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陛下!给本宫笑一个! >

第11章

陛下!给本宫笑一个!-第11章

小说: 陛下!给本宫笑一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赢还不知道,但是太子要被废是肯定了,你就自求多福吧。”

    殷如墨冷冷道:“太子发生了什么事?”

    薛子佩乐了,似乎想起了什么搞笑的事情:“那个太子,简直就是个奇葩,他比东宫的护卫属官,随从都早了半天到京城,一个人摸进了宫里,连陛下的面都没见到,就把三殿下给打了,哦,据说他还抱了只野猫,说要送给陛下,陛下的寝宫被折腾的乱七八糟,连脸都被猫抓伤了。”

    第十九章:重返宫闱

    对于太子周宜还是有点印象的,是个十分可爱可亲的好哥哥,那时候的周宜小小的,太子喜欢同大家玩儿,他是太子,在宫里地位超然,人又好,大家都喜欢他。

    周宜是不可能真的相信薛子佩的话的,那个残暴奇葩的太子怎么可能是小时候照顾弟弟妹妹的小哥哥

    可是等到一打听,周宜就傻眼了。

    太子果然几天前就到了京城,而且还真如传闻中一样,三更半夜摸到了宫里,还是直接摸到了陛下的寝宫,据说太子当是兴高采烈,抱着个野猫就进去了。

    把陛下吓得差点晕过去,幸好当时陛下一个人睡的,没有招幸妃子。

    真不知道这人是怎么进去的。

    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第二天,太子銮驾回了宫里,太子从陛下的寝宫回东宫,然后二话不说冲进柴妃的寝宫就把三殿下给打了。

    “确实如此,当时太子回了宫里,见自己的笔筒不见了,就问了宫里的总管。”吕校尉低声说道,“主管查了查说是三殿下拿走了,太子殿下当时就不高兴了,带着人冲到柴妃娘娘的寝宫讨回,结果那三殿下的卧房里,有大部分的东西都是从太子东宫顺走的。”

    吕校尉擦擦头上的汗,殷将军经常派他出去打探情报,这一次打探的情报竟然是这么的神奇。

    三殿下是个十二岁的孩子,他能抢了东宫什么东西,太子殿下也太狠了。当着柴妃的面就把三殿下给打的哇哇大哭。

    “太子现在怎么样了?”周宜问道,小时候和蔼可亲的哥哥变成了祸头子什么的,真是不能接受,这位祖宗不要出什么事情才好。

    吕校尉谦逊的朝着周宜道:“太子殿下被陛下罚到相国寺了,听说是把整个东宫的人都赶去了,这一次,陛下是真不高兴了。”

    整个东宫的人都赶出去了,那不就是怎么回来的怎么回去了!

    周宜现在还住在殷如墨的府上,殷如墨怕她一个人回家了会想家,就让她留下来陪自己。周宜是真着急啊。

    父亲前途未卜,太子又是这么个鬼情况,她还真不知道怎么是好,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了,当初她离开京城被人追杀,一定同太子那里有不少的联系,周家是太子的后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周宜要是死了,太子同周家的联系就断了不少,也就少了一条臂膀,而这次太子回朝,状况频频,周宜绝对不相信,这事情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俗话说三岁看老,太子小时候就挺不错,长大了就算再混,也坏不了哪里去吧,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情。

    打弟弟就算了,抱着野猫摸进二舅的寝宫,这个太子表哥是傻子吗?

    还有,三殿下薛修礼可不是个任由人打的主,那孩子可皮实了,熊孩子一个。寻常只有他欺负别人,哪有他无缘无故被别人给欺负了。

    “想不到这小子出去几年,回来变成了这个样子,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要去见见他了,周宜,咱们去相国寺看看他吧。”殷如墨饶有兴趣的说。

    周宜摇头:“我才回来,应该先去宫里见见陛下和太后,哪有先找表哥再见舅舅和外祖母的道理。”

    殷如墨没想到这一层,当下笑了笑,也不多说:“你休息一下,晚上就进宫见见你的陛下去吧。”

    周宜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殷如墨见她脸上不好,欲言又止的看着她,一脸的着急。

    周宜疑惑:“殷姐姐,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殷如墨叹了口气,苦笑道:“其实你不必当心,太子变成了混球,也不要紧,大不了,你不嫁给他了。”

    周宜轻轻笑了笑:“谢谢你。”

    殷如墨非常认真而霸气的道:“你不用谢我什么,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只要”她有些尴尬的看了看周宜,“只要你劝你爹喜欢我。”



    第26节

    

周宜同样尴尬的看着殷如墨,根据自己对父亲的了解,他是不可能喜欢殷如墨的,不但不会喜欢殷如墨,父亲大概永远不会喜欢任何女人了。

    周宜亲耳听父亲说过,他这一生所要遇到的人都已经失去了。

    父亲大概永远都忘不了母亲吧,他已经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留在了十五年前了。

    但是她不忍心跟殷如墨说,殷如墨什么都不缺,名声,地位,财富,美貌,智慧,她都有了,这世上只要是人想要的东西她都有了,如今她只缺一个周嘉。

    她说她愿意为了父亲放弃一切。

    周宜不愿意打击她的深情,或许有一天,她会渐渐忘却这份热情,或者将这份深情转向别的人。

    于是周宜说道:“我一定会帮你劝说父亲的,我只怕,你到时候又看上了某个年少的少年郎,不要我父亲了。”

    殷如墨立即就急了:“不可能,这世上我只要你父亲一个人,别的人我都不稀罕,他愿意喜欢我,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去喜欢别的人。”

    周宜晚间进的宫,宫里门禁森严,只能带着紫林一个人进去。

    自从进了朱雀门,周宜就莫名的感觉宫里同之前不同了,周宜小时候也是长在宫里好几年的,后来外祖母殷太后的眼睛看不见了,照顾孩子不方便,而父亲周嘉的战事也少了一些,周宜就回了自己家里。

    但是她偶尔也进宫的,她对宫里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温暖和煦的外祖家,外祖母慈祥温柔,步妃娘娘妥帖大方,二舅虽然很忙,但是对自己都很好。

    宫里还有一群表弟表妹!虽然周宜后来不太进宫,不太能认识他们。

    但是这一次,周宜明显感觉不一样了,哪里不一样,周宜也说不来。

    “周小姐,这边请。”粉色宫装的宫女将周宜引到了御花园的晓荷亭里,“今日陛下和步妃娘娘在晓荷亭里赏景,周小姐请往这边来。”

    宫人的灯笼很亮,周宜方方跟着她走了许久。

    可是等她到了亭子里,陛下竟然不在!

    “周小姐回来了,真是好,陛下很是关心挂念你呢,回来了就好。”步妃娘娘淡淡的说道,命令宫女给周宜添席备茶点。

    “娘娘,陛下在哪里?”周宜心里有点惊讶。

    步妃有点遗憾的道:“真是不巧,原来陛下同我在这里等你来着,想着这晓荷亭子里看湖水景致很好,你一定喜欢,哪知道就在方才,御史台的张大人有急事禀报,陛下急匆匆就去了。”

    见周宜脸色微变,步妃笑盈盈道:“周小姐也不要太难过,日后周小姐还可以再进宫来求见嘛,陛下如今日理万机的,也不是人人都能见着呢,就是长乐公主都不能日日见到呢。”

    周宜的脸色苍白了。

    第二十章:殷太后

    说实话,周宜是非常难过的,原先周宜进宫是没有什么“求见”一说的,她从小就长在宫里,二舅虽然不怎么有时间看孩子们,但是对她也是极好,而且,她的外祖母殷太后,只有她这么一个外孙女,二舅原来就不是她亲生的,所以,宫里的皇子公主们,除了太子,太后都不怎么喜欢。

    原先的周宜,在宫里,是比公主皇子还要尊贵的存在。她要见谁,去哪里,都是直接去的。

    可是如今,她见一见二舅,都要看着这宠妃在这里打机锋。

    周宜收拾了心情,慢悠悠道:“原来陛下如此辛苦。”

    步妃娇笑一声:“是呢,陛下日理万机的,连我都不怎么能见着面,周小姐好不巧啊,若是周小姐着急,我便派人送您过去找陛下?”

    像什么话,哪有趁着陛下忙的时候去找的道理,周宜又不是争宠的宠妃,一定要见着不可。

    原先步妃可是待自己温和周到,奉承的不得了,即使奉承,还是那种毫不做作的奉承,让人觉得她是个温柔懂礼貌的宠妃,对陛下的亲人都照顾的很好。

    若不是每天被父亲念叨不要跟后宫皇妃走的太近,周宜说不得真对这步妃推心置腹,当作自己最亲近的舅母了。

    如今周宜只觉得自己傻,皇后早在十多年前就不在了,这宫里步妃最得宠,怎么可能对自己一个小女孩儿这么周到,不过就是看中了父亲的身份罢了,如今父亲前途未卜,未婚夫太子又惹了这么多的事端,她怎么可能还把自己放在心上。

    “娘娘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个晚辈,远游归来拜见长辈罢了,哪里能因此而耽误陛下的大事,既然如此,我便也不好多陪娘娘了,说来也是,我从外归来,本来应该是先见外祖母的,这宫人竟然把我引到了这里,周宜不多陪了。”

    周宜说着就起身要走,她是大将军的女儿,母亲是卫国公主,陛下已经把卫国封给了她了,论身份,她也不比步妃低,宠妃再得宠,也不过是妾,哪有人晚辈来了不见外祖母先见了舅舅的妾室的道理。

    周宜冷着脸起身,步妃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这就是明摆着不给她脸了。

    可是她一时间又不敢对周宜怎么样,陛下对这小丫头还是很喜欢的,毕竟是唯一的妹妹唯一的女儿,自己这时候给了她什么不痛快,陛下也不会高兴的。

    于是她脸上扯出个勉强的笑容来:“周小姐说的对,是这宫女不懂事,我这就让她领小姐去见太后。”

    周宜淡淡道:“不必了,我自幼在太后身边长着,那里的路我比你们熟,自己去就可以,别又给领进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

    她说着便领着紫林就走。

    步妃在后面气的一把推掉了桌子上的点心,恶狠狠道:“死丫头,死到临头你还敢这么跟我说话,早晚有一天叫你乖乖求饶。”

    一旁小宫女小心翼翼的收拾起地上的东西,步妃冷冷道:“收拾什么,还不快去告诉太妃娘娘,周家大小姐回来了。”

    哼,嫡亲的祖母太后把你当作心肝,太妃可不是!

    周宜没到福寿宫的时候,福寿宫的杜妈妈就带着人迎了出来,脸上堆着笑容。

    “小姐回来了,太后可高兴了,自午饭后就巴巴的等着呢。”说着亲昵的拉着周宜的手,拥着她进去。

    太后的身体不好,今日倒是穿戴的精神的很,见到周宜进门,就哭了。

    “我可怜的宜儿,你受委屈了。”殷太后抱住周宜就哭,满屋子的宫人都伤心的不行。殷太后如今贵为太后,受尽荣华,但是足足是个命苦的人。

    中年丧夫,女儿难产死了刚到一年,大儿子也受伤身亡。这些年,太后心里苦,也就只有一个周宜能安慰。

    虽然当今陛下对太后孝顺的不行,但是太后素来就不怎么贪荣华富贵,带着宫人搬到了这福寿宫居住,不问世事了。

    周宜丢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过来的。想到这里,周宜眼眶湿了,很是哭了一会儿才安慰道:“太后,宜儿没事,宜儿回来了,以后宜儿再也不离开了。”

    太后安慰的拍拍她:“是了是了,以后再也不走了,等过些日子,你就同你太子哥哥完婚,以后就住在宫里,再也不离开了,东宫离着这里也不远。”

    周宜没料到太后竟然来了这么一出,有些语结。



    第27节

    

太后以为她是有什么顾虑,恨恨道:“都是你舅舅不好,太子才回来,就又把人骂到了相国寺,我已经说过他了,明天就去劝太子回来。”

    周宜不由有些感叹,太后对陛下是真的好,这么多年,她在自己面前说起他都是用“舅舅”这个称呼,仿佛真的已经忘记了,她还有个大儿子,一个打下了大炎朝天下却在功成时突然去世的大儿子。

    她已经把这个妾室生的儿子当作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等等,周宜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

    “骂”到了相国寺,“劝回来”。难道不应该是“赶”到了相国寺,“接”回来?

    听着外祖母的意思,倒像是这二舅骂了表哥,然后表哥负气离家出走,还得人去哄回来!

    若真是这样,为什么宫里宫外都传的沸沸扬扬,说是太子无状惹怒了陛下被赶走了?

    她是越来越不明白这里头的事情了。

    太后拉着周宜说了好些话,问了她在外头这么些日子的情况,周宜不敢叫太后知道自己这一年多在外头过的不好,便说二舅派了人将自己护送到了蜀中,一直都跟着殷如墨在一起。

    老人家身体不好,不宜伤心动气。想必这些日子陛下也是这么安慰太后的。

    殷如墨是太后娘家的孩子,太后应该是很放心的。

    太后果然素来对殷如墨放心,对周宜在外头的事情不再多问,只觉得好好的孩子背井离乡的辛苦,格外心疼。

    这一晚,周宜就留在了太后的福寿宫里。

    次日一大早,周宜正同杜嬷嬷给太后梳型,外头小宫女就来禀报陛下来了。杜嬷嬷刚要开口叫小宫女请进来。

    太后气闷的开口:“叫他回去,没带着太子回来,就不必来我这里晨昏定省了。”

    第二十一章:长乐公主

    殷太后多年不问世事,身体又不好,心里头对皇帝薛靖满宫的莺莺燕燕和那些莺莺燕燕生的孩子也不怎么喜欢,薛靖也下过旨不准宫人打扰太后,所以,说起来在太后那里晨昏定省,这么多年来,其实也就只有皇帝一个人做到了。

    周宜心里头对薛靖这个二舅感情是很深的,她很清楚,做儿子做到二舅这样的,亲生的都不一定可以。

    太后不问世事,娘家也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殷如墨这突然冒出来的女将军不算,这是意外),二舅不是她亲生,这么多年来都这样孝顺,甚至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生母李太妃。薛宜不禁想要替二舅说话:“外祖母,舅舅日日都来看您,您不见他,他会伤心的。”

    太后丝毫不为所动,气闷道:“哀家的话绝不收回,他若是眼里有我,就尽早把太子找回来,孩子都在外头好几年了,这是做父亲的样子吗?”

    周宜刚要说话,就听见帘子外头薛靖说话的声音:“母后,惹恼了母后,是儿臣的错,请母后不要生气,儿臣这就去把皓儿接回来,到时候带着他来给母后请安。”

    话一说完,周宜就听见外头重重的磕头的声音。

    然后听见薛靖起身离去的脚步声。

    人一走,太后就又哭了,周宜都给吓到了:“外祖母,您怎么哭了。”

    太后擦擦眼泪:“你这个舅舅啊,心眼太实诚了,我不过是不见他,他就把头磕的这么重,伤到了怎么好。”

    周宜:“这”

    她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宫里一团乱麻的关系。

    太后又留了周宜吃了早饭才放她回去,周宜盘算着这几日陛下一定是很忙,不然依着原来的情况,太后不肯见他,他一定是在外头不肯走的,绝对不会是磕几个超级响的头就走。

    所以周宜就带着紫林准备回去,改日再进宫来见二舅。

    哪知道杜妈妈送她们到御花园时遇上了长乐公主,薛可卿。

    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