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良缘 >

第4章

贵女良缘-第4章

小说: 贵女良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

    “你忘了,秀云表姐不就在宫里住着吗?她可是王三公子的亲表妹呢!”吴秀云是皇后娘家的侄女,皇后只得了高辰一个儿子,对娘家的侄女也多了几分照拂之心,偶尔便将吴秀云接进宫里小住。从皇后那边论起,静柔公主和宋懿兰都喊吴秀兰一声表姐,只是吴秀云性子静,平日一道读读书逛逛园子还好,习武场这边,她素来是不来的。

    被宋懿兰提起,静柔公主才想起来,道:“哎呀,你瞧我这记性,怎么就没记起这事来!”

    心里的事情有了着落,静柔公主盘算着寻个机会去问问吴秀云,暂时便不再想这事,跟宋懿兰谈起宫里的大小事来。从淑妃跟宁妃的恩怨说到叶嫔的猫,最后提起太子殿下,道:“馨雅,你听说没,母后要给太子哥哥选太子妃了!”

    高辰已经十九岁了,这个年纪上,当爹了都不算奇怪,听静柔公主说起这话,宋懿兰并不奇怪,只有些好奇,道:“是吗?娘娘看中了哪家姑娘?”

    “承恩侯夫人似乎想将秀云表姐说给太子哥哥呢,不过母后没答应,至于旁的人家,也没看出母后中意哪家。”静柔公主放下了心里的事,扒起兄长的小道消息一点都没有犹豫,“不过,太子哥哥的性格你也知道,若他不中意,便是父皇和母后也没有法子。”

    宋懿兰赞同的点点头,高辰这个人,素来就很有主见,被今上立为太子之后,更添了几分霸气,倒不是说他生了一身刺头,偏偏不管什么事,只要他想,就只会按着他的心思走。不过太子妃的事,自然是太子殿下的爹娘去烦恼,宋懿兰好奇了一回,也没多想,跟静柔公主东拉西扯了一阵,时间也悄悄溜走,宋懿兰拎着意犹未尽的小弟,辞了太后和皇后,带了宋清兰几个一道离宫回府。

 第十章 醉翁之意

    坐在回程的马车上,瞧着宋清兰掩饰不住的高兴,和宋月兰两个有些羡慕的目光,便知宋清兰的心思大约是达成了。对此,宋懿兰并没有多少意外。

    宋懿兰常往宫中走动,除了太后和皇后,宫里的几位娘娘也还算相熟,要说淑妃娘娘有什么野心的话,宋懿兰不敢乱说,但当娘的疼儿子,淑妃娘娘就算不打算给吴王选个绝世佳丽,也实在不愿意身份尴尬的姚大姑娘做了儿媳。

    只是,即便吴王尊贵,京城的贵女也是有骨气的,瞧着吴王对姚大姑娘的心意,便是最终不会娶姚大姑娘做正妃,至少也会是个侧妃,出身不错的贵女谁乐意府里摆个受宠的侧妃?为此,淑妃娘娘愁着吴王的婚事也不是一两日了,而宋清兰出身不错,人又聪明漂亮,加上主动地透出这份心思,淑妃娘娘会满意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宋懿兰素来知道宋清兰的性格,她既有了这份心思,自然会想方设法的达到目的,拦是拦不住的,还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好坏心里能有个数。

    马车哒哒的走着,坐在宋清兰旁边的宋月兰有些沉不住气,道:“今日在御花园里游玩,遇见了淑妃娘娘,娘娘还夸赞二姐温柔美丽呢!”

    宋月兰的生母路姨娘本是服侍宋三爷的丫鬟,生了宋月兰才抬了姨娘,自小服侍的情分,加上出众的容貌,路姨娘当初没少在长公主面前蹦跶,宋三爷死后,几位姨娘都去了庄子上,没了亲娘照拂,宋月兰消停了一些时候,但随着年龄渐渐大了,人又活泛了起来。没法子,父亲主母都不在了,宋月兰心头琢磨的都是如何嫁个如意郎君。

    吴王宋月兰是不敢想的,何况大房跟三房的关系,她也不指望大夫人会为她挑个好夫婿,说这话,一来是嫉妒宋清兰得了淑妃娘娘另眼相待,说不定就能坐上吴王妃的宝座;二来便是向宋懿兰示好,叫宋懿兰瞧见她的用处,说不定能谋算些好处。

    被宋月兰说破,宋清兰脸色不变,道:“娘娘不过是瞧着三婶和三妹的面子,客套一番罢了,我不过蒲柳之姿,哪里比得过三妹呢!”

    这话有三分酸意,宋清兰是有些嫉妒宋懿兰的,除了祖母的疼爱、宫中的青眼,便是宋懿兰这绝色的容貌。宋家人相貌都不错,但宋三爷是那一辈里最出色的一个,而宋懿兰的生母谢姨娘,也是难得的容貌,否则也不会被宋三爷看中,强纳进府里。偏宋懿兰可以说是挑着父母的优点长的,一颦一笑仿佛画中美人,便是再不服气,就这张脸宋清兰也挑不出不好来。

    宋懿兰听出来了,也不计较宋清兰话里的嫉妒,只笑笑道:“淑妃娘娘一向温和可亲,说的话自然是真心的。”

    宋月兰心里翻了个白眼,心道宋懿兰假仁假义,嘴上这般说着,心里不知多厌烦宋清兰呢!瞧着两人都不上钩,心知这火是拱不起来了,生怕宋懿兰瞧出她的心思,也闭了嘴,抬手掀了帘子往外看。

    回到燕国公府,已经将近晚膳的时候,宋懿兰几个先去给宋老夫人请安,没料到杨氏也在。见宋懿兰几个回来,宋老夫人问了问宫里的事,不等宋懿兰告辞,杨氏道:“先前懿姐儿和昭哥儿都在庙里,如今回来了,大伯母吩咐大厨房备了席面,今晚一道聚一聚。”

    宋懿兰微微挑眉,杨氏对他们姐弟素来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今日还为他们准备宴席,她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别有用心。宋云昭也没兴趣,可宋老夫人是日日盼着一家子和睦的,闻言便道:“难为你想得到,难得今日人都齐,就一道用个膳吧!”

    宋老夫人性格慈和,辈分又最大,便是宋懿兰姐弟都腻歪杨氏母女,听她这么说,也只得答应下来。

    待宋懿兰几个回去收拾一番再来,宴席已经摆好了,都是自家人,只摆了两张桌子,男女分开坐,并没有用屏风隔开。除了在南边做官的二伯一家,人都到齐了,长房两子两女,宋云成与宋清兰是嫡出,另外的宋云河、宋玉兰都是庶出,杨氏把持着内院,除开这样的家宴,寻常难得有机会见到燕国公。排行第三的宋云均、宋云洲与宋湘兰是同胞姐弟,随父母在南边不在家中。

    宋懿兰同长辈、同辈的兄弟姐妹问好之后,便寻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宋老夫人瞧着一家子齐齐整整的坐着,难免又感慨一句,还提到在外做官的次子,几乎抹了抹眼泪,这才宣布开席。宋懿兰倒是不饿,只是听着宋老夫人语重心长的叹息,又瞧着杨氏不以为然还略带嘲讽的表情,心里就没那么痛快了。

    既是家宴,又有年少的孩子,宴席上也只备了清淡的果子酒,给宋懿兰几个年长些的都倒了一些。宋懿兰还弄不清楚杨氏摆这一出有什么目的,就也只浅浅地抿了一口,待宴席吃过,没等散开,杨氏便站起来,道:“今日摆宴还有一事要说。”

    宋懿兰垂着眸,暗道这才是杨氏的风格,哪怕做这宴席是公中出的钱,她才不会为宋懿兰姐弟做这个脸面呢。心头这么想着,宋懿兰却没开口,宋老夫人和燕国公都在呢,也轮不到她一个小辈说什么,只等着杨氏开口。

    杨氏清了清嗓子,道:“前些时候,我娘家嫂嫂同我说起,京城新开了个钱庄,将银子拿到钱庄参股,由他们去经营,到时候就能得红利。”

 第十一章 商议

    宋老夫人闻言就微微皱眉,她素来是不懂经营等事的,但活了大半辈子,尤其宋家还经历了不少风雨,宋老夫人做事一向谨慎些。国公府也有铺子,若自己开铺子也能赚钱,可宋老夫人深知自己不是那块料,早年管家时都是直接租出去,收些租子,左右宋家家底厚,也不差这一点。杨氏在国公府站稳脚跟后,宋老夫人就将产业都交给她打理,每年也就问一问盈亏,旁的并不多管。只是,哪怕宋老夫人不懂什么经营,听杨氏这么说也暗暗打鼓,道:“这事可靠吗?可别让人骗了。”

    听宋老夫人说让人骗了,杨氏不大乐意,道:“母亲这话说的,有关银子的大事,儿媳敢乱来吗?原是上个月我嫂嫂就同我说了,我生怕不可靠,拿着自己的体己银子参了一份,如今拿到红利了,这才同家里说呢!”

    “果真?真的拿到红利了?”另一桌的燕国公虽然稳稳地坐着,语气却带了些兴奋。当初宋家是追随废帝的,为了帮助废帝夺位,府上拿出了不少银子,今上即位之后,对慧宁长公主倒是赏了不少东西,对长房却没什么好脸色,否则他堂堂国公何至于没有一官半职,仅靠着祖产过活。当初也是享受过好日子的,燕国公虽端着一等公的架子,心里却渴望着财富,偏偏自己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也只能由着管事打理,日子过得颇有些紧巴巴的。

    “自然!”杨氏说着,掏出个荷包来,打开荷包,抽出两张面额百两的银票,“我当初没敢拿太多,就出了五百两银子,不过一个月,就得了两百两红利!若是能多拿些银子,千八百两也是有的。”

    宋懿兰先前已经听说了拿银子参股换红利的事,如今听杨氏这么说,便知她的心思了。杨氏虽掌着家,但若真要拿公中大笔的银子做什么,也得宋老夫人和燕国公同意才行,何况宋懿兰虽不管事,府上的情况多少是知道的,整个宋家一下子能拿出来的银子也没多少,怕是杨氏盯上的还是公主府的财产。

    果然,杨氏接着又道:“只是府上的情形,母亲和国公爷都清楚,将能动的都拿出来,也不过一千多两银子,能成什么事啊!”

    国公府的家产倒是不薄,如今燕国公身上没什么差事,一家子也不愁吃穿。但累世积累的家产大多是房屋田产,要说能拿到手上用的银子并不多,燕国公也有些同龄人的爱好,比如古董珍宝一类,还得攒上几个月才能买一件。先前听杨氏说起这事红利丰厚,可听到府上能拿出的钱,再算算利钱,就觉得不甘心了,若多有些本钱,何愁没有钱赚。

    杨氏说这话自是等着宋懿兰去接,长公主过世之后,公主府的家产都是宋懿兰保管的,宋老夫人是柔软性子,宋懿兰不主动提,她压根不会开口要,她杨氏倒是想要,可两房的恩怨在那里,实在没有理由。这回参股的事,她跟燕国公一样,高兴之余就更不甘,宋家银子不多,眼看着别人得好处,但她很快就想到了最好的法子。

    世上哪有人不爱银子,便是长公主留下不少家底,难道还能坐吃山空?何况那些家产多半是宋云昭的,宋懿兰能不想着自己捞些钱?不提别的,日后出嫁还得有一份体面的嫁妆呢!而宋懿兰再精明,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能懂什么经营,自是交给她打理,到时是赚是亏、又赚了多少还不是她说了算,这才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呢!

    宋懿兰听出了杨氏的意思,却并不接茬,杨氏得了好处,她若开口劝,杨氏怕还要说她多事,盼着府上不好过。至于跟着往里投银子,宋懿兰心底呵呵,她本不懂经济学,可前世父亲卷入投资中亏得一身债,父母紧跟着离婚各奔东西之后,宋懿兰曾花了很多精力去学,这也是慧宁长公主过世之后,她能将家产经营下来并有所发展的原因,但投资得红利这种事,宋懿兰前世就一遍遍的告诫自己,半点都不会去沾。

    宋懿兰不接话,杨氏的戏就唱不下去,宋清兰微微抬头,向宋月兰使了个眼色。

    宋月兰是三房庶女,可她更知道宋懿兰姐妹对她是没有半点好感的,她乐得挑起长房跟三房的争端,但若说站哪一方,那自然是长房。理由很简单,且不提宋懿兰姐弟对她的态度,女子这辈子最重要的,除了父母的爱护,就是未来的夫家,父亲不在世了,生母远远地在庄子上,她难道要指望宋懿兰这个姐姐替她说亲不成?

    心里的天平早有了偏斜,宋月兰状似无意的抬起头来,开口道:“三姐姐,母亲不是留下了不少银子吗?若是能多得些利钱,小弟日后就不用愁了!”

    “要说母亲确实留下了些银子,只是我年纪小,也不懂经营,除了日常花用,都叫叶嬷嬷存起来买了庄子和铺子,好歹稳妥些。先前倒是留了些银子,只是先前在寺里,都添了香油钱了。”宋懿兰不会跟人辩驳那钱庄到底可不可靠,在一群做着赚钱美梦,还得了好处的人眼中,她说破嘴也没人信。

    相比起将银子拿到钱庄去,等着得红利,宋老夫人自然觉得买庄子、铺子更可靠,只要房契、地契在手中,怎么都赔不了。宋老夫人也知道如今府上不那么宽裕,她本就不是强势的人,听了杨氏雄心勃勃的宣扬,又听宋懿兰的话,犹豫了片刻,还是道:“这钱庄的事,我还是觉得不稳当,府上的银子不如还是存一存,日后买个铺子也使得。”

 第十二章 贪心

    杨氏从宋老夫人手中接了管家的权利,也很是费心经营了府上的铺子一回,奈何她也不是那块料,若放给掌柜又怕人家欺瞒,最终只得租出去赚点租金。也就是宋家早年煊赫,在京城也有不少铺子,京城天子脚下,租金也高,这才足够维持举家生计。

    杨氏倒是没有那么大公无私的为宋家的生计操碎了心,而是眼看着长子就要娶妻了,女儿也该出嫁了,若没有家底,聘礼、嫁妆从哪里来?想想这些,杨氏愁得头都要白了,如今得了这样的机会,杨氏哪里肯放过,闻言忍不住道:“母亲,那是将近五成的利啊!”

    宋老夫人本就性子软,闻言也就不再开口。杨氏将在座的都看了一遍,燕国公不用说,俸禄和月钱还不够他买个瓶子的,宋老夫人呢,当年嫁妆是丰厚的,可经不住她手散,如今手上怕也只剩下庄子铺子和书籍物件这些,虽也值钱,可一时却换不了钱,小辈们更不用说,手里就几个零散银子,顶不上什么。这么想着,杨氏便暗恨宋懿兰手紧,偏宋老夫人都赞同买庄子这些,宋懿兰姐弟背后又站着皇家,杨氏再不甘心也不敢咄咄相逼。

    杨氏懊恼,燕国公同样不甘,想了想,道:“不然将铺子卖掉一个,先得了银子,日后再买回来?”

    “这,不成吧,哪里就到了要卖铺子的程度?”宋老夫人皱着眉,“有一千多两也不少了,既要赚银子,还得细水长流才是。”

    “母亲说的是。”杨氏虽不甘心,却也没有卖铺子的想法,那地段不好的,一时也卖不出去,若地段好的,租子也不少,尤其那铺子若是卖了,日后怕不能得这么好的。

    这一餐宴席,杨氏虽没能从宋懿兰手中得钱,但将这事过了明路,心里也满意,又听说宋清兰很得淑妃喜欢,难得的看宋懿兰姐弟都没那么碍眼。

    当日在宫中说定了宋云昭进宫读书的事,回来之后宋懿兰就让人去了家学,替宋云昭将那边辞了,不过两日,宫中就来了人,接宋云昭进宫去,说是正式读书之前,先熟悉一下环境。宫里有专供皇子公主和宗室子弟读书的弘文书院,硬件设施不用说,教书的都是当世大儒和朝中名臣,便是宗室子弟,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弘文书院读书的。

    宋云昭年纪虽小,但也不方便住在宫中,先前宋懿兰就想过了,原本是想着自己出钱备一辆马车,也免得杨氏等人从中使坏,没想到皇后道是承恩侯府的小公子也要进宫读书,顺路接了宋云昭一道便是。承恩侯府的这个小公子宋懿兰还认得,小小年纪读书却用心,吴皇后提起他便称作小书呆子,性格虽有些呆,却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孩子,宋懿兰也不担心他欺负宋云昭。

    到了说定的这一日,宋懿兰将宋云昭送到门前,还没转身,一辆马车停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