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家人不打诳语,更不理俗事,京里闹得再大,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所谓的‘天命凤女’竟没惹任何人怀疑。
可她一点也不稀罕。
四皇子瞧她的目光,仿佛在称斤论两。
她反抗过、吵闹过、也绝食过,可母亲从来不在乎她的感受,一心认为,这是为了她好,想要在名声和婚事上压大姐姐一头,一门心思做着将来四皇子荣登大宝,她母仪天下,大姐姐对她称首帖耳的一幕。
宫里教规矩的嬷嬷也进了府。
她每天都被各样规矩折磨着,与母亲的母女情份,也在母亲一次又一次,不顾她的感受,一次又一次的算计、争执、吵闹之中磨灭殆尽。
姐妹俩抱头痛哭。
宗长太太已经退出了庵堂。
姐妹俩哭了一阵,情绪也平复了许多,一起回了厢房,房间虽然不大,但一应用具还算齐全,穿用也还精巧。
虞幼窈放心了一些。
春晓麻利地打了一盆温水过来。
虞幼窈拎了帕子,帮虞霜白净脸,取了屋里的香露、香膏帮她涂了一道。
虞霜白还像小时候一样乖乖地坐着。
“香膏子都快用完了,我改天命人再给你送一些,”虞幼窈怜惜地,将她颊边的乱发,拂到了耳后:“我三表哥从海外,带了一种胭脂虫的染料,做得口脂鲜亮好看,也一并拿两盒给你,”她轻笑着,握住虞霜白有些发凉的手:“女孩儿家,就该打扮得鲜亮一些。”
------题外话------
8月26号,正文更完,后面还有几章番外,交代一下琐事!
第1079章 封后嘉礼
虞霜白又红了眼眶,依偎进大姐姐怀里,哽咽:“大姐姐,你不怪我?”
“有什么好怪你的?”虞幼窈轻抚着她的头发,弯了弯唇儿:“你可有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没有,”一听这话,虞霜白顿时急了,连忙从大姐姐怀里抬起头来:“我不会做对不起大姐姐的事,就是……”
“那不就是了,”虞幼窈截断了她后头的话,温声道:“你既没有对不起我,何来怪你?天命凤女之名,原也不是属于我,是宁皇后为了对付兰妃,为你母亲设下的圈套,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虞霜白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眼眶不禁又红了,要哭不哭的样子。
她最后一次陪祖母去宝宁寺,祖母回来后,就一直心神不宁,后来又上了一趟宝宁寺,想来‘凤命’之事,在那时就已经露了端倪。
祖母秘而不宣,显然是不想她承了凤命。
而她自己也不愿承了这命。
姚氏怎么折腾,也是她自己的事,确实和她没得干系,谈不上顶替,更谈不上对错。
“可别再哭了,”虞幼窈作出一副头疼的样子,捏了捏她红红和小鼻子:“你打小就喜欢哭,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每回都要哄老大半天,我从前就怕你哭,可别为难我了。”
虞霜白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可怜巴巴地望着她,模样十分滑稽。
虞幼窈“噗哧”就笑出声来。
虞霜白不依:“大姐姐,你不许哭话我。”
“好,好,不笑话你。”虞幼窈从善如流,可眼里唇边的笑意,仍然十分明显,惹得虞霜白好一阵恼怒。
“我真不笑了。”嘴里一边说不笑,虞幼窈却没忍住又笑了。
虞霜白鼓了鼓双颊,扑过去,就挠了大姐姐的痒处。
姐妹俩顿时笑闹一堆。
笑闹完了,两人整了整衣裳,相视一笑。
虞幼窈突然道:“我没怪过你,只是心疼你受苦。”
虞霜白眼眶又是一红,摇摇头:“庵堂里的日子,虽然清苦了一些,但族里待我还算照拂,也没像三妹妹一样,拘着不让我出门,我每日抄抄经书,为祖母、父亲、大姐姐祈福,日子也不难过,大姐姐别担心我。”
可,一人的一辈子那样长,虞霜白还那样小,往后每日都重复着一天的日子,是个人都要受不住。
虞幼窈握着她的手道:“我外家的商船,已经进京了,等到年后,万物复苏,商船就要出海,如果你不想呆在庵堂里,我安排你同商船一起出海,只不过,如此一来,你今后就要隐姓埋名,摒弃家族亲人……”
虞霜白眼儿一亮,之后又黯淡下来,摇了摇头:“这样会不会不妥当?”
父亲去世了,大哥哥和二哥哥有母亲照拂,将来各有前程,她与母亲又……
仔细想来,除了小时候与家中姐妹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情份,虞府其实没什么好留恋的。
可便是姐妹情份,她身在族中,呆在家庵,姐妹们也都嫁人了,今后也恐难再续。
这样一想,隐姓埋名,摒弃家族,仿佛也没什么。
只是,她如今这身份冲撞了大姐姐,庵堂才是最好的归宿。
她不能害了大姐姐。
“没甚不妥当的,族里由我来安排,”虞幼窈重重地握住她的手:“我外家是厚道人家,你随着商船出京,先在海外呆一两年,等事过境迁再回来,今后远离京兆,天蓝海阔,随你怎么去,有他们照顾你,我也能放心一些。”
虞霜白满心苦涩,张了张口想要拒绝,其实她已经想好了,等见了大姐姐最后一面,她就准备落发,一辈子青灯古佛,可看着大姐殷殷切切地看着她,话里话外皆是为她的满心筹谋,她根本拒绝不了。
若她当真一辈子青灯古佛,想来大姐姐心里也会难受。
虞幼窈又道:“皇上那边也不会多说什么,你所顾忌的一切,对我而言,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你我姐妹一场,我希望你能过得好些。”
虞霜白闭了闭眼,泪水顺流而下:“好,我听大姐姐的。”
虞幼窈总算松了一口气:“你且听我说……”
在来族里之前,她就已经想好了,怎么安置虞霜白,也想好了,怎么说服虞氏族里,虞氏族公正,也比较宽待族人,想来也不会驳了她的面子。
与虞霜白交代好了,虞幼窈就寻了老族公商议这事,老族公听完了后,竟半点异议也没有,张口就应下了。
令虞幼窈着实吃惊不小。
老族公轻叹一声:“霜白这孩子,也着实可怜得紧,他父亲临终之前,一直记挂着她,希望族里能宽大一二,照拂于她,她本身无错,也不是犯女,本该受族中照拂,如今长郡主顾念了姐妹情份,给她安排了更好的出路,族里没有不答应的道理,长郡主且放心,宗长那边由我来说,后头该怎样行事,我们都配合着。”
虞幼窈起身深深下拜。
——
正月十六,嘉礼当天。
阴沉了月余的天儿,终于见了太阳,橘红的阳光,从层层阴云之中透出,大放光芒,一扫天地之间的阴霾,照得天清地明。
难得的好天气,被视作吉兆,为原本的封后嘉礼增添了光彩。
一大清早,由虞阁老、并礼部尚书充当册封的正、副使,昭永帝亲自携官员,去天、地二坛祭天,到奉先殿行礼。
銮仪卫陈设法驾卤薄,于太和殿外,陈设皇后仪驾,于宫阶下,及宫门外。
天还没亮,虞幼窈沐浴净身。
光是梳洗,就折腾了足足一个时辰,全身上下连头发丝儿都含了香。
外祖母红着眼眶进了屋,给她梳头。
齿梳从头顶一下又一下地往下梳,外祖母哑着声音:“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十梳夫妻两老到白头,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虞幼窈眼眶不由一红,大滴大滴地眼泪流出来。
许姑姑连忙:“新妇哭嫁,拜别亲人,欢欢喜喜入夫家,大吉!”
第1081章 册立
册立皇后自有一套流程,与寻常女子出嫁不同,不需要哭嫁、梳头,但谢老太太坚持要为外孙女儿梳头。
谢老太太从她耳侧挑了一小缕头发,将亲手编织的一条红缨绳结到这一缕发上:“结缨许婚,勉之敬之,使汝不忘之耳。”
女子临嫁,亲人结上佩巾或缨绳许婚,使之不忘亲人教诲。
“外祖母。”虞幼窈这才终于有一种要拜别亲人,与亲人分离的难过与恐慌,扑进外祖母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这么多年来,她和谢府一直呆在一处,从来没有分开过,甭管遇到什么难处,一家人有说有商量,没有太多规矩礼数,平淡又朴实,就如这世间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一般寻常、平凡,可彼此之间的温情,却再也割舍不断。
谢府以家为名,她打造了一座坚固的城池。
让她有了坚固的堡垒。
坚实的后盾。
人一旦有了后盾,就有了有恃无恐的底气。
她从世俗的槁桎中挣脱而出,活得自在又随心。
谢老太太也哭:“现在随你怎么哭,等出了这个房间,就不能哭,要笑,笑得越开心,将来的福气就越多……”
她张了张口,想说一些训导的常话,可话到了嘴边才意识到,小幼窈儿嫁的不是寻常人家,而是天家,嫁的人也不是寻常人,而是当今皇上,有些话儿,说出来也不适宜,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祖孙俩哭成了泪人。
虞幼窈一边哭,嘴里一边嚷嚷着:“不要嫁人,我要和外祖母一起……”
进了宫之后,再想见谢府的亲人,就要宣见,规矩多不说,还要按照品级规定次数,规定相见的时间。
总归是一年到头,拢共也见不了几次。
谢府也不在京里,大半产业都在辽东,大半根基也都在泉州,将来南来北往,肯定是要重回泉州祖地。
想要见一面都难,想一想都觉得难受。
谢老太太哄了半天也哄不好:“好了,好了,我答应你,以后我和你外祖父经常随商船上京,进宫看你。”
虞幼窈这才消停了,可脸上也不见高兴:“外祖母年纪大了,哪儿能来回奔波,倒不如置个宅子,每年进京住一段时候。”
谢老太太想要拒绝,可眼瞅着外孙女儿,红着眼眶,拿眼儿瞅着她,大大的眼儿,被眼泪洗过了,显得清澈又明亮,眼睑下面湿着泪珠儿,大有一副,你要不答应,我就继续哭,哭给你看,直叫人疼进了心坎里去。
谢老太太无奈,只好满口应下。
虞幼窈这才破涕为笑。
谢老太太离开后,许姑姑领着一长串的宫人,如鱼贯耳地走进屋里,宫人们托着漆盘,自发地在屋里站了两排,拢共三十来人。
虞幼窈披散头发,只穿着了内单,任由许姑姑摆弄。
内着玉纱中单,领、袖、衣襟等处施红色缘边;
外穿金绣龙纹真红大袖翟衣;
前身正中系青赤色纻丝蔽膝,后身系大绶,饰金织龙纹;
腰间束以大带、副带、玉革带;
三带上需系挂玉佩、小绶、大绶等。
……
一样样,一件件,一丝不苟地穿到她身上,连衣服都穿了半个时辰,虞幼窈都快折腾得没脾气了。
这还没完。
冠服穿戴齐整后,许姑姑将虞幼窈推到梳妆台前,手脚麻利地为她梳了一个博山特髻,博山特髻,形如山岚,壮丽无比。
立马就有宫女,托着九龙九凤冠上前。
龙九、金凤九,中一大龙口衔大珠,作戏珠状,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八龙九凤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
凤冠甫一戴到头顶,虞幼窈顿时感觉脑袋一沉:“比长郡主的头冠还要重了许多。”
许姑姑一听就笑了:“凤冠上珠玉、翠宝、金累丝、嵌猫睛,除此之外,未雕琢的五色天然宝石,有一百三十多颗,大小均等的上珍珠五千多颗,自然要更沉一些。”
虞幼窈眼儿发懵:“殷怀玺害我。”
许姑姑忍着笑意,皇上的登基大典一切从简,封后的嘉礼也理应如此,但新皇在冠服和礼数上下了不少功夫,把内务府和礼部折腾得够呛。
礼制的九龙四凤冠,改了九龙九凤冠。
反正是改朝换代,新皇想要怎么改,就怎么改,大臣们若有异议,也不能拿前朝礼制来说话,以免冲撞了新皇。
将珠翠面花,珠排环、皁罗额子等饰品一一佩戴:“站起来我再看看。”
虞幼窈依言站起,感觉身上沉甸甸地,压得人都快喘不过气来。
许姑姑围着她转了一圈又一圈,仔细端详了又端详,又帮她整了整衣裳,这才将玉谷圭,捧到她面前。
《周礼/考工记》云:“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
‘玉谷圭’两面均刻有谷纹,象征谷芽,取“谷以养人”之意,虞幼窈伸手将玉谷圭握在手里。
之后,许姑姑又提了嘉礼需要注意的礼数。
因嘉礼的礼数细枝末节,十分庞杂,虞幼窈虽然倒背如流,可事到临头,仍然有些心慌意乱,不敢大意。
等冠服穿戴整齐,已经到了未时。
虞幼窈饿得前胸贴后背,一脸哀怨地看着许姑姑,许姑姑连忙端了一碗药膳过来,一勺一勺的喂她。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斜,橘红的太阳收敛了光热,红得越发如血似荼,绚丽的云霞天边翻涌,显得无比瑰丽。
吉时已至。
担纲正、副使臣的虞阁老和礼部尚书,携着皇后的卤薄仪仗带到了长郡主府,虞幼窈连忙上前听封。
见她要下跪,虞阁老连忙上前道:“皇上有旨,除祭礼外,长郡主不必下跪行礼,站着听封即可。”
虞幼窈从善如流,躬身听虞阁老宣读册文。
册文溢美词彰,功德巍巍,大有称讼之意,待宣读完毕,虞阁老将册文交给了礼部尚书,虞幼窈从礼部尚书手中接过皇后的册宝,册文和宝玺,统称册宝。
皇后的宝玺又叫凤玺,凤印。
礼成之后,礼部尚书连忙道:“请长郡主乘辇入宫。”
册宝授予,但这仍然还是册封前的礼数。
虞幼窈到了垂花门前,一辆七宝华盖宝幢的豪华车辇,就停在垂花门前,许姑姑扶虞幼窈上了车辇。
第1082章 亲迎
驾辇驶出长郡主府,皇后的仪仗随侍在侧,仪仗绵延数里,蔚为壮观,长安街派重兵把守,两侧的百姓激动欢呼。
沿途有乐官奏乐,一首《关雎》显得宏大无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瞧那河里头,关关和鸣的雎鸠,贤良美好的女子啊,是君子的好配偶。
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日日夜夜总在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又覆去难入睡。
悠哉悠哉——
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
车辇在钟鼓乐声之中,沿着长安街到了宫门处,已经天近黄昏。
娶妻正黄昏。
时辰分毫不差。
许姑姑笑容满面,高呼一声:“大吉!”
随行的一应内侍宫人,也随之一起高呼:“大吉!”
车辇缓缓停下。
虞幼窈正要询问,就听到车辇旁的许姑姑道:“皇上亲自到宫门口来迎您,身上穿着周制玄纁婚服,黑中扬红,领襟、袖缘,都施了大红,胸前系着一朵连理红花,骑着高头大马,马头上系了一朵大红结彩,很是喜庆,也甚是意气风发。”
虞幼窈默了一下。
封后的嘉礼,身处宫中的殷怀玺要比她更忙,要忙着祭天、祭地、祭祖,从早到晚,几乎奔波不停。
也没时间亲自迎亲。
没法去长郡主府亲迎,就一直等在宫门口迎她入宫。
她从天没亮,就一直折腾到吉时,封后的嘉礼十分繁琐,可不论哪一样,都和她所知的婚仪不同,没有半点喜庆样子,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庄重,肃穆,也就让她一直十分恍惚。
也是直到这一刻,虞幼窈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