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良缘 >

第2章

贵女良缘-第2章

小说: 贵女良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硬生生压她的清兰一头。

    宋清兰跟在杨氏旁边,自进来之后就安安静静的,并不说话,仿佛一个温婉乖巧的大家闺秀。十五六岁的姑娘家正是最好的年华,何况宋清兰还生了一张甜美可人的脸,瞧她这模样,谁能对她说什么重话。可宋懿兰知道,相比起心思都写在脸上,不高兴了只会阴阳怪气的大伯母,宋清兰可危险多了。

    察觉到宋懿兰看她,宋清兰眉眼间透出些笑意,仿佛阴阳怪气找宋懿兰姐弟麻烦的不是她亲娘,语气柔和又带了些雀跃,道:“今日花宴三妹和五弟没能去真是太可惜了,不说宴席上用的都是秀禾斋的点心,还请了庆祥班的头牌唱《春江月》呢!不过,祖母说的更是,庆祥班的戏日后自有机会听,自是三妹和五弟的孝心更重要。”

    这话一面解释了她母亲的话,将那阴阳怪气的嘲讽硬说成了关心遗憾,还顺便又捧了宋老夫人一回,没见老太太的脸色立刻就柔和了吗?宋懿兰不等宋老夫人夸赞宋清兰,顺便追问赏花会上的事,道:“二姐说的是,先前大伯母倒是提过赏花宴的事,只是时候不巧。对了,我记得今日恰好是姚大姑娘的生辰,她今日可去了?”

    姚大姑娘闺名姚卿月,出自顺安侯府,与宋家开国功勋封爵不同,姚家是前朝王室。前朝末年皇帝昏庸,朝中奸臣当道,民间起义不断,不仅百姓过不下去,王室子弟过得也不容易,其中就有顺安侯家,被皇帝猜忌,索性里应外合,替开国皇帝打开了城门。有这么一遭,姚家谈得上功勋不小,便是对姚家存有疑虑,这大功也不得不赏,仔细斟酌之后,就赐下了顺安侯的封号。

    这么多年来,顺安侯府的地位多少有些尴尬,论身份,姚家也是堂堂侯府,可身为前朝皇室后人,本朝皇家对他们能没有些防备?姚家也清楚自己的地位,家中子弟平庸的多,多年来也没什么建树,到了这一代上,更是只得了一儿一女。

    宋懿兰提起姚卿月,倒不是姚卿月跟宋清兰有什么过节,而是,宋清兰盘算着吴王,可吴王心悦姚卿月的事,也差不多满京城的人都知晓,否则,总是堂堂王爷啊,淑妃娘娘能那么愁着吴王的婚事吗?

    宋清兰养气功夫到家,宋懿兰提起姚大姑娘来,宋清月脸色都不变,杨氏的脸色却越发难看了几分,正待说话,被宋清兰扯了一下衣袖,才算噎了回去。

    宋老夫人将几人的话都听了进去,先前和稀泥的心思也淡了几分。宋老夫人性子软,如今日子安定了,她是不愿意横生波折,可人还没老糊涂呢,心知大房与宋懿兰姐弟的恩怨从不在这三瓜俩枣的好处上,自然也不是她三言两语能调和的。想到这些难免有些灰心,道:“好了,都累了大半天了,先回去歇歇,明日再一道说话。”

    几人一道从顺宁居出来,出了顺宁居就是两个方向,杨氏还生着气,刚出了门就狠狠瞪宋懿兰,道:“真是个牙尖嘴利的,也不知那百年书香的崔家有没有我这般好性儿!”

    宋云昭听得这话,心里越发恼着,就想跳起来骂回去,被宋懿兰拉住了,那头宋清兰看了宋懿兰姐弟一眼,也拽了杨氏走人,这才免了一场争吵。

    “阿姐,你拉着我作甚,咱们还怕她们不成?”宋云昭三岁没了爹,五岁又没了娘,宋懿兰护着他,却并不一味的惯着他,是以自家与大伯父一家的恩怨,他虽不十分明白,也知道个大概,比如,大伯母拿着姐姐说话,根源却是世子的身份落在了他头上。

    这件事上,宋云昭清楚的记得,这世子的身份,不是母亲求的,不是他求的,是祖父在世时亲自上书求的,也记得皇帝舅舅说过,因为世子是他,宋家才能保住如今的一切,既如此,大伯一家有什么脸面来要这世子之位,哪怕他不稀罕,也不给他们!

    宋懿兰知道宋云昭的性格,加上长公主过得苦,又早早地去了,便是那时宋云昭还小,也是怨着宋家的。宋懿兰理解宋云昭的心,也不怪他冲动,只安抚他,道:“我知道阿昭不怕她们,只是,不说那是长辈,阿昭这样闹起来,祖母要为难的。”

    说到这个,宋云昭便泄了气,他记忆里,祖母都是慈祥的,处处宠着他,又听奶娘吴妈妈说过,当初母亲在家里受苦,总是祖母想方设法的照顾他和母亲,他是不愿祖母为难的。想到这里,才八岁的小少年微微扬起头望天,“真希望能快些长大!”

 第五章 所求

    才八岁的宋云昭脸上还有婴儿肥,那忧郁又一本正经的模样逗得宋懿兰和杏雨几个忍不住发笑,却不知宋云昭心里是真这么想的,若他是兄长,若他像堂兄一样大,他就可以带着姐姐在外头自立门户,哪里用得着受这些闲气。

    宋懿兰不知宋云昭想什么,走到岔路口,看着宋云昭走远,这才回自己住的近春园。三年前长公主过世,宋懿兰才十一,宋云昭才五岁,虽然有一座公主府摆在那里,但宋家提出将宋懿兰姐弟接回宋家来,也没人能反对。宋懿兰姐弟俩回到宋家,便一同住在近春园,去年宋云昭满七岁了,才移到外院去,如今近春园就宋懿兰一个人住着。

    一大早就出门,坐了两个多时辰的马车,便是不用自己走动,也将人累得够呛。叶嬷嬷早就让人备下了热水,一见宋懿兰回来,便招呼人上来,先服侍宋懿兰沐浴更衣。

    叶嬷嬷是慧宁长公主的奶娘,跟随长公主到了宋家,早年长公主艰难的那段时日,叶嬷嬷是她身边最得力、最可信的人。到今上登基,长公主才算熬了出来,可多年的煎熬,长公主身子早就坏了,便是今上遍寻名医,也无法可想,反倒是长公主自己看得开,心中牵挂的,仅有宋云昭这个唯一的儿子。

    为了宋云昭,长公主生前就开始筹划,将宋懿兰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又将叶嬷嬷给了宋懿兰,一来提点照顾姐弟两个,二来也是想着日后叫宋懿兰给她养老,叶嬷嬷只得一个女儿,早就不在了。长公主自己过得苦,为着身边的人,却处处都想到了,宋懿兰有时候忍不住想,若非遇到了她那不成器的爹,长公主应当不会受那么多苦吧!

    等宋懿兰一身清爽的出来,叶嬷嬷已经备了一碗粥并两个小菜在那里,见宋懿兰出来,道:“不用多久就是晚膳的时候了,姑娘吃点粥垫垫肚子便可。”

    一大早出门,午间只胡乱吃了些点心,先前一身疲惫没什么胃口,这会儿却觉得饿了,宋懿兰按叶嬷嬷说的坐下吃东西,顺便问道:“这些日子,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不是宋懿兰心思阴暗想得多,而是,自宋老爷子过世,宋云昭受封世子,大房便日日都盯着宋云昭呢。宋懿兰是个细心谨慎的,叶嬷嬷更是宫里出来的,自跟着宋懿兰姐弟回到宋府,便处处留心着,生怕一个疏忽害了宋懿兰姐弟。听宋懿兰问起,叶嬷嬷答道:“这段时日以来,他们心思都放在二姑娘的事情上,倒没精力再做别的。”

    宋懿兰用姚卿月膈应了杨氏和宋清兰一回,却也知道,姚家地位尴尬,便是吴王倾心姚大姑娘,宫里的淑妃也绝不会答应姚卿月做吴王妃,否则,又怎么会专门让安国公夫人在吴王府办花宴呢?吴王倾心姚大姑娘的事不是秘密,确实会叫许多适婚的贵女心头膈应,可毕竟抵不过吴王妃这个称号的诱惑啊,宋懿兰瞧着,宋清兰就没有因此放弃的意思。

    这样想着,宋懿兰提醒叶嬷嬷,“也不可大意,二堂姐若如愿,便能给大堂兄加个筹码,反之也是一样的。”

    叶嬷嬷点头,可不是如此,宋清兰若真做了吴王妃,想要巩固她的地位,甚至帮助吴王做什么,自然更需要燕国公府的助力。将这事放在心上,叶嬷嬷又道:“有件事需姑娘知道,前些时候老奴去铺子里查看,听人说起,京城里新开了一个钱庄,正到处游说,说是将钱放到他们钱庄,由钱庄集中起来开店做买卖,日后便能按月领分红。”

    “……”宋懿兰听叶嬷嬷解说,略有些惊讶,若放到后世,这也不算什么稀奇事,但在这个时候,确实是十分新奇的说法了。

    “布庄的罗大还给了老奴一张传单,言语里颇有些心动,若非他只是个做事的掌柜,怕已经迫不及待的投钱换红利了。”叶嬷嬷一向谨慎,又见多了富贵繁华,听得这事,首先想的不是能得多少好处,而是,这里头有没有什么阴谋,在宫里生存,她是从不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宋懿兰听着叶嬷嬷解说,不由心神有些飘远,已经许久没有想起前世的种种了,高楼大厦灯火霓虹,摔碎的玻璃碗筷混杂在一起,是宋懿兰并不愿意回想的往事,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啊,便是前世有重重法律保障,也防不住人心贪念,何况这个时候呢?宋懿兰定了定心神,道:“这等天上掉馅饼的事更要谨慎,叶嬷嬷,咱们不贪这点。”

    叶嬷嬷心道,果然是公主亲自教养的孩子,放心了些,便听宋懿兰接着道:“咱们心里明白,可财帛动人心的道理几时都是一样的,叶嬷嬷,这些时日要劳烦你多跑一跑,看看咱们铺子里的情形,若有那背地里伸手的,尽快处理掉。”

    叶嬷嬷听宋懿兰这么说脸色一肃,她光想到自己,却是姑娘想的更长远,若单从铺子里捞好处都是小事,就怕愈陷愈深,再生出别的事端。这样一想,叶嬷嬷连连点头,道:“姑娘想的周全,老奴明日便去办。”

    次日一早,叶嬷嬷果真一大早就出门去办,宋懿兰虽是主子,却没有未出阁的姑娘家成天往铺子里跑的。收拾妥当了,宋懿兰便往顺宁居去,给宋老夫人请安,走到顺宁居门前,恰好看到宋云昭远远地走来。

    宋懿兰便停下来等他,姐弟俩一道往里走。往日这个时候,宋云昭已经往学堂里去了,今日是因为他们才从崇明寺回来,今日还需进宫一趟,所以告了假。

    姐弟俩进门,宋清兰几个已经到了,给宋老夫人请了安,又跟同辈的姐妹都问了好,这才坐下来说话。话题自然而然就提到了进宫的事上面,宋清兰一派淡然的模样,却首先提到:“说起来,四妹和五妹长这么大还没进过宫呢,恰好今日有机会,不如三妹带我们一道进宫走走。”

 第六章 牵挂

    被宋清兰提到的宋月兰和宋芷兰吓得脸色一变,连忙去看宋懿兰,倒不是宋懿兰欺负过她们,而是她们的亲娘,当年可都仗着父亲的宠爱,在长公主面前蹦跶过。如今宋三爷和长公主都不在了,可想也知道,今上和太后对她们能有什么好脸色,二堂姐想进宫去直说便是,作何偏要拉上她们!

    宋清兰这话是对宋懿兰说的,眼睛却看着宋老夫人,她是知道的,宋懿兰比她还小些,可心眼却一点都不少,不过,祖母最心软,只要祖母发了话,宋懿兰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驳了祖母的面子。

    宋老夫人听宋清兰的话,便看向宋懿兰,老人家总不愿将小辈往坏处想,何况别管宋清兰背地里做些什么,至少面上从来都是乖巧又文静的,老人家自然不会觉得孙女有多深的心机,只猜想着小姑娘好奇,想进宫转转。因此,对上宋清兰略有些向往的目光,宋老夫人便看向宋懿兰,道:“你姐姐妹妹她们,平常出门的机会也不多,若不妨碍,就带她们一道去见见世面吧!”

    昨日才去了吴王府的赏花宴,今日又缠着她想进宫去,无非想探探消息或是拉拉关系,宋懿兰也没有拦着她的意思,这么多年来,宋懿兰还不知道宋清兰的性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便是她断了这条路,宋清兰也能找到其他的法子。这样想着,宋懿兰便不甚介意,道:“二姐想去,一道去便是,只是太后娘娘今日召我和昭哥儿进宫,多半是为了母亲的事,怕没什么机会领二姐和妹妹们四处走动。”

    一听见长公主的话,宋芷兰连忙道:“祖母、三姐,我今儿一大早就有些不舒坦,进宫我、我就不去了。”

    作为一个没爹没娘的庶女,宋芷兰一向小心翼翼的活着,开口拒绝宋老夫人的安排算是耗费了她大半的力气。宋老夫人瞧她这个模样,也没有为难她,道:“罢了,既不舒服,就安心在府上养着吧!”

    其他的,宋月兰几个,听宋懿兰这么说,虽犹豫了片刻,到底不愿错过这个机会,都应了下来。进宫不比寻常在府中,除了宋清兰早有准备,宋月兰几个都赶忙回去更衣,宋懿兰姐弟和宋清兰就在顺宁居等着。

    大约是担心宋懿兰等得不耐烦,宋月兰和宋玉兰不敢耽搁时间,匆忙换了衣裳便赶了过来,几人一道坐上马车往宫里赶。

    冯太后一生也算传奇,一生却只有一子一女,便是当今圣上和慧宁长公主。小女儿的早逝让冯太后伤怀,对女儿的那份情谊也倾注到了宋懿兰和宋云昭身上,因此,如今的宋家不太得圣心,宋懿兰姐妹进宫的机会却不少。

    入了宫门便换了宫车,最后在太后宫门前下车时,慈安宫的大宫女锦绣已经等在门前。见宋懿兰姐弟到了,锦绣连忙迎上来,道:“县主和世子可算到了,太后娘娘一早就念叨呢!”见姐弟俩下了车,还有人跟在后头,锦绣何等聪明,一下就猜到了三人的来历,脸上的笑容便淡了些,道:“这是府上的姑娘?”

    宋懿兰点头,简单将宋清兰三个介绍了一回,宋清兰生怕宋懿兰顺嘴说出她们进宫见世面的话,当下连忙插嘴,将太后吹捧了一回,道是敬慕太后许久,特意借着宋懿兰姐弟的便利,想亲眼见一见太后,望着太后满足她的心愿。

    锦绣跟宋懿兰也算熟悉了,听宋清兰这么说,再看宋懿兰的表情,心中便有些数了,道:“还请三位姑娘在此稍等,待奴婢禀报过太后。”

    宋清兰素来是沉得住气的,便是锦绣的态度不热络,宋清兰也维持着温柔浅笑,恭恭敬敬的应是。

    领着宋懿兰姐弟往里走的锦绣瞥了眼宋清兰的模样,低声同宋懿兰道:“县主这个姐姐不简单啊!”

    宋懿兰并不意外锦绣一眼就看了出来,微微点头,道:“也还好,相处这些年,也算熟悉了。”

    锦绣闻言轻轻一笑,道:“那是,太后都道县主聪慧过人呢!”

    “阿姐自然是最聪慧的!”宋云昭其实不大乐意宋清兰几个跟来,偏偏宋老夫人开了口,他不能拒绝,一路上便都不大高兴,这会儿听锦绣夸宋懿兰,宋云昭连忙跟着夸一句。

    宋懿兰轻轻一笑,这片刻间,已经进了殿内,冯太后正坐着同吴皇后说话。见宋懿兰姐弟过来,连忙朝他们招手,道:“馨雅、阿昭快来,你们舅母新得了一些好东西,你们也来挑一挑。”

    宋云昭一听便要跑过去,让宋懿兰一拉,才站住,跟宋懿兰一起给太后和皇后见礼。太后连道免礼,宋云昭这才往前去看桌上的东西。皇后也拉了宋懿兰坐下,口中嗔道:“都是自家人,偏你这丫头,总这么多礼!”

    宋懿兰道礼不可废,也顺势去看桌上的东西,有颜色艳丽的各色宝石、精巧的熏球、镂空的绣球等物,不由叹道:“这瞧着不大像中原之物啊!”

    “还是馨雅有眼力,”吴皇后点点头,“阿谦刚从西域回来,这些都是从西域带来的,挑了些好的送来,你瞧这熏球,宫中的巧匠也未必能做出来呢!”

    晋王高谦自小不爱读书习武,偏爱从商,废帝在位时,今上被圈禁在南边,花的银子还大多是高谦赚来的。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