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王夫人选择咸鱼-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二月还没有过完,金陵的消息就传了过来,贾蓉跟贾蔷说了,一应从江南的采买,都可以叫给他们兄弟俩来办,还有夏金桂也说好些花木她们夏家出了。
贾母把这事儿告诉贾珍,意在表示西府没有落下他们东府,只是他贾珍没有占到更直接的便宜而已。
贾珍可不觉得贾蓉跟贾蔷有多贴心。反而觉得他们兄弟俩有些挡路了,贾母见此,面上没什么反应,但心里已经决定跟贾珍远一点了。
贾英或许能被秦可卿调教出来。但眼下贾蓉跟贾蔷都能用得上了,他们何必要再等一二十年呢。
黛玉表示,元春屋里的摆设她能帮上忙,她嫁妆里有不少好东西都能拿出来摆一摆;
迎春回来表示,张家在江南有些地方也挺有人脉,采买也能帮衬一把;
惜春也回来说,忠顺王府至少能帮着寻摸好一点的戏班子。
就连史湘云都说卫若兰有朋友能帮着负责一路上的安全问题;
薛宝钗也说柳湘莲也能帮得上忙,薛家还能帮着联系其他皇商。
只有探春,她虽然说是嫁去了南安郡王府,人家也还没有分家,她夫婿在南安郡王跟前待着,只是成亲的时候短暂地来了京城,过后就回福建去了。
她还是新妇呢,总不能就跟丈夫分离,年前也跟着走了,眼下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说起来,贾家唯一惦记探春,也就只有贾环了,他跟探春倒是离得不远,可福建那地方在前朝还属于野蛮之地,朝廷流放犯人还往那边流放呢,也就是到了本朝,海洋贸易兴起,这才让临海的福建跟两广被朝廷重视,也才有了泉州这样的新兴大港。
贾家在江南以南没有丝毫势力,贾环还是借着王晴的商队,才跟探春联系上,可惜探春丝毫不领贾环的情。
反而因为贾家对她不如迎春跟惜春那般关照而颇有怨气。
贾环对探春尚且没有完全死心,根本不敢把探春的来信透露给贾兰或者贾琮。但他最近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贾琮这天便找上了贾环。
“你也要多为你自己考虑考虑,你在这里急得嘴上冒泡。只不过平白耽误了学业,误了自己的前程而已。若是你真想帮衬她,不如借着太太的名义,多送一点东西过去好了。”
贾琮说这话也是担了风险的。因为王晴那人看着十分好说话。但某些底线她却决不许任何人触碰,他给贾环出这主意。不过是算着王晴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发现而已。
贾环也懂,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苦笑着说道:“眼下也只能这样了,也不知道太太知道以后,会怎样惩罚我。”
贾琮不说话了,他不过是实在是看不过去贾环这几天为了探春的事情如此烦恼,这才出了这么个主意。但这并不代表他对王晴没什么感情,随口就能算计她。
相反,贾琮心里最亲近的贾家人其实就是王晴。他跟贾环感情好,那是因为贾环跟他年岁相当同病相怜;
跟贾兰关系好,则是因为他是王晴的亲孙子,王晴虽然无视他,但从来没有放弃过他。
贾琮看得明白,若是没有王晴想起他,他这一辈子怕是只能做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了,等到他年岁渐长,或许就被家里给赶出去自己谋生。
“至少今年家里事情多,太太肯定不会发现你的小动作。若是你姐姐有心,肯定能趁机站稳脚跟,等过了明年,你自己最好有个举人功名,那时候也就不用打着太太的旗号做事了。”
贾环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跟贾琮保证道:“我一定不会乱来!”
这一点根本不用贾琮提醒,他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得罪不起王晴的。
这么想着,贾环在给探春的书信里跟她科普了一番什么是“国夫人”,着重点明,国夫人已然是一个外命妇的最高等级,地位只在皇后跟太后之下,与内命妇里四夫人等同。
在前朝时候,甚至有位国夫人。因为后宫没有皇后跟太后,还曾抚养幼帝,就差垂帘听政了!
贾环生怕探春听不进去,又让她不妨调查一番,看看那些冒犯了正室嫡母的妾室通房跟庶女,到底是个什么下场。
贾琮对贾环也真是可以了。除了出主意,还私下里借给贾环不少钱,要知道王晴给出嫁的姑奶奶们送礼可从来没有手软过,贾环既然要打着王晴的旗号,这东西自然就不能少了,只可惜他手头银钱不多,实在是置办不起跟迎春惜春差不多的礼,只能咬牙誊写了两个从宝玉口中听来的煲汤方子给探春送去了。
这年头就是个腌咸菜的方子都能作为独家秘方传男不传女,这大家族的饮食方子自然更是如此。
贾环一边记忆一边写,等写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思虑半晌,他突然伸手将写好的方子都撕了个粉碎,痛恨自己如此不要脸地去占王晴的便宜,更加痛恨自己对探春如此心软。
他甚至想着,是否探春就是看准了他这一点。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在他面前发泄对王晴这个嫡母的怨恨呢?
同一个校舍的贾琮见贾环撕了信纸,心里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
冒用王晴的名义已经是极限了。若是贾环还想着用王晴的方子,他怕是要忍不住跟家里告状了。
第122章 幺二二
荣国府如今的境况,若是换了别家,肯定会顺水推舟分了家。但贾赦跟贾政谁也没提,尤其是贾赦,二房占了大房这么多年的光,没道理一发达就把大房抛在脑后了不是。
而贾母呢,她本来就因为几个姑娘陆续出嫁而感到孤单寂寞,眼下若不是黛玉还在家里,又有个邢岫烟是自家亲戚,她怕是真要成了孤寡老人了。
而王晴呢,考虑到贾家最近风头过盛,买房子跟修园子已经要花费大量钱财了。
若是还能同时修整一座侯府出来,那荣国府可就真热闹了,于是休整侯府的事儿也只能往后排。
贾政从前也有不少科举无望的“清谈好友”,山子野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山子野先生,最擅长的便是园艺建造,贾政先是写了亲笔信邀请他回京,等到人真回来了,又带着宝玉亲自上门道出所请。
这山子野可是有真本事的人,见贾家诚心,他又跟贾政有旧。于是找了个天气晴朗的好天儿,上门来勘察。
贾母或许是考虑到这看了几十年的园子就要重修了,这几日天天往园子里去逛,还跟黛玉和邢岫烟两个讲了好些古,不说邢岫烟了,便是黛玉也对贾母年轻时候心生羡慕。
当然,从贾母的叙述中,黛玉也窥见了那些年贾母孤身守在荣国府的孤独。
荣国府本就是军功起家,国朝初立之时,周边四夷作乱,贾源跟贾演兄弟陪着太祖建立国朝之后,还要四处征战,清扫四夷。
好不容易等到四夷初降,贾代善跟贾代化已经娶了妻。
可四夷改朝换代之后,又开始对中原虎视眈眈。于是贾代善跟贾代化兄弟俩年轻的时候也大多在军中,后来就连生孩子都是抽空回来生的。
等到贾代善跟贾代化兄弟上了年纪,宫里的皇帝都换了两位,第三位皇帝的太子也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太子了。
然后贾代善跟贾代化兄弟俩一个管着九门,一个管着京畿大营,一直等到十几年后的太子作乱,贾代善跟贾代化两个都被太上皇处罚丢了官儿,又上交了兵符,贾家这才算是初步脱离了兵权。
自此贾家便再没有子嗣进入军中,军中人脉也多是给了王家跟史家,只是史家人手段不够,让王子腾占了大部分便宜。
贾母看着黛玉一脸心疼,不禁失笑,“你们这些小丫头啊,眼前一丁点的小事,便要夸大成滔天一般。殊不知,等过几年再回头看,也不过如此啦!”
黛玉摇头,“便是当真如此,昔日所受的苦楚也已经经历过了,后来的不过如此,也大多是强迫自己看开而已。”
贾母轻叹一声,认真教导黛玉道:“你这丫头呀,初来家里的时候,我看着便担心你跟你母亲一样,总是喜聚不喜散,容易伤春悲秋。
后来能得你婆母教养,倒是极好的机缘。这世上的人不下千百种,一辈子遇上的事又何止千百万,咱们固然要眼光长远,可有时候多看看当下也不错。”
黛玉只装着没听懂,缠着贾母多说说贾敏的年轻时候的趣事,贾母见她装糊涂,想着王晴为人着实不错,便也顺着转移了话头,说起贾敏在家时候的事情了。
“说起来,你刚来家里的时候,我还曾担心你婆母对你不喜。当年你母亲尚未出嫁的时候,在家里曾为难过你婆母几次,没想到你婆母虽然对你母亲不亲近,对你却没有丝毫迁怒,很是有做长辈的样子。”
黛玉自己做了别人家的媳妇。虽然没有吃过婆媳不睦的苦头,但也听说过别人家关系不好的婆媳事迹。所以她真的十分庆幸自己嫁给了宝玉,自己又从小得婆婆教养。
至于姑嫂之间的矛盾,她觉得根子大多还是在男人身上。
想完了这些,黛玉抱着贾母的胳膊撒娇道:“我虽然年幼丧母,可是从小在公婆眼前长大,从此一辈子顺遂,可见是多亏了老太太的福气!”
黛玉想着贾敏逝世之后自己心中的惊惶,她一个周岁不满七岁的小孩子,就要离开唯一的亲人去别人家长住,心里的不安定可想而知。
可是眼下她着实庆幸自己从小来了荣国府。
贾母也庆幸呢,她抬手摸摸黛玉的鬓发,“我那时单想着你若是没有女性长辈的教养,将来婚事怕是要艰难了,便想着干脆接你上咱们家来跟宝玉做亲。
若是你婆婆因为跟你母亲那点芥蒂对你不喜。但只要我多活几年,便能多庇佑你几年。”
白天跟贾母说得多了,晚上回去黛玉便做了个稀奇古怪的梦。
梦里黛玉变成了一颗草,头顶上还生有红珠,长在一条不知道名字的河边。
有一日,就在她安心跟着周围的草一起啜饮露珠的时候,有一个俊美青年路过,随手舀起一瓢河水给她们浇下,她也跟着周围的野草一起奋力长大。
后来,那青年时不时过来浇水,她在一日突然轻身飞起,落地变成了人形。
这时候,一个面相成熟的貌美女仙过来说,那位给她浇水的青年是一个有来历的人,他将要下凡历劫,建议她也跟着下凡,用一生的眼泪来回报浇灌之恩。
黛玉此时稍微警醒了些,直觉这事儿有哪里不对。但她嘴上已经答应了下凡之事,且对那青年感觉有几分熟悉。
等她彻底明悟了自己的身份,想起她跟宝玉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于是敷衍那女人道:
“这一辈子的眼泪怕也顶不了一瓢的河水,不如我还他一段良缘,嫁与他为妻,为他生儿育女一辈子操劳,如此方才圆满不是。”
黛玉最后的记忆便是那女仙大惊失色面容扭曲的样子。等她惊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在荣国府里,身边躺着夫婿宝玉。
她怔怔的看着宝玉,慢慢的竟然连梦境里的一切都忘了,只是觉得浑身一轻,好似心里有些郁结已经随着被惊吓出来的汗水排出体外了。
宝玉很快迷迷糊糊地醒来,夜里太黑他看不见黛玉双眼发亮地看着他,但他能感觉得到自己被黛玉注视着。
“妹妹做噩梦了不成?别怕,我且在这里。”
说着宝玉便伸手将黛玉往自己怀里揽,却发现她竟然出了一身汗,宝玉当下就是一个激灵,“妹妹这一身汗,可要赶紧换了干净的寝衣来,不然容易风寒!”
宝玉这一声直接把在外间守着的晴雯跟雪雁都惊醒了,二人赶紧披着衣服点着灯进来,黛玉都来不及拦一下。
好一会儿等黛玉重新换了衣裳躺下,宝玉这才悄声问起黛玉做了什么噩梦,可黛玉此时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宝玉倒是想起自己之前也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便拿出来安慰黛玉,夫妻俩很快又睡熟了,等第二天早起见了儿子过后,这事儿便彻底被忘诸脑后。
第123章 一二三
王晴还没有正式修炼,但她的灵识已经是属于这世界里金字塔顶端那一类。
所以很轻易地就感知到这世界的束缚好似又少了一点。
还没等她想个明白,山子野便拿出了新园子的草图,贾政一看就十分满意,兴奋地拿给贾母去表功。
贾母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看过山子野的草图之后,又觉得地方有些小了,便建议道:
“不如把后头的两座小院儿并前头一些的院子也跟着拆了吧,家里横竖够住,将来你们又要搬出去。”
这事儿贾政可做不了主,只能看贾赦的了。
贾赦也觉得若是二房搬出去了,这地方院子还多着呢,便是贾兰跟贾环贾琮都在荣国府里成亲也住得下,只是贾母这一指。
可把贾代善当年养老的院子也给指进去了。
贾母瞟了贾赦一眼,也没说别的,直说道:“你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就把那院子前头的荷花池给填了,横竖他也只住了那么几年的光景。若是你们出息了,他哪里舍不得一个小院子。”
如此,贾赦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横竖这园子将来归他们大房,就算加上公中出的钱,他们最多只出了一半而已。
至于王晴,她把一切都理顺了之后,就做了甩手掌柜。反正黛玉平日里也没有那么忙,她跟宝玉有了修葺林家宅子的经验,也能帮着监工。
四月天里,外头便是江南也还没有荷花盛开。
可王晴已经在空间里抽荷叶梗已经整整三天了。
唉,也是她一知半解,竟然把常州所产的龙泉印泥,说成了是成都龙泉驿产的,叫贾政好一通笑话,她当时下不来台,便跟贾政打赌说她在一个月内,一定能买到上好的常州龙泉印泥,叫贾政开开眼!
这龙泉印泥在本朝才刚刚有些名气,不说在京城了,便是在江南流通的都少。至于贾政,还是托了宝玉有个常州同僚的福,这才得了这么一盒。
王晴一边托人在外头打听,一边突然想起来好似在现代听说过这东西。
据说印筋还是用莲藕茎里抽出来的藕丝,还有什么要晒过六年的蓖麻油之类的东西,另外还添加了好些冰片、珍珠粉、犀黄、麝香等香料和药材。
只是啊,她当知道莲藕茎里头能抽出丝,却忘了这乃是一个大工程,她断断续续花了三天时间,算起来一共抽了十二个小时的样子,这才凑够了二钱不到的藕丝。
这二钱是多重呢,一两银子便是十钱的重量。
王晴看着碗里的藕丝,生无可恋地摊在沙发上。
拿去吧,去跟外头的人说,这都是本宫自己抽出来的,没有假手于人!
本宫抽得,手都要断了!
所以说,当初她为什么要多嘴啊?!
又花费了整整五天,一共十几个时辰的时间,王晴总算整出了稍微能看的龙泉印泥,只是这东西看着可能跟贾政那一盒差不多,内里肯定还是有些差距,不过差距也不大就是了。
王晴拿着自己制作的印泥去贾政那里交差,“这东西是我自己走了特殊的路子得来的,说是跟龙泉印泥差不多,但其实并不是龙泉印泥,你看看吧。”
贾政也是跟王晴开个玩笑而已,哪知道王晴自己当真了,他也就只能跟着认真起来。
他拿出那盒十分珍惜的印泥跟王晴拿来的这个做对比,发现王晴拿来的这个,颜色更加鲜艳一些,气味也更加好闻。
他写了一幅字,分别用两盒印泥盖章之后,果真是王晴拿来的那盒印泥更加鲜艳好看。
王晴催着他烧一烧,“这龙泉印泥最大的好处,除了留色时间长,能够历久弥新以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