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王夫人选择咸鱼-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太太回来了。”彩霞跟彩云两个赶紧起身行礼,同时也给几个小的提了个醒。
惜春跟宝玉两个小小的一边吸气一边站起来见礼,同时还不忘回头对着彩霞跟彩云两个挤眉弄眼,好似在责备她们俩没有及时发现贾政也跟着来了。
贾政坐下喝茶,他当然看见了惜春跟宝玉之间的眉眼官司,只是才见了薛蟠,此时他看宝玉就觉得宝玉还挺好,至少他只是性子有些软弱。
但读书识字也好,友爱兄弟姐妹也好,孝敬长辈也好,都比薛蟠要强得多。
更重要的是,他虽然比薛蟠小了好几岁,但比起薛蟠来,他的学问人品都要好得多,也比薛蟠更懂人情世故。
贾政随口问起宝玉上午所学的内容,哪知道宝玉说上午正好遇到贾兰出来,他便带着贾兰一起去上课,他还教了贾兰一些《论语》里头的内容。
贾政一听,茶杯都放下了,有心想说他自己才通读呢,怎么能去教正启蒙的小孩子呢,这不是误人子弟?!
那头王晴倒不觉得有什么,见贾政脸色不对,抬手握住了他的手,又趁机瞪了他两眼。
贾政赶紧改了话头,道:“兰儿确实该正经启蒙了,你若是有空不妨多教他识字也是好的。”
得了贾政的肯定跟鼓励,宝玉兴奋的跟什么似的,满口答应带着贾兰读书。
倒是王晴突然想起来贾家的家学了。不过这事儿不急,她还想看看这几个小的今日齐聚一堂,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今儿没想到你们这样齐整呢。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想要的赶紧说,等过了这一会儿,说不定我便不想理会你们了。”
迎春跟黛玉赶紧坐直了,开始打听起薛宝钗的消息来,这又是一个家里的亲戚,她们觉得王晴一定会喜欢那位薛姑娘,她们这一个冬天都呆在家里,早就腻了,只是这天公不作美,最近一场倒春寒让她们只能窝在家里。
惜春嘴巴快,仗着王晴最疼爱她,直接就问:“太太,今日您见了薛家姐姐,您觉得她如何?”
贾政也觉得奇怪,难不成是家里几个丫头见有了新的小姐妹,担心王晴厚此薄彼?
王晴暗自忍笑,一本正经地答道:“这位薛家姐姐人品相貌都是极好的,过几日我还想着请她来家里做客呢。到时候你们不止能亲眼看看,还能多相处相处。”
宝玉也来了兴致,不过他惦记着别的事情,忍不住开口道:“既然薛家表姐能来,那么太太,能不能去史家也把云妹妹接来?这两年她都没来咱们家走动了,也不知道她在家里过得好不好。”
贾政立刻打断宝玉的话,“你说些什么呢,史家是云丫头自己家,谁还能慢待她不成?你这么大人了,说话仔细些!”
宝玉知道贾政只是责备他说话不仔细,立刻道歉:“老爷说的是,今日是我孟浪了。可云妹妹确实好久没来,想必老太太也想念她了。”
贾政知道宝玉的意思,再说他也没有跟一个小丫头计较的意思,老太太的娘家人,他本来也有关照的义务。
王晴干脆提议道:“这样的话,你们兄弟姐妹的人可就多了,不如也效仿外头干脆结个社,不拘是琴棋书画之类的消遣,便是一起读书也是好的。”
说白了就是要给这些小年轻们找点事情消遣消遣,荣国府出门做客的时候并不多,这些小朋友能出门的机会就更加少了,去年还带他们出门看过灯会。但今年因为事情太多,尤其是王熙凤怀着孩子呢,也没带他们出门,眼下倒是挺好一个机会能把原着中的姑娘们都聚集起来。
宝玉跟黛玉第一个响应,甚至迎春也表示可以出钱,探春在王晴跟前显得也沉默。但很动心,惜春就更加不用说了,她原本就喜欢热闹。
王晴的要求很高,她对迎春跟黛玉交代道:“这事儿只能由你们姑娘之间自己来。所以你们先要做好了准备,然后去信给云丫头和宝钗。
等你们选好了日子,再给她们正式下帖子,举行第一次聚会,如此面对面约定好每一次聚会的时间。等你们做好了这件事儿,那么往后很多宴席便能在这基础上来操办了。”
迎春跟黛玉这才明白,原来王晴是想要检验她们的学习成果,也给探春和惜春一次参与练手的机会。
贾政从前参加的诗会不少,只是他的学识摆在那里,勉强能连两句也就罢了,认真算起来还真不能写全诗。
但看家里的小辈们也到了外出交际的时候,他心里还真是罕见地有些感慨,甚至当场掏了二百两银子表示支持。
宝玉是真没想到今日还能有这样的收获,瞬间对贾政的印象都改了不少,也趁着高兴凑过去跟他取经,贾政被一群小辈簇拥着,心里真是满足极了。
反正钱都出了,也就不吝啬一点口舌,宝玉便把他所说的一些事项都记了下来,看的贾政真是满意极了。
以小见大,贾家的将来,还长着呢!
第78章 结诗社
兄弟姐妹几个有了消遣,回去纷纷想法子来好生完善这个诗社。殊不知他们连名字都还没有起好呢,就在想着刊印诗文留存的事情了。
贾政从宝玉身边的几个小厮那里得知了他们的进度,也不觉得他们好高骛远如何如何的,他已经学会从长远来看待问题了。
而最让他满意的,便是宝玉还将贾兰跟贾环贾琮一起算了进来。虽然眼下他只说是让贾兰几个帮着笔录,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不想落下哪位兄弟跟侄儿。
而事情传到贾母耳朵里,贾母欣慰之余,也越发后悔当初宝玉刚出生的时候,把那块五彩石的来历叫破,如今害得宝玉不能出仕。
这不想做官跟做不成官的区别是非常大。而如今王晴看起来也没了想要让宝玉继承荣国府的意思,那么宝玉的将来就真的艰难了。
尤其是贾兰这个小辈看起来能比宝玉更加顶事,贾环眼下虽然什么也看不出来,但依照王晴如今的性子,只要贾环自己上进,她是一定不会去阻拦的。
若是宝玉将来看着侄儿跟庶弟都能做官,为家里增光添彩。而他明明有那个本事,却只能待在家里,那样的情形,他怕是承受不住!
贾家谁也不知道贾母心中的忧虑。尤其是几个小辈,都忙着诗社的事情,忙了十来天,宝玉几个重新在王晴院子里碰头,还拿出了一份似模像样的“计划书”,给王晴和贾政参详。
王晴接过来一看,这首先便是请她跟贾政列席,说是要请史湘云跟王熙鸾和薛宝钗也来,若不如此,宝玉便要避开。王晴看了不置可否,心里其实挺高兴的,不只是宝玉,几个女孩子也长进了不少,还知道旁敲侧击来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后头就是一些诗会的主题确定跟饮食安排之类的东西。反正家里几个孩子都知道如何做,王晴想着便是拿不准的,也能去贾母或者王熙凤那里讨主意。
最后便是诗词跟文章的安排了,他们决定每一次聚会都要形成集子,适当的时候还要刊印出来自己收藏也好,将来送至交好友也好,总之都可以。
王晴看完了就递给贾政,贾政看了开头也稍稍变了脸色,不过看到后头,他又觉得如了几个孩子的意也无妨。
不过,在这请的人上头,贾政就有点话说了,“你们别是忘了,史家可不止云丫头一个姑娘。而且若是你们只请了云丫头一个,等她回去了,你们让她如何在姐妹当中立足?”
没错,史湘云是史家大房唯一的血脉。但二房跟三房加起来一共还有五个姑娘呢,史湘云在自家排行第三,上头有姐姐,下头有妹妹的,就是单单只把帖子下到了二房,那也不能只请二房的人,谁叫贾母是二房三房的姑妈呢,又不单是史湘云的亲戚。
宝玉首先便傻眼了,迎春跟黛玉也忍不住有些懊恼。
说起来,贾家虽然有贾母这个长辈镇宅,但史家的关系自从史湘云的亲爹去世,就开始疏远了。
尤其是史家如今一门双侯。但贾母着实没有因此沾到史家的光,日常走动也只有史湘云上门。
见几个孩子都没了主意,王晴忍不住白了贾政一眼,“你们若是真的只想请云丫头过来,便让老太太跟前的鸳鸯走一趟。如此,史家其余几个姑娘便不会多说什么了。”
王晴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史家跟贾家的关系给几个孩子摊开来说,免得他们在史湘云面前失口说了什么,让史湘云学会去徒增厌恶。
“咱们家老太太就是出自史家。如今史家一门双侯满府荣耀,可不是咱们府上这破落户可比的。
只是当年史家的爵位本该落在云丫头的亲爹头上。可是偏偏不巧,云丫头的亲爹让你们舅爷爷白发人送了黑发人,这爵位便落到了你们二表舅舅头上。
如此,你们三表舅舅当然有些想法,只是后来他自己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也为自己挣得了一个侯爵,到底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因为那一个爵位而添了嫌隙。”
“如今云丫头养在二房,便是因为二房继承了本该属于她父亲爵位的缘故。只是当年史家承爵的时候,老太太说过几句话,没能解决问题不说,反而让你们那两位表舅误了老太太。
后来咱们府上也逐渐没落。因此跟史家两府少有来往,便是走动也不甚亲热,只是老太太看云丫头寄人篱下,心疼她小孩儿一个便要学诸多规矩针线的,便时常借口接了她来我们家松快松快。”
王晴跟贾政当然不能说当年贾母从中挑拨过史二跟史三。虽然史家兄弟二人的确失和,但也因为贾母做得太过明显而被这两兄弟同时惦记上了,因此跟贾家才几乎断了往来。
当然啦,其中肯定还有这些年贾家在外的名声不佳有关。
迎春年纪最长,记忆也多,她仔细想想,确实史家同辈里头只有史湘云来贾家走动过。
哪怕贾母寿宴的时候,也只有史家两位长辈来府上,几个姑娘哥儿的还真从来没见过面。
不过长辈们能说的都说了,他们当下决定便不给史湘云下帖子了。
到时候只管让贾母想法子接史湘云过来小住就是了。
于是几个人凑到一起又说起了给史湘云收拾院子的事儿,宝玉首先便提议让史湘云住在黛玉隔壁,如此她们相互好有个照应,黛玉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三春那边还住在贾母后头呢,根本挤不进去人了。
而宝玉自己,他已经住到了前头院子,就在贾政书房的隔壁。
因着贾兰跟贾环贾琮几个小的要帮着做些抄录的活儿,贾政还特意检查过他们的字,几个孩子还小,只是跟着他那些清客随意启蒙,这字写得也只能算是周正,不过笔画架构什么都没什么问题。若是多练练,说不定还真能有所成就。
贾政为此还收拾了好几副字帖,专门送了贾兰几个,叫他们几个喜得不行。
后来贾政又觉得宝玉跟几个姑娘什么也没有,不是很好看,又收拾了几方上好的砚台出来送了,这才觉得一碗水端平了。
王晴对贾政的端水水平叹为观止,也跟着送了一波四书五经跟上好的宣纸,以示她对贾政这行为的赞同。
然后贾母也跟着凑趣,几个姑娘送了衣料跟首饰,几个男孩儿除了宝玉多了几样古董笔墨,其他都是上好的文房四宝和二十两重的纯金小摆件。
事情传到贾赦耳朵里,他觉得贾母并二房两口子都送了小辈们礼,没道理他就是个吝啬的。
于是也跟着一人送了一柄扇子,只是女孩儿们都是团扇,而男孩儿们都是折扇。
王熙凤跟贾琏知道了以后,他们两口子来不及准备什么好东西,干脆一人送了二十两银子给他们傍身。
然后东府的贾珍因为跟秦可卿日子过得好了,秦可卿看在惜春的面子上,主动从自己嫁妆里头收拾了不少好东西出来,也跟着送了一波礼,这事情的发展叫王晴跟贾政都有些瞠目结舌。
不过,贾政暗地里算了算,他们二房一共四个孩子,而大房只有两个,东府更是只有惜春一个,如此一算,还是他们二房占了大便宜。
然后他又想到了黛玉,贾母私下里跟林如海的约定他也知道,而今看王晴的样子,对黛玉还不错,那么将来宝玉跟黛玉的婚事便板上钉钉要成,这样算来,二房就占了五个名额!
王晴可没贾政这般不着调,王熙凤出了月子也没着急揽权。而是反而认真教几个姑娘管家,王晴知道以后也没管,反正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好事。
京城里的四月好些应季的花也都开了,只是跟已经要穿单衣的江南比起来还要冷不少,唯一能证明气候已经不是冬季的,大概也只有家家户户都息了的火盆。
宝玉几个结社以来第一次聚会便是选在这时候,还起了名儿叫辛夷社,参会的除了贾家几个小辈,便是提前让贾母接来小住的史湘云,跟下了帖子的王熙鸾和薛宝钗。
贾政恰好有事出去了,所以来给几个孩子做挡箭牌的就只有王晴了。不然几个男孩子都到了需要避讳的年纪,也不能直接跟亲戚家的女孩儿坐在一起。
史湘云十分高兴,这一次来贾家,贾母不止给了她极大的排场,甚至还特意安排了单独的院子,她高兴地跟着贾家的姑娘哥儿们一起等着王熙鸾跟薛宝钗上门,还不忘回头向大家问:
“咱们今日只能以这玉兰花为题作诗吗?我看那边的海棠花开得也不错啊。”
迎春没好气地拿扇子朝她一指,“早上我不是让司琪给了你一张请帖吗?那可是我们几个特意请四妹妹绘制的花样呢,就为了跟今日的诗社相称。
我们选辛夷社这个名字,只因为这时节辛夷花最好看,并不是一定要以辛夷为题的意思。”
哎呀,史湘云想起来了,昨天惜春跟黛玉已经跟她说过这事儿了,只是当时她太过惊讶王晴竟然特意纠正她称呼宝玉的口音,一时就忘了。
就在史湘云到处告饶的时候,薛宝钗跟王熙鸾相携而来,众人这时候才第一次见到薛宝钗,她的衣着当然跟她们没什么不同,只是显得比较素净,头上只戴了一只玉兰花的步摇跟几支银制的小花簪,手上也没有戴戒指,只手腕上带着一只纯金的红宝石莲花镯子,应该是王晴送的。
第79章 没下雨没题目
宝玉几个的荣宁社第一次集会的成果很是喜人,不止让大家新认识了一个朋友,还留下了十几张诗稿,跟几篇小短文,都是贾兰跟贾环贾琮三个小的重新抄录好的,原稿都由他们自己带着走了,王晴特意交代,他们自己写好的一字一纸都不能流传到外头去,不然后果会很严重。
史湘云来了贾家只觉得快活极了,她不用再没日没夜地做那些针线活计,明明家里的姐妹都只是稍微学一学,并不用太过精通,偏她就要给自己做针线,要不然就没得穿戴。她也知道外头好些夫人小姐的,都说她二叔一家已经是极好的人家了,不止让她不愁吃穿,还时不时带她出门做客,教她各种规矩。
可若是她父母还在,这些东西自有她父母来教,关她二叔一家何事?
史湘云并没有外人所说的那种,觉得二房继承了原本应该属于她父亲的爵位,就觉得二房本该把她当成正经侯府千金那样对待,她只是觉得,她二婶子不该对她那样严苛跟怠慢。
第一次诗会的圆满结束,兴奋的不止是史湘云,还有贾兰等几个小的。
他们虽然看起来好似跟一群姑娘们混在了一起。但实际上通过连诗等小游戏,还是学到了不少真东西。黛玉果然是被林如海精心教养过诗书的,单单“桃李”二字就讲出了不少典故,让贾兰几个打开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