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表哥万福 >

第294章

表哥万福-第294章

小说: 表哥万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怀玺哪儿是不想住进谢府。
  分明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鸡贼得很。
  若没有身份这遭事,肯定是巴不得赖在谢府不走,也好离小表妹近一点。
  果然,殷怀玺怂且不认:“这是哪儿话,窈窈初到谢府,势必要与家人叙骨肉天伦,我一个外人怎好打扰?”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一脸真诚:“我在泉州置办的宅子还没看过,也需要几天安置,待宅里安置妥了,就送拜帖过府,到时候备好礼物,正式登门造访,定不能在老太爷跟前失了礼数。”
  这话可把谢景流气得:“就你心眼多。”
  等到过了几天后,老太爷再大的怒火,也冷静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殷怀玺送拜帖,备厚礼登门,也就礼多人不怪,谢府多少也要给些面子。
  这话殷怀玺可不认,认了就成了在长辈跟前耍心眼,容易招人话柄:“我是代表了虞府送窈窈过来的,书香人家讲究多,规矩大,礼数上不能马虎了,下拜帖,备厚礼,再行登门,方显得慎重。”
  谢景流只能捏了鼻子认。
  临行前,虞氏族里的二老太太,确实郑重地交代了表少爷“周令怀”,到了谢府,万不能失了礼数。
  虞氏族里这般慎重,也是在抬举小表妹,表达了族里,对小表妹的看重,谢府也不能不知好歹。
  殷怀玺继续道:“虞善思也来了泉州,早一步去宅院那边安置,将他一个人丢在那边,我也不放心,窈窈也不能放心。”
  谢府一众人痛恨杨氏,不至于迁怒虞善思,肯定也是不待见他。
  虞善思也知趣,这一路过来泉州,除了每日给虞幼窈请安,都是老老实实呆在房间。
  不光找好了理由,连借口也合情合理。
  谢景流自认口才不错,可遇到了殷怀玺,他才知道什么叫三寸不烂之舌,传闻殷怀玺师承鬼谷,一张嘴能倒转阴阳,颠倒是非黑白,今儿却是领教了。
  等进了院子。
  殷怀玺一眼就看到了,院中斜杆盘云的紫榆树,突然觉得,比起青梧树,虞幼窈很可能更喜欢榆树。


第752章 娘亲
  榆树结榆钱,“余钱”多吉利啊!
  虞幼窈虽然在京里长大,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财迷,一肚子的生意经,赚起钱来,胆儿肥得很,除了不义之财,什么钱都敢赚、敢沾,这性子一点也不像虞府,反而更像谢府。
  正想着,虞幼窈已经到了院子里。
  知道“表兄妹”俩有话要说,谢景流也识趣:“你俩有话先聊,早前祖母让我准备鹅卵石,在院门处小径,铺一条小石径,让表妹以后,饭后来回走一走,对身体好,我去看看怎么小石径要怎么铺。”
  榆树下,只剩下虞幼窈和殷怀玺两人。
  到底是在谢府,殷怀玺也不好在漪水园久呆,也只能长话短说。
  他取了一个荷包和一串钥匙:“这是地契,房契,还有宅子的钥匙。”
  地契和房契,落款都是她的名字,是一处三进宅子,上面写明了,宅子的具体位置。
  这是担心她在谢府住不好了,也不至于委屈了自己。
  殷怀玺还在交代:“宅子是借了虞府的名义买的,早些时候,就寻了园林师重新造园,与漪水园一般引山、水入园,院子里安排了信得过的下人,我从虞氏族里寻了一对老实的夫妻过来守宅,回头再仔细安置一番,三不五时过去小住几天,也无妨碍。”
  虞幼窈眼眶倏然一红。
  这就相当于,是虞府特意在泉州为她置产,还安排了族人在泉州照应她,她就算过去小住,也是名正言顺。
  殷怀玺放柔了声音:“这要在京里,肯定是不合规矩,可泉州山高皇帝远,风气也开放,不用顾忌那么多,”他微叹了一声:“到了泉州,就不要在拘着自己,只要不是太出格,便是在孝期,也不要委屈了自己,这边日子安逸,气候不冷也不热,趁这段时间,好好放松一下心神,彻底把身子养好了。”
  等将来到了北境,受先天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所限,到底比不上京里锦衣玉食,也比不上泉州安逸自在。
  虞幼窈轻轻点头:“好!”
  娇娇软软的一个“好”字,乖巧又甜软,殷怀玺心里止不住地发软:“我大约会在泉州停留十天,明儿上午,就以武穆定北王的名义,向谢府递上拜贴,三日后,我会带着虞善思正式登门拜访。”
  过了谢府这一茬,他和虞幼窈的亲事,也算过了明路。
  到时候也好名正言顺地好好和她培养感情。
  虞幼窈摇摇头:“朝廷赈灾的官员,已经到了北境,武穆王府要协助朝廷赈济灾民,也不能事事都交给殷一,你还是早些启程回幽州,我在谢府挺好的。”
  身体残病的殷怀玺,受困于轮椅之上,屈居在虞府的方寸之间执棋在手,纵横捭阖。
  可如今的殷怀玺,更适合驰骋沙场,弯弓射马,挥刀斩敌。
  不该被她牵绊。
  仿佛担心他不信,虞幼窈解释道:“这是我娘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一直以来向往的自由,所有一切都和我娘相关的,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天然的亲切,谢府的人,对我也很照顾,相处起来,没有像虞府那样,夹杂了太多的利益和算计,自然也很好亲近。”
  从小到大,她就对虞府就有一种天然的防备。
  便是祖母也是如此。
  人人都说她顽劣、蠢笨,不堪教化,八、九岁的人,还跟个孩子一样懵懵懂懂,也不知事。
  可每一次父亲教训她,都是因为她抢虞兼葭的风头,很小她就知道,她不能比虞兼葭聪明,不能比虞兼葭懂事。
  整个家里只有祖母疼她,她很小就知道讨好祖母。
  也长成了祖母最喜欢,最心疼的样子。
  懵懂是她的伪装。
  她只有祖母!
  没有谁,做一场云山雾罩,零零碎碎的噩梦,就真的突然开了窍,脑子变聪明了。
  也没谁,因为身边多了一个厉害的姑姑,就突然脱胎换骨了一般。
  灵露没有什么逆天功效,只有固本培元,排毒除秽的功效。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虞清宁学了几年的规矩,面上的礼数是学到家了,可性情却越来越偏激。
  那一场噩梦,只是让从前得过且活的小姑娘,见识到了人性丑恶,有了忧患意识,小心翼翼地,露了藏在骨子里的锋芒而已。
  许姑姑心知肚明,却没有点破。
  反而尽可能地教导她。
  殷怀玺放心了一些,轻笑一声:“北境的灾情,没有明面上那么严重,番薯一事,我会以武穆王府的名义上疏朝廷,为你请功。”
  虞幼窈心中一松,摇摇头:“我不在意这些。”
  殷怀玺把玩着手中的汝窖天青杯:“这很重要。”
  镇守北境的武穆定北王,要怎样光明正大地和远在京里韶仪县主牵扯上关系?甚至是蒂结姻缘,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殷怀玺走后,跟着她一起来谢府的一应下人,也都进了府。
  从前在窕玉院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初来乍到,院子里还许多人事需要归置,折腾了一下午,也算是安顿下来了,其余的,后面再慢慢安排。
  到了晚上,谢府一大家子聚一起吃了一顿饭,也算是为虞幼窈接风洗尘。
  夜里,虞幼窈是跟许姑姑一起睡的。
  坐了大半个月的船,虞幼窈躺在床上时,恍惚总觉得,脑子里乎乎地,眼睛一闭,感觉就像又回到了船上一样。
  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还做了一个梦。
  她梦见自己调皮,爬到紫榆树上摘榆钱,娘站在树下看着她,笑容十分温柔:“小窈儿,你怎么又调皮了,快下来,树上很危险。”
  小窈儿坐在树枝上,轻晃着小脚,笑得天真无邪:“娘,我摘了好多榆钱,娘给我做榆钱鸡蛋饼吃,好不好呀!”
  娘亲向她招招手,笑容很温暖:“快下来吧,娘一会做给你吃。”
  小窈儿乖乖地从树上下来。
  娘亲蹲在她面前,温柔地替她整衣好了有些凌乱的衣裳,牵起她的手:“以后不许再爬树了,万一从树下摔下来了,受伤了怎么办?”


第753章 武穆定北王
  小窈儿皱着小鼻子:“有娘在,我才不怕呢,娘会一直保护我,一直保护我……”
  第二天,虞幼窈醒来时,许姑姑已经不在了。
  梦里,娘牵着她的手,是那么温暖真切,耳边恍惚回荡着,娘温柔的声音:“好,娘会一直保护我的小窈儿……”
  虞幼窈呆呆地喊了一声:“娘……”
  许姑姑听到动静,进了屋。
  虞幼窈红着眼眶:“姑姑,我梦我娘了。”
  许姑姑轻笑:“都梦见了什么?”
  虞幼窈强忍着泪水:“梦见我娘要做榆钱鸡蛋饼给我吃,还梦见她说会一直保护我。”
  许姑姑摸了摸她的头发,没说话。
  虞幼窈又扑进了许姑姑怀里:“姑姑,我想吃榆钱鸡蛋饼,我娘小的时候就喜欢吃这个,我从来没吃过。”
  许姑姑看着窗外高大的紫榆树上,已经渐黄的榆树叶子:“这个时节,吃不到榆钱鸡蛋饼,却能弄到榆树皮磨成的粉,也可以做成榆皮粉鸡蛋饼,等到明年春天,榆树结了榆钱,我就采了榆钱,给你做榆钱鸡蛋饼吃,好不好?”
  虞幼窈连忙点头:“好,就叫榆皮粉鸡蛋饼。”
  用完了早膳,虞幼窈将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谢府各人,这些礼数,有些是以虞府的名义准备的,都是一些京里的特产、香料、补品等,有些是虞幼窈自己准备的,大多都是香、茶,脂、粉等,外祖母还有几个舅母,都各自送了一小盒北狄的宝石,玛瑙。
  虞幼窈刚搬进漪水园,有许多需要忙活的。
  王氏担心漪水园主院这边人手不足,一到隅中,就领了相熟的人牙子进府。
  虞幼窈得了消息,连忙迎过来。
  王氏高高兴兴地拉着虞幼窈的手:“昨儿晚上,有没有睡踏实?床榻睡得习不习惯?”
  虞幼窈点头:“坐了许多天的船,上了岸后也觉得身子在打飘,昨儿可算是睡了一个安稳觉,还梦到了我娘。”
  王氏也见她气色不错:“那就好。”接着她话儿一转,笑盈盈道:“你过来泉州,院子里伺候的下人,也不是都一起过来的,院子里难免人手不足,再有就是,你院子里没有一些,泉州本土的下人照应着,我也不放心,就寻了人牙子上门,你一会再挑些人手照应着。”
  旁的地方,谢府也就做主安排上了,免得虞幼窈过来了,手忙脚乱,处处也行不方便。
  院子里的下人,都是在屋里伺候,是要近主子的身边,讲究就大了,要挑合心的,就需要虞幼窈自己着眼来挑。
  虞幼窈知道大舅母是顾忌了她的想法,心里很感动:“各处的风土规矩不尽相同,也不知道这人要怎么挑才合适。”
  这是要听她的意见,王氏笑容更深了,连忙道:“许姑姑是体面人,自己就能调教下人,就不挑那些规矩调教好了,一过来就能伺候的人,挑些当了死契,来路清楚,只简单调教了规矩,年岁偏小的,等到了你跟前,再自己调教一些,也能更得用一些。”
  小窈儿是官家女,还是韶仪县主,谱儿虽然没摆出来,但一应礼数和规矩,还是该谨慎一些才好。
  自个儿调教的人,也更妥当。
  字字句句,全是真心为了她在考量,虞幼窈自然领情:“挑人的时候,就仰仗大舅母帮着许姑姑掌一掌眼睛。”
  王氏当仁不让地应下了。
  虞幼窈挽着王氏的手,来到院子里。
  许姑姑在和牙人说话。
  牙人四十来岁,长得珠圆玉润,很是和善,见了虞幼窈,眼睛更是笑眯成了一条缝儿:“哟哟哟,这在京里头长大贵女,就是不一般,你们家可真是好福气哟……”
  到底是封了县主的真贵女,便是没摆贵女的谱儿,也不是任由谁能评头论足,肆无忌惮打量得人。
  牙人也识趣,眼招子也不敢往她身上打量。
  只是斜眼角子,难免会瞄上几眼,这位韶仪县主有孝在身,头上简单梳了一个单螺,用发带束发,身上也无配饰,穿了一身雪缎裙子,是斜襟上衣,搭了打褶的束腰裙子,裙子底下,只露了一个鞋脚尖尖,透了含蓄静美之态,衣上没有任何纹饰,显得素洁、淡雅,雪缎不冷白,泛着珍珠般的光润,也不显得晦气。
  既合了“孝道”,也全了登门做客的“礼数”。
  王氏眉开眼笑:“我们家是盼了十几年,可算是把人盼到了跟前。”
  两人寒喧了几句,就开始挑人了。
  牙人拿了名册,虞幼窈对照了名册一个一个地瞧,碰到感兴趣的,牙人也识趣,把这人再从头到脚,重新介绍一遍,虞幼窈觉得合适了,就会询问王氏的意见。
  虞幼窈执笔蘸墨,将自己瞧中的人名圈定,拿给了许姑姑。
  许姑姑看了人之后,心中已有属意人选,又对照了虞幼窈圈定的人选,最后敲定挑了十个人,十个小丫鬟,都在九、十岁左右。
  接下来两天,虞幼窈忙着归置院里的事。
  等一切安都安顿好了,虞幼窈进府也有三天了。
  这天一大清早,谢府就敞开了大门,准备迎客。
  时至隅中,殷怀玺一袭黑蟒袍,踩着高靴进了谢府,因为殷怀玺的身份不好声张,谢府也只以“虞府来的周表少爷”的身份招待他。
  殷怀玺也从善如流,一一拜见了谢府的长辈。
  之后谢老太爷带殷怀玺去了书房:“武穆王请上座。”
  殷怀玺哪儿敢,连忙道:“老太爷折煞我了,我今儿是以晚辈的名义来拜见长辈,怎好受此礼数,还是您请上座。”
  谢老太爷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可他有虞老夫人临终前交托的信物,谢府已然限入了被动。
  殷怀玺没有登门之后再表明身份,而是直接以武穆定北王的身份下拜帖,已经给了谢府一个下马威。
  谢老太爷没有推辞。
  他的心思,想必谢景流已经尽数传送给了谢老太爷,殷怀玺也不多说:“冒昧前来叨扰,是为了商谈我和窈窈的亲事,”他取出来个巴掌大的小盒子,恭敬地呈给了谢老太爷:“有信物作为凭证,还请老太爷过目。”


第754章 王族后裔
  谢老太爷接过盒子,取出来信物轻轻地摩挲,神情十分复杂:“谢府这一支是越国遗民,后来越国覆灭,我们这一支辗转到了泉州定居,并改了谢姓,从此隐姓埋名,此信物就是我们身为姒氏后人的凭证。”
  殷怀玺吃惊不小。
  越国国君姓姒,而姒是舜赐于禹的姓氏,越王勾践迁都琅邪以后,为了称霸中原跻身于大国之列,标榜“越为禹后”,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与当时的周天子和中原各侯和平共处,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统治。
  这是越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一次融合。
  后来楚灭越,越不尽灭,降于秦,越国正式灭亡。
  越国遗民,又与天下诸侯一起反灭了秦,归于汉治。
  后封了闽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不受汉人统治。
  直到汉武帝时期,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治,民众迁徙到了江淮一带居住。
  越国是从夏朝,就一直活跃在历史上的诸侯。
  如此看来,谢氏来头还真不小,难怪祖上会留下“世不为官”的遗训。
  越国王族后裔这一身份,这一底蕴,确实足够与武穆定北王一较高低,谢老太爷将这一隐秘告之于他,是试探,也是威慑。
  江淮一带位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广及中南大部分地区,闽越人甚多。
  身为闽越“王族”的谢府,即便祖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