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

第166章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166章

小说: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自家子侄说话,也就不必那么多繁文缛节,引经据典了,他直截了当道:“好好的学校,传道授业以解民之忧,本是大好的事情,怎么偏要女子来?你可知男女不同席、男女授不亲、男女不杂坐,若真的要招女弟子,光是这三个问题,你要如何解决?”
  男女之大防,顾璋心里只有叹气。
  顾璋深谙辩论精髓,不答反问道:“我有一事不明,这三规定之男女大防,分明是对男女双方的礼教约定,为何最后退让吃亏的,只有女子?既然男女不杂坐,不同席,为何您老人家不说让男子回去?”
  顾璋睁着一双单纯的、好奇的、求学的诚挚双眼,望着李老,十分积极地回应李成的问题和疑虑。
  李老被噎住。
  他下意识觉得顾璋是故意的,可再看看自己最爱的十万个为什么,又想想顾璋平日里思想、做事的与众不同和跳脱,还有眼前如此诚挚的眼神,李老又觉得,会不会天才就是如此,思维方向与常人不同?
  顾璋态度诚恳,难得碰见会被他迷惑的人,装乖装得十分来劲儿。
  这种被偏爱的事情,连他娘都早早收回去了,说他没有小时候长得惹人怜爱。呜呜呜,感动!
  顾璋十分积极地和李老讨论,意识到他很喜欢十万个为什么,便把话题慢慢往这个方向带,他边给李老说自己的解决方法,每次还不忘记夹带私货,展望一下美好的未来。
  这么美好的未来,真的要因为这点偏见和礼教打折扣吗?
  顾璋哄人绝对是一流的,画饼也是一流的,因为他见过真正的饼,也知道大致怎么做饼,别人的饼虚无缥缈,他的饼仿佛能闻到诱人的香味,真实到好像真的伸手就能拿出来吃到嘴里。
  顾璋一边哄着李老,掏空他肚子里的想法和疑虑,一边又给他画又大又香的饼。
  李老都没注意到,他的坚守在一步步沦陷。
  他甚至在惊讶顾璋才思敏锐,甚至有股天马行空的浩瀚灵气,那种无拘无束、仿佛天地任遨游的大气,让他心中惊骇。
  顾璋此子,不是不懂礼教,是心中有更宏伟的大义啊!
  为了百姓,为了民生,大义之下,区区小节又算得了什么?顾瑶光小小年纪都不怕非议和谴责,不怕异样的目光,他怎么能在人家大步向前的时候,还拖后腿?!
  第二日早朝,顾璋趁热打铁。
  不想为小事对上顾璋的官员们,站在原地望着自己的脚尖,不说话。
  中立派也不发言。
  最顽固的一小批人,齐齐地看向李老。
  然后就听李老上前一步,掷地有声地表示支持。
  顽固派:???
  这个世界怎么了?怎么睡一觉起来,就变成了他们不认识的样子?
  他们的领头羊,怎么忽然投奔隔壁小狼群了!这不合理!!
  因为太过惊讶,震撼得脑袋发空,所以也没反应过来,不知要如何应对。
  朝堂上神奇地没有一个反驳的声音,这事情总算是彻底成了。
  ***
  消息一传到各个都府,县城、乡镇,百姓们反应不一。
  农家自然是高兴的!
  “大妹子,你快出来,你家巧儿也能去跟着顾大人学增产的法子了!”
  十里八乡都高兴,他们这儿原本没有的,一个都没有!
  现在突然冒出一个能去学的,怎么能不高兴?
  连原本不怎么疼爱这个女娃的父母,都一改疾言厉色,脸上多了些笑容。
  仿佛之前发现她去领过钱却没带回家,打的那一巴掌不存在一样。
  这个叫巧儿的瘦弱女孩,背上背着足以压弯她肩膀的柴,紧紧地握住了手里半张盖着红章的纸条,抿紧了嘴唇。
  若说贫苦人家是为了那几文钱,那么富贵人家,就是为了名。
  报刊本就是官府发行的东西。
  又从第一刊开始,就被顾璋集齐朝中大佬名人文章,硬生生拔高了格调。
  故而在许多地方,都极受文人追捧。
  能在上面刊登一首诗、刊登一篇文章,那就是极大的风光!
  而答对十万个为什么的题目,也是另辟蹊径的一种名气,有的地方热衷,称答对的人是“奇才”,也有的地方言,能答对此题者,定然是有几分顾璋的聪慧。
  连中六元,还是在年仅十六的年纪,本就是聪慧至极的标杆,许多读书人都以“有几分顾璋的聪慧”为荣。
  就连刚刚进学的小孩,都会被父母叮嘱,或者求神拜佛:“若我儿能有顾大人些许聪慧,就心满意足了。”
  喜爱名气的又岂止是男子?富贵人家、书香世家,善读书思考的女孩们,小聚在一起,也是喜欢这个名声的。
  当时很荣耀,父母也为其骄傲,到处炫耀,不过这会儿态度却急转直下。
  姜富商黑着脸训斥自家庶女:“你一个女孩,眼看就要到待嫁的年纪了,怎么好去外面抛头露面,和那么多男子同处一室?”
  大夫人漫不经心地抚了抚茶盏,淡淡道:“这事情低贱,咱家又不需要你去种地,去学这些做什么?家里难道还缺你这口吃的?”
  连姜柔的亲生母亲赵姨娘都来劝,劝她不要去,和那么多男子混在一起去学东西,回来还怎么好嫁人?日后可怎么办才好?
  姜柔温顺地敛着眉眼,心里却不甘心。
  她不只是去学种地,也只有把那些题目当玩笑随意看看的人,才会这么觉得。
  她能透过那一个个“为什么”,看到问题后面庞大的、惊人的浩瀚世界,她甚至想赌一把顾大人的野心。
  虽然只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学校,正经参加科举的人都看不上,但半途补充的招生令,真的只是顾大人随随便便的想法吗?
  她知道顾大人用功绩请封母亲,更对妻子爱得赤诚热烈在报纸上宣誓,让妻子用荪白的笔名与自己合著出书,两人的名字写在同一排,在刚赤府更是男女都能进工厂挣钱,只凭本事。
  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姜柔心中有种隐隐的期盼,她想赌一把。
  即使赌输了,即使要赔掉一生也不后悔,她起码去见识过那个藏在一个个“为什么”之后的广袤世界,光是想一想就心生欢喜,日夜琢磨难以入眠的精彩世界。
  她知道爹想让他嫁给孙知府家三子,可她不喜欢,即使她没见过那人,也听说过他的名声,成日捉猫逗狗,不学无术,还流连酒色之地。
  听到父亲、嫡母,甚至她亲生母亲的话,姜柔不甘地微微抿唇,牙齿咬着嘴内的嫩肉。
  低敛着的眼睛里,涌动着波澜和复杂。
  姜柔微微屈膝行礼,柔声道:“爹娘,女儿觉得这亦是个机会,可助姜家向上。女儿身份卑微,难以做嫡子正妻,”说到这里姜柔眼眸暗了暗,哪里是不能做正妻?是家里见她貌美,只想着高攀联姻,从未想过给她找门户稍低些的好人家,“既然都是只能嫁庶子,或者嫡子为妾,女儿想,不如进京搏一搏。”
  姜富商顿时愣住,继而面上闪过思索的神色。报纸在京城最为盛行,肯定也有京中好男子答对,当官的都要政绩,若家中有儿子没科举天赋,也不是没可能送去学一学的。
  若他姜家有一门京官的姻亲,想到这里,姜富商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定定地看向自家面容姣好的女儿。
  娇柔的小娘子伏小做低,柔软可欺,但抬起的眼睛里却有遮不住的野心。
  姜家人觉得这是攀附权贵之子的野心。
  只有姜柔知道,她在赌什么,她眼中野心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那是比学校更远、更高的地方。
  一家家、一户户,都在演绎着截然不同、却又诡异相似的场景。
  即使新的招生令发了出去,即使与男子一样的出行费用由当地官府负责,但是最后走出来的女子,却比男子少许多。
  虽有人在前路照明,这条路依旧满是荆棘,让人走得艰难。走出来的人虽少,却拥有更坚韧、更迫切向上的灵魂。
  ***
  学校拔地而起。
  各地考生也陆陆续续来到京城。
  顾璋既然说了要用考试的方式选拔,自然要做到公平公正,面试这种有人为主观因素的方式,就不可取了。
  他做了一本小册子,又出了一张试卷。
  在各地想要入学的人都到了之后,顾璋将人召集起来,当着所有人的面道:“入学名额将由考试结果分配,不会因为有无钱财、家中权势、年纪大小,男女性别改变。”
  有科举在先,这种相对公平的方法,也没引起太多激动,只有姜柔等人,心中暗暗一喜,也许她们猜的真是对的。
  顾璋指着身边的一箩筐小册子道:“识字的一人来领一本。另外还有一张大的宣纸贴在墙上,册子里的学问都写在上面,我会安排人从早到晚念,不识字的可以反复听。”
  之后的考试,也会有人念题目,考试自己涂答题纸上的【1】【2】【3】【4】
  五天时间,如果连自己的名字,还有几个数字也认不清楚的话,那也没有入学的必要了。
  顾璋道:“只有五日时间学习,考试的所有内容,都在这本册子里,第一届会录取300人。”
  只有五日!
  原本还心中欢喜,对京城有些好奇的考生们,瞬间紧绷神经。
  好消息是顾大人说,所有的考试内容,只会出自这本册子里,有范围的内容,总归是让人安心的。
  “我们定会努力,不负顾大人所望。”
  “我,我们江陵府的人也都会好好学的!”
  总有热情开朗,长袖善舞的人的反应快,立马大声保证肯定积极努力学习,想给顾璋留下一个好印象。
  顾璋点点头,勉励了几句,便离开了,让考生们抓紧时间学习。
  他选择这样的方式,也是想选出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得快的人。
  听说顾璋发放了考试内容,朝中不少官员都好奇地寻来看。
  毕竟他们不太想得明白,为什么顾璋要通过“十万个为什么”来挑选弟子学生,分明很多颇有天赋,待官的举人和进士不是吗?
  看完之后,更是懵逼了。
  都是些什么,怎么和那些“为什么”一样,都奇奇怪怪的?
  为什么要去琢磨,匀速前进的马车里,人受到了几个力?
  “难道弄懂这个,能种出更多的粮食吗?”
  顾璋随口道:“弄懂这个种不出粮食,但也许能做出好用的农具,就比如我曾经做的龙骨车。”龙骨车、自行车、金家铺子里许多的玩具,甚至当初在面对匈奴投石车的时候,找出破敌的关键点,可都离不开物理。
  顾璋知道,顾璋不说。
  “原来是这样。”
  也有瞧不上的,怎么想都觉得是奇技淫巧,歪门邪道,劝说顾璋还是用正经的考题。
  顾璋:“……”
  用科举那套考题的话,读过书的识字的不识字的,那他还不如直接在待官的进士和举人里选。
  顾璋任性地表示,我的学生我做主!
  谁家收弟子学生,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收的?
  众人:“……”
  这能一样吗?你的喜好未免也太独特了!
  顾璋能感觉到,到底是不一样了。
  若他没有提女子入学这一遭,现在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着。
  还有反应过来了的古板官员,心中对女子入学依旧别扭得紧,很是抗拒,见缝插针地在顾璋耳边念叨:“女子应当在家相夫教子,学这些做什么,她们能学会吗?”
  顾璋呵呵一笑,撅回去道:“要不你也考着试试看,指不定成绩还不如那些女子呢?”
  “你、你!”
  “岂有此理!”
  明盛帝都听说了顾璋这话,有些不敢置信地招来顾璋问:“是真的吗?还是瑶光随口戏言?”
  他自认选拔的臣子都是顶尖人才,怎么会出这种事?
  这不可能!
  顾璋想了想道:“若您想知道,大可让文武百官都做了看看结果。”
  他也说不好,按理说朝中大臣学习能力都很强,但是人本身就是很复杂的生物,有严重偏科的,也有擅长文不擅长理的。
  而且有的时候,一张白纸,反而在学习全新的东西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好,因为不需要改变和对抗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思维。
  历经千帆,已经对世间形成一套自我认识,并且极为自信的大臣们,最后结果他也难料。
  但是顾璋觉得,那些思想固执,性格古板执着的官员,也许真的考不过这次考生里部分女子,毕竟她们有最起码一科的天赋。
  明盛帝不知顾璋所想,但也好奇起来,顾璋用“为什么”选出来的人才,真的这么厉害吗?
  他通知六部,每部出十个人也来考这个考试。
  五天转瞬即逝。
  入学考试当天。
  顾璋出的卷子,分发到了每个考生手里,配套还有一张写满了【1】到【4】的答题卡。
  顾璋选择写入小册子的知识点不太难,但是考题却有些坏心眼的选择了书里的“易错题”
  考生拿到试卷一看。
  问:一艘货船在港口卸货,在卸货的过程里,下面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1】货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上浮一些,货船的“排水量”减小
  ……①
  看到题目的考生和六部官员,不少都傻了眼,再一看不小的题量,立马抓耳挠腮了起来。


第137章 盛世来10
  知识点是一回事; 能不能理解,灵活运用又是另一回儿事。
  更别说时间尚短,好些人觉得把小册子里的东西背熟; 考试便不会难了,少有深究,多花时间背诵。
  在学堂读过书,考过科举的人尤甚。
  同样拿到试卷的明盛帝,还有未参加考试的官员:“……”
  有些官员擦了擦头上汗珠,幸好他们没去做这个题; 若是真的比那些学子、顽童都考得差,脸真的是丢大了!
  他们学了几十年的《大学》《论语》《中庸》这些学问; 可都没法用来回答顾大学士的问题,这不就和那些学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吗?
  旁观的人尚且觉得头疼; 参加考试的人; 也是抓耳挠腮; 脑子思考的速度压迫到了极点,逼迫自己不断地思考推论。
  顾璋没去管送进宫的那一批试卷,他在考场巡视、监考。
  他说想挑好苗子; 以减少自己的压力的话,也是真心的。
  这种举国之力招来的考生; 本就万里挑一,再一筛选; 希望能符合他的要求和期望。
  顾璋在考场里踱步。
  所过之处,安静得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哗哗”声。
  有的人明显感知到他来了,有些紧张; 有些人则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
  顾璋注意到几个人。
  比如荆苍握着笔的手动得飞快,下笔如有神; 他注意到老人家眼圈有些黑,但是精神头极好,不像是在做题,亢奋得像是发现了肉骨头的狗狗。
  仔细一看,好像是在做生化两科的题目。
  顾璋见此,踱步出去,低声吩咐人出去请个郎中回来备着。
  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亏他自己还是个医呢!
  顾璋换了一头走,发现整个考场,识文断字的女子比男子少很多,比较亮眼的是一名叫做姜柔的女子。
  相比周围面带焦急,显得有些慌乱的神色,她最为镇定,冷静,顾璋远远扫了一眼,即使是草稿,也是一块块从上到下的,干净整洁,透着股理性。
  顾璋绕过这片区域,正想往隔壁走,忽然对上一双亮闪闪,眼巴巴的锃亮射线:“爹!”
  顾璋脚步一个踉跄。
  他之前打过林青柏的注意,本想着如果他已经回过家乡,应该恢复神智了,可以来帮他教物理,即使有罪,也不要用坐牢来惩罚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