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早朝商议的诸多事项中,这确实只是争论的一件小事。
这些天最重要的朝政,还是筹集边关粮草。
短短几天,户部、兵部相关众人,都愁白了头,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
边关。
八百里加急的情报一封封往京城送。
但是短时间内还没收到准确答复。
可完全遮掩不住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边关,甚至已经传到了草原深处。
边境线上的驻兵,频频被骚扰,送回来伤兵都一日比一日多。
目前唯一还保守的秘密,就是军中粮草剩余数量。
薛将军与诸位将领在外,都面色严肃,一如往常,让人看不出心中情绪来,这样镇定倒是让百姓和将士们都心安,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主将军帐内。
“砰——”
桌子被一巴掌拍响,狠狠震动,继而一道压抑着怒火的声音,如被点燃的炮仗:“这明显是在探我们的虚实!”
谁都能看出来,匈奴在试探,就如同一只看着大肥肉垂涎欲滴的狼,只等时机一到,便会凶猛地扑上来,毫不留情的撕碎垂涎已久的目标。
若真的拖到粮草快要耗尽的时候,都还没有想到办法获得粮草,匈奴肯定会趁机兵临城下。
到时候即使他们再能征善战,骁勇无畏,也定然回天无力。
帐内将领们即使性子再稳重,这会儿心中难免有些焦躁。
“京中怎么回复?”
薛见雷:“全力筹集粮草。”
“这不是屁话吗,能不能来点实际的,能筹多少粮草?什么时候,哪一天能送到?”姚总兵骂道。
薛见雷看向顾璋问道:“以你看,京城那边情况如何?”
顾璋拧眉:“情况还真不好说,大宣国土辽阔,但是环境气候大有不同,粮食从来都不富裕,每年两次的粮草,都是足足筹集小半年才足够的。”
大宣一年往边关送两次粮草。次数多了划不来,损耗更大。
秋季前会有一次,主要是夏收来的粮食税,再加上许多粮行在秋收前会处理去年陈粮,价格稍低。
秋天天气也好,不似夏日酷暑,也不会等到冬日严寒大雪封路,而且还能保证严寒冬日粮草充足。
顾璋继续道:“掩埋在山洪泥沙里的粮食,应当是能供整个军队吃两季到明年开春的粮食,已经是举国之力了,依照我此前在户部梳理的账册来看,粮税大半粮食应当都在此。”
言下之意,朝堂手里没什么粮了,也不可能再找百姓征粮,而他们等不到秋收这一波的粮食和税,都是要时间的。
帐内气氛更沉,呼吸似乎都更艰难了。
“除此之外,也就粮行手里有粮了。”顾璋道。
“那就找粮行买!”
“要是敢坐地起价,皇上肯定不会姑息的。”
顾璋挑眉:“人家完全可以说没有粮了,你又能拿他怎么办?”
商人重利,边关一乱,坐地起价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胆子大点的,身家能直接翻好几倍,国难财三字背后的利润,绝对到了能让资本家践踏法律的程度。
他没接触过几个宣朝粮商,也不知道里头脑子清醒,或者爱国的比例占多少。
薛将军周身气势一沉,直直地看向顾璋,肃声问:“顾大人这是不看好京中能按时筹到粮草?”
顾璋摇头:“我只是以最坏的情况去设想,希望各位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田丰忽而问道:“我观顾大人言语间预测不妙,但语气却十分沉稳,不见一丝急躁和怯意,可是已经想到法子了?”
帐内目光忽而齐齐看过来。
顾璋忽而想起前几天,田丰问他的那个问题。
若他上辈子的植物系异能还在,自然挥手就能让刚赤府所有麦田瞬息成熟。
可惜不然。
他只是人,不是神,提升产量用的都是正常的科技农业知识和手段,更没本事影响小麦成熟规律。
此前种种效果,也是在一天天的时间里逐渐显露出来。
直接在最后月余时光里,强行缩短成熟期15天,唯有……系统。
顾璋那日答:“暂时无法,我回去努力想想法子。”
他回去之后也确实研究了。
他如今积分近八万。
但能促进小麦快速成熟的生长液也不便宜,若想要整个刚赤府的小麦都提前成熟,八万积分几乎要清空。
他回想“梦”中画面。
破城之日,没有将士兵卒出城拼杀的画面,更像是单方面的屠杀,但他相信,即使快要饿死,薛将军也会带领所有将士出城迎战,与匈奴不死不休。
所以破城之危,不在此事。
系统和积分是他最后的底牌,他不想提前花光积分,除非真到不得不用的那一刻。
面对田丰等人灼灼的目光,顾璋轻笑一声道:“哪有这么容易想?难不成还以为我真是小农神?”
顾璋往后靠在椅背上,淡淡道:“既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全压在后方,我们就试试自己买呗,我们可有兵马。”
□□的人都不可能迂腐古板,都瞬间明白顾璋最后那句话的意思。
他从怀里掏出一沓厚厚的银票:“这是五十万两,先试试水。”
田丰一双手就跟修了仙法一样,闪电般嗖的一下就把银票收走,放入怀里。
看起来信心满满,能用钱换到粮食,但是嘴里却说着截然相反的话:“咱们刚赤府肯定筹不到什么粮草了,多半只能到远处去买,运送过来损耗不小,即使以正常价格买,最后花费可能高达20倍…60倍。”
顾璋点头:“这我当然知道,要不然打仗怎么是举国之力的事情?钱砸下去,最后到手的,可能只有本来价值的一小部分粮食。”
田丰愣了一瞬,怎么和他想象中的反应不太一样?
还没等他转过弯来,就听顾璋说道:“田大人是想说钱可能不够?你若能买到,剩下五十万两也给你用。”
田丰都有些被顾璋的大方给震撼到,他道:“这可是足足一百万两!”
他十分怀疑,户部拿一百万两出来,都没顾璋这会儿潇洒。
他犹豫了一瞬,还是带着点提醒,把话说在前头:“顾大人你原本的计划的事可能就要耽搁了。”
他可没钱还,到时候皇上还不还,他也不好说!
顾璋不在意道:“钱没了再挣。”
崽卖爷田都不心疼,他花三个县令掏空家底送来的银子,能有什么舍不得的?
没了再挣呗,倒是田丰能不能把这个钱花出去,还要打个问号。
没了再挣?
薛将军:“……”
薛见雷:“……”
在场将领:!!!
他们谁没在心底嘀咕过顾璋大手大脚,花钱潇洒的习惯?
哪有这样把钱不当钱的人。
可如今谁不心中感怀?
此刻,从顾璋乌亮清透的眸子里,他们看到了神圣的光!
第110章 兵临
短短几天。
岩武城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人人脸上带笑; 眉飞色舞地期待今年秋收到来,走在大街小巷,还时不时能听见彪悍的妇人; 孔武有力的汉子高喊:“天杀的匈奴要是敢来,让他有来无回。”
“咱手里的家伙可不是吃素的!”
“等明年,我也要去城外开几亩荒地,不管收多收少,总归能省点卖粮钱。”
如今。
淡淡的焦躁如同清晨薄雾,细细的笼罩在城内每一处。
街道上人人脚步飞快; 马蹄声来回踏响黑石铺成的硬石路,一队队身着甲胄的士兵; 紧锣密鼓地出入城中。
“踏踏踏踏踏踏——”
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倏然响彻清晨稍显宁静的街道。
抬眼望去; 是一行人抬着血流不止的兵卒; 朝着伤兵营狂奔而去。
两道行人迅速让行; 面色低沉。
“越来越多人受伤了。”
“一大早就送回来五个,匈奴可真是歹毒。”
“能送回来也是好事,现在即使被匈奴染了脏东西的刀划了; 也不会那么容易死了,有顾大人的神仙水来治!”
几乎每年秋天都是如此; 城内外百姓早已习惯,看着一队兵卒穿道而去; 又如往常一样,开始干自己的事情。
只不过嘴里不免念叨两句:“也不知道军营里还有多少粮食,好好的粮食; 怎么就被山洪给埋了。”
“朝廷还是要尽快送粮食才好,即使秋收了; 也不过是缓一缓,咱们刚赤府地里产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唉。”
顾璋早上出门,就遇到这一幕。
他也在心中叹了口气。
是啊,即使刚赤府粮食提前成熟,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刚赤府农田产量本就偏低,百姓都是铆足了劲儿才能勉强种出够吃的粮食。
即使刚赤府百姓因为身在边关,距离边关近,害怕被打进来,愿意将秋收的粮食先供应军队。
那也是要还的!
要不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吗?
而且百姓即使再有理智,也不可能借出来太多粮食,起码全家数口人吃到过冬的粮食肯定是要留下的,剩下的才会借出来。
这些粮食能撑得过秋天,但是也不一定能撑得过整个严寒的冬日。
说白了,山洪掩埋的粮食,是铁的事实。无论怎么补救,都不得不承受这样大批粮食的损失,还有可能带来的后果。
顾璋正想着,耳边忽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呼唤声:
“顾知府,那套提取神仙水的物件出问题了,咱们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也不敢轻举妄动。”
熬药小童撒丫子朝他狂奔而来:“您赶紧帮忙看看吧!”
“走!”顾璋调转方向,朝伤兵营去。
大步流星,飞快穿过三条宽阔的街道,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就飘过来。
顾璋皱眉,脚步不停,他问道:“最近伤员很多?”
“当然多了,”熬药小童小跑着往里,带着顾璋朝里走,“不过有神仙水,恶疾而死的人可比往年少多了。”
“幸好有您!”
顾璋进入伤兵营,周围血腥味顿时更浓了。
一口口大锅架在柴火堆上,里头是咕噜咕噜冒着大泡的沸水,沸水中翻腾着白布。
“顾大人!”
“多谢顾大人的神仙水了,要不我就死定了!”
“顾大人,我前两日伤口流脓发黄,也是神仙水救回来的!”
“顾大人……”
一路往里走,一路都有人打招呼,感激声不绝于耳,顾璋朝他们微微颔首。
带路的熬药小童也回头道:“多亏了顾大人的神药,要不他们都得死。”
“就是这儿了!”
顾璋推门进去。
这是一处封闭的单独院落,院子里如今摆满了高度到人胸口的巨缸,缸内全是酒液。
院子里头的人见顾璋来了,纷纷站起来,下意识朝他这边走两步,面色着急地想要围过来,却被领头的人阻止。他单独一人走过来,克制着语气,描述他们如何发现问题,“……最后接出来的一瓶,气味明显不对,酒味很淡,还有一些不好的味道。”
顾璋道:“进屋看看。”
屋子里有好几套琉璃打造的粗糙蒸馏设备。
前些日子就送来了,原本还更多,但是顾璋检查过后,将其余不合格的都淘汰了。
荆苍这会儿也赶到了,他见顾璋人在,面色一喜:“这稀奇玩意,也就你能弄得懂了!”
顾璋亲自动手操作,以观察哪一步出了问题,他手上拨弄,嘴里问道:“只要肯学,理解原理,孩童也能学会。”
荆苍眼里尽是痴迷,不顾形象弯腰趴在桌上,脑袋凑近整套设备,盯着琉璃器皿中酒液的变化:“哪里有你说的这么简单?怕是只有你孩童时期能学会了。”
顾璋缄默。
在后世确实是初小孩童就能学会的东西,也许是世界观和科学理念还没形成,这一屋子勤恳老实的兵卒,没一个在他粗略讲过之后听懂的,都觉得天方夜谭。
顾璋收手:“是这边火炉的温度太高了。”
酒精的蒸馏温度具体多少他不记得,但是约莫也就是八十度左右,按照眼下这个情况,可能已经接近95度了。
“是按照您教的法子和木柴量,控制炉火温度的。”从火头营特地调来的烧火兵卒,顿时面色紧张起来,没想到问题竟然出在他这里,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顾璋看着木柴:“这是换了一批木柴?”
“上一批烧完了,”火头兵应道,他有些茫然,小心地问:“都是大小一样的柴也不行吗?”
不同的树,不同的湿度,烧起来的温度自然不一样,可能只有七八度的变化,但是对于本就粗糙的设备来说,也会导致升温过快,最后酒液温度过高。
“要是再高一点点,就快到水的沸点了。”
另一名负责这道程序的兵卒连忙道:“我都记着呢!绝对不能让里头有水开的迹象,从最底下冒出来咕噜咕噜的小泡泡都不行。”
他信誓旦旦的保证,就差立军令状了。
顾璋宽慰道:“不用这么紧张,这真的不是很难的事情,不要觉得自己是在炼药,或者做很金贵的东西,就当这是在家煮酒泡茶。”
一个个都太紧张了,越是把一个东西捧得高,心里觉得难,感觉畏惧,就越难学会。
顾璋也没再用多少度来详细说,而是带着火头兵用手感受,火焰的温度近距离燎在手上。
伙头兵倒还真放松了些,用身体来记,这可比那些条条框框的容易多了!
他刚刚被分配进火头营的时候,不会烧火,一下火大了,一下火小了,都是师傅把他压在灶边上,敲着头教会的,坐在灶边感受温度。
小火,中火,大火,猛火……多容易的事情啊!
火头兵信心满满:“我这次肯定不会出错了!”
直到这几套器皿全都重新开始工作,顾璋才放下心来离开。
荆苍拉着他的手不放,热情叨叨道:“这么复杂的东西都能给你弄出来,你再去帮我看看那个青霉怎么做?我这两天忙,没时间管它,结果今天早上去一看,还真有点不一样!”
顾璋:?
不会真被这家伙鼓捣出来了吧?
顾璋跟着去看了看,好像是有点不一样,但是他也不是学这个的,还真看不出来是不是。
荆苍兴奋得眼睛好像在发光:“你看!这和你说的那个是不是有点像?”
老爷子容光焕发,十分期待的看过来:“你说我有没有可能,最近把古籍上的青霉素做出来?按照古籍记载应该特别对症,这样剩下那些撑不过来的士兵,是不是也有机会活下来了?”
顾璋对上这双期待的眸子,不得不道:“最近应该不太可能。”
这是一条完全有悖于现行制药方法的路,后头应当还有提纯、过敏、试药、剂量等等难关,别说最近,今年、明年能不能成都是问题。
荆苍有些落寞,有些浑浊的眸子瞬间黯淡下来,整个人似乎瞬间老了十岁。
“顾大人你去忙,老夫就不耽搁你做事了。”荆苍还是打起精神:“我也要去看看那些伤兵了,下头那些医官性子毛毛糙糙的,让人不放心。”
老人背有些微驼,眸子里也压抑着自责,纠缠着悲痛。
顾璋站在原地,忽问:“您还想制这种药吗?”
“当然,既然有这种最合适边关将士伤口的药,老夫自然要想办法复现出来。”荆苍摇了摇头,“只可惜老夫天赋不够,研究这些时日,也只有点苗头,也许真是生死有命吧。”
他反而过来安慰顾璋:“老夫看多了生死,只是遗憾自己天赋有限,顾大人能制出神仙水一药,已经救了许多人了。”
顾璋想,其实也不一定是天赋有限,能成为一片地区的名医,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