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古代当地主 >

第13章

重生古代当地主-第13章

小说: 重生古代当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就这么讲究,没什么差的。”刘父笑道。
  “你围起来的那两块地方打算用来养猪?”
  “一个用来养猪,一个用来养兔子。”说起这个,张信不由想起空间里的兔子还没拿出来呢,等会还得上趟山,连带空间里的野猪一起拿出来。
  东一句西一句的和刘父唠嗑了许久,然后张信才起身上山。
  眺望大黑熊的方向,张信口水直流,可惜还得一段时间,不说弓箭还没买,就说射箭的技巧自个儿都不会,得找段时间跟村里的张猎户好好学学。
  天将黑的时候,张信自是满载而归,确实砸了不少野味,最大的收获是一头狍子,五十斤左右,算是有了经验。
  晚上,张信还想着对刘氏动手动脚的,刘氏却不依,想到白天的窘迫,不由掐了下张信腰间的软肉。
  张信考虑到刘氏的身体状况,接下来可能还有几天忙活,就没有将她就地正法,不过他可是卖过岛国大片的人,自然有别的解决之道,在刘氏耳边嘀咕了几句。
  刘氏羞恼不已,最后耐不住张信的请求,照着做了,弄得张信一脸餍足。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信就到了县城,跟青山说了声让他通知客人明天肠粉店歇业一天,请他和杨氏参加温居宴,就去了趟瑞来客栈卖狍子,顺带问一下腊肠什么时候有得卖,他有些馋了,得到的结果是中秋佳节,真是什么时代都不缺精明的生意人。
  买好了办宴席的酒菜,张信就打道回府了,然后又挨家挨户地通知一声并借桌椅碗筷,直忙到月上梢头。
  王氏白天收到张信的通知,心里是不大愿意去的,老三有钱了也不知道孝敬自己,听说还接了那个只会生赔钱货的刘氏的爹娘过去住,她却连房子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而且刘氏的爹娘也不知来拜访自己,想想都一肚子气。
  于是王氏对张父道:“我跟你说,明天我可不去。”
  “说的什么浑话,咱做爹娘的不去,不是给老三没脸吗?你还嫌我们和老三关系不够僵是不是?”张父骂道。
  王氏不乐意了:“我就是想让他没脸,我看他眼里就没有我们,房子刚弄好就巴巴地请他媳妇娘家人住进去,我们呢,连看都没看过。”
  “亲家那边不是住得远,提前请过来是应该的。而且,老三的房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哪,你想去看人还能拦着你?”
  “哼,反正我就是不去。”
  “不去你就给我回娘家去。”张父不耐烦道。他还打算趁机跟老三修复下关系呢,以后也好有个照应,个不识大体的。
  ※※※※※※※※※※※※※※※※※※※※
  主角终于修成正果了,内容应该没有超纲吧,网审的同志请手下留情!!!
  还有,谢谢大家的支持!多多收藏哟!


第21章 热闹温居宴
  “你这日子算是熬出头了,分了家,你婆婆就不好再拿捏你了,现在又住得远远的。”厨房里帮忙的宋嫂子对刘氏道。
  大牛媳妇参嘴道:“可不是,这一分家,一家子都活泛了,特别是大丫她爹,以前就是个闷葫芦,跟我家大牛都没几句话,现在是逢人都笑着打招呼。”
  “这话没错,瞧着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身体也壮实了,可见是以前压得狠了。”
  “是这个理。。。”众人点头道。
  刘氏笑道:“哪有你们说得那么夸张。”
  “一点都不夸张,昨儿个大丫爹到我家通知的时候,我在屋里忙活,是石头给开的门,跟说是外面有个不认识的伯伯找,我出去一看,这不是大丫爹吗?”
  “哈哈。。。”
  “说什么呢?”张信挑着灵泉水进来,就听见厨房里笑声传出。
  “正说着你呢。”堂嫂回道。
  “是吗?说我什么?”
  “说你。。。现在分家了,以后可得好好对大丫她娘,不然我们可不依。”宋婶子改口道。
  “放心,不用你们说,我都会好好对雪儿的。”张信笑了笑,就拿桶出去河边装空间的灵泉水。
  待张信走后,几个妇人眉来眼去地看着刘氏,调笑道:“哟,听听,刚才叫的什么来着?”然后又学着张信道:“雪儿。”
  “以前我可记着是喊大丫娘来着。”
  刘氏被羞得脸色通红,想要反驳,却想到张信对自己做那档子事的时候,总喜欢在自己耳边喊雪儿,就说不出话来。
  “哟,看来大丫她爹确实没大话,瞧这小脸被滋润的。”
  “还真是,我早上见的时候,还奇怪呢,怎么变化这么快,看来大丫她爹是用苦工了,身体壮实了就是不一样。”
  刘氏是做不住了,指不定还会说出什么羞人的话,当即躲出去:“我不跟你们说了,我去看看前边桌椅收拾得怎样了。”
  “哎,还没跟我们说,一晚上几次呢?”看着刘氏逃得飞快的背影,笑着喊道。
  时间在忙碌中流走,眨眼已是申时一刻,村里人已经来了不少,张信就在前头招待着。
  来的人都没有空手,有的拿鸡蛋,有的拿半匹布,有的则直接给钱,十文到三十文不等,张信一一感谢收下,并没有记账,多少全凭心意。村里人都很朴实,家里艰难的就给少点,家里富余的就给多点,极个别的除外。况且,就算把账记下了,村里人也看不懂啊,难道每次还礼的时候都要拿着账本去问识字的人,谁谁之前送了我多少东西,我好还礼?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张信就让开席。
  酒菜上齐,众人围坐一桌,吃吃喝喝再唠唠嗑,气氛十分热闹。
  老人那边由岳父和张父招待,妇人和小孩就由刘氏和岳母招待,王氏几个是不管的。
  王氏还生着气呢,若不是张父压着,她才不来。在她心里,这建房子的钱都应该是她的,而且前段时间给了张安四十两银子,手头上正紧着,看着这新房子就心肝疼,一路上到现在都板着脸,还好众人知其得性,没怎么理会。
  王氏虽没好脸色,但席上吃东西的速度可不慢,净挑的肉吃,年轻的媳妇婶子都抢不过。赵氏和小王氏也不甘落后,吃肉是一回事,这般吃着似是能把张信给吃穷,腹饱又心舒。弄得与她们同桌的气愤不已,于是出言讽刺,奈何时常处于议论中心的几人,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同桌的只得跟着抢。
  张信这边,正在招待着村里的青壮,不时跟大家敬酒。
  “你小子行啊,这一个月不见,家分了,房子也起了,现在日子比我过得都滋润。”村里同龄人现在对张信改观不少,一人爽朗道。
  “人家这是运道好,你羡慕不来的。”
  “还真是,之前接连出事的,还以为被霉运缠身,没想到是在攒好运。”
  “是啊,不过这可苦了我,自从你挖了株老山参,我家那婆娘整日念叨着让我上山溜达,结果啥都没碰到,有一次还差点摔了个狗啃泥。”
  “我家婆娘也是。”
  “哎,我也是。”被坑的人道。
  “不行,我那苦可不能白受,今儿个非得把整出这事的你小子给喝趴下不可。”
  “对,来,酒满上,咱们一个个轮流敬,你可得干完。”
  张信无奈苦笑,这锅是他的,只好感情深,一口闷。还好酒的度数不高,张信应付得来。
  这场宴席一直到天色漆黑才完全散场,主要是男人们喝酒聊天吃得慢,妇人带着孩子早散场了。
  散席的时候,张信没有被灌醉,倒是那几个嚷嚷着把张信灌醉的人自个儿醉了,让张信哭笑不得,也让大牛林山他们大跌眼镜,没想到张信酒量好了这么多。
  醉着的人三三两两地搀着走后,刘氏过来收拾桌子,张信拦道:“别收拾了,等明天再弄吧,今儿个也累了,洗个澡就睡吧。”
  刘氏应道:“我知道了,我先把碗筷放到盆里。厨房里温着碗醒酒汤,你先去把它喝了。”
  “嗯。”确实有些酒劲上头。
  一夜好眠,家里众人起了个大早,收拾桌椅碗筷,三个丫头也跟着忙里忙外的。
  “怎么不多休息会,累不累?”张信摸着大丫的头问道。
  “不累,都没以前的活多。”大丫笑着回答道。
  张信闻言不由有些心酸:“以后家里的活不用抢着干,有爹娘呢,偶尔扫扫地就行,没事做就去找小伙伴玩,知道吗?”
  “没事的爹,我能干。”
  “可爹不想你干活,瞧你这身子瘦的,累坏就不好了。”
  大丫摸了摸自己的小脸道:“不瘦啊,小花都说我胖了。”
  “我说你瘦就瘦,不许反驳,以后少干活,听到没?”张信假装板着脸道。
  “哦。”大丫不明白张信怎么突然变脸,但也不怕,无奈应了声。
  刘氏在一旁看着,不由笑出了声。
  早饭简单的煮了锅粥,就着昨天的剩菜,剩菜并不多,都让村里妇人分了,天气热,饭菜放不久,吃不完就坏了。
  正堂,十口人围着张桌子坐着喝粥,几个小的明显心情好,昨天张信让他们拿着瓜子糖果招呼小朋友,可谓是热情高涨,当天与众小伙伴友谊是蹭蹭地往上涨,可把二丫这个爱热闹的高兴坏了。
  青山两口子昨晚趁着天没黑就赶回县城去了,记挂着肠粉店。
  早饭,张信就去村里还桌椅碗筷,还带上几个小的。
  过河的时候,张信叮嘱道:“去玩的时候可不能到河边来,过桥的时候也得小心,知道没?”
  六个齐齐点头,表示听话。张信摸了摸头以示奖励。
  其实这条河并不深,刚过张信膝盖,不过小孩子没个分寸,得时常提醒才放心。河的宽度有三四米左右,其上架着七八根木头作桥,挺稳当的。不过张信想着,等有钱后,还是重新弄个有护栏的才好。
  还了桌椅碗筷,张信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往山上走,因为他兜里没钱了,这次酒席花光了,大头是酒水,其他的倒没怎么花钱。
  只是这次上山运气不大好,没碰到几个野味,倒是砸了条小孩臂粗的蛇,然后就下山了。
  交代刘氏收拾蛇肉,张信就扛着锄头出去了,张信是去地里翻整地,过两日好种蔬菜,锄着锄着,张信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接着种麦子,他记得小时候每年可是下两次秧苗的。
  这般想着,张信就打算今年再种一茬麦子试试。
  ※※※※※※※※※※※※※※※※※※※※
  最近会比较忙,更新时间比较晚,请大家多多担待。


第22章 空间种黄芪
  “什么?你打算种麦子?咱这入秋就开始变冷了,怕是得冻坏。你听我的,还是种些萝卜白菜,这些都能赶在天冷前收获,然后冬天休耕,让田地蓄养肥力,来年才能有好收成。”刘父听到张信说要现在种麦子,急忙阻拦道。
  张信想了想还真是,他没经历过,一时间倒是忘了,回想脑海中的记忆,这儿冬天还下雪。
  “是我糊涂了,我就想着多种点粮食,得亏岳丈提醒,不然我就闹笑话了。”张信不好意思道。
  其实张信可以用灵泉水浇灌的,这样就不用担心小麦因气候问题生长缓慢,赶在冬天前收获。只是这样一来别人怕会跟风,结果可想而知。
  “你现在想清楚了就好。”
  于是张信把麦种搬了回去,换成胡萝卜种子,然后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
  刘父看着张信的背影,摇头失笑,这段时间看着张信做事有条不紊的,没想到还会做出这样的事,看来自己这个老头子还是有点用的,想着以后可得多提点提点。
  地里忙活了几天,张信总算是把他家的地都种上萝卜白菜。天色还早,张信见张父一个人在地里忙活,心下有些不忍,走过去帮忙,道:“老四呢,怎么没来帮忙?”
  张父看到儿子过来帮忙,心里颇为欣慰,听张信问及张安,不由叹了口气:“听说在县城找了个营生,月底才回来。”
  张信想到张安之前找他借银子,也不知是什么门路,别让人骗了才好,忙问道:“做什么营生?”
  “嗨,他支支吾吾地也没说清楚,只说月底会上交月钱。我看他就是躲懒去了。”张父叹了口气道。
  “娘。。。也不知道?”如果张安真的走了门路,应当是找王氏拿钱,王氏不可能不知道。
  “她也没跟我说,想来是不知道的,我今儿回去问问吧,但愿你弟真的找了个正经活计,唉。”张父不由有些后悔,后悔当初没好好管教张安。
  以前家里的活有张信在还没觉得怎样,想着有兄弟照应,日子总能过得去。而且,多年来王氏的念叨多少起了作用,张父同样将张安小时候身体弱的原因归咎于张信,觉得张信多照顾些张安是应当的。
  可现在张信分了出去,让张父产生了紧迫感,没有了以往的慢慢改还来得及的想法。重要的是老二两口子蠢蠢欲动地想要分家,老拿老四不着调当借口。
  而对于分家,张父是绝不允许的!
  对于张安做了什么,张信是不感兴趣的,只是希望他别出什么幺蛾子,然后波及到他。
  帮着忙活到天色渐暗,众人也陆续回去了,张信就招呼张父回去。
  在河边清洗了下手脚,张信回到家门口,一个小人儿就迎面扑了过来。
  “这是怎么了,想爹了?”张信一把抱住三丫,哄道。
  “爹,桃花堂姐她欺负我和表姐。”三丫眼眶红红的,委屈极了。
  “有没有伤到哪里?”
  “没有,大姐和二姐拦住了。”
  “没伤到就好,那她为什么要欺负你们?”张信摸了摸三丫的头安抚道。
  三丫想了想,歪着头道:“她说我们搬走了,现在家的里活都要她帮着干,二伯母还整天骂她,她说都怪我们。”
  “是这样啊,那我们以后就离她远远的,不和她玩。要是她还来欺负你,你就让姐姐和小伙伴们打回去,让她不敢再来找麻烦。”对桃花那丫头的遭遇,张信是半点不心疼,她也该吃吃苦头了,否则就那性子,早晚得吃亏。
  “嗯。”三丫眼睛亮亮,握着小拳头点头道。
  “哪有你这么教孩子的。”刘氏在院子里听到进门的张信说的话,嗔怪道。
  而后对同在院子里的大丫二丫道:“你们几个可不能听你爹的,以后尽量离远些就是,女孩子家家的,可别学着打架。”
  “哦。”二丫闷闷应了声,而后看向张信,张信瞟了眼刘氏,挤了下眉眼道:“听你娘的。”
  二丫明白张信的意思,不由笑出了声。大丫也捂了嘴。
  “回来啦,那就开饭吧。”田氏从厨房里出来,见到张信道。
  饭后,刘父对张信道:“我们在这儿住也有些时日了,是时候该回去了,家里也得有人照看。”
  张信知道刘父是不想再留在这麻烦自己,也是记挂着家里了,就没有挽留,大不了自己多走几趟给他们添灵泉水。
  “那就让几个孩子留在这吧,你们能轻省些,三个丫头也能有个伴。”
  “不用麻烦了,我和你岳母还是照顾得来的。”刘父拒绝道。
  张信也就不再强求,有孩子在也好,热闹些,想到这张信不由有些愧疚,青山两口子都让自己给弄到肠粉店帮忙了,找机会得让他们从那脱身,换个生意。
  这厢,厨房里田氏也跟刘氏在说这个,田氏感叹道:“女婿是个好的,现在分家了,那王婆子也管不到你,以后你就和女婿好好过日子,我也就放心了。”
  “娘,你放心,我会和信哥好好过日子的。”刘氏答应道。
  “这就好。不过我之前跟你提的生孩子的事,你可得抓紧些,这女人只有生了儿子才算在夫家站稳脚跟,才能有底气,不然就是你受了气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