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良缘 >

第25章

贵女良缘-第25章

小说: 贵女良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但这件事除了背信弃义四个字,也实在拿崔家没有法子,可宋家作为宋懿兰的家人,却丝毫不维护宋懿兰不说,还摆出一副落井下石的姿态,何况,宋家早年的事在皇家面前还没翻篇呢!

    “三妹妹这么说,二姐姐我可真是无颜面对你了,可有些话,我还是要对三妹妹说。”宋清兰只觉得今日这头已经低到尘埃里去了,可想到她的前程,宋家的未来,她都咬牙忍了,“母亲当日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妥,可崔家已经这般行事了,难道三妹妹还要母亲死皮赖脸的将三妹妹送到崔家受辱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三妹妹应该明白吧!”

    “呵呵——”宋懿兰嗤笑一声,这话说得,难不成她还要谢谢杨氏将她往尘埃里打不成?见宋清兰一副你不懂事,我是好姐姐包容你的模样,宋懿兰冷了脸,道:“我今日可算明白什么叫做倒打一耙了。照二姐姐说的,大伯母替我打发走一个火坑,我是不是还得感谢她,谢她叫我名声尽毁,被崔家退亲不说,连亲伯母都嫌我性子不好、人嫌狗憎?”

    不等宋清兰替杨氏辩白,宋懿兰接着冷笑道:“大伯母说的不错,我不仅性子不好,还冷心冷肺,宋家名声如何、门楣怎样,与我有什么干系,左右我受委屈的时候,宋家也不过就是落井下石,叫我的名声毁得更彻底些!”

    宋懿兰这番话说完,宋清兰只觉得心底发凉。她自诩了解宋懿兰,知道宋懿兰跟崔谨有些情分不假,但以宋懿兰的骄傲,绝不可能在崔家退亲之后,再抓着崔家不放。如此,不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宋懿兰便应该知道,宋家名声坏了,对她可没有任何好处,相反,既是自家人,本该同心协力挽回宋家的名声才是。

    “你是铁了心看着宋家丢脸?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你就不怕宋家名声毁了,你将来难道还能一辈子蹲在宫里不成?”若是平常,宋清兰绝不会说出这么尖锐的话,她一向是温柔聪慧的姿态,便是指责别人,也要站在高处,用高贵典雅的姿态让别人自惭形秽。可这一套在宋懿兰这里行不通,论身份,宋懿兰是有封号的县主;论形象,宋懿兰如今似乎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宋懿兰心中暗暗发笑,表面上还要绷着一张脸,表示自己又怒又恨。要说遇到这种事,宋懿兰高兴是不可能的,但她一向认为自己是个坚韧的性格,无论如何也做不出为了崔谨要死要活的姿态。至于今日宋清兰跑来,她知道宋清兰的来意,却也没打算真将杨氏和宋清兰如何,但要替她们做脸,那就想太多了,从太子殿下身上学到的,有的东西她不在乎,但不是别人想要,她就得乐呵呵的递过去。

    看着宋清兰一副狰狞的模样,宋懿兰脸色不变,道:“二姐姐这些话,若是传到淑妃娘娘哪里,不知会不会改变淑妃娘娘对二姐姐的看法。”

    “……”宋清兰脸色变了几变,终于恢复到了温柔淡雅的模样,努力平和了气息,宋清兰心知今日的目的是达不成了,“既然三妹妹放不下心结,就在宫里多住几日吧,二姐姐我过些日子再来接三妹妹回府。”

    宋懿兰没理她,静柔公主摆了摆手,示意宫女送宋清兰出去。

 第六十九章 出行

    见宋清兰走远了,静柔公主凑过来,“你叫她来,就是故意气她的?”

    宋懿兰把玩着棋子,摇摇头道:“我气她做什么,不过是试探一下外边什么情况罢了!”

    静柔公主默然,宫中的消息其实没有外面那么灵通,何况皇后也好,她也好,并不希望这些传到宋懿兰耳中。先前崔家退亲,宋家忙不迭应了,还口口声声说宋懿兰不好,便惹了不少闲话,之后崔家立刻定下吴秀云,外边的议论就更多了。

    对宋懿兰,基本都是同情的,没了父母,未来夫家退亲,宋家也不护着,若非皇家接了去,就跟民谣里的小白菜一样。至于崔家和宋家甚至包括吴家,就没有那么温和了,背信弃义、势利眼,甚至有人怀疑崔家大公子跟吴家姑娘早就有了私情,否则怎么会这边才退亲,那边立刻就定亲了?

    宋懿兰能猜到一些,但想也知道吴皇后他们不会将外面的话对她细说,她也不想听别人说她的不是,只是总要知道外面的情形,免得自己两眼一抹黑。见静柔公主担心的模样,宋懿兰轻轻一笑,道:“我没事,瞧二姐姐这个样子,想来外头说崔家和宋家的闲话,比说我的多多了。”

    “这倒是,还有说吴家的!”静柔公主当然乐意宋懿兰关注别人,而非她自己,“今早吴秀云进了宫,听说在母后面前痛哭认错了一回,说她只是太在意崔大公子了,绝没有害你的意思。”

    吴秀云跟吴皇后说了什么,宋懿兰是不知道的,但吴皇后的态度,她是清楚了。听静柔公主这么说,心中暗道,难怪吴皇后这么生气。因为在乎一个男子,就将自己的脸面、自己的傲骨抛弃,就将家族的利益、家族的名声抛之脑后,偏偏这个人还是吴皇后花了心思培养的,吴皇后哪能不失望呢?

    “自己做的事,总要自己承担后果的。”宋懿兰不同情吴秀云,她现在的处境可比吴秀云糟糕多了,哪有资格去同情她。

    “是啊,从前瞧着她温和内敛,我虽不大喜欢她处处摆着世族的做派,但也不讨厌她,如今想到她做的事,只觉得心里呕得慌。现在想想,当初及笄礼上,怎么好好地,崔谨送你的簪子就摔坏了,那时她站的地方可不就在宋月兰旁边,”静柔公主叹息着,“我竟从未想过,她竟有这么深的心机。”

    宋懿兰默然,却想到了更多,比如,那一日吴秀云为何会出现在甄家?再比如,甄家为何会笃定甄明玥能嫁入东宫,还敢明目张胆的编排太子,是谁给他们吃了定心丸呢?

    吴皇后对宋懿兰提过外出的计划之后,这件事很快提上了议程。太后娘娘信佛,每年年前都会去云山寺上香,也会带小辈们同去。

    得了要去云山寺的消息,静柔公主便忙着收拾东西,一面提醒宋懿兰云山寺在山中,比京城里更冷些,一面吩咐人去御膳房,请御厨做些方便携带的点心。

    宋懿兰没去过云山寺,但也听说云山寺景致好,她在宫里住着,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倒是近两日,吴皇后又吩咐替她添了些东西。既然山里冷,厚实的衣裳得多带两间,另外披风和大氅也得带着,这样一想,只觉得冬日里果然不适合出门。

    收拾东西时费劲,但等坐上了马车,事事周全的好处便显现出来了,马车上铺的厚实,又放了暖炉,半点不觉得冷,矮几上放了茶壶,一路都有热水喝,更别说藏在抽屉里的果脯点心,完全可以悠闲地享受出游的闲暇时光。

    宋懿兰跟静柔公主坐在一起,宽敞的马车坐着她们两个加上陪同的杏雨和红豆也很宽敞。云山寺比崇明寺要远,一大早出发,得午后才能到,好在京城的官道好走,并不颠簸。

    天冷,两人都没有掀了帘子往外看的想法,静柔公主找出一本书,朝宋懿兰招手,“我好容易弄到锦屏娘子的话本,咱们一起看!”

    “几时又有个锦屏娘子了?写话本的不都是什么书生的?”要说话本也算是这时候难得的娱乐了,宋懿兰平时也会读话本解闷,不过对于追逐潮流就没什么兴趣了,没留心过最近流行什么话本。

    “那些书生写的话本,都讲才子佳人、红袖添香的故事,看得多了都一个套路,没什么意思,”静柔公主将话本摊开,放在两人面前,“锦屏娘子就不同了,别看她如今就出了两本,可书坊都准备加印了,我这一本还是托丽景表妹帮我买的呢!”

    卫丽景是卫衡一母同胞的妹妹,在卫家排行第三。静柔公主与卫家关系不太好,也是因为卫衡的缘故,静柔公主与卫丽景还算要好,她平时出宫不易,就拜托卫丽景替她买些话本什么的。

    “有什么不同?”宋懿兰凑过去看,这个时候的书印刷和装订都很简单,早年大多都是手抄的,一本书价格并不便宜,也是近些年来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街头上的各种书籍也多了起来。这个时候的印刷很难印图案,书本的封面上只印了书名和锦屏娘子,宋懿兰看去,书名叫做《惠娘传》。

    “这一本我还没看过,上一本叫做《金城传》,说的是一位名叫金城的姑娘为了替被冤枉的父亲伸冤,跋山涉水到京城告御状的故事。中间结识了书生王安,王安帮助金城到达京城,又宁愿舍弃功名,帮金城告御状,最后皇上被他们的真诚和感情感动,彻查案件,还金城的父亲清白,又给金城和王安赐婚。”静柔公主将上一个故事简单解说了一遍,“我就不爱看旁人写的故事,仿佛女子只能给男子锦上添花,要我说,姑娘家就该像金城一样又聪明、又有担当!”

 第七十章 到达

    宋懿兰似乎有些明白锦屏娘子的话本招人喜欢的缘故了,这个时候的话本大多是书生写的,内容自然更迎合男子的喜欢,才子佳人、红袖添香,便是许多男子都会喜欢的题材。但再好的文笔,同一个套路见多了也就不讨喜了,这时候有个完全不同的风格出现,自然讨人喜欢。

    静柔公主急着看书,也没留意旁的,只接着道:“《惠娘传》莫非是个叫惠娘的姑娘?也不知会不会像金城一样。”

    两人凑在一起看话本,没过多久,马车的车窗被敲响,宋懿兰抬起头,掀开帘子,只见高辰骑马走在外面,见她掀开帘子,将手里的油纸包递过来,道:“阿昱吵着要吃糖炒栗子,孤顺手给你们也带了一包。”

    宋懿兰先前不知高辰也跟了来,见到他还有些惊讶,但热乎乎的糖炒栗子捧到手中,闻着香甜的气息,宋懿兰露出笑容,道:“多谢殿下!”

    高辰点了点头,骑着马往前头去,宋懿兰将帘子放下,打开油纸包,果然是刚出炉的糖炒栗子,手中捏了一颗,又将油纸包往静柔公主面前递了递,道:“公主快尝尝,糖炒栗子就是刚出锅时最好吃了!”

    “没想到太子皇兄还记得我们呢!”静柔公主果然丢下手里的话本,自己动手拿了两颗,又招呼红豆和杏雨,“你们也尝尝!”

    杏雨和红豆只尝了一颗,便动手替主子剥栗子,一颗颗黄澄澄的栗子放在雪白的瓷碟中,栗子的清香和甜香飘散出来,宋懿兰一面看话本,一面伸手拿栗子,不由感叹道:“还好有你们,不然该纠结读话本还是吃栗子了!”

    杏雨和红豆对视一笑,道:“果真这样好看?姑娘平日也不爱看话本子啊!”

    “话本子是没错的,怪只怪从前没遇到这么有意思的。”宋懿兰笑着,看了好一会儿,别的还好,马车里坐着垂头看书,只觉得脖子怪酸的,索性暂且歇一歇,活动一下脖颈。

    见静柔公主还在看,宋懿兰拉了拉她,道:“歇一歇,不然等会儿脖子该酸痛了。”

    “嗯?看了许久了吗?”静柔公主抬起头,红豆提了茶壶给静柔公主和宋懿兰添水,听见静柔公主的话,不由笑道:“刚才听到,已经到齐家村了。”

    齐家村是京城外的一个村庄,与寻常村落没什么不同,不过都知道齐家村离京城三十里,到了齐家村,往云山寺的路就走了近一半了。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杏雨和红豆将马车的帘子挂起来,有温暖的阳光照进来,马车里就亮堂了许多。也就是皇家用的马车,行走起来稳当,京城的路面也平坦,在马车里看书下棋或是睡觉都不成问题,若是寻常的马车,单单坐着都坐不住。

    “已经这么久了?”宋懿兰有些惊讶道。

    “都是这话本太好看了!”静柔公主也十分惊讶,抬起头来便觉得脖颈有些僵硬,一面叫红豆替她揉一揉,一面将手头的书收起来。

    宋懿兰听她这么说,不由笑了,索性拉着她挨着窗坐下来,往窗外看。冬日的景致不像春天,京城的冬天,草木早就凋零了,一眼望去除了灰褐色的山峦,便是支棱着的树枝、枯草。这般景象看上去有些灰暗,可上头落了雪便不同。京城的雪不似再北边的鹅毛大雪,下雪时便是轻盈剔透的六瓣雪花,雪停了之后,薄薄的一层雪覆在山峦草木上,便仿佛给它们披上了一件晶莹剔透的纱衣。

    见宋懿兰看窗外的景色,静柔公主也凑过来看,口中还疑惑道:“外头有什么可看的?这个季节了,草木都凋零了。”

    “是没什么好看的,可马车上也没什么可看的啊!”宋懿兰轻轻一笑,“往外头看看醒醒神,在马车上看书就这点不好,看久了头晕。”话虽这么说,但天正冷,窗边也待不住,两人透了透气,便又缩回马车里,找了副棋子,将剩下的一半路程打发过去了。

    马车在云山寺门前停下时,已经过了正午。宋懿兰和静柔公主下了马车,宋云昭便跑了过来,手里还抱了半包糖炒栗子,递给宋懿兰,道:“阿姐,太子表哥买了糖炒栗子!”

    “你留着吃吧,阿姐这里也有的。”宋懿兰拍拍宋云昭的手,倒没想到宋云昭还给她留了,只是一路上吃了不少栗子,这会儿也吃不下多的了,只能辜负小弟的好意了。

    “我就说,我们有,馨雅表姐一定有的,偏阿昭非要给表姐留一份,我都没吃够呢!”慢了几步的高昱叹着气,“糖炒栗子冷了,就没那么好吃了。”

    “栗子不好克化,你们少吃些才是!”吴皇后扶着太后走来,听见高昱和宋云昭的话,便接了一句。

    宋云昭和高昱对视一眼,心道还好没跟吴皇后坐一辆马车,不然那一半也吃不上了。

    冯太后这个年纪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小辈们机灵活泼的模样,见状也不生气,抬头往前看,道:“走吧,赶了一上午的路,孩子们该饿了。”

    吴皇后没戳破这些孩子们一路上吃了不少东西,扶着冯太后往前走,而云山寺的僧人们,已经跟着住持一道,往这边迎上来。

    景隆帝没来,高辰作为太子护卫着女眷同来,与寺里交涉的事,自然也是高辰去办。早已经通知了寺里,最近几日寺里都不接待普通香客,又有士兵守在寺内外,确保安全无虞,这才有了皇家老小一道出行。

 第七十一章 喜欢

    一行人被迎进去,冯太后信佛,便是一路行来有些疲惫,还是坚持先上过香,小辈们自然只能跟着一道,等忙完这一遭,才各自回房修整。寺里提前做了准备,但显然比不得自家府上,更不用说皇宫中,一到休息的禅房,杏雨就忙着将宋懿兰常用的东西取出来,将屋子里重新布置了一番。

    宋懿兰正疑惑她几时带了这许多东西,便有小沙弥提着食盒来,站在门前道:“施主,小僧送斋饭来了。”

    寺里提前得了消息,自然也备下了斋饭,虽然已经过了午膳的点,寺里还是吩咐弟子一一送来。

    先前倒是不饿,只是跟着冯太后上了一圈香,到了这会儿,宋懿兰还真有些饿了,接了食盒过来,宋懿兰笑道:“多谢小师傅了!”

    小和尚才八九岁的模样,闻言挠了挠头,道:“施主过奖了,这是小僧该做的,施主慢用,小僧告退!”

    宋懿兰点点头,提着食盒正要往里走,静柔公主从隔壁探出头来,道:“你的斋饭也到了!咱们一块儿吃吧,云山寺准备的食盒都是不一样的。”

    宋懿兰不知这个,听静柔公主这么说便连忙点头,又招呼杏雨一道,去静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