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

第5章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5章

小说: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馆里的药材,怎么就出现在自己家里了?
  顾璋装迷糊:“原来它叫柴胡。”
  乌眸中一片天真和澄澈,任谁都不觉得他是在骗人。
  无忧无虑又懵懂地当了八年真小孩,顾璋这会儿装小孩全无压力。
  秋娘脸上吃惊和欢喜交错,期待又怕落空:“小石头这是你做的?”
  顾璋点点头,理直气壮地指着那日晒太阳的位置:“我就在那儿洗的,奶和娘忘了吗?”
  王氏、秋娘:!!!
  那不是在玩泥巴玩草吗?!
  ***
  顾璋如愿以偿,跟着秋娘踏上了去县城的路。
  二十里路,如果只有秋娘自己,她可能就走去了,虽然要两个多时辰,但是不要钱。
  但是带着顾璋,她选择花钱坐牛车。
  在路上,秋娘都还觉得脑子有些懵懵的。
  那日她分明看到是绿色的一堆草,怎么就变成药材了呢?
  但是坐在摇晃的牛车上,她的心也忍不住开始摇曳起来。
  真的太像了!
  即使是小儿玩耍弄出来的,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期待,万一就是这么巧,这些被采药人把持的方子,被碰巧试出来了呢?
  凉风吹了一路。
  秋娘都没完全冷静下来。
  顾璋趁着她情绪波动,大胆提要求:“小石头赚的钱,可以全都用来买好吃的吗?”
  秋娘没什么防备,她今日本来就打算给顾璋买点好吃的,随口就答应:“行,等会儿你自己挑。”
  秋娘这时都还觉得没什么,毕竟小背篓小,最后做出来也就三斤多,也就和家里的一只鸡一样重。
  秋娘操心家里的粮食操心惯了,几十斤起步,三斤在她眼里,确实渺小了点。
  她考虑的,是未来家里说不定能多个稳定的进项,可能还是个挣钱的法子。
  就像是杀猪、磨豆腐的本事,可以当作家里的挣钱方子!
  顾璋赶紧拍板:“那就这样说定了!”
  秋娘瞅了他一眼:“还怕娘赖你的不成?”
  “什么?35文一斤!”
  在听到价格的这一刻,秋娘真的想赖掉了。
  当娘的面子算什么?金钱腐蚀了她的良心!
  要知道,农闲的时候,村里男人到县城里来做力气活,一天也不过25…30文。
  她接的这一批活,是给络子店里做盘长结。
  工钱是1文三个,干完农活回家做,家里没活的时候抽空做,做了整整大半个月,也不过一百文。
  而她记得那个小背篓,也记得儿子跟玩水似的,慢悠悠地在那里摆弄。
  看起来跟玩似的,结果就35文一斤??
  秋娘做了心理准备,告诉自己不管多少钱,都要冷静,但是此刻,声音还是控制不住地变大。
  薛郎中的小儿子还以为她不满意这个价格,解释道:“这个价格很公道了,哪家都是这个价格。如果您下次来,还能有这个品质的话,我们都收,多少都要。”
  秋娘顿时心中涌上一股狂喜。
  虽然和她从医馆买药的价格差了许多,但是做生意就是这样,人家开门做生意是要挣钱的。
  她做的盘长结,铺子里卖18文一个,但是她做三个才一文钱。
  虽然有铺子出原材料的因素,但是这样对比下来,卖药材实在是太挣钱了!
  而顾璋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多少都要?
  县城一个医馆,吃得下这么多柴胡?
  要知道,开药都是按照一钱、两钱开的。
  而且柴胡收购价比他想象中还要高些。
  顾璋没来记得深想,看到秋娘的表情,心中升起一股危机感。
  踮起脚尖,趴在药柜前:“那赶紧称称看有多重吧。”
  “三斤六两,一共是126文。”
  一百文用红线串起来,26文则是散的。
  秋娘拿着这些钱,心中简直比吃肉欢喜百倍。
  连小娃娃都能做,她这个大人,还不知道能挣多少呢!
  “这可比做手工活挣钱多了。”秋娘感慨。
  顾璋道:“那当然,外包肯定是最不值钱的。”
  县城里雇人太贵,派活给人做也是县城更贵,这种活计,肯定都是找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做的。
  末日里就有许多这样的黑工。
  秋娘没听懂:“外包?”
  她还以为顾璋想吃包子,打算去买几个肉包子。
  不过在去之前,秋娘蹲下来问:“小石头还记得那柴胡是怎么做的吗?”
  顾璋点头:“记得的,不难。”
  顾璋没打算现在说,但是秋娘立马捂住了他的嘴巴,这可是挣钱的法子。
  赚钱的法子都是要死死保密的。
  秋娘浑身都洋溢着喜悦,她儿果然是有福气的。
  顾璋趁机道:“娘,你答应我的,我挣的钱自己花。”
  秋娘僵住。
  这可不是几文钱,十几文钱,足足有126文!!!
  比她辛辛苦苦大半个月挣得都多。
  比大根在外面干四天苦差事都多。
  她当时怎么就答应了呢?
  顾璋:“娘,不可以赖账哦。”
  秋娘咬咬牙,想到只要有这个法子,日后肯定能挣更多的钱,也不在乎这三斤六两了。
  而且小孩子家的零食,用不了这么多。
  顾璋拿到足足126文巨款,笑得露出小白牙。
  这时正好中午饭点。
  顾璋拉着秋娘往前跑,小腿迈得飞快,他来的路上就看好了一家馄饨摊,可香了!
  “老板,两碗馄饨!”
  小孩飞奔到摊子前,兴奋的声音吸引了不少目光。
  奔跑过的小娃娃脸颊微红,气色很好,乌亮乌亮的眼睛好似在看世界最美味的龙肝凤胆。
  连摊主都不由觉得自家馄饨肯定是最好吃的!
  摊主笑眯眯地对着顾璋说:“馄饨十文一碗。”
  本想逗逗小家伙,没想到顾璋真的从怀里掏出二十文钱。
  秋娘心疼道:“一碗就好。”
  十文一碗,都够家里吃一顿肉了,她就不吃了。
  顾璋踮起脚尖,将铜钱扔进收钱的大碗里,大声道:“就要两碗,娘也吃,我挣钱给娘吃。”
  不信这话拿不下你!
  秋娘听了,果然眼中瞬间浮现一层水光。
  周围食客表情各异,但都纷纷对秋娘感慨道,“孩子一番心意。”“孩子可真孝顺啊。”
  秋娘哪里受得了这个?村子里,只有说她傻的,不想着再生一个,非要花这么多钱养病恹恹的孩子。
  这会儿受到县城人的羡慕和吹捧,都有些不知所措。
  等馄饨端上来,鲜美的馄饨,淀粉的香味混合着肉香,伴随着暖洋洋的汤水,只觉得浑身泛起满足感。
  顾璋小口小口吃着,但是速度半点不慢,差点就要把舌头一起吞掉了。
  吃了一大半,顾璋的速度才慢下来。
  小脸上写满了餍足。
  这时,隔壁的茶馆开始说书了。
  顾璋仔细品着馄饨的味道,耳边听着说书人讲的故事。
  他对这个朝代了解的太少了,正好听听。
  “今天我们讲见雷小将军。”
  “薛将军言,号见雷者,做事雷厉风行,为人轰轰烈烈,小将军年仅十八岁,就一战成名,今日我们就讲讲……”
  顾璋竖起耳朵听。
  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边关战事未平。
  心中许多疑惑也迎刃而解。
  比如家里明明有地,也勤劳耕作,却粮食不够,要吃野菜,除了他身体的原因,恐怕税也不低,打仗就是耗举国之力的事情。
  比如药材价格相对较高,打仗最耗费药材,消耗大,供不应求,自然价格就涨。
  不过这暂时都不是他要操心的事。
  一个八岁的小孩能干什么?
  自然是只有吃了。
  顾璋是没有存钱的习惯的。
  在末日,不知道意外哪天来,他早就养成了有多少花多少的性子。
  粗粮5…8文一斤,细粮20…36文一斤,顾璋毫不心疼地买了四斤20一斤的。
  又买了6文一根的冰糖葫芦,最后在猪肉摊前,花光了最后的20文钱买了肉。
  花光了钱,顾璋满意了。
  他捧着糖葫芦,笑得比冰糖还甜:“娘,咱回家吧!”
  秋娘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还觉得有点不敢相信。
  她还从没这样“挥金如土”过,竟然纵着小石头把赚的钱都花了!
  她是怎么迷失在一句句哄人的撒娇中的?
  秋娘表示她有点不记得了。
  此时的秋娘,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顾家人见她们一直没回来,担心的在村口迎接,见到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顾大根跑过来,“秋娘!小石头!”
  顾璋被一把抱起来,他环着顾大根的脖子,开心道:“我和娘买了好多东西。”
  顾大根诧异。
  秋娘如梦初醒,一把抓住顾大根的胳膊:“大根!”
  顾大根猝不及防地被掐了一下,龇牙咧嘴:“疼!”
  买了东西为什么要掐他?


第6章 吃肉
  秋娘:“不是做梦!”
  顾大根委屈,疼当然不是梦,但怎么就捏他?媳妇往日里,都是最心疼他的!
  但他还来不及问媳妇反常的原因,就被秋娘拉起手腕,快步往家里走:“快回家。”
  顾璋就这么被顾大根抱着,一路往村里走。
  他手里的冰糖葫芦,成为了一抹红得发亮的耀眼风景。
  尤其在小孩眼里!
  “是冰糖葫芦。”
  “看起来就好好吃的样子。”
  “呲溜——”
  细小的讨论声伴随着吸溜口水的声音,不知从哪个方向传过来。
  顾璋看了一圈,毫不意外对上了亮晶晶的眼神。
  还有前两日一起踢毽子、跳大绳的小伙伴。
  顾璋想了想。
  “嗷呜~”一口咬掉一整颗,吃得更香了!
  给是不可能给的。
  他也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
  顾璋看着略带馋意、有些幽怨、还可怜巴巴的小眼神和小表情,笑得开怀。
  小孩可真有趣。
  末世哪里能见到这么丰富的表情?
  顾璋享受着冰糖葫芦,将甜草可能会出现的范围,在心里转了一圈。
  等回到家。
  一家人就关上了门,打算合计下今日挣了多少钱。
  毕竟手工活也是家里重要的一个进项。
  是当初秋娘大起胆子,厚着脸皮挨家挨户地找掌柜的问,才硬生生问出一条挣钱路出来。
  也是这些年都勤勤恳恳地做活,从来不敷衍、即使再大的困难也按时交货,从不拖延,这才能不断接到活干。
  秋娘先把背篓放下。
  当她在家里,将东西都拿出来后,这才有了恍然隔世的真实感。
  家里人都愣住了。
  “秋,秋娘,这次掌柜结的银钱,你都花了?”王氏觉得有点不敢相信地问。
  秋娘摇摇头,又拿出一吊钱:“这是掌柜给的盘长结手工钱。”
  全家怔在原地。
  哪里来的两份钱?
  银钱又不会自己生娃娃。
  手工活的钱他们早有心理准备,毕竟辛苦了许久,天天都在家里做,日也做,夜也做,有空还在做。
  顾大根指着桌上的东西,迟疑问:“所以这些是……”
  秋娘道:“全都是小石头挣的。”
  当这句话说出口,秋娘那丝真实感终于落地,她觉得自己终于从那种做梦的恍惚感觉中醒过来。
  但是她不知道,她这话有多惊人。
  小石头挣来的?
  几道看向秋娘的目光左移,然后往下。
  只见顾璋正坐在藤编椅子上,还悠哉地靠着靠背,正在吃最后一颗冰糖葫芦。
  左边脸颊塞得圆鼓鼓的,嘴角还沾着一点冰糖的痕迹,看着活脱脱就是个天真好吃的小娃娃。
  这起码100文的钱,小石头咋挣来的?
  全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点,此刻脑海里都浮现猜想。
  唯有干农活时间最久,最卖力的顾大根毫不知情,他呆若木鸡:“小石头挣的?”
  农闲时,他辛辛苦苦去给人扛大包,给人搬粮食,给人盖房子,下了足足的力气,累得一身汗和泥,一天最多也就30文。
  若是主家没那么大气,给20文他也是要做的,毕竟活难得,想做的人多。
  他怎么也不敢想,天天在家里玩的小娃娃,不声不响就挣了一百文?
  顾璋见大家都看向自己,将最后一口冰糖葫芦咽下去,然后笑眯眯地看向顾老爷子:“我用爷做的小背篓背回来的。”
  顾大根:爹知道!
  顾璋又道:“娘看着我洗的。”
  顾大根:媳妇也知道!
  顾璋最后看向奶奶王氏,乖巧道:“奶帮我切的,我没动刀。”
  顾大根:娘知道!
  所以全家都知道!就他一个人不知道!!
  面对顾大根震惊又控诉的目光,全家一脸茫然:我知道吗?
  我还参与了吗?
  王氏第一个回过神来,是的,没错,她帮忙切的!
  老婆子心里有些感动,果然谁带的孩子跟谁亲,这个家她带小石头最多,还省下钱来给买糖吃,小石头果然和她最亲!
  “我知道!”王氏挺起胸膛得意道:“小石头说那个草好闻,要切了晒干放起来慢慢用。”
  顾璋点头:“没错,我那日上山找甜草,觉得这个好闻就挖了点,回来洗了洗。”
  秋娘和王氏脑海里同时浮现出“玩草”的画面。
  “然后我又把不喜欢摘掉了,觉得太大块,想切发现好硬,又洒水让它变软,软透了才找奶帮我切的。”顾璋将炮制的过程,说的天真烂漫,仿佛就是小孩玩耍。
  王氏点头附和:“确实,我切的时候最里面都润润的,好切。”
  两个人就这么一唱一和,将全部过程说完了。
  全家人都忽略了,或者说根本不知道顾璋省略了炮制的各种细节。
  只觉得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好像真的是玩出来的一样!
  不等他们深想,顾璋露出一副不满意的小表情,叹息道:“哎,就是背篓有点小,只换了126文钱。”
  126文!!!
  具体的钱财,直接强硬的带走了所有的思考和理智。
  “就这个小背篓的草药,就换来126文?”顾老爷子声音都激动得粗哑了。
  小!太小了!这背篓确实太小了!
  此刻的顾老爷子,恨不得那个小背篓,有家里的水缸那么大!
  顾璋将糖葫芦的签子扔掉,还舔了舔唇角的冰糖:“医馆说还收,山里还有不少,我们可以挖来做。”
  这个消息,无异于上天落了个金元宝,直接砸在人的头上,把顾家人都砸得晕乎乎的。
  趁着家里人欢喜,正用几个人的手指头,算到底能挣多少钱的时候,顾璋抱起粮食溜进了灶房。
  顾璋抱着细粮和肉,打算大展身手。
  “今日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他要趁着家里人没反应过来,先把细粮给做了。
  要不然肯定都留给他吃。
  四斤细粮、两斤是小麦粉、两斤是大米,品质都不是最好的,但是肯定比粗粮好吃许多。
  两斤米,一般可以煮出四斤饭。
  顾璋想了想,直接将两斤都给煮了,干农活的人吃得完。
  虽然没用过这个灶,但小顾璋帮家人烧过柴火,无非是加点水,顾璋很快就根据记忆,把饭煮上了。
  他看着小麦粉,又开始和面,烙饼吃!
  加一点肉馅,记忆中食谱里,那种外面烙得金黄酥脆、里面看着就喧软,中间还有肉馅的饼!
  他想想就觉得馋,立马舀了一碗面粉,又弄了一点水。
  就算今天吃不完,明天还可以当朝食吃。
  顾璋动手能力极强,能在末世活下来的人,没有谁动手能力是不强的。
  即使他现在只是个小人儿,但是踩着小板凳,小手干活那叫一个麻利!
  顾璋信心满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