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藏珠 >

第175章

藏珠-第175章

小说: 藏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36章 除夕
  年前这段时间,徐府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徐氏愿意举家迁到京城,昭王自然许诺了一些事,不然,楚地尽在掌握之中,他们留在南源当实际上的楚王岂不是更好?
  是以,徐焕一到京城,就去了博文馆,被昭王委以重任。
  二房则忙着收拾新赐下来的楚国公府,要赶在过年前入住,叫徐吟从新的府邸出阁。
  如此种种,一直忙到除夕前日,徐家终于搬进了楚国公府。
  今年这顿年夜饭,大家格外开心。
  徐焕心里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女儿,长女出嫁后琴瑟和鸣,次女又寻到了如意郎君,他终于能告慰早逝的妻子了。
  徐安夫妇眼见自家水涨船高,儿子女儿议亲的人络绎不绝,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徐老夫人更不用说,老头子去得早,当初也吃了不少苦,现在有这样的日子,只觉得人生美满。
  吃过年夜饭,徐泽过来问:“三妹,去街上看灯吗?二妹说想见识一下,干脆一起去玩?”
  徐吟欣然应允:“好。”
  于是兄妹三人穿上厚衣裳,披上斗篷,禀告了长辈,一起出门了。
  京城初定,这是第一个新年。昭王颁下政令,灯会从除夕一直举办到元宵,同时取消了宵禁。因此街上热闹极了,一派繁荣气象。
  尤其天街那边,花灯从头连到尾,大灯小灯,莲花灯白兔灯,走马灯孔明灯,各种稀奇古怪的样式都有,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徐佳看得连连赞叹,说道:“还以为我们南源够热闹了,来了才知道,京城就是京城。”
  徐泽则指着一个个花棚,问道:“这些都是谁家的?能做出这么多花灯,花费不小吧?”
  徐吟随口答道:“能在天街上搭棚,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大哥说的这个,应该是成国公府的。”
  徐泽想着伯父现在也是国公了,忙问:“那我们家也有资格了?”
  徐吟点头:“今年我们才搬家,忙不过来,明年叫父亲递个表上去,就能搭棚了。”
  徐泽喜笑颜开:“若是如此,我定去找多多的匠人,做出最漂亮的花灯。”
  这些花灯实在太美,徐佳忍不住拉着徐吟去猜谜。
  她书读得一般,猜谜却不输人。有想不出来的,徐吟和徐泽补上一二。没过多久,兄妹三人手上都提了好几个花灯。
  其实徐吟和二房兄妹关系一般。小时候她性子跳脱,就嫌弃徐佳木讷,而徐佳也嫌弃她吵闹,是以姐妹俩虽然同岁,却很少在一起玩。
  后来长大懂事了,她又四处奔波,一年到头没什么时间留在府里,更没有亲近的机会。
  现在她即将出嫁,反而兄妹三人时常相聚,比往日亲近不少。
  三人一路走过去,直到一盏足有两人高的巨型走马灯前停下。
  “这是谁家的?既精致又巧妙!”
  徐吟看着上面缓缓转过的图画,有美人的,有花鸟的,有山水的,甚至还有书法。她虽然算不上精通,但也看出这些画出自名家之手。
  正要去看这是谁家的棚,有人从花灯后转出来,惊喜唤道:“阿吟!”
  竟然是燕凌。
  因是过年,他难得穿得华贵,玄色的衣裳,同色的大氅,站在灯下长身玉立,仿佛仙人降世。
  徐吟愣了一下,问道:“这灯是你家的?”
  燕凌欢快地点头,又转头跟徐泽说话:“徐兄带她们出来玩?”
  徐泽点头:“我们没见过京城的花灯,就出来见见世面。”
  燕凌哈哈笑,指着天街尽头的花楼:“要不要上去看?整条天街尽在眼中。”
  徐泽高兴地同意了,跟着小厮往花楼那边走——这可是官衙搭的,一般人没机会上去。
  徐吟则落在后头,和燕凌说话。
  “你在这儿,王爷和王妃也在吗?我是不是应该去拜见?”
  燕凌摆手:“他们不在。”而后说起原因,“元宵节才是看灯的正日子,那天我母亲会邀请诸多命妇来此。到时候肯定忙得很,我们怕是没时间看灯。所以,我吃了年夜饭就出来看看花灯布置得怎么样了,你不来我等会儿就去找你了。”
  徐吟笑道:“这不是巧了吗?我要去别处看灯,你去了也找不到人。”
  燕凌点头称是,又肉麻兮兮地说:“可见我们就是有缘,这样都能碰到。”
  一行人上了花楼,只见天街灯光璀璨,星星点点,一路蔓延。头顶是沉沉夜空,脚下是辽阔大地,自身仿若置身星河。
  徐吟不由想起前世,她也曾经陪着姐姐与幽帝登上花楼。但那个京城,繁华底下生着暗疮,哪像此刻生机勃勃。
  “谢谢。”她低声说。
  燕凌正在看灯,一时没听清,反问:“什么?”
  徐吟展颜一笑:“没什么。”
  想必前世她死后,京城也迎来了新生吧?那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是他一点一点打下来的。
  燕凌并不知道,他的父母兄嫂此刻也在看灯。
  明天是元旦,要举行大朝会,今晚是他们一家仅有的空闲时间。
  燕凌出门后,昭王就取笑:“这个小二,定是寻徐三小姐去了。天天在军营见面,还这么黏糊。”
  昭王妃道:“黏糊不好吗?眼看就要成婚了,小夫妻就得亲亲热热的。”
  说着,她看向长子长媳:“你们俩也忙了这么多天,要不要出门散散?”
  燕承与谢氏对视一眼,说道:“我们陪您和父亲守岁。”
  昭王妃摆摆手:“守岁还不到时辰呢!差不多时间回来就行。”
  两个人还是没动。
  昭王见状,对王妃道:“要不我们也出门逛逛?说起来,也是好久没见过京城的花灯了。”
  这话勾起了昭王妃的回忆:“是啊,上回看京城花灯的时候,我们也就跟小二他们一般大!”
  一想起过去的事,当真物是人非。昭王只唏嘘了一瞬,便重新露出笑容:“走走走,一起去!”
  燕承和谢氏这才起身,各自穿上厚衣裳,带上丫鬟随从,与父母一同出了门。


第437章 看灯
  昭王夫妇都不是爱排场的人,到了天街,便把随从留在外头。昭王妃还说:“你们也去逛逛,分些人轮流守着就行。”
  下仆迟疑:“可是王妃,这是外头,万一有什么……”
  昭王摆手打断他:“四下都有金吾卫,怕什么?”
  天街来往的贵人多,戒备也最森严,每隔十来步就有金吾卫值守。
  下仆不敢再多话:“是。”
  于是一家四口就这么汇入人流,慢步看起灯来。他们行事低调,旁人瞧着也只以为是寻常的富户。
  逛了一会儿,昭王妃回头看了眼,却见谢氏看中了一盏荷叶灯,燕承正帮她猜谜。两人说说笑笑,很是开心。
  她微微一笑,对丈夫道:“到底是小年轻,嘴上说陪我们,哪有不想出来玩的?”
  昭王颔首称是,有感而发:“阿承这孩子,心思太重。你我都不是严苛的人,他们大可以随意些。他总这样压着自己,带得谢氏也拘谨了。”
  昭王妃为儿子说话:“他是长子,有责任心是好事。日后肩上担子重,怪不得他。”
  昭王失笑:“我还没说什么呢,你就护着他。”
  昭王妃也笑:“你也知道他心思重,越说这话他越在意,总觉得哪里让你不满意了。须知你紧他也紧,你松了他自然跟着松一些。”
  昭王无言以对,只得道:“行行行,你总是有道理。”
  “这是当然。”昭王妃理直气壮,反问,“我几时说话没有道理了?”
  她这副模样,带出些许少女娇态,不由让昭王想起了以前。
  “我记得当初也是这样一个赏花灯的日子,贾氏皇后命人在天街建了座玲珑楼,从底楼到顶层共七七四十九阶,每一阶都有一个灯谜,彩头则是皇后的凤钗。满京城的贵女都来了,人人都想拿到那根凤钗。你素来擅长猜谜,很快到了四十阶。与你一同到四十阶的还有狄家的二小姐,京城闻名的才女。”
  听他提起闺中往事,昭王妃感叹:“你竟记得如此清楚。”
  昭王微微一笑,继续道:“那狄二小姐为了赢,故意撞了与你同行的……可巧没有证人,换成别人可能担心皇后不喜,就吃了这个暗亏。可你不肯,非要论个是非,结果你和狄二小姐都被取消了资格。”
  说到这里,昭王看向她:“事后,我听到你母亲责怪你,说女子以柔顺为美,你这样不依不饶,哪怕没有错,别人也会觉得你性子不好。”
  昭王停顿了下,带出笑来:“结果,你振振有辞地反驳。没犯错的人要求得到公正,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别人怪你,那就是别人有错,如果世人都怪你,那就是世道有错。对的人向错的人低头,这是什么道理?”
  听他细细复述自己说过的话,昭王妃不由笑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原来全叫你听见了。那时我年轻气盛,家里又纵着,半点亏也不肯吃。”
  昭王却道:“你不是不肯吃亏,是为人正直又仗义。曾经的援手之情牢牢记到现在,还全心回报到她的孩子身上。阿仪,你真的太好了,到现在我都不相信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竟然能娶到你。”
  昭王妃被他说的脸一红:“都快当祖父的人了,还说这些。什么时候跟小二学的,满嘴甜言蜜语。”
  昭王哈哈笑道:“这样才好呢!其实小二的脾气像你,有什么说什么,他成婚后一定能过得很好。”
  昭王妃也露出笑来:“希望如此。”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到了自家棚前。
  昭王说:“今年还是太赶了,也就这盏走马灯像样些。我们趁早赶紧看一看,接下来怕是没时间了。”
  昭王妃点头。一朝天子一朝臣,眼见大周即将崩塌,京中权贵要洗牌了。这些都是他们需要平衡的,他在前朝杀伐,她在后方也要辅助。
  老实说,嫁进昭国公府的时候她没想到会有这一天,但是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她也不会畏惧。他要登天,那她就陪着。
  夫妻俩正看着,旁边的棚子忽然传来一声大喝。
  “你干什么?扯坏了我的灯笼,知道它值多少钱吗?”
  两人转头看过去,发现说话的是个富家公子,瞧那身花花绿绿的打扮,还有抖腿的姿势,应当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
  此时他手里提着盏华丽的宫灯,一脸凶相地喝问前方的一对母女。
  这对母女看着是寻常百姓,女儿身段窈窕,脸庞秀丽,被对方吓得一张小脸煞白,极是楚楚可怜。
  那纨绔显然发现了,眼神变得有点不一样,甚至想去拉扯那姑娘。
  姑娘吓得一哆嗦,她母亲急忙挡到面前来,赔笑道:“这位公子,对不住啊!我女儿不是故意的,刚才人太多没站稳,才会撞到公子的灯笼。需要多少钱,我们赔。”
  刚才人多挡住了,直到这时,他们才看到这妇人的侧脸,昭王妃愣了下,随即惊讶出声:“五儿?”
  那纨绔瞧着这母亲也是风韵犹存,越发纠缠。他刚伸出手,忽然就被人一把攥住,痛得大叫起来。
  “放手!谁啊!快给老子放手!”
  他抬眼看去,发现是个相貌英武的中年男人,他衣着华贵,威仪自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物。
  此人冷冷道:“撞坏了就好好谈赔偿,动手动脚想干什么?”
  这纨绔叫道:“关你什么事?我是怕她们走掉!哎,你看你看……”
  那妇人一瞧见昭王,便面露惊色,拉了女儿就走,惹得围观民众议论纷纷。
  “还真走啊!”
  “这有点不厚道,撞坏了人家的灯笼不赔。”
  “亏我刚才还觉得她们可怜呢!”
  那妇人权当没听见,脚下更快。
  但是她很快走不了了,因为昭王妃喝了一声:“拦住她!”
  远远跟着的几个侍卫立时上来,挡住她们母女去路。
  昭王妃走过来,看着躲避她视线的妇人,叹息一声:“五儿,你还认得我吧?我是董家大娘,你大姐的朋友。”


第438章 故人
  柳贤妃被拦着走不了,只得转过身来,怅然道:“如此境遇,本不想与故人相认,却不料董姐姐慧眼如炬,实在惭愧。”
  见她终于承认,昭王妃温言道:“人间世道,你我都是时势下的尘埃,何来惭愧?外子来京,也曾命人寻过你,可惜一直没有线索,如今能遇到真是太好了。”
  柳贤妃面有动容,抬眼向昭王看去。
  昭王已放开那纨绔,叫侍卫来处理,望着她颇有几分感怀之色:“五娘,好久不见。”
  这个称呼让柳贤妃动容,她的眼里出现泪光,喃喃念道:“庆哥哥……”
  昭王小名庆郎,少时长在京城,柳家五娘常跟在大姐身后,跟着唤一句庆哥哥。
  当燕承挤过人群,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他的心跳差一点停止。
  他想说什么,却只挤出一句:“母亲……”
  昭王妃看到他,笑着拉过来,告诉柳贤妃:“这是阿承,他上回来京你见过了,也多亏你照应他。”
  而后对燕承道:“阿承,五娘与我情同姐妹,你就叫一声姨母吧!”
  燕承看了眼柳贤妃,心中百感交集,面上却不显:“姨母,这一年多,您受苦了。”
  话说到这里,柳贤妃再无回避的理由。
  昭王妃看了眼周围:“这儿人多,我们还是别打扰百姓看灯了,入内说话吧?”
  柳贤妃只得应下。
  一行人转身回自家花棚。
  这时,身后传来喊声:“父亲!母亲!你们怎么来了?”
  昭王等人回身,却看到他燕凌大步而来,他身后不远处便是徐吟兄妹三人。
  昭王妃露出慈爱的笑:“阿凌,你们在这儿啊!”
  徐泽领着妹妹们过来,给他们见礼:“见过王爷,见过王妃。”
  昭王妃笑着点头,关切地问:“你们出来看灯?可带了家丁?今日人多,小姑娘要小心啊!”
  徐吟看了眼兄长,回道:“多谢王妃关心,他们在后头跟着呢!”
  与他们寒暄完,昭王妃对燕凌道:“方才恰巧遇到你柳家姨母,正要进去叙旧。既然你在这里,就一起来吧!”
  燕凌应了声,看向徐吟。
  昭王妃想叫徐吟一起,又顾虑到徐泽兄妹,犹豫了一下。
  徐吟马上道:“王妃见谅,我们看了许久花灯,也该回去了,年后再去府上拜见。”
  燕凌露出失望之色,不过这会儿确实有些不便,就没多话。
  昭王妃顺水推舟,笑道:“也好,早些回去,免得长辈担心。”
  说着,让人拿红封来,要给他们压岁钱。
  徐泽慌忙拒绝。
  昭王妃却坚持:“今日除夕,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理所应当,不要我可不高兴了。”
  兄妹三人这才收了。
  昭王妃笑眯眯:“这才对。”
  谢过昭王妃,兄妹三人再次告别。
  燕凌依依不舍与徐吟对了个眼神,这才跟进去了。
  看着昭王一干人进入花棚,徐泽纳闷道:“昭王府还有什么姓柳的亲戚吗?瞧着像是平民……”
  徐佳却道:“那妇人手上皮肤细腻,面容也没有皱纹,仪态更是毫无瑕疵,肯定不是平民,或许是哪个落难的夫人吧?毕竟前阵子京城如同改天换地!”
  徐吟意外地看了眼徐佳。她和这位二姐甚少来往,没料到她如此细心。
  她答道:“二姐说的没错,这位是先帝的贤妃娘娘。”
  徐泽徐佳大吃一惊:“居然是娘娘……”
  徐吟不再多说,而是仔细听着路人讨论,得知了方才发生的事。
  兄妹三人慢悠悠出了天街,又逛了一会儿夜市,这才带着满肚子的小食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