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雷霆手段,当下就骇得一干军师幕僚面如土色,扑通扑通地跪了一地,也没能让虞幼窈改变主意。
反对者被拖出去,剩下的一士人面面相觎,总觉得眼前的韶懿长郡主,与他们听说得不一样。
是错觉吧!
虞幼窈目光一扫在场众人,温声道:“你们没去过战场,不知道战场上物资有多么艰难,说什么誓死不吃北狄的东西,那是纯粹的瞎扯淡,战士们打了胜仗,也要打扫战场,清点物资,利用狄人的物资来壮大自身实力,这难道是错的?”
“武穆王更是亲自带兵深入草原,抢掠狄人的物资,管它东西是谁的,吃进肚子里,就是我们自己的,杀到了敌人,就是赚了,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就是胜利,战场上物资就是生命,战士们吃饱了肚子,才能打胜仗。”
“北狄兵强马壮,这也是事实,我们不会妄自菲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也要吸取他人的长处,一步步拉近与他人差距,壮大己身。”
“先秦时,曾经横纵草原,不可一世的匈奴灭绝了,楼兰也灭绝了,突厥也灭了,但我汉人却传承不灭,因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有容乃大,展现了强大的包容,允许各族文化,在汉土上百家争鸣,曾对大秦百万雄师造成威胁的百越,被我们征服、同化,归于汉治,这难道不足以说明这一切吗?”
这一席话,说得在场不少人都面露羞愧。
他们自诩是有才之士,这才受到了武穆王府的招揽,得已效忠武穆王府,可却因长郡主是女儿身,uu看书对她产生了偏见,妄自尊大,藐视长郡主,可论格局之大,眼界之宽,胸襟之广,心思之独到,却是远远不如。
经过这一段插曲,在场的诸位军师幕僚,都摆平了心态,开始正视韶懿长郡主提出的各种建议,进行激烈的探讨,对军需补给线进行增设、更改、优化,使之更加方便、快捷,机动性也更强。
如此三天后,军需补给方面的改革也正式确立。
以第一批军需补给的运送作为试验,通过运送的快慢,及隐蔽性,发现这一方案安全可靠,运作物资也更方便快捷。
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迅速在军中推广,起初战士们并不习惯狄人的食物,供应大了,难免就有人怨声载道。
没过多久,战士们就发现酥酪、马奶酒、羊奶酒、干奶粉,在恢复体力上比平时吃的面食要更方便快捷,也就接受良好。
一个个对长郡主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连殷怀玺都没想到,小姑娘回到襄平后,还憋了这么一个大招,在双方战力相当的情况下,战术的运用,以及战士们体力恢复的快慢,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殷怀玺一早就知道,大周将士在战场上,体力的恢复速度弱于狄人,故而一直被动守御,鲜少主动出击。
第1047章 出——征——
殷怀玺也不是不清楚,这一切和狄人饮食有关,但北狄的饮食习惯与大周完全不同,酥酪、马奶酒、羊奶酒、干鲜奶等,在北狄是寻常东西,在大周却没法作为军需供应全军,也没有人会做。
当然,也可以寻了人研究这些吃食,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恰好是幽军欠缺的。
虞幼窈能轻易做出来,是因为他洗劫了北狄三十余部族的文献,上面有相关记载。
畜牧业的高速发展,这才带动了奶制军粮的推广。
没有绿肥,一切都是白搭。
想要干成一件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虞幼窈解决了,他一直以来最大的难题。
“呜――呜――呜――”号角的声音高亢凌厉,从远方传来,地在天地之间盘旋不绝。
殷怀玺抬头,望向了狭裕关方向,整个营地静得只有呼啸寒风,尖嚎怒咆着,誓要将这角声撕碎。
战士自觉排兵列阵,不消片刻整军完成。
殷怀玺跃上了战马,高声道:“狄人的号有吹响了,我们和狄人决一死战的时刻到了,你们,”他的目光,掠过排列四方的战士,陡然拨高了音量:“怕不怕?”
营地里的战士高举兵器,一个个兴奋得,眼冒眼光,大吼:
“不怕!”
“不怕!”
“不怕!”
冲天的战意,化为虎龙之势,将尖嚎怒咆的寒风也一并撕碎,昭示着他们誓要踏平北狄的决心。
这一战,他们等了两年。
整整两年。
漫长而又短暂的两年。
殷怀玺沉声道:“古有冠军侯,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自此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亦有李靖,灭突厥,亡其家国,灭其种族,马踏狼居胥山,功拜封狼居胥。”
‘封狼居胥’是武将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功拜封狼居胥,也只四人之少,试问在场每一位战士,有谁不想打到狼居胥山,踏平北狄,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在姑衍山祭地禅礼,扬我国威,祭我忠魂,告慰那些牺牲在北狄铁骑之下的英魂?!
殷怀玺拨刀,刀指草原方向:“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那片土地,曾是我汉人征服过的领土,那片草原上肥羊壮马,曾是我汉人放牧的地方,那里肉美酒香,金银财宝不计其数,也是掠我汉人之财,今殷怀玺,率五十万大军,征讨狄贼,收复河山,不破北狄,誓不还……”
战士们举起兵戈,排好盾牌,立起长矛,与武穆王起宣誓:
“不破北狄,誓不还……”
“誓不还……”
“不还……”
“还……”
“……”
想到了北狄的美玉、宝石,
想到了北狄的牛羊壮马,想到了北狄的紫玉琼,想到了北狄的刀兵,弓甲……
这两年来,尝到了甜头的战士们,一个个眼放绿光,一门心思想着,要将这么多年来北狄,从大周抢掠的物资,加倍地抢回来。
殷怀玺高喊一声:“击鼓!”
“咚咚咚”的鼓声雄浑、威严,宛如赫赫威雷响彻天地,直冲云霄,与高亢凌厉的号角声,在风中呼应。
殷怀玺一声令下:“大军随我,出征!”
他说的是出征,不是出战。
是征讨,更是讨伐。
大军离开营地,殷怀玺突然转头回望,黄文献注意到他的异样,迎着他的目光转头,那个方向正是襄平所在的方向。
他张了张嘴,正要说什么――
殷怀玺一夹马腹,高喊:“出征!”
马儿宛如疾电,冲射而出。
北狄大军压境,武穆王领兵应战的消息,遍传了整个大周。
北狄号六十万大军,但拉达汗王一统草原,合攻大周,能调动的兵马远不止六十万。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大战。
就在这时,襄阳城再传噩耗,梁王亲率二十万大军,败三十万伐梁大军,永乐侯杀徐国公,带着残余的七万兵马,以及大批粮草军需,反叛朝廷,投靠了梁贼。
梁贼不费吹灰之力,就彻底占据了湖北,并且持续向与湖北相邻的河南发起进攻,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消息一经传开,朝廷威严尽失,民心尽丧。
虞宗慎听到这消息时,喉咙一痒,就咳了一口血:“当初,我将徐国公派到湖北,就是为了借徐国公之威,压制永乐侯,徐国公掌控大军后,我连下三道密信,让徐国公杀了永乐侯,以绝后患。”
当时,永乐侯掌控三十万伐梁大军,正是威望正浓,风头正盛之时,不管派任何将领过去,都未必能越过永乐侯,掌控三十万伐梁大军,也因永乐侯是徐国公麾下一员大将,唯有徐国公才能压制一二。
屋里头一片死寂,uu看书虞阁老靠在椅子喝茶。
半晌后,虞宗慎冷笑:“徐国公的心思很好猜,永乐侯虽是徐国公麾下的一员老将,但手握兵权多年,在朝中颇有威望,早前有人在朝中混水摸鱼,将宁国公旧事揭发,举朝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徐国公名声大损,对朝廷心生不满,不杀永乐侯,以防朝廷卸磨杀驴。”
虎威将军之死,虽然永乐侯有逃脱不了的罪责,但若能将功折罪,此事也会不了了之,永乐侯不死,就始终是徐国公的助力,徐国公势大,朝廷就不能拿他怎么样,徐国公甚至还心存了,想借伐梁大军拥立三皇子的心思。
如此一来,永乐侯就不能杀。
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盘。
可他大约做梦也不会想到,永乐侯勾结梁贼,出卖了伐梁大军的军情,导致了伐梁大军的惨败,还搭上了一条命。
伐梁大军的惨败,源于徐国公私心太重。
否则,梁贼不可能轻易大败伐梁大军。
虞阁老搁下茶杯,也是痛心不已:“伐梁大军配备的是最精良的武器装备,集京兆、天津、河北、河南等产粮重地大半粮草军需,如今全便宜了梁贼,梁贼实力大增,连休整都不需要,就能连连攻伐,想来不日就能拿下河南。”
第1048章 弃京保北
伐梁大军败的太猝不及防,因为永乐侯的反叛,梁贼在这一战中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还获得了一批精良的武器装备,大量的粮草。
梁贼趁热打铁,攻打河南,可谓是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朝廷再反应,已经错失了抵御的良机。
虞宗慎闭了闭眼睛,虚声道:“南逃吧!”
最后三个字,他说得异常艰涩。
东宁王不是善茬,东海一带势必会再起烽烟,眼下唯有江南一带,在叶寒渊的掌控下,暂时还无人胆敢染指。
江南物资丰富,难民逃到江南一带,才有活路。
虞阁老轻叹一声:“这话还为时尚早,端郡王执掌的二十万兵马镇守在热河一带,总也不能不战而降,眼下朝野上下,人心浮动,你好好养着病……”
虞宗慎又一连咳了几声,每咳一声,唾沫里都带了血丝:“河南既失,河北焉能保全?让、让镇国侯指挥京卫营,把、把京里那些世家、豪族围了,抄没七成家财,送、送到北境,弃京保北。”
虞阁老大吃一惊:“你怎能有这样的想法,你可知这样做,是要背万世骂名。”
“人死如灯灭,等我死了,后人怎么骂我,我也就不知道了,何必在意?”
虞宗慎轻笑了一声,与平常仿佛挂了面具不同,这一笑,倒是透了几分桀骜与洒脱,显得无比真实。
虞阁老并不赞同:“你这是心存了死志?你还这样年轻,胡御医也说了,你这病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若你能放宽心,身体未必不能养好,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你又何必自苦?”
早在虞老夫人去世之后,虞宗慎的身体就出了问题,起初族里没有人知道,等到发现时,他的病情越发严重。
夺情回朝后,诸事庞杂劳累,病情有失将养,就越发严重了。
虞宗慎淡声道:“我也想过释怀,但没有人给我这个机会。”
他从前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孤身南下,开海禁,利民生,遇得娇娥,梦想着建功立业,向皇上求一道圣旨,风风光光地将她迎进门,从此举案齐眉,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奈何造化弄人,求之若狂的女娇娥,成了长嫂。
他恨,他也怨,却不知道该恨谁、怨谁。
一颗心,生生地被碾碎。
他就想啊,谢氏是多好的女子啊,嫁给大哥后,一定能与大哥举案齐眉,夫妻恩爱,只要谢柔嘉过得好,他应该也能放下,也能释怀,试着接受母亲为她娶的良妇,便是不能恩爱一生,至少也能相敬如宾。
可是,他却眼睁睁看着自己求而不得,思之若狂的人,被大哥奚落、冷待、嫌弃,甚至是背叛,最后落了一个红颜薄命的下场。
他恨!
他也想放下,也想释怀。
却没有人,
给过他这个机会。
他也想接受姚氏的,可每当看着姚氏,端着一副书香女的清高嘴脸,装得一副温婉知礼的样儿,口口声声说着与谢柔嘉掐尖、攀比、别苗头的话,话里话外皆是瞧不上谢府商户出身,彰显自己出身有多高贵。
而这一点,却是恰好戳到了他的痛处。
母亲若不是存了这样的门户之见,谢柔嘉怎会成了他的长嫂?
他痛心又失望。
母亲碾碎了他的心,让他求而不得,为他求娶来的【良妇】,也不过如此,尚不如谢柔嘉半分的敞亮、明媚。
见过那样敞亮、明媚,活得真实又鲜活的女子,这世间可还有其他人可入眼否?
没有!
他身上背负着寡母混合了血与泪的期盼,背负了父亲临终时兴家旺族的重托,背负着家族数百年来的荣辱兴衰,他这一生,都是为责任而活,谢柔嘉是他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的人生里,唯一的妄念。
因为谢柔嘉是他的光啊!
他心向阳光。
自明媚。
若失却光明。
自地狱。
死了也好。
若有来生,他必然要守在奈何桥旁,等他念想了一辈子的娇娥,一世不来,就等二世,二世不来,就生生世世……
想来天长日久,总能等到。
屋里头静得落针可闻。
事已至此,往事何必再提,虞阁老终是长一叹:“弃京保北兹事体大,你要考虑清楚。”
虞宗慎表情平淡:“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烈公弑君,迎了新帝,是为了黎民苍生,却负了忠肝义胆,他插肋而亡,以一家性命成全了忠义,如今我将他曾经走过的路,再重新走一遍,弃京保北,为我华夏子孙,图个万世万代。”
虞阁老没再说话,京中兵马不足也是实情,永乐侯的反叛,给了朝廷致命一击,朝廷威严尽失,军心士气大损,民心尽丧。
梁贼得了伐梁大军的大批人马和军需,是陈旧布新,今非昔比,如今趁热打铁,uu看书河南必失。
这一战也将明朗化。
热河和京兆加起来,不足三十万人,而梁贼这一路,人是越打越多,想来攻下热河,进军京兆,恐怕也是时间问题。
届时梁贼第一个,就要拿京里那些世家豪族开刀,识相的,交出家财,还能保命,不识相的,派兵把府邸一围,就能把世家累积的家财,抄个底朝天。
便宜的还是梁贼。
现在抄了他们的家,把钱财物资送到北境,好歹还能助威武穆王阻挡北狄铁骑,护汉人国土。
虞阁老道:“这事儿交给镇国侯,也算合适,他们家从祖上就跟着高祖皇帝,是立了从龙之功的人家,以镇国为封号,世代受朝廷荫萌,承皇恩浩荡,忠心于朝廷,梁贼一旦打进京里,首先要拿他们这些老勋贵开刀。”
以镇国、卫国、安国,宁国等,为封号的勋贵,大多都是祖上有从龙之功的人家,后代降了爵,但朝廷仍感念了祖上的功勋,所以没有改号另封,只要不作死,历代皇帝也十分厚待。
国难当头,势必要与君共存亡,才能全了世代忠义,倘若改节另投,也不会受到新帝重用,世代子孙,还要承受骂名,甚至就算另投,也未必能保下性命。
没有选择。
第1049章 南逃,北投
不像他们虞氏族,是书香世家,不掌兵,家中两座功碑,一座是前朝宰辅,一位是贞妇,皆是天下之范尔,北方还有一位鼎鼎大名的韶懿长郡主。
虞宗慎点头:“以此向武穆王卖好,将宋氏子孙送往北境,受武穆王庇护,可保性命,他一定会做。”
梁贼打来了,这大周,除了武穆王,谁也保不住宋氏家族,牺牲一人,可保宋氏全族,为图宋氏子孙后计,何乐而不为?
今日这一番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