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坤仪-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这样了还能有孕,可见陛下也是为了子嗣费了心的,只是纵然调治,娘娘也生不出健康的孩子了。”
随着贵妃的话落,寝宫烛火跳了一下,烛光暗淡了一些。
夜深了。
皇后攥紧貂皮的手慢慢松开,原来太后是一直不喜自己啊,可笑自己曾经把太后当成亲人。她四岁没了爹娘兄弟,之后就在谢家远房族人中辗转流离,一直到六岁从北地来到皇宫,才重新感觉到家的温暖和大人的宠爱。
皇帝舅舅疼她,但毕竟是个男子,不及女子细心。德妃就是那个最细致的女子,像看护眼珠子一样照顾她。。。。。却原来从一开始,都是假的。
想到婚后第二年开始为了子嗣日日吞的药,那两年她几乎是泡在各种药里过来的。坤仪郡主娇气怕苦,宫里谁不知道呢?可皇后不能怕苦啊,她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她必须要有子嗣,皇帝不可以无子。
那两年吃的药真苦啊,那种即使反着胃呕出来也要再煎下一碗喝下去,直到不再呕出来,日日如此,笼罩着苦味的绝望又希望着。过去几年了,再想起来,皇后嘴里还是泛着苦,胃里还是止不住抽搐。
合欢。
原来她的及笄礼有长春宫德妃亲手绣的祈福经,还有她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吃下去的合欢。她的十六岁有太子殿下亲手雕的白玉簪,还有那晚再次吃下的合欢。
“娘娘看臣妾是个奴婢,却不知道臣妾曾经才是太后娘娘定下来的太子妃。”如果不是七岁那年的抄家灭族,她才是太子妃,才是顺理成章母仪天下的皇后。
“臣妾打小跟陛下一起长大,在娘娘还没来到京城的时候,臣妾就是陛下的玩伴了。”太后的姐姐嫁给大族张家,她张瑾瑜是当时内阁大学士的女儿,才不是什么婢女奴才!她是张家精心培养的太子妃,是大学士张家的千金小姐,是陛下的嫡亲表妹。
可是这么多年,却要低头给眼前人做奴婢。
好在,苦日子,总算都熬过去了。
贵妃打量着皇后神色,轻轻用帕子压了压嘴角,“娘娘到了那边,可不要恨错了人,臣妾只是想拿回臣妾该得的,从来不曾对不起娘娘。”
“彦儿该睡熟了,妾得过去陪着了,他中间醒来看不到妾,会闹呢。”
说着起身,微微抬手行了个礼,离开前问皇后:“娘娘还有没有话对妾说呢?姐妹一场,娘娘有什么心愿,妾听着。至于陛下,娘娘就不用担心了,臣妾会好生伺候的。”
皇后看着烛光下贵妃光彩照人的脸,很美。她身边的人都美,第一等大侍女,自然也是极美的。
就是真讨人厌啊,她都要死了,还要听她这样一席话。
做个明白鬼,也好。
只是,她是不是明白鬼,她都厌恶这个张瑾瑜。
皇后一开口先咳了两声,才慢慢道:“本宫不喜你。”
这句话让张瑾瑜一直说不出哪里不自在的心觉得畅快了一些,一向谨慎的人不自觉露出了一点笑,但她的笑容很快消失了。
因为皇后接着道:“所以,你成不了皇后,你的儿子也成不了太子。”
皇后的声音孱弱又轻,但语气里却是她一贯的骄纵和笃定。
她一直这样,想要什么就理直气壮地要,想说什么就理直气壮地说。她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她说过的话,就是陛下再恼怒也都帮她实现了。唯独一件事,陛下食言,帝后决裂。这人就是这么任性,做了皇后还是如此任性,让人厌恶。
此时张瑾瑜脸上肌肉控制不住地抖动,不过是垂死之人的放话,她这样告诉自己。却觉得背脊发寒,汗毛倒竖。
一路走来的镇定被皇后一句话轻易击碎,张瑾瑜努力撑着面色,却控制不住露出端倪,她一贯轻声细语,温柔平和,此时却连声音都尖了:“你以为自己还是当年盛宠不成?”话里的嘲讽毫不掩饰。
可张瑾瑜这个人,露了情绪,就是输了。四平八稳娴熟端庄的张贵妃,居然也会这样刻薄的嘲讽,这才有趣。
总端着,让谢嘉仪总有种想抽她一巴掌的冲动,只是可惜,手上没劲儿。这会儿看她变了脸色,谢嘉仪才觉得胸口呼吸都顺畅了些。
她又咳了两声,喊嬷嬷要喝水。被伺候着喝了两口水,才转头对依然愣在一边发寒的贵妃道:“本宫是活不久了,但你可以等着看呀,本宫的话——从不会落空。”语气里依然是往日的天真骄纵,好像说的并不是立后立太子这样要命的大事。
人都走了以后,皇后要纸笔。
陈嬷嬷想劝,这么晚了,明天吧。她还是为皇后拿来了纸笔。
皇后靠着陈嬷嬷挣扎着写下了给陛下的最后一封信,封在了陛下送她的十六岁礼——那支玉簪中。
十六岁的坤仪郡主拿着玉簪,好奇道:“为什么要带机关?”她不明白,自己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要藏在簪子里给太子哥哥看。
十八岁的太子淡声道:“给你就拿着,哪里这么多为什么。”
十六岁的小郡主第一次用玉簪给太子传递信息,要吃城外那家老字号海棠糕,吃到的时候笑嘻嘻道还真的好用。
二十二岁的皇后第二次用玉簪,她这一生恣意妄为,所说从来都是所想,她不需要演戏,因为她想要什么,说出来就会有。
第一次做戏却是对着她曾以为自己死都不会骗的人。
几行字里是说不尽的情意,是当年那个小郡主对死的惧怕,她说起当年吃药的苦,不过都是为了最后的两句话:
贵妃害我,以合欢误我。
三哥哥,我不要贵妃的孩子为太子。
她轻咳着封好玉簪交给陈嬷嬷,她是扳不倒太后了,合欢的事怎么查都不能是太后做的。那么就推给贵妃吧,看贵妃得意,她就生气。即使是这么疼爱贵妃的太后,也只能看着贵妃顶锅,太后大概是最不想让水落石出的人。
外面雪又紧了。
皇后又呕出了两口血,却握着嬷嬷的手,不让她再去端药了。
“嬷嬷,药太苦了,我这辈子真的吃够了。”
“嬷嬷,我是看不到明年的海棠花开了。”
最后的时刻,皇后还是握着嬷嬷的手,气若游丝:
“嬷嬷,你们几个等到陛下回来就好了。”信中她托了陛下,这些事他还是会做的。
陈嬷嬷看着自己从小带大的主子,含泪笑着点头,想让小主子放心。
她看到小主子笑了,笑起来还是当年那个张扬的红衣郡主,一个小皮鞭使得虎虎生风,明明身手不咋地,最爱说的却是那句“我身手倒是好得很”。动不动就要行走江湖,可她偏偏选择了这重重深宫。
她的小主子最后一句话是:
“嬷嬷别哭,我这一辈子,活得……很快活……现在……我要去见父亲……母亲……和哥哥了……还有舅舅……他们……一定……很想我。”
这天大胤皇后薨逝。
这天连下了几日的大雪彻底停了。
这天千里之外北境亲征的陛下打了酣畅淋漓的胜仗,经过北地重镇肃城,一身杀伐之气的陛下,难得停驻很久,最后买了城北门的海棠糕。
第3章
春深日暖,百花开的时节。
谢嘉仪睁开了眼,正对着窗外一树开得难收难管的垂丝海棠,鼻尖不再是挥之不去的药味,反而是海棠花的甜香气息。
谢嘉仪觉得整个人都懒懒的,又无比轻盈。她病了半年,早已经忘了这种轻盈的感觉,每每多动一下就是翻江倒海地咳嗽,咳到她常纳闷嗓子为什么还好好长在喉咙里,没有掉出来。此时这种舒适,让久病的谢嘉仪没有动,管死后去了哪里,她要先享受一会儿。
如果是幻境,千万不能动,一动就灭了。佛家不就是这样说的,这一幻境灭了,下一个幻境说不得就是青面獠牙无间地狱了。
直到风吹过海棠花树,一瓣海棠花飘过开着的窗落在了谢嘉仪脸上,柔柔的、痒痒的、香香的。。。。。真实的。。。。。
真实的!
谢嘉仪轻轻动了动手指,然后缓缓伸手拿下花瓣——真实的!
她一下子坐起来,眼前一切并没有如同幻境一样散开,依然真实存在。看到眼前是她大婚前住的海棠宫,睡的地方正是她午睡爱选的靠窗长榻,窗外是她让人种下的垂丝海棠树,此时正是海棠花开的阳春三月天,不是腊月,不是寒冬,没有漫天大雪。
谢嘉仪摸摸自己,摸摸窗棂,探身往外想要去摸那棵海棠树,就听到陈嬷嬷的声音:“哎哟我的小祖宗,这是怎么说的,我不过出去一会儿,下面人都反了天了,采月鸣佩呢?人呢!这不用说,开着窗子让主子睡在这儿,这肯定是采星那个小蹄子干的!”
说着上前又是摸谢嘉仪前额,又是摸她身上衣服、盖的毯子厚薄,却看到自己的小主子珠子一样的泪噼里啪啦掉了下来,一边掉泪一边喊着,“嬷嬷。。。。。我说谎了。。。。。我一点都不快活。。。。。嬷嬷,我不快活。。。。。”说着哇一声哭得更厉害了。
嬷嬷的心啊,给小主子的泪都浸透了,人也慌了,“这是又魇着了。。。。。嬷嬷的心肝肉啊,这是又做噩梦了。。。。。不是已经有段日子不做噩梦了怎么今日又招着什么了。。。。。小主子啊,都过去了,听嬷嬷的话,都过去了。。。。。不怕啊。”
陈嬷嬷拍着哄着,又指着窗外:“主子看看,你睡迷了,咱们这是在京城。。。。。那些都过去了。。。。。”说到都过去了,陈嬷嬷的泪也下来了。
谢嘉仪愣愣抬头:“都过去了?”
陈嬷嬷肯定点头:“都过去了。”说着摸了摸小郡主柔软的长发,感叹道:“嬷嬷的小主子都这么大了,十六岁了,还跟小时候一样哭鼻子呢。。。。。”那时候是一宿一宿的噩梦,小主子又懂事,知道住在别人家里不能大喊大叫,每每噩梦醒来就一个人抱着被子睁着张惶的大眼缩在墙角无声掉着眼泪。
“十六岁?”谢嘉仪看着陈嬷嬷,慢慢重复道。
“是啊一晃眼就大了。”陈嬷嬷感叹地点了点头,眼看就到论婚嫁的日子了,“是嬷嬷不好,你想嫁太子,咱就嫁太子。”只要她的小主子快活,她做什么非要拦着劝着呢,看看,把孩子的心病都吓出来了。
“嫁给太子?”
嬷嬷慈爱地看了一眼小郡主,“郡主想做太子妃,咱就做太子妃。”
可是让嬷嬷诧异的是,小郡主听完她的话并没有高兴起来,反而直直看着她,一字一顿道:“我不想嫁给太子,也不想做什么太子妃。”
陈嬷嬷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忍不住又抬手摸了摸小郡主的额头,也不烫啊,这是还糊涂着呢。她的小郡主她能不知道,那是把太子喜欢到心坎上了,一天三次往东宫跑,也不管能不能见到太子,就是见不到也要对着太子书房里的笔墨纸砚坐一会儿,再傻笑一会儿。
从七岁开始就奶声奶气宣称自己以后要嫁给太子哥哥。太子妃不好做,这么些年,不是没人拦过劝过,可是郡主哪里听得进呢。
一晃十年了,她的主子从来没有改变过主意。这倔劲儿、这脾气性格跟长公主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当年孝懿皇后总爱笑说怎么皇宫里就养出这么一个又欢脱又脾气大主意正的公主,陈嬷嬷有时候就想,可惜孝懿皇后没看到,不然肯定也特别疼小郡主。
这时候下面伺候的丫头才敢进来,陈嬷嬷瞥了采星一眼,后者一缩脖子,赶紧把温水递过来,嬷嬷直接伺候郡主漱口,又接过来半盏温茶,让小郡主慢慢喝了。
“采月呢?”
采星赶紧回道:“郡主想要蚂蚱,采月带着如意步步去给郡主抓蚂蚱去了。”
陈嬷嬷又问:“鸣佩呢?”就感觉身边的小人一颤,赶紧道:“是不是冷着了?别怪嬷嬷絮叨,这天看着暖和还有寒气呢,风一吹冷着了,你又吃不下去药,到时候苦的还是主子自己呀!”想到小郡主吃药陈嬷嬷就头疼,闻到药味就钻进被子里摆手,不让靠近。后来太医院给搓药丸子,谁知道郡主嗓子眼里跟有个挡头似的,水喝了半碗,药丸子还在嘴里化着,苦的郡主直嚷嚷直接把她埋了吧,什么浑话都说得出来,就是不肯吃药。
别说海棠宫里,就是陛下都跟着哄着劝着,每次都能被郡主折腾出一身汗来。所以不光是他们海棠宫上下怕郡主生病,只怕养心殿那边上下更怕郡主病呢。
想到这里陈嬷嬷更怕小郡主着凉,指着采星的额头:“主子闹脾气,要大开窗子睡,你不说劝着你还一味顺着,仔细我打你手板子!”
采星连连应是,海棠宫里谁不怕陈嬷嬷,错了规矩,陈嬷嬷从来都是铁面无私直接罚的。
已经有小丫头上前把窗子掩上,陈嬷嬷也把一件家常半旧的衣裳披在了小郡主身上。
两人就听到一直没有说话的小郡主问:“鸣佩呢?”
采星只觉得郡主口气很怪,但她也不及思索,立即回道:“长春宫传了她过去,肯定又是让她画花样子。”长春宫德妃娘娘喜欢鸣佩画的花样子,隔几日总是传上一回。开始还跟陈嬷嬷说一声,后来习惯了,也就不说直接过去了。
一则海棠宫跟长春宫的关系,人人心里门清。长春宫娘娘照顾小郡主那是要多精心有多精心,那心疼劲儿对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了。可以说长春宫就是郡主在宫里的第二个家,一旬总要有七八日在那里。
再则鸣佩本就是东宫选了,长春宫娘娘给送过来的丫头,又心灵手巧,一手针线活更是连陈嬷嬷都夸。他们几个就是稳重如采月还挨过手板子,但鸣佩却从来没挨过罚,她自己得用是有的,最开始两年郡主看在长春宫的面子上格外照顾也是有的。
这两年鸣佩隐隐有凌驾采月采星两个大丫头之上,成为昭阳宫第一大侍女的趋势,说话做事下面人没有敢不听的。
所以长春宫来传她,直接就过去了,这样的事儿海棠宫里人也都习惯了。采星自己回话都没觉得哪里不对,只是郡主这次的反应似乎跟往日不同。
采星等着郡主吩咐,郡主却没再说鸣佩,直接道:“给我梳洗,我要去看陛下。”采星应了好,才回过味原来是要去陛下那里,不是去东宫看太子呀。她害怕自己听错了,犹犹豫豫地想要多问一句,但陈嬷嬷就在旁边,她也不敢多问,怕挨训斥。
洗漱更衣好,采星又递上了郡主的小皮鞭。
谢嘉仪看着这支皮鞭,是母亲留给她的,后来被太后毁掉了。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托盘里的小牛皮鞭子,又摸到它镶嵌着红宝石的紫檀木鞭杆。
其他人都觉得今天睡起的郡主有哪里不一样了,俱都屏气凝神等着郡主吩咐。
陈嬷嬷看着郡主,心里盘算着是找得道高僧要几张符给郡主压惊,只是还没确定是找大觉寺的还是皇觉寺的,也不知道这两家哪家的法力高深。这郡主肯定是做梦了,还是噩梦,不然能连不做太子妃的话都说出来了?
谢嘉仪握起鞭子,止住了采星,自己缠到了腰间,又留恋地摸了摸,这才起身朝着养心殿去了。三月暖阳照在身上,蜂飞蝶舞,垂柳依依,谢嘉仪走得并不快,舒服得微微闭眼又睁开。
直到到了养心殿书房前,她才站住了脚步,只觉得一颗心怦怦跳着。她怕。
她怕一切都是痴心妄想。
那里面,真的会有她的皇帝舅舅。阳春三月天,谢嘉仪怕得双手冰凉,站在院子里,一步也动不了。
直到喜公公笑着迎出来,笼罩着她的恐惧才散了,她才确定她确实是在人间。
现在是永泰十一年,最疼她的皇帝舅舅驾崩于永泰十三年的春天。皇帝舅舅一直身体不好,全靠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