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郡主坤仪 >

第41章

郡主坤仪-第41章

小说: 郡主坤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辰安想,我真的走到了她的身边。
  谢嘉仪想,她的命运转了道,她来到了陆大人身边。
  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迈出的第一步,两人最终来到一起,也并不言语,都默默看向静默的河流,看着暮色中那细碎的金,在河波中晃荡着,晃荡着。
  “郡主,你要的最稳固的河道,这最后一段地方,到明年三月也会修好了。”陆辰安侧了侧身,帮她挡住大部分吹过来的风。
  谢嘉仪嗯了一声,声音里都透着欢喜,让听得人跟着欢喜。
  “陆大人,三日后返京可准备好了?”谢嘉仪偏头问他,陆辰安看到风把她细软的发送到了她的唇边,她抬手把发撩到了一边。那一撮碎发在她下颌处飘着,让人忍不住想帮她挂在耳后。陆辰安垂在身侧的手蜷了蜷,背到身后,他把视线从她亮晶晶的眼睛,从她唇边颌下的碎发移开。
  看向河边,河边的碎金好像她亮晶晶的眼睛。看河岸,河岸随风荡漾的垂柳好像她不乖的发,那柳条拂过河面,又送回来,只待再一次风过,它又将若有若无地从河面拂过,拂动河水,撩起的水波,然后若无其事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柳条扰乱了平静的河面,可它却全然不知。
  河水没有办法。
  返京,三日后,他们要一同返京。
  “臣准备好了,郡主可准备好了?”陆辰安问,转头重新看向谢嘉仪。也许是暮色又浓的关系,谢嘉仪觉得他的眼睛里有她看不清的期待,连他的问话,她明明听懂了却又分明不懂,却莫名觉得心跳快了一些。
  她摩挲着手炉,慢吞吞道:“自然准备好了。”
  谢嘉仪听到陆辰安的轻笑,她抬头看他安静的侧脸,看到他慢慢翘起的嘴角。他在落日下慢慢道,“臣身无长物,只此一物赠郡主,谢郡主相赠海棠佩之情。”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我海棠佩,我亦回你海棠佩。
  谢嘉仪抱着手炉笑了,伸出一只白嫩的小手,偏着头,等着他的“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陆辰安看着郡主早早把手审出来,等他礼物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
  当谢嘉仪看到陆辰安放到她掌心中物件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一块温润的玉落在了她的手心。这是一块连在帝王内库都罕见的玉,确切点说她从郡主做到皇后,也从未再见过同样材质的玉。温润得好似经人摩挲了无数世,不然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怎么会有这样润的玉,明明至坚至贵,可一眼看上去却偏偏好似要流动的水,最稀罕的是其中蕴着一滴流动的红,好似海棠花蕊,给整块海棠玉雕赋予了生命。
  曾经谢嘉仪第一眼看到就喜欢了,那是她二十岁的寿礼。大胤皇后二十岁的寿辰,收到无数名贵的礼物,可真正能让皇后停下步子看上一眼的也就那么几样。而来自当时的大理寺少卿陆辰安陆大人的礼物,这个最坚定的拥立太子和皇后的朝臣,谢嘉仪自然让人把他的礼物呈上来。只一眼,谢嘉仪就爱上了。
  这块玉除了材质,另有一个奇异之处在雕刻,花是海棠花,但叶却一边是牡丹叶,一边是芙蓉叶。
  此时十七岁的谢嘉仪提前三年得到了这件礼物,不是由人层层呈上,而是由陆大人手亲自送到她的掌心。
  这块玉好似是属于她的宿命,她不觉握得紧紧的。
  于时间的荒崖中,看到这块玉的一瞬间,谢嘉仪觉得自己好似一个迷路的孩子,重新迷失在宿命中。她甚至有一瞬,分不清这一切到底是真是幻,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在前世还是今生。
  抑或前世根本是黄粱一梦,又或今生才是庄周梦蝶。
  而眼前这个青衫落落的人,又是谁?
  她骤然转头去看齐整的堤坝,去看那向远处延伸的南方长河,它不是吞没了一切的兽,而是如此温顺地卧在河道中。
  她又回转头看眼前的人,似乎这个世界都让她困惑,但是这个人却实实在在站在她面前,亲手赠她海棠血玉。
  她喃喃唤道:“陆大人?”声音犹如迷途的孩子,被困了很久很久。
  又轻又困惑,听得人的心都碎了。
  那一刻谢嘉仪的眼中似乎装着这个世间所有的沉重,又似乎一无所有,她是迷途的孩子,是游荡的旅人。她好像找不到归途,也找不到自己。看得人想拥她在怀,免她流离。
  陆辰安负在身后手陡然攥紧,只道了一声:“臣在。”
  他不敢再看眼前人的眼睛,只低头去看她那被北风吹动的滚着白毛的斗篷角,轻声问她:“郡主,可喜欢?”他问的是这块海棠血玉,他问的又不止这块玉。
  “喜欢。”谢嘉仪答的是这块血玉,可她却不知道是不是只是这块血玉。
  她的心里有些难过。
  但是她不明白,明明一切都很好,为什么她却这样难过。
  暮色又沉了一些,夜色降临。大约是夜色的到来,让人的神情都掩在淡淡的夜色中,陆辰安以无比轻松的语气道:
  “郡主,这块玉是我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的东西。”
  “她说,将来让我赠给心悦的人。”
  他的声音很轻,可听在谢嘉仪耳中却如同轰鸣。


第58章 
  “郡主; 这块玉是我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的东西。”
  “她说,将来让我赠给心悦的人。”
  谢嘉仪闻言整个人都呆住了,手中的玉好似烫手; 她疑心自己握不住; 实际她握得更紧了。死死握着玉的手抵住了暖炉; 大约是抵靠地太紧,让她觉得手边热得很; 她却分不清这热是来自手炉还是掌心的血玉。
  “可是。。。。。可是。。。。。你送给我了呀。”谢嘉仪呆呆问出,前世你赠给我了呀。
  陆辰安又轻笑了一声,他的拇指摩挲着食指上一个细碎的口子,那是雕玉弄伤的。他的口气却依然是轻松的; 好像说的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带着一点不以为意:“是呀; 臣送给了郡主。”
  顿了会; 他才问道:“所以; 郡主现在还喜欢吗?”他的心意明明白白; 重若千钧; 不是玩闹,一点也不轻松。
  如果他的心意这样重的话; 郡主; 还喜欢吗?
  不只是合格的郡马; 而是心悦她的郡马。
  心悦。
  有时候这不是好事,心悦之; 就会视之念之; 就会生期待; 甚至会生怨愤。陆辰安在问谢嘉仪; 这样; 她还喜欢吗?
  她,还要吗?
  他的声音依然是轻快含笑的,让人听不出他的紧张。
  “可是。。。。。你喜欢的该是你表妹呀?”谢嘉仪糊涂了。她想到前世的陆大人,太子孱弱,根本不是长寿之相,而她这个皇后悍妒跋扈,是整个大胤名声最狼藉的女子。哪个清流书生,哪个正经的大臣提到他们母子不皱眉的,而端庄贤惠,交游众官家贵妇的张贵妃,还有她那个健康可爱的大皇子,虽然不占嫡,但也占了长,最关键的是嫡子那身子骨——,满朝人都知道她的霁儿从小就是药培着长大的,根本活不了几年。
  可是陆大人偏偏就站皇后嫡子。一向清贵的陆大人,就这样站在了风口浪尖,站在了多数人的对立面。可直到他死,都初衷不改。
  那时候谢嘉仪在宫中支撑得都很艰难,她无法想象毫无根基的陆大人在宫外过着怎样的日子,面对着多少诋毁不堪。
  陆大人很少笑,有一次皇后看到了陆大人的笑容,她那时候才意识到这个明明前途无量,却死死站在她和霁儿这对毫无前途的皇后太子这边的朝廷重臣,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可从他站到他们身边的那一刻起,他的前路就艰难起来。他要直面英国公府和泰宁侯府这样根基深厚的公侯的打压,他要直面宋子明这样以清流领袖著称的寒士出身的官员的不耻,他要面对无数的诋毁和轻慢。
  所有人对陆大人的印象都是沉默寡言。他出众的才华和能力,甚至让人忘记他是长相过人的探花郎。最后他的身上只剩下能干和沉默,但是可惜了,站错了队,走错了路,空负天纵奇才。这是后来,朝中人对陆大人的盖棺定论。
  可此时的陆大人,还是一个这样温柔爱笑的人。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她呢。。。。。原来即使那一世,也是有人一直看向她的,不曾转移吗?
  一切都有了缘由。原来从来就没有表妹呀,竟然一直都是她吗?
  谢嘉仪的嗓子哽得说不出话,她只怕自己一开口就要大哭一场。
  可她却不知道,她不开口,簌簌的泪水也已经滚滚落下。
  前世的她,过得不好。前世的陆大人,明明这样好的人,偏偏也没能过好。
  陆辰安突然意识到谢嘉仪在哭,这时候夜色更浓了一些,堤坝旁有巡查的人或持着火把,落挑着灯笼,看不清人,只能看清一簇簇渺远的亮光从黑暗中穿过。
  他不受控制抬起的手在半道顿住,重新落在身侧,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好像哄一个委屈的孩子,他说:“郡主,不哭。你想要什么,告诉臣?”
  谢嘉仪哭得整个人都在发抖,她收住泪水却收不住哽咽,她说:“陆大人,这一次你可跟我好好过吧。”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又娇又软,像柔软的哀恳又像强势的保证:“这一次,我要陆大人好好的。”
  听到她的话,陆辰安一震。
  好好的。明明这样简单的三个字。
  他默然了好久,才慢慢回道:“臣,愿保郡主安稳,臣愿郡主一世安稳。”
  谢嘉仪破涕而笑,是呀,这次他们都能好好的。有她在呢,她救下了钱莹莹母子,救下了胡姣,救下了南方千千万万百姓的命,她会救下皇帝舅舅,也会救下二十五岁的陆大人。
  一世安稳,没有人知道,最混账胡闹的坤仪郡主,就想要一世安稳。
  不会突然失去,她身边的人不要走。
  陆辰安感觉到自己垂下的袖口被人扯了扯,骤然靠近的温热让他在风中吹冷了的手指都起了战栗。
  那是郡主被暖炉和斗篷护住的暖意,靠近了他的冰凉。
  那暖一近即离,随之是郡主娇娇脆脆的声音,还带着一点点哭泣后的哽咽:“咱们可该下去了,我看那边巡查的灯笼好几次都停在那里往这看呢。”大概知道是上面的人,那人肯定又是纳闷京里来的贵人怎么偏偏在这样什么都没有的地方站这样久,可他们又不敢靠近,让他们手中的烛火都犹犹豫豫地顿在那里。
  陆辰安捏了捏自己的袖角,又迅速松开,不自然地转开视线,引着郡主主仆两人从另一处更缓的坡道下了堤坝。
  自此郡主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们郡主府要有郡马了,再见了陆大人,一个比一个笑得热情灿烂。连见到明心,郡主府的人多远都要上前打声招呼,跟他寒暄两声。
  明心现在已经镇定下来,要知道最早知道自家公子和郡主的事情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陆府下人窸窸窣窣说的那个“面首”,急得明心抓耳挠腮安定不下来。毕竟京中谁不知道郡主没什么很要好的人,除了一个商贾人家不起眼的女儿,就是大胤最荒唐的大公主。大公主养面首,谁人不知,只是没人敢多说什么。大公主,也不是个脾气好的,要不怎么跟坤仪郡主这样投脾气呢。
  还没等明心欲言又止从自家公子那里打听明白,他就先从郡主府的人那里知道自家公子已经被看做郡马爷了,是正头夫君呢!明心这一喜可不小,回头就要让那些嚼舌根子的陆府下人好看,把他们公子看成什么人,就是郡主也不是他们说的那等动辄要好看的公子当面首的人!
  郡主是要明媒正娶呢,呸呸呸,不是。。。。。是郡主要明媒正嫁呢。他家公子是要堂堂正正给郡主做郎君的!
  郡主一行人办妥了差事,除了其中一部分要留下来继续监察地方救灾和河道的,其余人等就此浩浩荡荡回京了。
  一到京城,封赏就下来了。
  办差的官员都得了封赏,尤其是新科状元陆辰安,更是直接从从六品连升两级,更让人眼红的是直接能够在陛下书房行走,为陛下起草诏书旨意,这可就是御前的人了。
  京城贵人还没来得及眼红,更大的封赏就砸了下来。
  加封坤仪郡主为超品郡主,于坤仪之前,再加封号辅国,陛下亲书“大胤福星”,亲肯郡主护江山稳固,有“辅国之功”。
  郡主此次颇富传奇色彩的功劳,早已随着南方九月长达一个月停不下来的暴雨传遍大胤。甚至北地都耳闻了这个传奇郡主的事迹。
  北狄左相叹惋大好的机会被一个小孩子胡闹一样的执拗给毁了。他们本以为这样天灾,必然足以消耗动荡整个大胤,那时候就是北狄的机会。可谁都没想到居然有人,以一己之力,硬是重修了南方的河道工程。他们本以为是过家家一样的胡闹重修,日日盼着潜伏在大胤的线人传来南边决堤的消息,可这重修的河道居然抗住了。
  大胡子的左相叹了又叹,暗道果然是谢家人,即使一个女娃子也有本事阻了他们北狄的路,成为他们北狄的心腹大患。大马金刀坐在上首宝座的北狄首领更是痛惜失去了这样好的一个机会,百年不遇的天灾都没有让大胤乱起来。
  他看向书房墙壁悬挂的大胤图景,跟着念道:“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风帘翠幕,十万人家。”这样富饶肥沃的地方,从他还是大王子的时候,就已经心向往之,他早已对草原圣灵立下誓言:必要挥鞭南下,亲眼去看钱塘繁华!他要让他们北地的子民,纵马奔驰在富饶的大胤,从此不用再过居无定所的生活。辽阔的大胤,都将成为他们北狄的牧马场所。他幽深的眼,深深地看着画面,长长呼了口气,魂牵梦绕的地方。
  北狄首领站起来饶了几圈,慢慢定住,抬眼看向左相:“总有机会的,本王不相信大胤一直不乱。”说到这里他跟左相相视一笑,大胤不可能不乱。
  “大胤天子始终缺了天子八玺中的受命玺。”左相意味深长道。
  一个始终没有受命玺的王朝天子,一个手持受命玺的民间隐君,还怕大胤没有乱的时候?北狄首领回看图景哈哈笑了,“如此江山谁不想要,即使——只是半壁。”他不信,那个手握受命玺的正统继承人,会不动心!那时,就是他们北狄的机会。
  他深深嗅了一口,好像能闻到大胤那一片片荷塘芳香,大胤的食物比他们的更精美,连大胤的女人都比他们的娇媚。这个北狄狼王慢慢扭动脖颈,等着,等一个机会,然后扑上去——他磨了磨牙,一下子咬住大胤这块让周边各族眼馋的肥肉。
  沃土千里,强者居之!
  北地谢家军旧部这边,季德赵义两位将军也听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更加振奋了。本来随着谢家正房近乎族灭,领头的谢家将军尽数战死,谢家军已经颓丧下去,更被有心人不断调派,经过十多年时间,谢家军早已经七零八落。当年跟在谢将军身边的,目前剩下来的就是季德和赵义两位将军了,这么多年他们在各种打压之下拉扯着谢家军兄弟们。快拉不住的时候,终于跟京城的郡主接上了头。
  从此他们也是有靠山的人了。
  尤其是这两年,坤仪郡主的商队遍布北地西域,坤仪郡主的威名,在北地也传开了。谁都能说坤仪郡主不好,就是他们北地人不能,敢说的人都要吃谢家军残余旧部的拳头,这是他们谢将军的女儿,那能不好!
  尤其是这次,随着商队带来京城的消息,所有谢家军旧人更是与有荣焉,一个个张口闭口都是“那是我们郡主”,“那是我们将军的女儿”,“当年我还给小郡主站过岗呢”“我还护着小郡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