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她,还来不及松一口气!
随即,殷怀玺宽阔的胸膛,就追了上来,壁垒一般地坚实、森严,贴覆在她单薄的后背,揽在腰间的手臂,倏然收紧,就将她细瘦的身子,将她严丝密缝地扣在怀里。
虞幼窈有些不自在。
殷怀玺的声音,立时在耳畔响起:“别乱动。”
声音罕见地,透了一丝强硬,虞幼窈心中一慌,也不敢再乱动了,殷怀玺用力踩了马蹬,马儿仰头,嘶鸣了一声,“哒哒哒”沿着山道上山。
春晓打算跟上去。
殷十却上前一步,伸手将她挡住:“前面山势陡峭,马车走不多远,就无法通行,老帽山西面有一处峡谷,春晓姑娘带人从南面绕道去峡谷,先行安置,届时殿下会带郡主过去小憩。”
春晓有些为难:“小姐身边……”
殷十道:“殿下会照顾郡主。”
春晓无语,她当然知道,表少、殿下会好好照顾小姐,但孤男寡女的,难免有些不妥,出门的时候,老太太特意让小姐,多带了一些人在身边,临走时还将她叫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要时刻跟在小姐身边,不能离开太远了。
可这还没有上山呢,殿下就将小姐“拐”上了马,先跑了,丫鬟、妈妈、婆子十几个人,也只能干瞪眼。
春晓等了一会儿,见上山的马儿渐行渐远,小姐也没有旁的吩咐,只好听从了殷十的安排。
马儿走得很慢,沿着一条天然的石板、石条的小径,拾阶而上。
虞幼窈很快就适应了马背上的颠簸,放松了心情,欣赏着周围的景致,或千奇百状的奇石,或一簇山花烂漫,或一株老树古松……
薄薄地衣裳,挡不住早春瑟瑟地寒意,越往高处,寒意愈浓,虞幼窈下意识靠进了殷怀玺的怀里,后背坚实温暖的胸膛,连身上的寒意也一并驱散。
又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山势平坦开阔之处,虞幼窈如履云端,极山远眺,看到了远处山峦葱郁起伏,流泉飞瀑,气势磅礴,有一条河流,宛如一条银带,环山绕谷,飘落西去,有一种星河倒映。
殷怀玺道:“那是复州河,连城有一部分适合耕种的耕地,都集中在那一带,百姓们多以耕种为,周边有自然生长了大片的柞树林,你名下的一百万亩山林都在那一带,包括莲镇、复镇在内,附近有十余多个乡镇,可以安置灾民。”
连镇和复镇算是比较大了,一个镇可抵寻常一个小县。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连城拢共有多少人口?”
殷怀玺道:“辽东一带多战乱,自古以来就地广人稀,连城耕地少,粮产不足,居住人口则更少一些,大约二百万人众。”
确实是地广人稀,虞幼窈又问:“复州河一带十余个城镇加起来有多少人呢?一下收这么多流民,会不会对当地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811章 牵手
倒不是虞幼窈之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是这段时间,又有不少流民涌向了连城,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流民人数还要激增。
连城耕地少,粮食产量也有限,养蚕能换粮换钱,却也要保证当地产粮,是否能养活这么多人,各地粮食都是供不应求,关键还要自给自足。
殷怀玺:“连城辖下有三个县级镇,庄河、复镇、莲镇,连城的蚕业都集中在庄河,复镇和莲镇以耕种为主,还有一个海岛县,岛上居民以渔业为生,连城有很大一部分海产,都是出自那里,单以地域大小,以及当地物资划分情况,农工发展情况来看,安置二十万流民绰绰有余了。”
这样看来连城的发展潜力确实很大,虞幼窈心中一松:“连城耕地少,农业受地域所限没办法大力发展,就要以蚕业、海产为主,但民以食为天,至少要保证当地的产粮能够自给自足。”
殷怀玺也知道她的顾虑,解释道:“养蚕是精细繁琐的活儿,也不是人人都擅长,到时候也会安排一些人开荒种番薯,也会安排一些力气大的人,去海岛县上打渔为生,饶是如此,还是养蚕的人居多,过度养蚕会破坏山林环境,你今后要多注意,林木规划养护。”
殷怀玺心中有成算,虞幼窈也没再多问:“可能头两年因为没有耕地,又是背井离乡,没有别的活路,会有大批人养蚕过活。”
“最多一两年,流民们在连城扎根了,就可以尝试寻摸别的活路,一些真正掌握了养蚕技术,并从中获利的人,会继续养,一些只能靠养蚕勉强养家糊口,填饱肚子的人,就会放弃养蚕,另谋出路。”
而且,大户人家的庄子上,都有专门规划养护山林的护林人,会定期巡山、伐木、植树、养树、造林,以保证庄子上林木能可持续发展,年份好的木料,一直都十分紧缺,如此也能避免主家受到损失。
殷怀玺点头:“也好,种田产粮才是头等大事,多一个人开荒,就多一个人产粮,番薯贱活,就是在荒地也能种活,多种几年番薯,开荒的地也能养活了。”
他决定接纳更多流民,并非士绅们的钱粮,而是番薯。
番薯能活命,还能养荒地。
种两三年,辽东一带的农业就发展起来了。
虞幼窈又想到辽东一带,还有十余个县区要开劈蚕场,虽然有了连城的先例,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却还是关心地问了情况。
殷怀玺脱了外袍铺在平坦的地上,拉着虞幼窈坐下:“各地的蚕场已经派人去开劈了,其中以丹东的规模最大,大头留给你,及军中丹东的将士、当地的散户、外来商贾,剩下的才允许士绅沾手。”
散户势弱,斗不过士绅。
外来商户财力雄厚,但因为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会受到当地士绅的排挤和肘掣。
引进外来商户的目的,是为了分化士绅利益,散户和外来商贾,分则各为其利,合则能制衡当地士绅。
二方互相牵制。
虞幼窈就成了制衡的关键,一旦有哪一方,损害了当地的利益,虞幼窈可以另联合一方,轻易对付另一方。
虞幼窈一下就明白了其中关键:“因为旱情波及甚广,大周朝很多地区都发生了暴乱,商人蒙受损失,自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就有不少商人都涌入了辽东,势必会对当地士绅,造成一定的冲击,士绅们的利益分化成了必然,削弱了士族对当地影响力,进一步削弱了士绅的势力。”
朝廷的国策,明显是在针对士绅,这让各地的商人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加之北境在殷怀玺的镇守下,还维持着太平景象,给商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北境大肆收容流民,人多同样也代表了生产力,对商业发展有利。
她这才认识到,国策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也明白了,为什么外祖父会刻意提点她这一点,因为老辣的商人,早在提点她时,就已经预知了,这一国策会对整个北境,造成的巨大影响力,也清楚一个国策,就能让殷怀玺在北境,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单刀直入,一击中矢。
同时!
虞幼窈激动道:“外来商贾身后代表的是更广阔的人脉、渠道、物资,就相当于,将外面的资源引进了辽东,辽东一带就不会在士绅的把持之下,进入内耗情况,进而发展成盘剥百姓,这对北境的发展十分有利。”
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将为北境,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优势。
殷怀玺笑了:正是如此。”
虞幼窈轻叹一声:“外祖父,可真厉害啊!”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外祖父没提这些,也是心存了磨练她的意思,等国策的事办成了,她就能明白,一件事这背后一连串的利益效应,是开拓了她的眼界和胸襟。
殷怀玺深以为然。
身为一个商人,谢老爷子比谁都清楚,北境士绅之间的水有多深,对士绅之间那点事,再明白不过了。
也清楚,解决士绅不论是利诱威逼都不管用。
官有官途,商有商道,盗亦有盗,勾连了士与绅的,始终还是利益,左不过一个商字。
解铃还须系铃人!
经商上面的事儿,还是应该由商来解决。
朝廷颁发了国策,虽然能暂时压制士绅,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国策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了其他商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下山的路太陡峭,虞幼窈不敢坐马。
“山路不好走,我牵着你。”殷怀玺小指,轻轻勾了一下她的手指,见虞幼窈没有躲开,他顿时胆儿肥了,连忙将虞幼窈的手握在手里。
虞幼窈面颊一红,忍不住低下头悄悄瞧了几眼,两人交握在一起的双手,小声道了一声:“好。”
手是没少握过,却从来没有这样明目张胆地握,感觉完全不同,殷怀玺耳根有些发红,却故作镇定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我是担心你不小心摔着了。”
第812章 我背你
一边说着,殷怀玺又悄悄握紧了她的手,柔若无骨柔荑,宛如膏脂一般绵软细润,总担心一个没握紧,就要从手上滑开。
他蹙了下眉,将手指塞进她的指间,与她十指相扣。
虞幼窈低着头,眼睫止不住地轻颤,是花开却枝低时,那欲盖弥彰的娇羞。
也不知道,是不是虞幼窈的手太软,握在手里紧了不行,松了一不行,轻了不行,重了更不行,让殷怀玺的心,也跟着一起,软得一塌糊涂,人也有些紧张,下意识就绷直了背脊,清了清嗓子:“你的手太软滑了,不握紧一点,会呃……”
仿佛一下被人掐住了脖子,声音嘎然而止,白玉般抽搐了一下,猛然涨得通红。
山风缱绻地拂过山林,树梢掀起了细细地绿浪,发出沙沙地声响。
殷怀玺下意识看了虞幼窈。
她低着头,从侧边瞧去,眼睫又长又卷,“扑棱”“扑棱”地乱颤,仿佛有一只蝴蝶停驻在眼上。
殷怀玺这才注意到,她耳朵红得要滴血了。
“咳!”他用力咳嗽了一声,眉眼有些无辜,眼神却有些飘忽,大约也没想到,解释的话,怎么了到了他嘴里,怎么就变得又轻佻,又孟浪。
仿佛在,轻薄人似的,太不庄重了。
他眼神儿心虚乱瞟,小声地辩解:“呃,其实也没那么软滑,”他虎躯一震,觉得这话不对,又不知道哪里不对,补充:“不,你别误会,没说你的手不软滑,就是,”他连舌头都打结了,在软滑与不软滑之间反复横跳:“就是,你的手本来挺软滑的,我不该说你手太软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殷怀玺一脸崩溃地吱唔着,有点生无可恋。
虞幼窈还是头一次见他磕磕巴巴,话也说不利索。
她拼命抿着嘴,憋着笑,粉白的面儿,也不知道是憋的,还是羞得,宛如含苞的春杏,蘼腻娇艳。
“这也不对,那也不是,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虞幼窈故意问他。
空气静了几息。
没听到他说话,虞幼窈就抬眼瞧他。
殷怀玺恢复了矜贵雍容的神情,显得从容不迫,唇边含了一缕意味深长的笑意:“就是觉得,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眼见虞幼窈满面红霞,才抬起的眼儿,轻颤了一下,又轻敛了下去,他突然变得理直气壮:“握在里头浑然无骨,柔如无物,总担心稍不留神,就要从我手中偷偷溜走,便,”他又将手中软腻握紧了几分:“想要握紧了一些,就逃不走了。”
夸自己未来媳妇儿,心虚什么?!
那必须是要可劲地夸。
虞幼窈觉得这话意有所指,就瞪了他一眼,小声嘟嚷:“谁要逃了?”
殷怀玺清了清嗓子:“反正握紧一点准没错。”
虞幼窈红着脸儿,低下头。
殷怀玺自觉有理,眼儿也不飘了,从他的角度瞧去,她乌发如云,头顶的单螺,耸起如螺的峰峦,乍然一眼烟鬟雾髻,巫山一段云委,堆砌在白腻腮边,衬她螓首峨眉,交襟的上衣,领如蝤蛴,细瘦如玉的长颈,弯了一截儿,委婉又动人。
殷怀玺眼儿发直,却又拼克制自己,挪开了眼睛,生平头一次,对自己引以为熬的自制力,产生了怀疑,他喉咙滚了滚,声音也有些嘶哑:“我们下山吧!”
下山的路,和上山不是同一条路,要更陡峭一些,虞幼窈一手拎着裙摆,低着头看路,殷怀玺走在她前面半步,为她引路,不时提醒她小心,注意脚下,慢点……
马儿“哒哒”地跟在身后,时不时停下来,吃一口路边的野草。
走了不多会,虞幼窈额头、鼻尖溢了香汗,她轻轻喘着气儿,面颊有些潮红:“还有多久能到山下?”
脚下虽然穿了小靴,出行很方便,但为了舒适,小靴是牛筋的软底鞋,鞋底还是薄软了一些,寻常走路不成问题,但山路凹凸不平,石板冷硬异常,走在上面有些微微硌脚,走了不多久,就觉得脚底有些酸麻。
只是比起坐马下车,她宁愿吃些苦头。
“还要再走一段路,山势平坦一些就能骑马,累了吗?”殷怀玺时刻都注意着她,一早就发现她呼吸带了喘意,已经有些吃力,只是虞幼窈没提,他就装作不知道,悄悄放慢了下山的速度。
“是有点。”听他的意思,没那么快到山下,虞幼窈犹豫着,是坚持继续走,还是强忍着山路陡峭,感受一下骑马下山的刺激?
“这一段路要陡峭一些,走起来比较吃力,你还没学会骑马,骑马下山也不安全,”殷怀玺看出了她的为难,眼中透了深邃的笑意,放开了紧握在掌中的手,蹲到她面前:“上来,我背你下去。”
他的语气,透了不容置喙的强硬。
却到底是征战沙场的武将,又是手握重权的上位者,身上本就带了雷霆万钧、不怒自威的慑人气势。
叫人生不也反抗之念。
平常在她面前,殷怀玺刻意收敛了气场,很少展露这一面。
所以,虞幼窈挺吃这一套,只犹豫了瞬间,就主动上前爬到殷怀玺的背上,手臂自觉缠住了他的脖颈。
殷怀玺手臂,放到她的腿弯处,抬起她的双腿,缓缓站起来。
虞幼窈从殷怀玺的臂膀处,看到了陡峭的山路,心里还有慌:“要不,我还是下来自己走吧,山路本来就不好走,再背一个人,好像挺危险的,总归我们也不赶时间,山中景色也好,走一段,歇一路,慢慢下去也好。”
“不用,”殷怀玺稳稳当当地沿路往山下走,他走得很慢,很慢:“山路不好走,那是对于你而言,我是习武之人,从七岁开始,在腿上就绑了沙袋,每日上下山训练脚力,一时不停,莫说是背一个你,就是背,”一头大肥牛,他自觉将到了嘴边的话,吞进肚里:“两个你,你也不成问题。”
从前在幽州时,父亲带他们一家出去游玩时,就经常这样干,不然他干嘛回来的路上,挑了另一条更陡峭的山路?
第813章 想歪了
虞幼窈没听出,他话中有一瞬间的怪异。
背这姿势,无论是背人还是被背,都不怎么不舒服。
背人的人力气和腰力不足,就容易腿软,走不了一会儿,腰就塌下来了,背上的就会往下打滑。
殷怀玺稳稳当当地托着她的双腿,躬着背,让她趴得更舒服一些,却不弯腰,便是后背负重了,也挺直着,这就避免了她身体下滑。
虞幼窈也不会因为身体下滑,感到不适。
也因为他背得稳实,虞幼窈没那么紧张了,原本缠在他脖子间的手臂,也放开了,随意搭在他的肩膀上。
随口就夸了他一句:“你腰还挺好的!”
冷不防的一句,让殷怀玺诡异地静默了一瞬,接着就仿佛被什么呛进了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