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 >

第8章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第8章

小说: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得罪了赵英,赵英不依不饶起来,告了黑状,村长生气了:“把贪污的折成钱拿出来,以后你也别养鸡了,太不像话了。”
  王翠花被当场罚了一块钱,村长不允许把水泼到几家农户必经的小道上,“那么大的空地,你不能多走几步路,非要大冬天泼大门前呢!赶快麻溜点给我滚,要不然就跟我去公社去。”
  沈家村村长是个暴脾气,农村,不是个有硬手腕的人是当不了村长的,镇不住。
  王翠花见村长恼了,大气不敢出,灰溜溜的回家取罚款。
  赵英回到家,拿梳子在院子里梳乱哄哄的头发,给沈冰月说:“这婆娘就是见不得咱老沈家的好,你没瞧见她闺女看你对象的眼神,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婶子可要提醒你放着她们一家,不是啥好东西,赶明个咱就把大门按上,看见这女人我就吃不下饭。”
  沈冰月也有想法把大门安上,正对着王翠花家的大门,一览无余,关系好还可以,现在交恶就不行。
  晚上四婶过来跟沈妈商量:“咱两家一家出点钱,安个木门。”
  沈爸其实不想按门,但家里俩女人都想按,也就应承下来:“大哥那还有点木头,给点小钱,自己干就行。”
  农村,能省则省,反正沈冰月不指望大门有多好看,只要是个门就行。


第17章 劝说
  赵运达速度还是很快的,两天后专程来沈冰月家,告诉沈冰月,已经联系好了,作为实验试点,给了一万株种苗,按一亩1000株来算要用到十亩地,正式手续从省上下发,有补助资金。
  赵运达很兴奋:“老师说刚好我在,可以做技术指导,公社我也打过招呼了。”
  沈家庄的生产大队分十个小队,全村2000口人,一般也就是200人一个小队,其实并不大。
  就是因为这几年人口增长太快,开了荒地,补充田地规模。
  才分下来的土地按小组耕种,所以沈冰月和赵运达一起拜访了沈冰月所在的三队小队长沈万山。
  沈万山一听要用稀罕水果,只需要4个月就能成熟,盘算着原本是打算过些时候先把荒地收拾出来,随便种点啥也行,空着等种玉米也行,见俩人表态,6月中旬就可以把地腾出来,不耽误事,而且不需要村里一分钱,只是有收成后要扣除俩人垫付的成本,其他都归小队按劳动情况算工分,立马同意了。
  还怕俩人后悔似的,拉着赵运达的手不撒开,“到底是省城来的大学生,有魄力,那就交给你们了?还有五亩一块都给你们,看着弄吧,只要赶上六月下旬种玉米就行。”
  俩人在沈冰月家商量了很久,赵运达主要担心天气情况,如果有极端天气,露天种植草莓会出问题的,沈冰月也认可,但是说:“露天种植更节约成本,先种一季要是成功了才能说服村里盖大棚种。而且我们资金不够,尽量要压缩成本,生产队对结果要求不高,露天最合适。”
  沈冰月之所以坚持露天种植,是因为系统说1975年3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气候温度对种植露天草莓极为有利,这是模拟空间评估过得,模拟空间对历史天气了如指掌。
  俩人打定主意,沈冰月把八十块钱交给赵运达,“这是我的钱,你管记账和一应支出,我打下手。”
  赵运达只收了50块钱,说他也有钱,先一个人50块钱就行。
  种苗不收钱,有补贴,而且会根据收成来扣除这部分成本,毕竟是实验性试点推广,各方面补贴政策都很好。
  其实就是要掏人工钱和各种养护费用,暂时100块是够的。
  三队总共200人,其实只有不到40户人家,都姓沈,沈家四个兄弟一大家子都二十几个人了,要是能有好的收成,这一季连村上都不用给啥,都是小队自己的,沈冰月作为组织者,工分会算得很多,何乐而不为。
  虽说沈爸不同意闺女拿自己的钱干这事,但说到底是沈冰月画作挣的,没有决定权,也就只好听之任之。
  赵运达聊完田里的事情,支支吾吾的,最终试探着问:“沈冰月同志,我觉得你的婚姻大事有必要考虑清楚,人都说婚姻要想做到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定要相互爱慕,这样才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共度风风雨雨,相伴相扶,所以我有必要提醒你不能因为在李峰身上受了挫折而破罐子破摔随便找个人,这样你以后会后悔的。”
  赵运达说完涨红了脸,开始结结巴巴,“我,我就是,就是觉得,要提醒一下你,我们也算认识一年多了,也算朋友。”
  听赵运达这么说,沈冰月想起了封国栋妹妹的话。
  前世沈冰月只见过封国栋妹妹一次,是封国栋执意要照顾自己,自己不同意后,封小雅找过来的,她说:“我哥哥和张雪梅的婚姻注定是一场悲剧,没有良好开始,被设计的婚姻注定了不会善始善终,我哥哥一辈子都活在这场悲剧的婚姻里,张雪梅闹过、自杀过,以孩子为手段要挟了我哥哥大半辈子,
  最终我哥哥古稀之年仍旧坚持离婚到你身边照顾你,你不必内疚,我哥哥看似在照顾你,其实他在圆满他自己,填补他一生的意难平。男人更要找个自己爱的媳妇才能有动力回家,可惜张雪梅不懂这个道理,一辈子执拗的困住了自己和我哥哥。”
  沈冰月前世对赵运达的印象很浅,他不是很爱和自己说话,和李峰结婚后赵运达就去了乡公社,后来自己也没再关注过。
  见赵运达这么说,沈冰月其实很受感动,毕竟关系连一般都算不上,就是知道自己追求李峰而已。
  沈冰月很真诚地感谢了赵运达:“我很感谢你的提醒,我会记在心里的,封国栋人很好,以后我们一起共事了,哪天他来了,我介绍你们认识,他很喜欢交朋友的。”
  赵运达见沈冰月提起封国栋的神情,有着少女的羞涩和隐隐的炫耀,好似不像凑合找的。
  赵运达起身,最后劝了句:“要基于爱情才能结婚,沈冰月同志你要记住。”
  沈冰月送别了赵运达,进了空间,系统小明已经自动跟进了进展情况,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种草莓的注意事项和各种知识,要沈冰月在这过程中利用大学的实验室按自己给定的方法,开始改良品种。
  沈冰月拿了灵泉水出了空间,倒入了做饭的锅里,打算一家人一起享用,一天只吃玉米糊糊和红薯,沈冰月肚子总是涨涨的,填饱肚子而已,两个弟弟长大后身体素质也不是很好,能开始调节就早点开始。
  收拾荒地不用沈冰月操太多心,赵运达和小队队长沈万山包了,农村人这个时间其实地里的活不多,不像收获季节,会忙些时候,有的是劳力,都很踊跃的开荒,毕竟能挣工分呢!
  赵运达会一一记录哪天谁上工了,沈冰月也就是偶尔去看看,暂时插不上手。
  剩下的时间就在家里画那幅山水画,沈冰月画得很慢,打算尽全力去打造这幅画。
  第二天就是沈家近亲几个长辈去封国栋家认家门的日子,按规矩是沈家本家三个叔伯、姑姑和舅舅黄平,沈爸沈妈和沈冰月本人。


第18章 认门
  沈爸沈妈把压箱底的衣服穿出来,尤其是沈爸,平日里不讲究,补丁裤烂小口子的都继续穿,今日也倒腾地整整齐齐的。
  沈冰月仍旧一身军绿色衣服,两个麻花辫,不过特地自己修了修眉毛,18岁的花季少女天然雕饰,水灵灵的,是少女最美丽的年纪,不用过分打扮就很美。
  从沈家庄到镇里走路40分钟,沈家没有自行车都走着去,剩下的姑姑沈兰和舅舅黄平约到镇上见。
  封国栋家是沈家庄所在的乡镇上,叫清平镇。
  到镇上的时候,封国栋和封爸已经等在约好的地方,俩人都是一身中山装,沈家男丁都是农民,清一色的灰色衣裳,对比很明显。
  封爸很是热情地把沈家人迎进了家里。
  封家独立一座小院子,仍旧是农家小院,土坯房,总共六间房,中间是两间的大堂屋,摆放着方桌大椅,中堂上是伟人像,地面仍旧铺的是红砖,比起沈家,更规整,条件确实要好很多。
  沈妈招待着众人在堂屋坐下,封国栋给几位老爷们分发中华牌香烟。
  舅舅黄平拿着一根烟贴到鼻子边嗅了嗅,随后别到耳朵后,夸耀着:“这可是好烟,只见别人抽过,今天竟然自己也抽上了,小伙子破费了。”
  中华烟当时是最好的烟,一盒一块钱呢!
  当兵的时候封国栋每年探亲都会给老爸捎几盒好烟,封爸平日里不舍得抽,专门逢年过节招待亲戚用,今天把存货拿出来招待未来的亲家。
  封国栋见状,又抽出一根,递给46岁的黄平,并点燃了火柴,要给黄平点烟,“今天几位叔叔伯伯和舅舅来家里认门,是大喜事,抽个好烟还不是讨个喜庆。”
  黄平笑哈哈地,对着封国栋的火柴点燃了香烟,吞云吐雾,憨厚的脸上笑得一脸褶子。
  沈家几个老爷们平日里都是吸旱烟的,沈二江、沈四江倒是抽了根,沈爸、沈大江只是别在耳后。
  一时间,沈爸、封国栋陪着几个大老爷们边聊边吃瓜子花生,其乐融融。
  几个老爷们今日主要的工作就是唠嗑、等着大吃一顿。
  封妈张罗着带着沈妈、沈兰、沈冰月参观了一下剩下的房间。
  封妈封爸一间、12岁的封小雅一间,剩下还有两间房是套间,封妈一脸喜气地介绍:“这两间就给儿子小两口住,外间放个方桌啥的,儿子说冰月喜欢画画,他还要给做个长桌子画画用,里屋以后是小两口的卧房。”
  沈妈忙接茬:“到结婚的时候,我们给添的嫁妆里就再给闺女做个长桌子,反正要做,颜色还能统一,不用你们麻烦再单独给她做。”
  按习俗,结婚沈家最起码要给置办方桌大椅、衣柜和洗脸架等几大件,沈爸早早备好了木头,到时候请小木匠做成品过来,当闺女的嫁妆。
  沈冰月专门进里屋看了看封国栋的卧房,很简单整洁,一个单人床,两门的黑红漆木质衣柜,床上的被子叠的跟豆腐块似的,床单也铺的平平展展的,封国栋保持了当兵时候的习惯。
  床头的小木柜上摆放着一本薄书,反扣在柜子上。
  封妈瞅了眼静静的参观的沈冰月,脸上淡淡的笑也不说话,倒是看着挺满意的样子。
  封妈特地走到床头,把书本拿起来翻了翻才合上,喜笑颜开的夸儿子:“儿子每天晚上都要学习,看看书啥的,也是个爱学习的,县里的图书馆开了后,立马就去办了个借书证,说正好可以借书看。”
  沈冰月嘴角勾着可疑的弧度,伸着脖子瞅了眼,是本孙子兵法,还是文言文的,这架势感觉是故意放着给自己看的,以证明封国栋也是个文化人。
  封妈显摆完,把几个女人又领到了堂屋,就交代封国栋和封爸招呼好亲家,自己去灶房和本家妯娌一起忙乎午饭去了。
  封家到底比沈家经济要好很多,大闺女已经出嫁,封爸挣工资,封国栋当兵攒了些钱,封小雅才12岁,上初一就是点学费,对封家来说没啥压力。
  封妈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还会缝纫,做衣服鞋子,有时候接点活,挣点手工费,条件在镇里都是比较好的。
  封家中午做了一桌子菜,有土豆烧鸡块、炒鸡蛋、大蒜烧肚条、炒白菜、胡萝卜炒豆芽、猪肉炖粉条,封国栋还自己上手做了一大碗酸菜鱼,一人一碗米饭。
  这规格,沈家人哪里见过,沈爸一个劲说太破费了。
  沈家老爷们都很拘谨。
  认家门的晌午饭是最好的,比结婚当天都要好,沈大江的大闺女出嫁到别的村里,男方家里也是农户,做了四个硬菜,一人一碗面。
  封家的规格更好,农户家第一次见,都很意外。
  封爸依旧笑呵呵地:“就这一个儿子,这些都是他自己置办的,他不是在部队待了六年嘛,给首长做勤务兵的,见得多,儿子就想招呼好亲家嘛!这小子,对这门亲事可是上心得很,来来,儿子,给几个叔伯倒上酒。”
  封国栋给各位长辈倒酒,但自己不喝,沈家几个老爷们不依不饶,沈爸这次说话了:“闺女不让喝!”
  几个长辈也就不再为难封国栋,今日的认门沈家人满意得很。
  沈冰月的舅舅意犹未尽,喝了几两酒拉着封国栋不撒手:“赶明年春节,你来舅舅家走亲戚,舅舅好好招待你,也喝两口。”
  封国栋自然高兴地紧。
  吃完午饭各回各家,沈家就得张罗着订婚了。
  订婚在女方家,沈家按习俗,要招待女方男方近亲吃臊子面,管饱的那种,还是很破费的。
  而订婚,男方是不出彩礼钱的,要不为啥说女儿是赔钱货呢!
  沈妈把家里屯着的二十两粮票到供销社都买了白面,剩下的开始拿钱在本家一家买点,招待两家的亲戚吃臊子面,必须有足够的白面支撑,要不然到时候谁没吃饱,抱怨沈家小气就不美气了。
  农村人虽然过得很穷,但是在风俗上其实比大城市更讲究,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硬撑门面。用沈爸的话说就是:“一辈子就这几件大事,要办的体体面面。”
  前世沈冰月嫁给李峰,李峰是外地人,一切都从简,什么都没有,李峰美名其曰我们那没这么多规矩,沈冰月也觉得麻烦。
  但封家是本地人,长辈们都严格按照当地习俗操办,沈冰月突然有被重视的感觉,也由着长辈们操心,自己只是给了老娘二十块钱,沈妈说:“又用你的钱多不好。”
  沈冰月发现老妈跟自己闺女客气起来,感觉很搞笑。
  这几日,沈冰月就到地里转转,有赵运达在操心,倒是省心得很,剩下的时间就在房间里画画。
  沈家的饭依旧是玉米糊糊和红薯,沈冰月偶尔会惦记封家准备的那顿美餐。
  ps~
  (本书地名均默认虚构,主要为了避免对号入座哈,但大城市会起得大家能认出来。)


第19章 订婚
  日子过得很悠闲,封国栋来找沈冰月两次,最后一次硬是要塞给沈冰月三十块钱,沈冰月不要,“我妈说订婚男方不需要给彩礼钱,我们家有钱呢,订婚需要的肉和白面已经置办好了。”
  封国栋把要强的沈冰月拽到自己怀里,霸道地哄着:“我刚发工资,给你花的,平日里买点雪花膏了什么的方便,以后我的钱都由你来管,我管挣,你管花,怎么跟自己男人还客气起来。”
  沈冰月执意不要,封国栋把沈冰月禁锢在怀里,锁住沈冰月的红唇一顿掠夺性的拥吻,悄悄地把三个大团结塞进了沈冰月的口袋里。
  沈冰月回家后发现了,一脸无奈,把钱给沈妈的时候,被训斥了:“没结婚呢,不能要国栋的钱,你瞅瞅又是给你买一百多块的衣服,又是给你送肉,这么花钱可不行,封家就算再条件好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沈妈告诫闺女:“没结婚呢,要矜持点。”
  农村订婚后,接触一段时间才会看情况,定下结婚的日子,有的订婚一年才结婚,有的就快,男方大多都想早点结婚了事,但什么时候结婚最终是要女方家长同意的。
  也有订婚后退婚的,就是在接触过程中觉得不合适,这时候收男方的礼金、衣服啥的,大都要折成钱退回去。
  沈妈这么说,自然是因为没有到不分你我的时候,也是避免沈家被封家看不起,所以沈妈沈爸都坚持要沈冰月必须还回去。
  沈冰月跟封国栋学了学,硬是退回了三十块钱,说:“我妈说不能收,收了回去挨打。”
  封国栋半信半疑,“这么暴力的,看着丈母娘脾气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