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王夫人选择咸鱼-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要把姻亲跟贾琏贾政的同僚和在一起请,并排在第一天重点照顾。
好在元春跟林家、王家尚且拿得出手。要不然,贾母那些个手帕交怕是要看足了她的笑话了。
帮贾母办寿宴,对眼下的王晴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王熙凤肯定也只能跟迎春几个姑娘一样打打下手。
毕竟她们都只在元春入肃王府的时候操办过这种重大的宴席。而当年贾母的寿宴一直都是由贾琏的亲妈主办的,就连王夫人自己也只是打打下手。
如今要王晴来主办,她首先遇上的困难便是发出请柬。
四王里头,东平郡王府已经没人了,剩下的三座王府都还跟贾家有往来,那是必须要送请柬过去的。
八公里头如今也只剩下一半,原本跟贾家就没多少往来。如今贾家在他们看来也只有个空架子,想必请了怕也不会来。但按照惯例,这请柬又必须要送。
贾政也知道贾母的寿宴真要操办起来也挺麻烦,便主动开口道:“我在工部也只有寥寥几位同僚还能说得上话,我已经提前问好了,有三位跟我同事的同僚都表示要为老太太祝寿,最近你便把请柬都印好给我,我亲自写了送出去。”
“琏儿那边怕也只有几位同僚会接咱们府上的请柬,到底他入户部时日尚短,日常也忙碌得很,根本没什么机会与同僚接近。”
想到这些,贾政也难免唏嘘,要知道贾母六十大寿的时候贾代善已经不在了。
甚至贾家为了不落下风,还特意大操大办了一番,只可惜人走茶凉,当年贾代善的昔日同僚都没什么人上门,下属更是只到场三分之一,让贾家被京城上下好一番嘲笑。
于是七十大寿的时候,贾母便借口身体不适,只是小请了姻亲,才一天便将所有客人宴请完了,后头两天全靠在外头街上大摆流水席才勉强撑起了热闹。
王晴知道此事她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再说如今的荣国府也有了起来的迹象,外头总有一些眼明心亮之人看得清楚形势,想必今年的寿宴怎么也要比七十大寿的时候来得热闹。
“我明日便去翻看这几年的礼单,只是眼下时局并不算好,就算咱们想要大宴宾客,也要谨慎些才好。”王晴轻声叹气,到底接过了这一场麻烦事。
贾政听王晴答应了,也松了好大一口气,他稍稍侧身伸手握住王晴放在被子外头的手,轻声安慰道:
“我跟大哥已经商量好了,既然老太太的寿宴免不了要大办,咱们干脆就精心些。反正还有元春跟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在,咱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失势。”
说起南安郡王府上的老太妃,王晴不免想起了探春远嫁和亲的结局。
她已经记不起探春到底是远嫁番外还是嫁给了南海叛军首领。总之,探春是被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君看中,用来给她的亲儿孙们顶灾的。因此才被难安郡王府的老太妃收做干孙女,又被朝廷赐婚出去的。
这样看来,这位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君还真不能深交,想必他们家的下场也不算好。
王晴还在想东想西的时候,贾政已经开始熟睡了,王晴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干脆轻轻挪开了贾政的手,连身体一起进入了空间,开始了又一轮的采矿之旅。
最近她看的都是玉石,尤其是大西北那些戈壁滩上,有些地方的玉石直接就散落在石山上下。
她虽然没什么好眼力,但好些玉石都已经露出一角了,她只管照着那样的捡就是。
王晴自己对玉石的认识真的非常浅薄,知道的最多的也只是了解玉石分软、硬两种,古人一向推崇的玉石都是属于软玉,而现代人追捧的翡翠则属于硬玉。
还是接收了王夫人的记忆之后,她才对玉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时下的人们都只把翡翠一类的硬玉归类到宝石里面,价格比同等级的玛瑙稍微次一点。
这一次王晴并没有捡到玉石,只在捡到了一块天然就有黄山迎客松图案的石头之后就出了空间,她想把这块石头送给贾母做寿礼。毕竟松柏都有长青长寿的好寓意,这石头天然便有松树的图案,想必贾母也不会嫌弃。
第二天一大早,王晴迎着彩霞暧昧的目光由着她给自己簪上了一只凤头步摇,彩霞语带羡慕地说道:
“这凤头簪可是老爷拿过来的,依婢子看啊。虽然上头只有米粒大小的珍珠做流苏,但这下面坠着的红珊瑚珠子也挺难得。”
王晴从镜子里往贾政那边看去,他的表情看不太清楚,但明显也在看她这边。
若是换了王夫人本人来,恐怕要被贾政给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可如今坐在这里的人已经是她王晴了。哪怕贾政的形貌不输娱乐圈里顶级的大叔,她也一点感觉也没有。毕竟她是要回去的,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小鲜肉老大叔的等着她呢。
王夫人刚刚嫁给贾政的时候,贾政还带着她养了一块玉,王晴从王夫人记忆中找到了那块玉佩的下落,有看贾政此时身上佩戴的就是另一块玉佩,她便开口道:
“我看宝玉过不了几年也要娶妻了,老爷不如把你身上这块玉佩送他,我这里的那块就送给儿媳妇,到时候让他们夫妻俩也一起养起来。”
贾政听了这话脸色才好看了些,刚刚王晴一直没什么表情也没什么表示,他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脸上也就带出了些。
他伸手将玉佩拿在手里抚摸着,听王晴说得好听极了,他便摘下玉佩来,还让彩云找个好一点的盒子装好,准备将来送给宝玉。
第83章 随便填个题目
贾母的寿宴对整个贾家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因为这是一个极好的验证贾家地位的时刻。
所以就连东府的尤氏都被贾珍差遣过来帮衬王熙凤。至于贾珍心尖尖上的秦可卿,更是免不了多往荣国府走几趟。
尤氏眼下看着贾珍把家里内外大小的事情都分给秦可卿一部分,心里当然不满意得很,只是她本就因为作为继室,家世不显且相当于已经没有了娘家,在贾珍跟前根本就没有说话的份儿,又因为秦可卿本人对她十分尊重,她又不敢也不愿去找秦可卿的麻烦,于是秦可卿便顺利地在东府上了位。
贾母看着一屋子人为她的寿宴操心,她心里真是熨帖又得意,只是看到秦可卿的时候,她免不了变了脸色,对她说道:
“我看蓉儿跟蔷儿两个孩子也大了,前两年的时候就该说亲了,他老子突发人来疯的,非要把两个孩子送去金陵。如今我觉得该是迎他们回来的时候了。”
秦可卿闹了个大红脸,她知道贾母这是在怪她。可她心里也免不了生出几分委屈来,明明是贾珍当初不做人。哪怕她如今跟贾珍过得不错,但一开始的确不如意。
秦可卿迎着两府上下的眼光,站起来蹲身行礼道:“老太太说得是,您这整寿在即,家里的小辈们非要齐整些才好呢。”
贾母也是真看不惯贾珍为个女人就忘了儿子的样儿。既然秦可卿都说了一定会说服贾珍让贾蓉贾蔷回来,她也就不多说了,到底东府跟西府不是一家人。
贾母又转向尤氏道:“你虽然是蓉儿继母,到底也是蔷儿的亲婶子,他们小哥俩的婚事你不操心,还有谁能操心呢!咱们两家如今境况不比从前,这选媳妇还是要相看姑娘本人的手段才好。”
贾母理解尤氏的难处,也知道尤氏斗不过贾珍。所以便劝她赶紧给贾蓉选一个厉害的媳妇回来。
到时候她大可双手一摊不再管事,把事情都给贾蓉的媳妇来管。如此,秦可卿作为贾珍的二房也不好插手家务了。
尤氏明白贾母的意思,她自己万分愿意,自然满口答应,还不忘奉承贾母两句:
“正好您老人家的寿宴在即,倒是肯定有不少高官侯爵之家过来拜寿,我们是攀附不上那些人的。但人家家里总有一些姻亲合适,倒是我们又占了您老人家的大便宜!”
贾母被尤氏捧得十分开心,当场便脱下手腕上一只满翠的手镯塞给尤氏,“这镯子颜色好水头也好,正好送你算是你忙碌一回的酬谢了!”
王熙凤看尤氏欢天喜地地收下了贾母的镯子,她也跟着凑趣,“老祖宗这是有了新人便忘了我这旧人了,大嫂子今儿偏了您一只上好的镯子,我还给您添了个重孙呢,怎么不见您舍我三瓜两枣的!”
贾母拢着坐在她左右的黛玉跟迎春两个,一本正经地跟她们几个姑娘说道:
“我今儿不过是送了你们大嫂子一只翡翠手镯。可在你们二嫂子嘴里,我当初送出去的那一大盒南珠竟不翼而飞了!”
迎春往往在这个时候并不会抢什么风头。而是由着黛玉回话,黛玉抱着贾母的胳膊撒娇道:“您确实送了大嫂子二嫂子不少好东西。可我们姐妹几个只上回得了您一回赏……”
邢夫人听了也不免酸道:“咱们家里几个姑娘时不时还能得您的赏,真要算起来,打一个等身的金身都够了!”
邢夫人这话实在是不好接,尤氏跟王熙凤这两个既得利益者也只跟着陪笑,王晴出来解围道:
“姑娘们在家时都是如此,若不好生娇养着,将来去了别家怕是要露怯。老太太本就是十里红妆进来的,家里年景也就是最近几年才艰难了些。
但寻常银钱也很是凑手,老太太心疼儿孙,手里又松快,嫂子若是眼馋不妨多在老太太跟前晃悠晃悠,哪日她老人家眼睛一花,将您当成了凤哥儿也是可能!”
贾母顺着王晴的话伸手一指,对着满屋子人没好气道:“快听听你们太太说的什么话,竟想趁着我老婆子老眼昏花偏我东西呢!”
一屋子老少哈哈大笑,外头站着的两排丫头都心明眼亮,贾家啊,这是又要起来了!
远在金陵的贾蓉跟贾蔷收到了贾琏的消息,就往扬州而去,为了贾母的寿宴,好些东西都要从江南采买呢,他们从金陵过去能节省不少时间。
他们哥俩的任务还挺重,要从江南采购不少食材跟水果。至于戏班子什么的,王晴觉得请一个江南的戏班子也行,也叫他们留意了。
贾母在家翻看流水牌的时候,见上头竟然好些菜式都是没见过的,便招来厨房的大厨们询问,这大厨们还没到呢,王熙凤便跟贾母回话道:
“这些都是太太近几日命厨房想出来的新样子,就是前日宝玉带着几个姐妹试吃过的,今日挂上水牌来,也是想让老祖宗您选一些好入宴的来!”
贾母对自己的寿宴当然十分上心。当即便让王熙凤安排一下,中午就把水牌上新添加的菜式全部试吃一遍,同时她还不忘了叨叨这些直白的菜名:
“这些新添的菜名儿啊,还是应该改一改,太过直白了不好,得改得跟之前的名儿差不多一个风格才好听。”
由着贾母确定了宴客的菜单,等到从江南采买的食材跟花卉等都回来之后,这荣国府便开始布置起来了。
因为是大喜事,所以各处要结红绸彩缎,好在贾母生日是在秋日。要是换了寒冬腊月的,这光秃秃的树上还要用上好的绸缎来做出各色花卉来装饰,这可又是一大笔耗费。
毕竟梁下跟屋檐下的红绸彩缎都能重复利用,而做成的花卉却只能用一次。
贾母往常都只喜欢在荣禧堂正堂周围走走,这一次她却几乎将荣国府逛了个遍,迎春跟黛玉左右扶着,后边跟着王晴和邢夫人,邢夫人半步之后跟着王熙凤,宝玉上学不在家,惜春被王晴牵着,最后是探春看起来远远地落在后头。
贾母一路走一路看,偶尔还说哪里看着不太对,让王晴跟王熙凤记着稍微改一改,王晴跟王熙凤自然只有满口应下的份儿,贾母的经验跟见识也很是不凡。
尤其是她的审美非常不错。既然是给她办寿宴,那么好些地方自然是要讨好她。
很快,这些热闹精致的布景跟世间少见的珍馐就迎来了享用的人们。
贾母寿宴这日,她这位老寿星端坐高堂,由着贾赦跟贾政带着一家老小献上各种寿礼,她只管手里拿着一柄缂丝放鹤图的扇子笑得一脸慈祥。
等儿孙们献礼完毕,外头的,客人们也开始进门了,贾赦便带着贾琏去大门口迎候男客,邢夫人则带着王熙凤迎候女客;
院子里王晴带着尤氏跟迎春黛玉几个姑娘负责招待女客跟孩童,贾政则带着宝玉跟贾环贾琮和贾兰招待陪着男客。
王熙鸾最先上门来,因为她是小辈。所以由着迎春等几个姑娘招待她说话。
她先去了贾母跟前祝寿,献上带来的贺礼,解释为何只有她来,“老太太容禀,今儿我父亲原是带着我一起上门给您拜寿,哪知道走到半路便让衙门里叫回去了,我母亲月份也大了,实在是不好出门,要不然非要来您跟前沾沾喜气!”
贾母当然知道王家的事儿,拉着王熙鸾的手连连说客气。
后头便是史家两房,史鼎兄弟俩合起来竟来了十几口人,贾母看史家第一次来的这样齐全,心里熨帖的同时,也庆幸贾家有了再次崛起之势。
贾家几个姑娘跟史家除了史湘云以外的姑娘们都没什么接触,眼下作为主人招待客人也不好偏颇太过。
因此便由惜春借着年纪小拉了史湘云过来一起帮着招待后来的姑娘孩子们。
贾代善以前的下属跟贾政贾琏的同僚也陆陆续续进来,稍微晚一点的便是四王八公里的北静王跟南安郡王府,北静王一见宝玉就觉得喜爱,还亲自考校了宝玉的功课,宝玉对答如流,北静王便提前送出了手上的红麝香珠串,还让宝玉有空多走动,喜得贾政都忍不住矜持地捋胡子。
元春是最后才到的,她来到贾母跟前给各位王妃太妃的见礼之后,便向贾母道饶:
“我临出门的时候,家里那小祖宗临时反悔了,竟不想去王妃院子里,非要指着跟我出门,我一条好好儿的蓝宝石项链差点都要被他给拉断了!还是王妃拿了一条差不多的项链来哄着他,那祖宗才肯放我出门呢!”
南安郡王太妃跟王妃都往肃王府做过客。对于元春生的三公子可比贾母熟悉一些,老太妃便立刻给大家显摆道:
“三公子别看未满周岁,可被侧妃娘娘样的极好,才六个多月的时候就会爬着走了,说不得等满月宴的时候已经能走的十分稳当了!”
在座的能有资格去肃王府做客的夫人太太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因此都暗暗借着孩子的事儿询问肃王府的事情,便是元春自己不警觉。
但贾母跟难安郡王老太妃可都不是一般人,只管拿孩子的教养说事儿,丝毫不提别的话头。
年轻的夫人太太们有些坐不住便去前头看戏,年轻姑娘们自然由着迎春几个招待着有各种消遣,就是小孩子也有不少好吃的好喝的哄着,再有各种小玩具玩着,一点也不让长辈们操心。
这一场寿宴办下来,贾家上下虽然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收获是巨大的,外头单单是传贾家的菜式都传了两个多月,更别提哄小孩子的玩具了,王晴直接开了两家玩具店,一个月不到就收回了成本,往后都只有净赚的份儿!
第84章 几滴雨,没屁用
还不等大家谈论完毕,有一桩跟贾府相关的喜事便摆在了许多人家面前:肃王府三公子的周岁。
贾母寿宴薛家都没能赶上趟,这肃王府公子的周岁他们家就更加够不上了,哪怕薛姨妈是元春的亲姨妈。
薛姨妈自然是心有不忿,但史氏心里明白得很,她宁愿把薛姨妈留在王家,也不会放任她出去得罪人。
“你还是多念着你儿子吧,宝钗的事儿也没个音讯,先前你姐姐都说了可以帮你找元春请个教养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