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 >

第107章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第107章

小说: 重生七零:踹掉知青前夫后嫁糙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待的一行人都附和着:“主任说得极是。”
  夏主任就很亲民地拉着封爸去食堂吃饭,包主任跟在身边,额头的汗越来越多,不停的擦着汗,身上的衬衣都被虚汗衬透了,怕封爸在夏主任面前告状。
  但整个吃饭的过程中,都是比较顺利的。
  夏主任吃得是简单的扯面,和一盘凉菜,这是定好的,不能奢侈嘛。
  夏主任坐在食堂里,和一桌子十个人一起吃饭,还是很体察民情的。
  封爸在夏主任面前,只是说乡供销社这几年的发展,为群众提供的方便。
  夏主任边吃面边点头,嘱咐包主任:“这样积极的同志要好好用才好。”
  包主任点头哈腰的答应着:“那是,用着呢,重用。”
  说得感觉一点都不咬牙切齿。
  沈冰月看了都想笑。
  封爸不做声了。
  沈冰月这才淡淡的说道:“主任,我的三个孩子现在都跟着到京都上学了,我爸就想着现在乡供销社有包主任来主导工作,我婆婆说了好几次了,想让公公去京都帮着带孩子,我们小队的渔场办得是有声有色的,都销往京都了呢。
  您下午去看了就知道,活鱼市场市上的大部分都是出自那里,还有市上郊区一家渔场的鱼,我公公就想内退,到京都帮忙管理销售去,他在供销社干了快三十年了,也想挑战一下自我,现在申请已经交到包主任手里了,等着批呢!”
  包主任擦了把汗,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心里想着完犊子了。
  这本来就是午饭时大家叙叙旧,说叙旧,其实陪领导还是很紧张的,而夏主任听了,作势训沈冰月:“小沈同志,你说说你,刚夸你,你就掉链子,你去学什么美术,我还能说服自己,谁让你喜欢呢,已经够不务正业了,这下把这么一个能干的公公也要拉去京都了,京都都人才辈出了,怎么就不能像小赵学习,扎根农村呢!”
  封爸憨笑着,连忙摆手:“领导谬赞了,我就是干得时间长了,哪能跟赵主任和冰月比。”
  封爸坚持说家里情况特殊,而且供销社现在也已经发展的很好,而自己想在60岁前挑战一下自我。
  吃饭的时候,即便是领导,也不会只说公事,就会谦和的问问家里情况,就是随便拉家常,在哪里都如此,即便是调研,也是这样的,不能总板着脸,反倒不完美。
  夏主任听了,随口问乡公社主任:“虽然说人才难得,但是我们毕竟要尊重本人的意愿,小沈就算是学美术去了,还不是也一直和小赵一起搞规划嘛,符合政策吧?”
  公社主任肯定是明了怎么回事的,立马麻溜的回话:“符合政策呢,就是估计想挽留一下。”


第232章 狐假虎威
  夏主任作势叹了口气,吃完了一碗面,封爸眼疾手快的递了张餐巾纸。
  夏主任接上,擦了擦嘴后说道:“那就给人家一办,小包,你接班,可要好好干,一定要带领供销社走得更远才是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嘛!”
  包主任擦了擦汗,连连点头:“那是,我一定竭尽全力。”
  夏主任看了眼被汗水淋得跟落汤鸡似的包主任,还笑了笑:“这天确实热,不过年轻人,减肥!”
  并指了指包主任的水桶肚子。
  包主任咧开嘴,连连称是,又擦了把汗。
  下午,夏主任去参观了渔场,非常满意……
  而包主任在视察结束后,感觉虚脱似的,回到办公室就叫来和自己一心的员工打听。
  于是员工也就绘声绘色地说了一番:“倒是没有听说封家人跟夏主任有什么私交,不过封锦袁的儿媳妇沈冰月,可是个能行人,您不是本县人,自然是不清楚的……”
  包主任听完,懊恼地捂了捂脑袋:“行了,你出去吧!”
  但包主任确实也是个机灵的,当晚就把乡公社主任拉出来喝酒。
  乡公社主任见状,也就提点道:“我知道你想敲山震虎,为的是树立威信,让员工都听你的,但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已经占上风了,逼得人家都内退了,你还要怎么的?
  难不成真要硬找理由给个处分呢?今天的事你也看到了,夏主任无论知道实情不,都已经交代过了,领导的面子得搁住,赶快麻溜点办了,别节外生枝。”
  包主任一晚上没有睡着,第二天到供销社,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摆上了水果、瓜子花生,在座谈会上把封爸表扬了一顿。
  语重心长,故作姿态地说道:“我们供销社有封主任这样负责任的同志,以后即便封主任去京都开拓小队渔场的事业了,我们也要像老同志学习。
  今天这个座谈会就算是供销社为封主任开得欢送会。”
  封爸即便再不甘心,但这件事也算是画上了个句号。
  临走,人事专员办手续的时候给封爸说道:“包主任说为了感谢您多年的付出,给您申请晋升个非领导职务,晋升一级,您再办内退手续,这样您退休金每月能高3块钱,看病的待遇也更好,要耽误两个月时间,他已经亲自向乡里汇报过了,这事能行,您就等等,不过这期间,您可以不用来上班。”
  封爸最后混了个公社主任的非领导级别,再办内退手续,这也算是包主任的一种示好的举动。
  因为这个级别算是照顾封爸,封爸内心也算是受了点安慰。
  而封爸八月下旬开始,就过上了退休生活,就等手续办利落了。
  封小雅很想得开:“爸您为啥不干脆辞职,要是不要退休待遇,就能参与到小队分红呢!去年都800块钱呢,今年哥说还会高呢,比你一个月23块钱退休工资高多了。”
  封爸叹气道:“爸干一辈子了,怎么的不捞个退休待遇,年纪大了看病啥的也不用花啥钱,你不能光看现在分红高,但爸这个年纪,想稳定点。”
  反正封爸气势萎靡,虽说看着很正常,但一个人突然闲下来,整日里只是带带孙子孙女,和一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老头下棋打发日子也不好过。
  封爸为了打发时间,把精力开始投入自家的自留地,开始和学习技术的外地人一起种香菇去了。
  不过香菇种植,封国栋今年仍旧要指导小队一年时间,和去年一样,香菇种植各家各户认为还是要技术人员跟进一年,不然技术把控不住会种不好,所以其实封国栋统筹安排下,自家的两三分地是不用过多的操心的。
  但封爸不是没事做嘛,只当给他找点事。
  封妈私下跟儿子儿媳妇商量:“等你和小雅上学去了,让你爸也跟着去京都住一阵子,他本来就想好好逛逛京都,也权当散散心。”
  封国栋也是这个意思:“也行,虽然爸现在即便不挣钱对家里也没啥影响,但是人言可畏,爸这次从供销社内退,风言风语很多,我们在乡里,爸是抹不开一定会去供销社附近的,见到老熟人,心里也不舒服,那就去京都散散心。手续的事,有进展了再回来办就行。”
  沈家也就很快知道了封爸的事情,沈爸周天休息,拉着封爸和自己的几个兄弟,去月琴山游山玩水,其实就是陪着封爸逛逛,转移一下注意力。
  沈爸这个人,家里穷的时候性格还是很轴的,但是对待亲朋好友还是不错的,家里现在有点钱了,自己也在食用菌厂上了几年班,焦厂长因为沈冰月的原因,对沈爸还是格外照顾的。
  沈爸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就干不了什么管理,但焦厂长在各种食用菌种植的时候,还是很明显的照顾了沈爸,因为就他种植食用菌的品种最多,也就是说焦厂长这么安排,其实让沈爸学到了更多最为先进的种植技术。
  就连羊肚菌这种比较稀有的菌类种植,沈爸都是全程参与的。
  这些年,焦厂长和沈冰月一直私下有交情,封家小队、沈家本家的食用菌种植数量、质量要求,焦厂长都是提前给两家人交代过的。
  就说沈家这几年种植食用菌,沈家本家,包括几个亲戚家都是沈家的技术,亲戚朋友们也会给沈家指导费,沈家推脱不过,也就收了下来,以后就成了个定式。
  沈妈也是个勤快的,指挥着沈爸在不上班的时候辗转在亲朋好友家的自留地里,也是挣了点钱的。
  沈爸原本是没什么上进心的,对于沈妈安排的诸多指导工作刚开始还抱怨,但大家都吹捧他,他走到哪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所以干劲十足,反正就是为了人家的夸奖,也乐颠颠的过去干活。
  沈妈私下给沈冰月透露过:“咱家这几年还是攒了些钱的,虽然不能跟老封家比,但是在亲朋好友中也是独一份了。
  家里宽松了,日子过得就舒坦了,即便累点,人心里都是踏实的,闺女,你就不用惦记着补贴咱家,咱家受了这么多年亲戚的接济,其实妈心里不好受,现在自己挣钱花心情才舒畅。”
  沈冰月自从结婚后,除了刚开始偶尔给两个弟弟点生活费,到这两年,沈大铭是坚决不要自己给的零花钱了,偶尔塞给沈晓铭,上了高中的沈晓铭也不要了,总是说家里爸妈给的钱够了。
  沈大铭这个暑假一直在给弟弟补课,而沈晓铭也不像以前那么反感,开始下功夫学习。
  沈妈说起沈晓铭的学习,很欣慰:“晓铭自从从京都回来,转变还是很大的,一天到晚就泡在书本里,晚上也要看到很晚才睡觉,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去一趟京都还是有用的。
  晓铭跟我说,他觉得哥哥的学校极好,比姐姐给我推荐那个学校好。”
  沈冰月吸了口冷气,想着这不是废话吗,我肯定知道这所大学好了,问题是你的实力允许吗?
  不过沈冰月没有在沈妈面前如此说,而是见到沈晓铭的时候鼓励了一下:“想考上这所大学,你还得加把劲呢!”
  沈晓铭不服气:“姐,不要看不起人,我有个好老师啊,哥哥把他的看家本领都教给我了,我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忙乎着看书练题,学校还有谁比我用功,这学期末你知道我考进全年级前三了,从第100名到前三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沈冰月下意识地问:“意味着啥?”
  沈晓铭用小手扒拉了一下头发,高扬着脑袋,摆了个帅气的姿势,拽模拽样的眨眼道:“意味着我是头顶级黑马!”
  沈家人都被逗笑了。


第233章 有心机的
  沈爸豪横的掏出一张大团结给沈晓铭,拍了拍沈晓铭的肩膀鼓励道:“儿子,好好学,这钱你拿着,在学校多吃点,要是不够,爸再给你,还有一年时间,咱好好学,考到京都去,去住咱的四合院,到时候爸送你去上学,也学着你妈,在京都溜达溜达。”
  沈晓铭接过来大团结,给沈爸敬了个礼:“得令,爸,您就瞧好吧!”
  沈冰月看着如此和谐的一幕,其实对于沈晓铭到底能考上哪所大学并没有过分的执着。
  对这两个弟弟,沈冰月的希望就是在他们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在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引领他们走向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让他们的人生能因为这几年的努力,而多姿多彩。
  等他们都考上大学了,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他们自己走了。
  因为沈冰月作为姐姐,对大学专业已经是个外行,他们能如何发展,都是看自己的造化了。
  所以沈冰月这两年不再执着于补贴娘家,因为他们不再需要了,自食其力就可以过得很好,锦上添花的事没什么必要。
  只是沈冰月每次回来,即便不给沈爸和两个弟弟买,都会给沈妈捎点衣物过来,沈爸的衣服有沈妈操心,而妈妈总是会忽略自己。
  这上面就由沈冰月这个小棉袄来完成。
  封妈有两个闺女,别看封小雅叽叽喳喳的,但是在京都,拉着封妈逛,会拿自己的钱给老爸老妈买布料,买衣服。
  封妈爱做衣服,就爱买布料,到京都以后还喜欢上京都流行的成衣,给家里人买,也给自己买,沈冰月有时候跟着去掏钱就行了。
  这方面,封妈比沈妈舍得。
  沈冰月今天在娘家待着,二娘方桂花带着沈小倩来到沈家小院。
  二娘还拎着一只刚杀好的老母鸡,看样子感觉像是来送礼。
  要知道,在沈家本家的几个妯娌里,谁最抠门,那肯定是老二媳妇了啊!
  多少年了,沈冰月这是头一回见二娘亲自拎着一只鸡过来,那肯定是有事了不是。
  二娘变着花样夸了沈大铭,夸沈冰月,花式夸了一圈后,唉声叹气地:“我听说小园现在在京都,冰月给她报了个会计的培训,听老四媳妇说等秋天开学,小园就转成白天上学的那种班级了,说是要上两年呢,能参加考试,要是两年后考试都及格了,能拿上中专的文凭呢?”
  自从沈冰月的孩子出生,沈小园帮忙带了有两年半了,还是尽心尽力的,小家伙们都很喜欢这个小姨妈。
  沈冰月觉得,沈小园年纪还小,要是她有心想学一门技术,在京都应该是有机会的。
  就托同学打听,让沈小园去上职业培训去了。
  沈小园上了一学期后,也就和同一个培训班的同学打成了一片。
  还没回来的时候就征求过自己的意见,说是他们老师给推荐的,两年的脱产班,因为他们老师觉得她年纪还小,要是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正儿八经的上两年,基本功也扎实些。
  其实就是成人教育嘛!
  仍旧学会计。
  沈小园很想上,沈冰月听了也是很支持的,她有这个想法,沈冰月其实乐见其成。
  沈小园也就正经的报名,从今年秋天开始一周上六天课,跟沈冰月上大学一样的安排,休息周天。
  沈小园跟堂姐保证:“小侄子侄女也要上幼儿园了,到时候晚上和周末我还可以带孩子。”
  沈冰月当时就对沈小园说过:“你不用担心小家伙们没有人带,到时候要是人手不够,在京都找个我婆婆关系好的,白天帮帮忙就能应付下来,你就去好好学,有一门技术其实挺好的,女孩子,学点会计知识,以后就不用下苦力了。”
  这件事情,四婶赵英是一百个支持的,她觉得沈家本家沈冰月、沈大铭都出息了,自家儿子年纪还小,要是闺女能有点技术,以后找婆家就能找个条件好的。
  四婶交代闺女:“在你堂姐夫家勤快点,学费妈给你掏,咱也不要再要冰月给的钱了,妈有,妈给你,上完学也好好带孩子,要是没有你堂姐,你哪来的这机会。”
  本家人,这消息就被沈小倩听了去。
  沈小倩今年21岁了,因为投机倒把坐牢后,名声就不如以前了。
  虽说本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女孩子找婆家的时候,这点就成了沈小倩躲不开的污点了。
  按现在沈家的情况,本来是不愁找婆家的,但是县里有工作的人家根本就不会考虑沈小倩了,因为这个年代,有犯罪前科还是被有正式工作的人家忌讳的。
  来沈家提亲的大多都是农户家庭,有的见面后看不上沈小倩,有看上的,沈小倩也看不上人家,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沈小倩听说沈小园在京都的情况后,就绞尽脑汁,央求老妈来做做沈妈和沈爸的工作,想也跟着去京都。
  沈小倩去京都,不是想去学什么劳什子的技术,而是想在京都,先在封国栋负责的渔场的京都办事处先干着,自然是想在京都找婆家的。
  方桂花巴巴的说好话:“她就是想也去京都,先到她姐夫的渔场在京都的点上班,工资随便给点就行了,住宿舍也可以,住冰月那里的话,她也能帮着看看孩子什么的。”
  沈妈听了没吱声。
  因为沈家人都知道沈小倩是什么情况,那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