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万福-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谢府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切只是一个圈套。
所谓的密信,不过是宋明昭自导自演。
宋明昭得知梁王要反,谢府要逃,想要谢府的钱财,又担心打草惊蛇,惊动了梁王,故意引诱谢府自投罗网,好将谢府一网打尽,将谢府的商船、钱财收入囊中。
谢府上当了。
那天晚上,虞幼窈被谢府安排的人,护送到了津县码头与谢府会合。
就在他们要坐船离开时,宋明昭带人将谢府团团包围。
太外祖父掩护三表哥逃跑,被当场射杀。
三表哥逃入海里,生死不明。
宋明昭扣了谢府一个私逃、谋逆的罪名,抄没了谢府所有家财,谢府阖府上下都被判秋后问斩。
唯独年岁最小的五表哥被赦免了。
这是大窈窈苦求宋明昭,心甘情愿沦为血药引,供虞兼葭取血,换来的唯一一条活口。
为了谢府唯一的活口,后来大窈窈无论再痛苦,再绝望,也只能默默承受。
宋明昭踩了谢府满门的鲜血,扶持四皇子登基,一步一步位极人臣,借着这一笔钱,新皇登基之后,免赋百姓,抚恤军队,迅速稳定了朝中大局。
谢府问斩的那天,宋明昭大发慈悲,允她去为谢府送行。
大窈窈去了。
就算知道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一个人头落地,大窈窈依然不愿懦弱逃避,不忍亲人曝尸菜市口,无人收殓。
她端着一碗白米饭,跪在地上,流着血泪,喂了谢府所有亲人最后一口饭,在尖叫,哭泣之中,看着谢府所有人,人头落地,血洒刑场。
“宋明昭,你不得好死啊……”虞幼窈尖叫着惊醒,被谢老太太一把抱进了怀里。
“别怕,”顾思紧紧抱着她,安抚道:“小窈儿,别怕,外祖母在这里。”
虞幼窈急促喘息着,她艰难抬头,红着眼泪,木然地看着外祖母,慌乱道:“外祖母,你们快走,这是一个圈套,快逃啊……”
“快逃……不要管我……”
“太外祖父,外祖父,快逃啊……”
“宋明昭来了……”
“不要啊……”
“小窈儿!”谢老太太大喊了一声,惊醒了她,虞幼窈呆住了,她看着外祖母,眼泪奔涌而出,模糊了双眼。
“对不起……”
虞幼窈崩溃痛哭:“都是因为我,我……对不起……”
她不停地说着对不起,满脑子都是,方才噩梦里,谢府满门穿着囚衣,跪在菜市口,随着主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举起屠刀。
雪亮的刀锋,映着午时灼烈的太阳,刺得人眼睛又疼又涩。
她眼睁睁看着,屠刀在阳光下发出一道刺目的光,猛地挥下,温热的鲜血,喷洒在她脸上。
眼睁睁看着外祖母的头颅,滚到了她的脚边,她跌坐在地上,疯了似地抱着外祖母的头,崩溃当场。
“小窈儿别怕,不哭哦,”谢老太太搂着外孙女儿,轻抚着她的背:“没事,外祖母在这儿呢。”
虞幼窈做了噩梦,精神状态很不好,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没过一会儿,就发起了低烧。
郎中过来把脉,说是之前受了惊吓,魇了神儿,开了定神的方子,可这烧断断续续,总也不好。
春晓想到了,之前小姐眼睁睁,看着院子里血腥厮杀的一幕,当时小姐的脸色白得吓人,后来光顾着逃跑,谁也顾不小姐,是不是受了惊吓。
虞幼窈昏昏沉沉,感觉船停了,就问春晓:“到哪儿了?出了泉州吗?”
春晓连忙道:“已经到了津县码头,您一直低烧不退,老太爷他们担心您的身体,决定在津县码头停船,休整几日再出发。”
噩梦和现实,总是惊人的相似,虞幼窈感觉自己的心脏,仿佛被一双名为宿命的大手,紧紧地攥住,窒息一般地疼。
她顿时天旋地转,眼睛阵阵发黑,用力咬了下舌头,嘴里泛了淡淡在腥甜,尖锐地疼痛,令她脑子一清:“扶我起来。”
春晓下意识道:“小姐,您身子不适,郎中交代了要卧床休息,您……”
第783章 残酷
虞幼窈也不等她把话说完,支撑着虚软无力的身子,从床榻上起来,春晓吓了一跳,连忙过去扶她。
这时,王氏端了一碗胭脂米粥进屋,连忙将小碗往桌子上一放,过来床边:“这是怎么了?快躺回去,躺回去……”
虞幼窈一把拽住大舅母的手:“贾州府不可能轻易放过我们,肯定要联同泉州附近大小码头,借排查贼寇的名义,将我们逼回泉州,谢府是大周朝纳税大户,受制于官府,大小衙门肯定有谢府的画像留存,一旦我们上岸了,指不定就要曝露。”
王氏看着她苍白着小脸,眼眶一下就湿了:“你别担心,老太爷他们已经商量过了,我们撤离泉州时,做了两手准备,安排了假的身份文书,就在城外休整一两天,不进城。”
虞幼窈白着脸摇头:“不上岸,派人去岸上采买补给之后,立刻离开津县码头。”
王氏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头发,柔声哄道:“你一直低烧不退,冬天海上风大,也阴湿,楼船不如平常坐着舒适,不适合休养身体,要是过了津县码头,至少要行船十几日,才能到下一个码头。”
虞幼窈猛然闭上了双眼。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她。
噩梦里如此。
现实里,还是如此。
虞幼窈痛恨自己不争气,一时红了眼眶:“大舅母,津县码头距离京兆很近,一旦出事,我们甚至没有任何逃脱的机会,我不希望你们为了我冒险。”
王氏还有些犹豫。
虞幼窈用力握住大舅母的手,因为噩梦而惶恐不安的心,一点一点地安定:“这些日子,我每日梦魇不断,总是梦见谢府没有逃出去,这才受了惊吓,才会低烧不退,到了下一个码头,就靠近北境范围,我才能彻底放心。”
王氏也是知道,小幼窈这几日,经常夜梦哭泣,嘴里梦呓喊着:“快逃,不要管我,对不起……”
她面色渐渐凝重:“你先躺回去,我去和你外祖母商量。”
谢府是借了为幽军采买的名义,都是由殷三出面与官兵交涉,在码头稍作停留,倒无妨碍,靠船上岸,风险很大。
她不敢耽搁,连忙寻了谢老太太提了这事。
谢老太太心疼外孙女儿,若小窈儿是真因为担心谢府,而梦魇不断,停船靠岸只会加深她的不安惶恐。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最后还是谢老太爷拍案定板:“殷三上岸,去买些新鲜的瓜果青菜,并一些开胃的小食,补给一些新鲜物资,回头就开船。”
有武穆王府的令牌,码头对他们的排查并不严,通关文牒都和码头上的官兵交接好了,只要谢府的人不露面,就不会有大问题。
万一身份曝露了,也能立马开船离开。
虞幼窈总算放心了一些,用了一碗胭脂米粥,又被许嬷嬷哄着吃了一碗燕窝粥,身上有了一些气力。
难得靠了岸,淡水能在岸上补充,许嬷嬷熬了药浴,让虞幼窈痛痛快快的泡了一个澡。
洗去了一身的疲乏,虞幼窈精神好了许多。
“总闷在船里头,对身体不好。”许嬷嬷帮她换了一身镶了毛领的袄裙,搭了一顶雪狐毛带帽披风,将她裹得严严实实。
津县码头虽然靠海,可气候却不如泉州温暖。
一出了船仓,咸湿的海风,带了刺骨的寒往脖子里吹,虞幼窈打了一个激凌,不禁缩了缩脖子,抱紧了暖手炉。
虞幼窈看向了码头,眼神不由一顿。
码头上,有不少衣衫佝偻的流民在向行人乞讨,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似有不忍,舍了一小锭银子。
“公子行行好吧……”
附近所有流民,就像疯了一般扑过去,争抢。
年轻公子吓了一跳,惊恐地大喊:“你们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救命啊……”
然而!
流民们仿佛完全没有听到,越来越多人冲过去,推倒了年轻公子,去扒拉着他的衣服。
码头上的官兵听到了动静,抽了刀冲过去,怒喝:“干什么,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公免然抢劫,还有没有王法了,让开……”
流民们互相推攘着,尖叫声和咒骂声混成了一片。
“都给我住手。”官兵终于忍无可忍,拔了刀。
鲜血飞溅出来,聚在一起的流民,尖叫着四下逃窜,可那位年轻公子,躺在地上,瞪圆了眼睛,已经气绝身亡了。
虞幼窈眼里噙着眼泪,整个人都在颤抖。
她一心认为,捐助朝廷,赈济灾民,大力推广番薯种植,就能救下所有人,让所有人都幸免于饥荒。
可眼前这一幕,却残忍地告诉她,她到底有多么天真。
津县码头尚且如此,同样的一幕也不知道,正在多少地方残酷地上演?
贫穷不会使人疯狂,只有饥荒才会。
这些流民,他们是最可怜,最无辜的百姓,却也是饿疯了的野兽,一旦示弱,他们就一拥而上。
但凡被他们盯上,就没有了活路。
虞幼窈茫然地望上了码头上的尸体,有被乱刀砍死的,有那个年轻公子的尸体,这大约是这个世道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
远比,在她面前上演的血腥厮杀,还要可怕。
春晓有些不安:“小姐。”
“我没事,我们进去吧!”虞幼窈极力控制了,内心渐渐坍塌的心软。
她不停地在心里告诉自己:世道如此,虞幼窈你救得了他们一时,救不了一世,你看到码头上,被乱刀砍死的流民吗?谢府也尚且正在逃命,你所谓的善心,兴许会害了谢府,甚至会害了那些流民。
这时,正要去德化赴任的宋明昭,从京兆走陆路,赶到津市码头乘船,他似有所感一般,看了一眼,停在码头上前一艘大楼船。
却只看到了一个披着雪狐毛的背景,在眼前一低,便消失在船仓里。
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陪同的官兵连忙道:“那是武穆王派去福建采买军需的商船,北境有不少地区,都遭了旱,武穆王高义,挪用了军晌,赈济百姓。”
第784章 痛不欲生
宋明昭觉得有些奇怪,可仔细琢磨了一下,又觉得这情况还算合理,北境辽省一带靠海,海路十分便利,福建商贸也繁荣,去福建采买也能说得通。
楼船驶离了码头。
虞幼窈想到方才大码头上,看到的一幕,就问:“津县的情况怎么样?”
殷三表情很凝重:“大街上到处都是流民,看到老弱妇孺,就跟疯了一样冲过去哄抢,听说这段时间,已经闹出了不少人命,衙门也是自顾不暇。”
虞幼窈蹙眉。
殷三道:“有些是北方偏远地区,因为遭了旱灾,闹了饥荒,有些是遭了倭寇劫掠,活不下去了,就都往京兆里涌,可是京兆关了城门,不允流民进城,流民没有办法,就向京兆周边的城镇里涌,等附近的衙门反应过来,已经有大量流民涌进了城镇,暴乱时常发生,官府也镇压不住。”
难怪码头上,有流民公然抢劫,官兵毫无顾忌就挥刀砍人,津县的秩序已经处于崩坏边缘。
虞幼窈脸色不大好:“朝廷不是赈灾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流民?”
殷三摇摇头:“朝廷赈灾也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一些农业、商贸比较繁荣的地区,属于首要赈济的地区,大部分偏远地区,基本上都是走个过场,只发放少许的钱粮,有些干脆任其自生自灭。”
虞幼窈呼吸一紧:“其实有大部分人,都没有受到朝廷的赈济。”
殷三点头:“还是旱情波及的范围太大,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七八个州省,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其中山西,陕西和河北最严重,不过山西和陕西在王爷治下,因为推广种植了番薯,情况还好一些,其他地区情况都十分严峻,听说目前为止,因为饥荒而死的人,已经达到四十多万人了。”
几千万张嘴等着吃饭,大周朝国库本就空虚,这两年年景也不好,粮食产量急剧减产,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虞幼窈知道,这还不是最难的时候。
等过了这个冬,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因为饥寒交迫而亡。
到了明年春天,如果持续干旱,饥荒将会继续蔓延,整个北方地区饿尸遍野,将会成为人间烟炼狱。
虞幼窈只觉得讽刺又可笑。
皇上忙着沉迷丹术,朝臣们忙着争权夺利,藩王们忙着谋逆,世家大族被盛世太平的繁华假象,迷了心眼,正忙着奢糜享乐。
有谁会真心关心百姓们的死活?
宋明昭等了一会儿,没有等来前往泉州的客船,派了空青去打听消息。
空青只去了片刻,就回来了:“是泉州的州府衙门传来消息,有一伙贼寇在泉州杀人放火,靠近泉州的所有大小码头都要戒严,即刻开始戒严排查,到泉州的官船,会稍晚一些,少爷再耐心等一等。”
宋明昭心中有一股强烈的违合感:“你再去打探一下,问一问泉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关于谢府的,要钜无细漏。”
他感觉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又联想到,最近有关泉州的事事桩桩,每一件事都与虞幼窈,与谢府息息相关,一股不好的预感,几乎呼之欲出。
时间在等待之中,格外煎熬。
不知道过了多久,空青又回来了:“除了有贼寇在泉州城里杀人放火,没打听到旁的消息,也没有关谢府的消息。”
泉州生变了!
宋明昭脸色不大好看,让空青准备了笔墨,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让镇国侯府密切注意泉州的动向。
写好信,他仔细装封密漆,交给了随行的一个侍卫:“快马加鞭送到老夫人手里。”
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宋明昭终于坐上了前往泉州的官船。
当天晚上,宋明昭做了一个噩梦。
噩梦里,他坐在一辆马车里,打开了马车的车窗,看着不远处的菜市口,虞幼窈跌坐在脏乱地面上,抱着一个血糊糊的头颅崩溃嚎哭。
她一边哭,一边大声咒骂:“宋明昭,你不得好死啊……”
宋明昭倏然从梦中惊醒,心里像被堵住了一样,用力咳了一声,暗红的鲜血,吐在雪白的绢帕上。
他愣愣地看着这一团触目惊心的血,身体逐渐冰凉。
这几年来,他断断续续做了不少浑浑噩噩的梦境,起初只是模糊零碎的片断,只有少女哭泣和咒骂的声音,是清晰的。
后来他渐渐能看清零碎梦境里,少女的模样。
是虞幼窈。
又不是虞幼窈。
噩梦里的虞细窈瘦骨嶙峋,干瘦如柴,似乎是他造成的。
再后来,梦境的片断越来越多。
宋明昭很清醒,梦中的人不是他,可是那些噩梦太真实,仿佛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每一次都让他痛不欲生。
怎么可能呢?
就算是虞幼窈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至少他会看在虞幼窈曾经在宝宁寺救过他一命,放过虞幼窈。
那不是他!
也不可能是他!
……
商船离开了津县码头,虞幼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精神,谢府一众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谢老太太心疼道:“下一个码头就到了辽省连城,进了北境的地界,我们下船转陆路,马车虽然比商船要颠簸一些,路上随时可以停,比在船上飘着要好受一些,看看你好不容易养了些肉,这一折腾,又瘦回去了。”
虞幼窈摇头:“连城算是北境物资比较丰富的地区,估计有不少流民涌入,陆路比海路更不好走。”
虽然,北境受灾的情况稍好一些,但北境物资本就不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