子厚道;平日里从不缺衣少食,家里又没有那些个钩心斗角;这样舒心的日子;不怕老爷笑话;老奴可是要一辈子赖在您这儿了;还希望老爷别嫌弃老奴才好。”
话说到这,张信就没再提这个话题。
晚上,房间里;张信对刘氏道:“这林家倒是运气好;也不知怎么就起复了;不过对我们来说倒没坏处。”
刘氏笑道:“这倒是,不用怕他们会累及我们;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何婶他们也放心,我们也不用愧疚。”
“哪里就愧疚了,咱们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张信不认同道。
刘氏取笑道:“是不愧疚;当初也不知是谁在赶走林家后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张信叹道:“我那是怕何叔他们心里会落下疙瘩;以后办事不尽心。说起来;何叔他们办事挺牢靠的;他们一家子在这几年我轻省许多。”
而后又补充道:“我自认当时已然仁至义尽。”
刘氏疑惑道:“那你怎么还几次开口让人何叔他们走?”
张信解释道:“我那是试探他的态度,如今林家起复,何叔他们也自愿留下,我倒不必再担心。”
张信两口子在这说着,何成夫妻俩那边也在谈论这个问题。
汪氏抱怨道:“真想不明白爹娘为什么不肯跟少爷走,留在这有什么好的,这些年做那些活计我手都糙了,吃穿又不讲究,跟以前是没得比。当初少爷他们落难我也就忍了,可现在林家都起复了,我家又于他们有恩,跟过去何愁没好日子过。”
何成当即喝道:“行了,这话你以后别再说了。张家待我们哪里不好,老爷他们有的,我们也不缺,日子比之发卖那会好得多了。你怎么不想想,当时我们没人敢买,是老爷把我们一家子给捞出来的。再说了,这样的日子挺好的,爹娘都喜欢。以前在林家确实过得精细,可也提心吊胆,哪里有这的日子舒心。林大人起复了,林夫人指不定就从娘家回去了。”
提及林夫人,汪氏哼了一声:“老爷和少爷可不答应,当初老爷少爷出事,她一个人躲回娘家,到老爷少爷出狱也没伸把手,她怎么能有这个脸。况且,就算她回去了也逞不了威风,指不定得缩着尾巴做人。”
何成劝道:“可再怎么说,她都是大小姐和少爷的娘,我们还能越过她去?”
汪氏却还没死心:“可你也得为咱们秀儿和正儿着想啊,留在这他们能有什么好前程。”
“说得哪里话!日子安安稳稳的不好吗?再说,咱们还能给他们什么好前程?”何成训道。
汪氏一脸委屈,哭道:“算了,是我想多了,我以后不再提就是。”
何成叹了口气,安慰道:“我知道是我委屈了你,你跟着我受苦了。富贵日子我又何尝不想过,可就怕一个不小心被人拿了错处,给处置了。我就想着一家子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也不错。我是个没用的,平日里做的是跑腿的活计,没能力和胆色给给孩子们拼出一番家业,只希望能护着他们平安长大。”
汪氏平复了些:“我也不是怪你。”
何成诚恳道:“我知道,可我确实委屈了你。咱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好不好?我会尽力弥补你的。”
汪氏到底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
“老爷,这是林少爷昨天送过来的。”张信正吃过早饭,何叔过来禀报道。
张信接过木盒,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叠银票,一百两一张,共十张。他之前还以为就是些笔墨纸砚及糕点呢,没想到还有钱。
张信推辞道:“这我不能收,你让啊成把这银票给他送回去。”
何叔犹豫了下,应道:“是。”
没多久,何成回来了,连同木盒。
“怎么不还回去?不肯收回,你扔下就走就是了。”张信问道。
何成回道:“不是,我没见到人,林大人他们今早就坐船去淮安上任了。”
何叔在一旁劝道:“既是这样,老爷就把这银票收下吧,这也是老爷应得的。这些天咱们在府城的花销不小,家中的银子也不多了。”末了又道:“我听林少爷说他们家之前的充公的财物都领回来了,老爷不必挂怀。”
张信想了想,不再矫情,点头道:“那你就把这银子入账吧。”
……
寒风冷冽,转眼已是深秋。夜里,天上突然飘起了白雪,气温更是骤降。
本就过得艰难的人,这会日子更苦,特别至今还未进城的人。还没来得及叹气,就传来霖州朝廷战败的消息,给众人又添上一层寒霜,一瞬,粮价又涨了两成。
“张叔张姨,我过来看您了。”章永平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时常到张信这窜门子。
刘氏亲昵道:“今儿个下雪,你怎么还过来。快,进来烤烤火。”这么些日子,章永平油嘴滑舌的讨好家中不少人,刘氏是他重点照顾对象。
“张姨放心,我身体壮,不怕冷。”章永平笑道。
张信是捂不热的,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来了,坐吧。”
章永平也不在意,笑嘻嘻地坐下烤火:“今儿个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我就带了几本过来给婉慧妹妹看看。”
刘氏给他端了碗茶,招呼道:“你有心了。你爹娘可还好?”
章永平笑道:“好着呢,我娘还让我给您问好来着。”
章永平时常来张信这,回家也知道看书,也不时常跟别人去混闹了,这些改变章母童氏自是看在眼里,一番查探,当然瞒不过她去。
家里有老大在,童氏对章永平的期望不高,或者说不愿他背负太多,有个功名傍身就行。对于章永平的婚事,自然也没想着高攀,本就打算给他寻个平常富家女,以期生活有保障。
没见张信一家子之前,童氏是不满的,认为张家不矜持,巴巴勾搭他儿子上门。
于是,童氏特地上门拜访了一趟,一番畅谈过后,觉得倒也还过得去,加上自家儿子喜欢,又能督促他上进,就没再拦着。
至于章父,童氏点了头,他自是没什么意见。
他们没意见,张信却有意见了,自童氏来过后,章永平是越发上脸了,跑得越发殷勤,忒是不爽。
“章大哥过来啦,带我们出去玩吧,今儿个下雪,景色正好。”二丫跑过来道。
章永平忙不迭应道:“好啊,我知道一个地方看雪景最是有意境,我带你们去看。”
“你个皮猴,净想着出去玩。”刘氏点了点二丫的头道。
二丫撒娇道:“娘,我都许久没出去了,你让我绣的帕子都绣好了,大字也练完了,您就让我出去透透气嘛。”
尚未进门,小宝就囔囔道:“我也要去。”
大丫和三丫紧随其后。
不待几人恳求,张信便摆手道:“去吧,都去逛逛,叫上梅兰菊草儿,还有你们大福哥,路上注意安全。”
几人皆欢欣鼓舞,准备一番,便出门去了。
待他们走后,刘氏笑道:“你今儿个怎么这么好说话,往日可不见你这么待见永平。”
张信得意笑道:“昕昕说得不错,今儿初雪,景色正好,合该我们过二人世界。叫何婶帮忙收拾下,咱们也吃酒赏雪去。”
刘氏不料张信会这般说,脸上稍红,不过心里有些意动,微微点了点头。
租了一条小船,张信便划着带刘氏往平湖深处去,周围亦有不少如张信一般坐船赏雪的,张信寻了个僻静的地,这才停了下来,任舟自横。
“来,娘子,我们喝一杯。”张信给两人各自斟了一杯酒。
刘氏接过,抿了一口。
看着外面湖光山色,天上白雪飘落,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张信起身抱着刘氏坐在了一起,笑道:“这天怪冷的,还是这样暖和。”
刘氏扭动了下身子:“让人看到不好。”
“放心,这儿没别人。”说着,还亲了刘氏一口。
“别闹。”
“好好好,我不闹,咱们就这样静静地赏雪吃酒。”
一叶轻舟随风飘荡,荡起微波阵阵,一时间,天地俱静。
刘氏突然开口道:“信哥,你真好。。。有时候,我真怕一觉醒来,发觉这不过是场梦。”
张信紧了紧怀里的刘氏:“傻瓜,不怕,这不是梦,这些你都值得拥有。”
刘氏靠在张信的肩头:“嗯,真希望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
“这是自然。”张信握着刘氏的手毋庸置疑道。
第65章 施粥施汤药
“爹;你跟娘去游船也不带上我们。”张信两口子刚回来,小宝就气哼哼道。
张信捏了捏他的小脸道:“你今天出去玩不也没带上我。再说了,之前不是带你们去过嘛。”
张信勉强会划船,就是上次带几个小的去坐船;来了兴致学的。
小宝道:“那。。。那是你不跟着去。”
张信不跟他纠结,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没什么心情逛。”二丫郁郁道。
刘氏给张信倒了杯热水,关心道:“怎么了?”
大丫接口道:“出城的时候;看到在城外住草棚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委实艰难。”
三丫跟着道:“他们穿得可单薄了;在那排队领粥;那粥根本就没几粒米。”
城门早已开放,可随意出入,当然三文钱的进城费自是不能少。不过大多没地方住的人都跑出了城,因府衙在城外着人搭了草棚;且每日都有粥施。
刘氏也是心感戚戚:“这会天下雪了,今年冬天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三丫问道:“爹,咱们能帮帮他们吗?”
“妍清;别乱说话。”二丫训道。
张信示意稍安勿躁,对三丫道:“也不是不行;不过咱们怎么帮他们?”
三丫兴高采烈道:“咱们可以施粥啊;给他们买棉衣穿。”
张信无奈道:“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钱;提供给城外那么多人棉衣。”
“那我们就只给老人和小孩送棉衣。”
“可没有的人怎么办;这世上最怕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万一青壮们动手抢怎么办;伤到了老幼岂不是害了他们?”
“那。。。那就都不给,光施粥。”
“我们施粥,让这府城的官宦人家如何自处。咱们家都是白身,平白抢了他们风头,他们不得找我们麻烦。”
“是他们自己不施粥,这如何怪得了我们。”
“可有些事就是这样,不该我们出头。”
“那怎么办?”
张信笑道:“别着急。咱们帮人可以,但得考虑周全。在确保自己无恙又不会累及他人的情况下,方才可以施以援手,知道吗?”
三丫抱怨道:“可是好麻烦啊。”
小宝在一旁跟着点头。
张信道:“那你也得仔细想清楚,别帮了倒忙。不是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帮人,也是有学问的。比如说,那人愿不愿意让你帮,帮人后自己能否善后,会不会伤了别人的脸面等。这些啊,今晚我让何婶跟你们好好说道。”
张信接着道:“至于这事,我们可以托你们章伯母,让她请府城里一些有头有脸的夫人,组织一场捐款大会,期间大肆宣扬,让捐款的人能赚一个好名声。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帮助城外那些人,咱们也不用拼着得罪别人的风险。”
“爹,你可真厉害。”三丫赞道。
几个小的也是满脸崇拜。
张信得意一笑,不过还是道:“我也就是有这个想法,具体实现还得靠你们章伯母。这事可是你们提的,今晚好好琢磨,明儿个你们就跟你娘上门自己请求去。”
几个小的急忙讨饶,张信却是不理会。
晚上让何婶好好跟他们讲讲人情世故,自己练过字后,张信便回房休息。
刘氏给张信脱外衣,问道:“你真打算把这事扔给孩子们,不管了?”
张信笑道:“这不是有你在一旁帮衬嘛。”
刘氏白了她一眼:“我哪里懂那个,你快跟我说说。”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利,可以是钱和权,也可以是名。只要我们牢牢抓住这点,不愁没人捐钱。”张信动手动脚道。
刘氏抓住他的手,问道:“那怎么利用这名声。”
“可以造一个功德碑,把它竖在显眼的地方。又或登记造册,贴在府衙的告示上。又或者施粥施衣的时候,挂上各家的牌子,跟领东西的人宣扬宣扬。”
“这事可行?那我明天跟童姐姐说说。”
“这事他们也不好出头,不过想来他们也知道,你跟他们提一下就行。”
刘氏也是想出一份力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们捐多少?”
张信道:“看情况吧,总不能越过那些人去。”
谈完,张信立刻扑了上去,又是一夜缠绵。
“章伯母好。”刘氏吃过早饭就领着家里几个小的上章家去。
童氏招呼着几人就坐,问刘氏道:“妹子今儿个怎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