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91章

红楼沉浸式围观-第91章

小说: 红楼沉浸式围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昏暗的轿子里把手伸到香炉腹部摸了摸,熟悉的感觉,熟悉的花纹,这就是荣国府的东西!
  小时候供奉在荣禧堂被他经常把玩的香炉,后来不见了,再问起来说是怕打坏了被收起来了。
  贾政牙齿咬的咯咯响。


第114章 三代人
  贾政回了家,用布包着香炉,衣服都没换,直接去了荣庆堂。
  老太太正带着几个孙女打牌。
  三个孙女加上老太太,正好四个人。
  老太太戴着玳瑁老花镜,把手里的叶子牌扔出来一张:“我就剩下一对了呦。”
  惜春手里还有一把牌呢,急的差点抓耳挠腮。探春不停的摆弄着手里的牌,看完忍不住摇头叹息。
  迎春手里握着牌,一直低头不语。
  老太太问:“出不出,不出我走了。”
  迎春没说话,把手里的牌往桌上一放。
  她背后的司棋说:“我们姑娘没牌了。”
  探春放下手里的牌:“二姐姐赢了呢。”
  惜春更是叹息,老太太也欢喜:“哎呀,今日二姑娘的手气好,把我的银子给她。”
  探春和惜春背后的丫鬟也拆了钱串把铜板给绣橘。
  茶水端上来,老太太说:“这有几天没见到萱姐儿了吧,没了她那张小嘴在一边夸着还有点不习惯。”
  探春笑着说:“我听三嫂子说,萱姐儿励志要学骑射,如今在家里跑圈遛弯多吃饭呢。”
  惜春和迎春笑起来了,老太太哈哈大笑。
  “让她玩儿吧,骑射可不是好学的,那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咱们家的孩子吃不了这个苦。如今天冷,让她跑跑跳跳也好,要不然坐着不动容易生冻疮,冻疮生一次以后再难好了,每年都找上门。”
  探春就说:“我记得林姐姐的手一直都很凉,就怕她生冻疮呢,说起来也不知道林姐姐和二哥哥到了扬州没有?”
  “算算日子也该到了。要是没消息回来才是好消息呢,有消息回来啊,八成是你们姑父不好了。我年纪大了,人老年高容易动情,晚辈没了难受很久。我是盼着你姑父好好的,他好好的,你们林姐姐才好好的。前两天我打发人出去给你林姑父点灯,那家寺庙的主持捎话回来说他算了算,你姑父没事儿,属于有惊无险,我这心里才好受了一点。”
  正说着,外面突然来报:“二老爷来了。”
  老太太没说话呢,贾政突然闯进来了。
  几个女孩立即站起来,贾政对这些女孩说:“出去吧,今儿你们在房里吃饭,我有话同老太太说。”
  三春姐妹们立即退下,老太太看他衣服都没换,立即问:“怎么了?是你妹夫不好了吗?”
  “没有,老太太别多想,我听衙门里说了,妹夫的病情有了好转,这也是今儿刚听说的。还多亏了瑭儿家让送去的大夫,顶了大用了,稍晚琏儿报平安的信应该能送来。”
  老太太松了一口气,“唉,我就怕听见这种噩耗,你跑过来是干嘛的?”
  “这东西您看看。”
  说着解开包袱,双手把香炉捧着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接过来看了看,“这东西我认得。”
  “当日放在荣禧堂的。”
  “后来被你媳妇收起来了,上次瑭儿家的带着人清点,这东西没找到,我说不用找了,就当是丢了。你从哪儿弄来的?”
  她在看到这东西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起了云芳忘不掉冷子兴这个肥鱼,一直念念不忘,想捞了吃肉。特别是贾瑭不在家,只要是贾瑭不在家,她就觉得云芳总要弄出点事儿来不可。
  贾政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把今日偶遇陈家的小七讲了一遍。
  老太太听了,没有像贾政这样怒发冲冠。
  心里总觉得这里面有云芳的手笔,但是总找不到其中的证据。而且这完全是一种猜测,甚至连能联系到一起的地方都没有,但是她就是有这个感觉。
  老太太低头看看手里的香炉,把老花镜摘掉递给了鸳鸯。
  心理想着,不管这些女人怎么折腾,只要不对荣国府带来什么坏处,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这件事几乎没坏处,全部处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如果范围再大一点,就不是荣国府甚至是四王八公能控制的了。
  家奴代替家主引荐官员,再扩大一点,那就是吏部用人有问题,到时候就是新一轮的官场倾轧,不少人也因此落马。
  这半年来,她觉得有人总能四两拨千斤,扯出一根线头然后引来一场争斗。
  贾政看着老太太不动,等了一会,忍不住问:“老太太?”
  “哦,”老太太回神,低头看着香炉,吩咐鸳鸯:
  “鸳鸯啊,你出去问问薛家的大爷在哪儿?要是不在梨香院,你再问问他的那些常随们在不在,如果在,问问这几日赖尚荣都替谁穿针引线了。”
  鸳鸯答应了一声出去了。
  贾政问:“不去妓院问一下?”
  老太太把香炉递给了贾政,“人家给你指路了,你不能踩着人家的路子走,这样容易被人牵着鼻子。”
  “老太太的意思,这里面有诈?”
  “不是有诈。”是有人借你的手除掉赖家。
  赖家的人,除了赖尚荣都在两府伺候,他们得罪了谁?让人生出务必除之的念头?
  二太太不会,赖家其实投了二太太,这事儿老太太心里清楚。奴才背叛了老主子,老主子不可能不生气,但是年纪大了,不计较那么多,如果犯了错,也别想着回头求老主子救命!
  大太太也不会,大太太干不成这样的事儿。
  那就是年轻的三个奶奶了。
  赖大两口子,慢待过大奶奶,敷衍过二奶奶,造谣过三奶奶。
  老太太脸上一笑,叫玻璃:“玻璃,摆饭吧。把宝玉和姑娘们请来,一起吃饭,人多了热闹。”
  贾政急了:“老太太,这事儿?”这不是小事儿啊!
  “放心吧,交给家里的小辈处置,让你,你怎么办?”
  “绑了赖尚荣去见官。再把赖家卖了,区区奴才,反了天了,再不整治必生大祸。”
  二老爷一番动手,看上去事儿办完了,但是狡兔三窟,赖家只要逃出去一个,万贯家财也跟着没了。家里的这几个孙媳妇求的不是奴才的下场,八成是财。
  “你别管了,让孩子们去处理吧。”
  宝玉不想和亲爹一起吃饭,但是没办法,只能忐忑不安的坐下。
  贾政看到了宝玉,就想起来陈小七,小小年纪,翻墙出去逛妓院!
  他看着宝玉,总觉得宝玉乖巧的皮子下八成也很荒唐。
  宝玉坐立不安,贾政的眼神看的他浑身发毛。
  老太太不说话,老子教育儿子天经地义,哪怕是疼孙子,也要经常让他老子训几句才行,要不然女眷里面也训不起来他。
  “逆子”!
  宝玉一下子站起来了,三春面面相觑,最后一起站起来。
  贾政对三个姑娘很和蔼,“说宝玉呢,没说你们,你们坐下吧。”
  三春这才坐下。
  宝玉不敢坐,低着头跟个鹌鹑一样,拿眼神向老太太求救。老太太见不到他可怜兮兮的样子,跟贾政说:“好了,有话让他坐着说。”
  贾政黑着脸看着宝玉:“还不做下,让我请你坐下啊!”
  宝玉赶快坐下来,还是不敢喘大气。
  这时候贾政问他:“你最近读了什么书?”
  “回老爷,是《孟子》。”
  贾政用手拈着胡子问:“读到《孟子》哪一篇了?”
  “刚……刚开始读。”
  贾政眼睛瞪着他,“序言总看过了吧,能背出来吗?”
  “背……不熟。”
  贾政冷哼了一声,“别是没学过,拿来敷衍我吧。”
  贾宝玉抖着说:“不……不敢。”
  贾政冷哼,“你的话我是信不过的,跟着的丫鬟呢?”
  袭人过来了,贾政一看,眼生啊!
  “你是什么时候提拔上来的丫头?”
  “奴婢是老太太跟前的大丫头,如今在伺候二爷。”
  贾政看了看老太太,老太太点点头:“照顾宝玉饮食起居的。”
  “茜雪呢?”
  外面茜雪进来。
  贾政问:“宝玉前一阵子读什么书?”
  “回老爷,读的是《诗》,前几日先生们说二爷如今的年纪该读四书了,就安排二爷读《孟子》,因着小蓉大奶奶的丧事,二爷拢共去了三日,这三日,先生们先讲了何为四书,四书的作用,科举的时候四书中哪些经常被考,如今刚开始讲序言。”
  贾政满意的点头,这些先生讲课的路子是对着的,不是一上来就让学生背,要让学生明白才行。
  对茜雪说:“如今跟着哥儿读书的还是李贵他们?你交代给李贵,就说我说的,多谢先生们给宝玉操心,先捡着四书讲透彻明白了,再学别的。”
  茜雪应了一声退下了。
  看着贾宝玉的呆样,贾政是怎么看怎么不满意,只是这是在老太太这里,马上要吃饭了,再训下去老人家不高兴,黑着脸说了一句:“仔细读书,再读不出什么名堂来,打断你的腿!”
  宝玉吓得整个人哆嗦一下。
  老太太就说贾政:“你吓唬他干什么?”
  贾政赶紧跟老太太伏低做小,保证下次不吓唬他了。这才一家人开始吃饭。
  饭毕鸳鸯回来了,得了贾政的首肯,宝玉抱头鼠窜,三春也退出去了。
  鸳鸯回来说:“薛家的大爷不在家,但是他家的一个老家人在,说赖尚荣冬天以来,一两个月才能促成一桩,也不是什么要紧的缺儿,都是些不起眼的,一般是商家买一身官皮回去在乡里耀武扬威用的,也不候实缺。
  但是自从小蓉奶奶的丧事儿开始,赖尚荣就忙了起来,这几天已经促成了四桩了,而且价钱水涨船高,以前一两千,前几日是四五千,现在已经七八千了。”
  贾政气的一拍桌子,咬牙切齿。
  “这奴才也太大胆了。没有咱们家的名头,他哪里有本钱做掮客?这是无法无天啊!”
  贾政气的在老太太跟前走了几圈。
  跟老太太说:“现在让人送赖家的人去关外吧,也不必等着见官了。”
  大冬天的去关外,身体不硬的怕是要倒在路边了。
  老太太点点头:“赖大一家好说,赖二不老实也好说,但是赖尚荣呢?”
  赖家的资产都在赖尚荣手里啊!赖尚荣是个自由人,荣国府没办法打发他啊。
  “那就还绑着他见官。”
  老太太叹口气,人家敢用荣国府的名义,就不怕事儿闹出来,怕是有恃无恐啊。
  “你会用管了,这事儿我安排人去做。”
  贾政真的不再管了,告辞了母亲退出去了。
  鸳鸯给老太太捶腿,老太太想了想:“你明天把平儿叫来,跟平儿说,赖家留不得了,让她主子出手料理了,好处让她主子拿走一半,但是事儿必须做的排场一点,别留下尾巴。”
  鸳鸯点头。


第115章 论银钱
  王熙凤真的觉得两头忙。
  她再想不到老太太把处理赖家的事儿给了自己,许诺了她拿一半。
  平儿坐在王熙凤身边:“老太太那边的意思是早点动手啊。现在宁国府这边的葬礼迟迟不结束,而赖尚荣这几天一直得利,我问鸳鸯了,鸳鸯说二老爷很生气。”
  王熙凤自己一琢磨:“快了,这边的事儿快办完了,等这边的事儿办完了之后,我就对赖家动手。”
  平儿想着这不是什么好事儿,拖的久了走漏了消息怕出事儿。
  “这事儿拖不得,二老爷在外面怒气冲冲的回来,这事儿就瞒不住人,赖家如今虽然看着不行了,但是人家在这些家生子里亲戚还是很多的。有点风吹草动,人家的银子就转走了。上次老太太撸了赖大大管家的职位,人家当天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给送外面去了。
  我再说句话奶奶别生气,老太太虽然把事儿给了您,但是您也不能吃独食啊,老太太说让您拿一半,您也不能真的拿一半啊,还有两位太太呢,大奶奶三奶奶这边您也不能一毛不拔啊!”
  王熙凤正在吃饭,听了平儿的话,那种拿一半的高兴劲儿总算是消下去了一点,“好丫头,你是做的对,是我刚才想的少了。”
  “你是听见钱,高兴起来想的都会少。”平儿一边收拾餐盘一边说:“二太太那里不能不孝敬,大太太那里更不能少,要是少了她的不知道记咱们记到什么时候呢。大奶奶和三奶奶倒是可以请她们出手帮忙。一来您确实是很忙,二来,也给了她们光明正大分钱的机会。两位奶奶是不会放弃的。”
  “三奶奶说她不要。”
  平儿一听,眉头一跳:“鸳鸯只跟我说了,她是怎么知道的?”
  随后一想:“我知道了,肯定是你们两个弄鬼,鸳鸯说老爷路上遇到了世交家的孩子,我想着这事儿怎么是一个孩子闹出来的呢,怕是人家孩子经历的少,一听是熟人家的奴才作案,就热心了起来。这里面肯定有人在他耳朵边说什么了,我能想到的,老太太肯定也能想到,老太太定是知道了。”
  “知道也不怕,赖家有今天是自找的。”
  “三奶奶就算不要……可有不少钱呢?”
  “三奶奶是财主,她不稀罕这点小钱。”
  “这可不是小钱,我听说了,赖家攒下好几十万的家当。分到她手里没有一万也有好几千了。”
  王熙凤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对平儿说:“你等会去找三奶奶……三奶奶没下力气,她还留着冷子兴呢。估计还要再养一波才下手,算了,和她比我是自愧不如,弄点小钱够咱们一家折腾的吧,你也别找她了,这事儿我看看大嫂子那边怎么说。你等会去找大奶奶,说话软和一点,问问她是什么意思。再请她帮忙,看她帮不帮。”
  平儿答应了一声。
  收拾了王熙凤的餐具之后,平儿快速的回了荣国府。
  荣国府荣庆堂后面大花厅里没有炕,这里夏天很凉快,冬天就有些冷了。榻边放了两个火盆,李纨和云芳一人一个火盆一个袖筒,都穿着大毛的衣裳,正坐着说话呢。
  两个人商量着新年采买的事儿。
  李纨能省就省,跟云芳说:“……外面的肉到了这时候都要涨价,我想着你那庄子里既然养的有,你也别涨价卖,我让人去买,你少挣点就行了。”
  云芳听了,眉头一挑看着她:“我的嫂子啊,你可真会坑我。要是让太太们知道了,她们会说‘都是一家人,还收什么钱啊,过年过节的直接送来不久行了,一家人何必算的那么仔细。都是亲人,难道还不让吃一口肉啊’!到时候我怎么说?”
  “看你说的,不让太太们知道不就行了。”
  云芳就说:“将来她们会知道的,你让我陪着你弄鬼,最后我里外不是人。
  怎么,你想扣一成的买办银子?
  我原价卖你,你多报一成的帐,反正每年都是肉涨价,谁管这个啊!我这个查账的伙同你这个买肉的,我还是个卖家,这么一算是你挣钱我陪吆喝的事儿,我没好处就换了,就怕老太太到时候指着我鼻子骂。”
  美得你,让我原价卖给你,你报高价,回头你自己拿了回扣,我这个卖家和查账的管家媳妇让全家指指点点。我是好处拿到还惹了一身腥,不干!
  李纨把手从袖筒里抽出来,用火筷子弄了几下炭盆:“你不在乎这些银子,我却是个要攒银子养孩子的人。老太太让我管着买办的事儿不就是贴补我们娘俩吗?我没什么嫁妆,我们大爷也没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家里吃的喝的都是公中的,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将来我们娘俩总要从荣国府里离开的,免得到时候身无一文。
  我也跟你说实话,我这些年也才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