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良缘-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懿兰这样说,杏雨这样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只是到底主子的安全更重要,杏雨想着,得找个机会先试试,确认没有问题,才能给主子用。
婚前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婚礼这一日。四月正是草长莺飞春日正好的时候,婚期也挑的好,阳光明媚,天气也不冷不热的,宋懿兰被服侍着穿好嫁衣时还在想,亏得如今是春天,这一层套一层的吉服,若是在夏天得捂出一身痱子。若是到了冬天更惨,嫁衣一层套一层的可这顺滑光鲜的面料也不保暖啊,冬天得冻僵。
胡思乱想间,换好衣裳的宋懿兰又被安置到梳妆台前,开始梳头,一应准备妥当,又补了补妆,接着便等高辰上门迎亲了。
这边才歇下来,宋云昭便过来了。虽然是亲弟弟,但今日宋懿兰这里都是年龄相仿的小姐妹陪着,宋云昭只能过来看看,并不能多留。
早前崔家退亲,高辰求娶宋懿兰,宋云昭是高兴的,且不说高辰比崔谨优秀,单单没有像世人一样嫌弃猜疑姐姐,宋云昭对高辰的印象就很好。但真到了宋懿兰出嫁的时候,宋云昭觉得太子表哥跟别人也没什么不同,都是要抢走他姐姐的人。
见宋云昭过来,宋懿兰朝他招手,道:“阿昭怎么过来了?”
抬头望着一身红装的姐姐,宋云昭只觉得眼眶酸酸的,忍不住道:“阿姐,可不可以不出嫁?”
这时宋云昭只觉得太子表哥是最有心机的一个,先用秋天完婚骗得姐姐答应定亲,结果还没到夏天呢,就哄着姐姐嫁过去了,等姐姐嫁过去,是不是他就要变成拖油瓶,扔旁边看都不想看一眼了?
宋云昭对她的依赖,宋懿兰是知道的。长公主过世时,宋云昭才五岁,夜里还得宋懿兰守着他才睡得着,如今渐渐大了,还是大小事都要对宋懿兰说一说。宋云昭自小经历的事多,其实不是没脆弱没主见的,只是姐弟俩相依相伴,总想得到姐姐的肯定,他才心安。
看着宋云昭舍不得的模样,宋懿兰又哪里舍得,虽说不是日后见不着了,但与现下总是不同的。拉着宋云昭的手坐下,宋懿兰细看他的模样,道:“母亲过世时,阿昭才这样小呢,如今都是小少年了!阿昭别难过,阿姐出嫁了,依然是阿昭的姐姐,阿昭想姐姐了,就到东宫来寻阿姐,好不好?”
宋云昭当然知道这个,先前太子表哥就是拿这个哄着他替他说好话的,越发觉得太子表哥心机深沉。
坐在旁边的宋云兰看着宋云昭闷闷不乐,宋懿兰又拿他无法的模样,不由偷笑,见宋懿兰看过来,连忙收敛起笑容,道:“阿昭,你阿姐不出嫁,就只能一辈子留在家里了,还要被人指指点点的,你舍得吗?”
若没有经历崔家退亲那一遭,他也许真的会任性,拉着姐姐在他和姐夫之间选一个,但如今,相比一时的不舍,他更不愿姐姐受一辈子的委屈。从袖里掏出来一个小小的锦囊,塞给宋懿兰,道:“阿姐,这是我亲手为阿姐雕的,阿姐带在身边,就像阿昭陪在阿姐身边一样,若是太子表哥对阿姐不好,我见到它,就去接阿姐回来!”
“好,谢谢阿昭!”宋懿兰将锦囊拿在手里捏了捏,小小的,重量上看,大约是木雕,正要打开看,被宋云昭红着脸按住,“雕得不好,阿姐以后再看。”
宋云昭没学过雕刻,便是专门去学,目前手艺也好不到哪里。理解小少年的自尊心,宋懿兰将锦囊收起来,点头道:“好,我以后再看。”
安抚好了宋云昭,喜娘便甩着帕子进来了,见姐弟俩依依不舍的模样,连忙让人把宋云昭拉开,又叫人给宋懿兰补了补妆,道:“吉时就要到了,世子且到外面等着,太子殿下马上就到了!”
喜娘这么一说,宋云昭眼睛一亮,转身往外走,宋懿兰正在补妆,等弄好了一回头,只见小少年的背影,不由问宋云兰,“阿昭这是要做什么去?”
宋云兰捂着嘴笑,道:“新姑爷上门迎亲,当然要过小舅子这一关,阿昭大概去做准备去了。”
姑娘家当然不能轻易让人带走,不仅出嫁时要有同辈兄弟送嫁,新女婿想要接走姑娘,还得想法子应对大小舅子的各种为难。宋懿兰这里,宋家其他人不会也不敢认真为难高辰,但光是宋云昭那一关就不好过。
习俗如此,高辰不至于因此不待见宋云昭,何况宋云昭年纪虽不大也知道分寸,宋懿兰就不操心了,安心坐在那里,等着高辰来迎她。
第一百二十二章 婚礼
等锣鼓声响起来,宋云兰几个就从房间里退出去了,宋懿兰被高辰牵着,走出闺房,拜别长辈,坐上花轿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宋家。
宋懿兰在宋家的日子不能说舒心如意,但真到了离开的时候,也不免伤怀,见宋懿兰想要回头的模样,叶嬷嬷连忙拽了拽她的衣袖,低声提醒,“姑娘出嫁之日不能回头。”
坐上花轿,鞭炮声、锣鼓声一片,坐在花轿里的宋懿兰却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活了两辈子,宋懿兰也是头一回成婚,尤其皇家娶媳妇立太子妃规矩还多,宋懿兰想起前两日叶嬷嬷等人同她说的流程仪式就觉得头疼,枯燥的坐花轿游街就在这胡思乱想中度过,直到花轿停下来,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放在面前。
看到高辰的手,宋懿兰有些慌乱的心突然就安定了下来,将自己的手放在对方手心,被他紧紧握住,宋懿兰随着高辰的脚步跨出花轿,手里就被塞了一段红绸。突然失去了手中的温度,宋懿兰只觉得心头竟有些不舍,却不知同样被塞了红绸的高辰,已经瞪了走流程的喜娘一眼。
礼官和喜娘见的新人多了,像高辰这样抓住了就不想放手的有,也有陌生害羞得碰一碰就赶忙缩回去的,任是新人性格迥异,只管一丝不苟的完成婚礼礼仪。
照顾蒙着红盖头的宋懿兰,高辰步子迈得小,又留心的宋懿兰的脚步,婚礼的仪式走得顺畅,终于在吉时顺利的完成了仪式。皇家的婚礼除了册封的仪式之外,与寻常人家的婚礼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仪式完成之后,宋懿兰被送到新房中,揭了盖头,又完成了新房中的仪式,这边终于安静下来。
叶嬷嬷领着青柳去安置宋懿兰的嫁妆和跟来的下人,杏雨则同碧玲一道,替宋懿兰将头上的钗环等物解下来,又换了轻便的衣裳。换回了家常装束,宋懿兰这才松了口气,碧玉端了一碗燕窝粥过来,道:“姑娘饿坏了吧,先吃些燕窝粥垫垫肚子。”
“怎么还叫姑娘,该改口叫太子妃了!”叶嬷嬷刚安顿好过来,听到碧玉的称呼不由皱了皱眉,已经行过册封礼,就得改口称太子妃才是。
叶嬷嬷是长公主身边的人,又深受宋懿兰和宋云昭姐弟看重,加上叶嬷嬷性格严谨,其他小丫鬟们多少都有些怕她,听叶嬷嬷这么一说,碧玉连忙改口,道:“太子妃请用膳!”
宋懿兰听着这一声太子妃还不太习惯,但宫中不比自己府上,宋懿兰也没说不必改口的话,只是瞧着碗里的燕窝,宋懿兰微微皱眉,道:“一整日没吃什么东西,先给我拿一碗白粥来吧!”
宋懿兰本身不大习惯吃燕窝,今日又是大半日没吃什么东西,瞧着燕窝也没什么胃口。只是已经饿了大半日了,再不吃什么东西,身体受不了,想想还是吃些清淡的白粥更好些。
“太子妃今日没吃什么东西才要好好补一补,这燕窝还是殿下特地吩咐准备的呢!太子妃可不能辜负殿下的一片心意啊!”碧玉见宋懿兰不想吃燕窝,碧玲也准备去端白粥来,连忙劝她。
若说原本宋懿兰只是不大想吃燕窝,听她这么说,却直觉有些不对劲,顺手从碟子里捏了个喜饼,咬了一口,道:“我猜殿下不止准备了燕窝粥,都端来我尝尝吧!”
果然,碧玉愣神的片刻间,碧玲和两名小宫女就端了东西过来,除了宋懿兰提到的白粥,还有巴掌大的银丝卷、水晶包和几样小菜。三人麻利的将东西摆好,替宋懿兰盛了一碗白粥,又将宋懿兰喜欢的银丝卷和芝麻酥饼放到宋懿兰面前。
原本没什么胃口,见到一桌子的东西,倒勾起了几分胃口,叶嬷嬷怕宋懿兰一下子吃多了,晚间闹肚子,看着宋懿兰喝了半碗粥,又吃了些点心小菜,便让人将剩下的都撤下去。碧玲见状又要推销那燕窝粥,这回连杏雨都皱起眉头,道:“燕窝粥都凉了,还怎么吃?姑娘今晚不想吃就撤下去吧!”
碧玉听她这么说,心知再劝下去宋懿兰多半要起疑心了,只得端着燕窝粥退下去,道:“奴婢替太子妃放着,晚些再吃。”
“这也不是能放的,就赏给碧玉吃了吧!”要说燕窝确实算得上贵重,但不说她嫁到东宫,便是在宋家,也不至于一碗燕窝都吃不起;要说高辰的心意,一桌子菜都是高辰让人准备的,难道她还能放着一样样全部吃掉不成?碧玉这般围绕着燕窝不肯放过,宋懿兰只觉得这燕窝里头多半有文章要做。
碧玉原本正准备端了燕窝退出去,闻言身子一僵,道:“太子妃别拿奴婢取笑,这么贵重的东西,奴婢怎敢……”
“太子妃赏你东西,你拿着就是,一碗燕窝罢了,又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从外面回来的高辰一进屋就听到这话,顿时就不高兴了,他的太子妃什么贵重之物没有,难道还要为了一碗燕窝粥前后斟酌不成。
一见高辰进来,宫女嬷嬷加上宋懿兰带来的丫鬟们跪了一地。高辰喝了些酒,见乌央央一片人摆着手道:“都退下吧,这里不用你们伺候了!”
东宫服侍的人都知道高辰的性格,高辰不是性格暴戾的,但也实在谈不上温和儒雅,在太子殿殿下发话了,就只管照做便是。
碧玉被高辰的威势镇住了,哪里还敢再说什么,见旁人都退下了,连忙端着碗,跟人一起退下去。
房间里只剩下宋懿兰,高辰凑过来,道:“懿兰,替我解发冠!”
宋懿兰跟高辰定亲之后,也亲自给高辰挑选过发冠做礼物,只是虽然了解发冠的结构,但真正使用跟纸上谈兵还是两码事。宋懿兰对着大狗一般趴在面前的高辰,没法拒绝他的要求,只得摸索着替他解发冠,只可惜手艺不好,发冠解下来时,也将高辰的头发扯得乱蓬蓬的。
宋懿兰看着高辰乱蓬蓬、毛绒绒的头顶有些过意不去,高辰倒是不在意,爬起来将下巴放在宋懿兰肩上,拉起一绺宋懿兰的头发,又从自己的头发中挑了一绺,慢腾腾的打了个结,口中念叨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听着高辰低声的念叨,宋懿兰忍不住脸皮微微发烫,见他还捏着头发左看右看,宋懿兰想将自己的头发抢回来,道:“别闹了,天晚了,我们早些歇着吧!”
“嗯——”高辰一面点头,一面将结在一起的头发剪下来,放到锦囊里收起来,这才凑过来,道:“懿兰,我们早些安歇吧!”
宋懿兰醒来时身边没有人,爬起来往外看,只见高辰蹲在椅子上,正定定的看着龙凤喜烛,瞧着其中一支快烧完了,赶忙往前探了探,将两支喜烛一起吹灭了。宋懿兰倒是听过喜烛的美好寄语,但实在没想过早早爬起来守着,这会儿天才微微亮,高辰吹灭了喜烛,回头只见晨光中宋懿兰从锦帐里探出头来。
生怕宋懿兰看不清摔了,高辰走过去揽着宋懿兰的腰,道:“几时醒的?怎么不叫我?要不要再睡会儿?”
夜里宋懿兰睡得还算好,没人敢闹太子的洞房,除了高辰闹了她两回,两人睡得还算早,早晨醒来精神也不错。宋懿兰揉了揉眼睛,道:“不早了,还要去给长辈请安呢,再睡该迟了。”
宫中总有些规矩,这是高辰身为太子都没法改变的,所以对愿意跟他进宫,受这些规矩束缚的宋懿兰,高辰更是又怜又爱,听她这么说,高辰便点头道:“好,我叫人进来服侍你。”
等两人收拾妥当用过早膳出来,天光已经亮了。前朝时早朝和早晨请安的时间更早,几乎是天还没亮,就得去凤仪宫门前候着,早朝更是,这时候没有路灯,上朝的大臣不慎掉御河里也不是没发生过。到大周建国,开国皇帝首先就将早朝的时间推迟,理由很充分,天都没亮,人还没睡醒,脑子能清楚吗?早朝商议的是国家大事,脑子不清楚的情况下做的决定能保证正确吗?从那时起,早朝推迟一个时辰,宫中请安的时间也就顺势推迟,而太子大婚与日常请安不同,时间也更晚些。
因为大婚,高辰得了三天的婚假,而今天的任务就一个,就是陪同宋懿兰一起见过长辈宗亲,之后有一场皇室的家宴。高辰作为太子,宗亲虽占着长辈的身份,也不会为难宋懿兰,这个过程还算顺利,接下来就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家宴了。
既是家宴,宫中位份高些的妃嫔也会出席,年幼的皇子公主更是追着宋懿兰要糖吃,宫中倒是不缺几颗糖,但总觉得新嫂嫂给的喜糖更香甜些。便在这和乐融融的气氛中,淑妃叹道:“也不知吴王在云山寺可有喜糖吃。”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同游
提起吴王,别人脸色都有些微妙,皇家虽然传出吴王去云山寺祈福的消息,但谁家没点小道消息呢?基本都知道吴王因为娶妻的事,闹着要出家,这才有了去云山寺祈福清修的事,自然而然,吴王的婚事也就往后推,暂且没定婚期。
淑妃这个时候提起这话,显然是借着太子大婚,想要皇帝将吴王接回来,甚至再往深处想,吴王不愿娶宋清兰才跑去清修,若是换一个未婚妻的人选,吴王就愿意回来娶亲了呢?
旁人怎么想暂且不知,景隆帝一听淑妃这话,脸色就沉了些。景隆帝如今只有五个儿子,除了年纪小的高桢和高昱,年长些的三个早些年都跟着他吃了不少苦。所以,景隆帝对三个儿子都宽容些,像高辰前两年不愿娶妻,他没强求,后来只看中宋懿兰一个,他也没为难;像高谦对政事、对婚事都不感兴趣,只想到处出游做生意,他也由他;而吴王高骏,各方面不大出挑,也没什么野心,只中意姚卿月一个,若非淑妃软硬不吃偏不答应,他也就成全他了。
高骏跑去出家的真实原因,高辰答应了他不说,也没告诉景隆帝,而景隆帝日理万机也没看出真相来,只觉得高骏又不是太子,喜欢一个人便是成全了他又能如何?吴王因此闹脾气,他做皇帝、做父亲的没怪他,同意他丢下差事在寺里冷静冷静,淑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只能说男子跟女子的思想很多时候就不在同一个频率上,做皇帝的,就更不会在意别人的脑子里想什么。他哪会想到淑妃娘娘心中也有一份野望,觉得自己儿子不比高辰差,如今高辰娶妻了,吴王还在庙里蹲着,不赶紧回来那距离不是越差越远了吗?只是淑妃再是对吴王寄予厚望,也没那胆子当众说出来,见景隆帝脸色不大好看,连忙道:“臣妾,只是心疼吴王,吴王只比太子小半岁,早该到了娶妻的时候了……”
景隆帝皱眉,只觉得淑妃越长岁数越不会说话了。吴王到了娶妻的时候了,是谁不让他娶妻吗?原本婚期都定下了,太子定亲也没想抢他前头娶媳妇,还不是他自己闹着要退亲、要出家,才有太子顶上来先娶妻的吗?当着刚过门的儿媳妇的面,景隆帝也不会叫淑妃当众丢脸,只沉声道:“吴王婚事已经定下了,等他祈福回来,就可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