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348章

红楼沉浸式围观-第348章

小说: 红楼沉浸式围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蘑菇问:“咱们吃饱了没有啊?”
  乳母小声的回答:“刚喂了奶,今儿大郡主吃的多了些。”
  太子抬手摆了一下,乳母们都退下了。
  太子搂着蘑菇,两头低头看孩子,很奇异的一家口。
  桂哥儿心里的感觉真的是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他转身请屋子里的太监帮自己把带来的礼物搬来,从里面找出来一只木盒,里面有一对小金镯子。
  这是给小婴儿的礼物,桂哥儿只能机械的说:“这是再挑选出来的,希望郡主不要嫌弃。”
  蘑菇又说笑了几句,孩子在她怀里睡着了,她一直抱着这孩子,太子的胳膊在她肩上搭着,靠在她身上。
  桂哥儿就不想在坐下去了,就提出告辞。
  随后太子身边的大太监亲自送他出去,出了东宫,他骑在马上,回头看看巍峨的宫城,眼眶都是酸的。
  姐姐出嫁,家里的人都恭喜自己,说是将来前程不可限量。然而有些事真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人才会心疼亲人。
  荣国府的奴仆牵着马,默默的跟着他走出宫中,走到了御街上桂哥儿都没把心情调节回来。
  这时候下人提醒他:“哥儿,前面是舅爷。”
  殷祺在宫里当差,因为蘑菇出嫁,他也是请了假去荣国府帮了两天忙,这时候假期结束要去宫里换值,看到前面一队人,马上的小家伙已经翻身下马了,殷祺勒住缰绳,坐在马上问:“这是去东宫了?”
  桂哥儿上前给舅舅问安,听大舅舅这么问,点点头:“是,刚从里面出来。”
  殷祺待妹妹的孩子自然亲近,弯腰和蔼的跟他说:“你姐姐好着呢,要是有什么消息我派人跟你爹娘说,回去吧,你家没大事儿了,往后好好读书。”
  桂哥儿点点头,让开路看着舅舅带人进宫了。
  他重新上马回家,回到家,贾瑭和云芳都在等他,但是桂哥儿要先去贾赦跟前说一声。
  在贾赦跟前,他说:“姐姐和太子都很客气,感情也好,还把小郡主抱出来让我拜见,我姐姐对郡主也很亲昵。”
  贾赦点点头:“这才对,你姐姐聪明着呢。去吧,老太太在后面等你呢。”
  老太太哪儿除了关心太子的态度之外,就是问桂哥儿有没有和紫竹这些荣国府的丫鬟们接触,她们有没有跟桂哥儿说点什么,桂哥儿的回答自然是没有的。
  东宫也是禁宫的一部分,那里的行为举止都是受到严格约束的,宫女怎么可能乱走。
  老太太有些失望。
  桂哥儿带回来的回礼在老太太这里托给了王熙凤,请她帮忙分好了派人送到各房,这是蘑菇给家里人准备的,王熙凤欣然答应,桂哥儿就回去跟爹娘汇报了。
  老太太看着桂哥儿出去了,叹口气,王熙凤问:“这不是好事儿吗?您做什么叹气?”
  老太太说:“太子妃新婚,皇后必是带着她在宫里各处走动,也不知道和贵妃见面没有?姑侄两个又说的如何?毕竟都是咱们家的姑奶奶们,唉!”
  老太太不是不知道元春和贾瑭的关系不好,可是想着不过是小孩子的别扭罢了,如今都长大了,自然是会亲密起来。可是理智又跟老太太说,这姑侄两个在宫里不会关系好的。
  元春的性子说的好听点是天真,说的难听点是执拗,这是被娇惯的了,受不得委屈放不下身段。自然觉得她是做姑姑的,太子妃就该去拜见。
  太子妃又有些恃才傲物,人也骄傲,自然不会上赶着改善关系。
  王熙凤看着手里的单子,她虽然识字不多,但是也能看得出来是长长的一串东西,外面院子里来来往往都是搬东西的人。
  当初贵妃省亲之后,往家里赏赐的东西也就是点华而不实的玩意,还是小件的,也就那五百两金看着贵重点。用贾琏的话说,要是靠着宫里赏赐过日子,早精穷了。
  再看看这手里的单子,到底是不一样的。
  她也没说什么,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前途。
  只是嘴上跟老太太说:“这才天,您着什么急啊!”
  老太太觉得这话说的对:“是呢,是我着急了。”
  桂哥儿从老太太的院子里出来,顺着习惯从大观园进去,按照老路线,准备从怡红院穿过,从小门进东院。
  他走到怡红院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是景色依旧,前后也不过是四天光景,看这里的心情就有了很多变化。
  蘑菇在这里的痕迹都没了,不是人走茶凉,而是这次去探望的时候,桂哥儿把她惯常用到的东西和看过的书都送去了。没送去的也被云芳收拾了封存起来。这里已经找不到蘑菇的东西了。
  桂哥儿甚至都觉得自己往后也没必要从这里借道了。
  姐姐都不在了,自己闯祸了也没必要跑这里让人给自己打掩护。
  他转头快速的从怡红院经过,进入了东院,在父母居住的院子外面不停的徘徊。
  桂哥儿心里天人交战。
  要不要跟父母说实话?
  他觉得跟父母说姐姐和太子太亲密了……总觉得说不出口,谁家的弟弟说姐姐和姐夫当着小舅子的面儿抱着啃!
  但是……父母看不到,自己总不能从一开始误导他们啊!
  桂哥儿在外面差点磨穿鞋底子,还是去里面跟父母实话实说。
  桂哥儿木楞着脸,语调不带起伏的说了自己的见闻。
  贾瑭也木愣愣的,当爹的听着也觉得不对劲,但是还是要听的,因为他要帮着分析女儿的处境。
  云芳……云芳就不信!
  我闺女是个女汉子,她连句好听话都说不出来,云芳觉得这孩子走的大概是一个贤惠路线,到儿子的嘴里变成了妖妃路线,谁信啊!
  不信不信,这不是我闺女!


第393章 螟蛉子
  十月过完就是十一月了,桂哥儿去看望过蘑菇,大婚的事儿算是结束了。
  在桂哥儿去了东宫后没几天,整日没心没肺到处跑的长生突然来找云芳,问她:“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啊?有没有说给我带好吃的回来?”
  唉!
  云芳就说:“你姐姐不回来了,她……去她家了。”
  将来过的好不好,都是她的家啊!
  云芳就想起当初和贾瑭成亲的那种感觉,真的很想哭。
  她极其讨厌这样的说法,还不得不这样说。往日虽然值得回味,但是人总要向前看,所以蘑菇必须用心经营她的那个小家,要付出十分的努力才行!
  但是长生哦了一声之后没当回事,他又跑去玩耍了。
  小孩子没心没肺真的很快乐的。
  因为嫁女儿,云芳积累了很多的事儿要处理,自然也不往老太太哪儿去了。
  十一月已经是冬天了,开始夜长日短,因为变天老太太又病了,邢夫人在跟前伺候,宝玉也是跟着嘘寒问暖,跑前跑后的给老太太找大夫找药。
  云芳每日匆匆的去问候一下,老太太跟前有王熙凤和李纨在,几个姑娘也在,云芳就没经常凑过去。
  冬天寒风呼啸,就是有太阳也觉得干冷干冷的。很快到了十一月底,眼看就要进入了腊月,京城里面开始热闹了起来,各种商人在十一月中旬就来到了京城,这也是京城购物的旺季,南边的好茶叶好丝绸和好珍珠在这时候汇聚。北方的人参皮草好马也出现在了京城的店铺里。
  荣国府关外的庄子也往京城送东西,长长的车队拉着东西慢悠悠的进入了京城。
  关外庄子的收成是支撑荣国府庞大开支的关键,所以贾珍和贾琏撇开别的事情,单独找时间和庄头们喝一回酒,聊聊今年的收成。
  今年关外的天气还不错,算的上是风调雨顺,是最近几年来难得的好年景,正是因为收的多收的好,所以今年来的也早。这些老庄头们也是满嘴的奉承话,都说是沾了太子妃的福气今年收获的才如此多。
  荣国府和宁国府今年也确实因为送走了太子妃在京城的地位水涨船高。以前老太太京城说自家是二等人家,如今她说自家是京城的一等人家,人家也不会觉得她脸皮厚,确实是勋贵里面独一份的,也就是比宗亲王府低了一点。
  所以今年也是荣宁二府在名利地位上的丰收年,无论是贾珍还是贾琏都觉得今年风调雨顺,各处顺顺利利是太子妃的福气罩着的。不过在喝酒的时候,这些庄头们带来了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他们在路上碰到了北静王府的人,听说他们是去北方接北静王回来的,也就是说,今年北静王要回京城。
  这个消息让贾琏心里因为丰收的喜悦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
  北静王府……北静王怎么就回来了呢?
  这时候云芳和王熙凤李纨在王熙凤的院子里看外面送来的礼物。
  今年地方上的官员早早的往荣国府送礼,云芳只是跟着看,王熙凤让她拿什么她就拿什么,不主动伸手也不挑挑拣拣。外面送的东西,云芳还没看到眼里,实际上到了年底,贾瑭捞到的偏门也多,不过是别人不知道罢了。
  云芳觉得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老纨绔贾赦八成知道,他以前还挤着贾瑭让他出去捞钱,甚至拉下脸向贾瑭要钱,后来他就再不提银子的事儿了。不知道老纨绔是觉得自己要不出来了,还是他自己够花了,或者是他终于发现贾瑭这逆子会自己藏私房钱了……总之他没再逮着贾瑭要银子是事实。
  李纨看着这些东西觉得坐立难安,一方面知道这是好东西,不收自己心里羡慕,收了自己心里觉得良心难安,毕竟是人家孝敬的,都是民脂民膏,拿着心里不舒坦。
  王熙凤的意思是尽管收着,不收人家还不放心呢。
  “……这种事儿我知道,我叔叔当年在的时候跟我讲过,说是那些外面的官儿,特别是大官儿,来京中都要孝敬一遍的京城的高门大户,不是求什么,就是让咱们收了好处别乱说话。
  他们求稳,就怕有人嘴歪了说他们几句不好听的,没法子辟谣也没法子捂着大家的耳朵,说不定有好事儿因为这几句不轻不重的话变成没好事儿了。
  咱们拿了人家的东西,就是告诉人家不会给他们帮倒忙。咱们不收人家心里反而会多想,要真是他们坏了事儿,还以为是咱们在背后倒腾的。对咱们来说,哪有嫌弃好东西咬手的?对他们来说,花点儿钱买个平安是值得的,所以这东西尽管收下,大大方方的拿着。”
  李纨跟着笑笑就不再说什么了。
  嫁进来这么多年,她是第一次看到礼物汹涌的差点把人给淹了。以前也有礼物,不过是一点小礼物,今年的礼重了很多,比如此刻她手里捏着一串比莲子核还大的珍珠穿成的串儿,这上面的皮光很亮,都很圆润,能看的出来是好东西。这好东西还不止是一条,她心里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这会云芳和王熙凤商量着把这珠串些花样戴在脖子里。
  “……让丫头们用棉线在这上面打结,每个后面都打一个结,防着到时候线断了这些珠子撒一地找都找不回来。我的意思是说一串大的在下面,一串小的在上面,这样两串儿拼成一串儿,我给你比一下,你看,这样好看吗?”
  王熙凤点头:“是好看呢,就这么办,让丫鬟们串珠子去,这东西我觉得戴个十来年应该没什么,十来年应该不会黄吧?”
  云芳心想都是些海水珠子,要是保存得好,说不定能传给下一代。
  “反正这些东西娇贵,是要好好存放的。到时候我给桂哥儿他媳妇,儿媳妇应该不会嫌弃。”
  王熙凤就说:“呦呦呦,这刚把女儿嫁出去就已经想到儿媳妇的事了,你想的可真远。”
  云芳把手里的白色珠串放到一边,拿起一串紫色的就说:“这日子过得快着呢,一眨眼不就到跟前了吗?”
  王熙凤就说:“那也有好几年呢,我这几年还是要好好的打扮,毕竟我儿子现在还穿着开裆裤呢。”
  一群人笑起来。
  说到开裆裤,云芳就知道荂哥儿的笑话了,前几日闹着不穿,奈何每次去嘘嘘的时候扒裤子太慢,导致他一天尿湿了三条裤子,成了长辈嘴里的笑话。
  王熙凤笑完了隔着窗户往外看了几眼,小声说:“你们在这里笑笑就行了,可不能当着我儿子的面笑。这几天羞得不敢出门儿,我哄了又哄,怎么都哄不出去。”
  李纨说:“小孩子都不记得三岁之前的事,过几天就忘了,这几天别管就行,越是说着他越是记得。”
  这时候外面丫鬟掀开帘子:“珍大奶奶来了。”
  珍大奶奶进来,解开身上的秋板小毛斗篷,看着她们前面铺了一桌子的宝贝,就说:“我说这几天怎么不见人呢,也不喊我来打牌,原来是躲屋子里偷着乐呢,也不跟我说一声,也不让我看看,怎么,我看一眼你们能少了宝贝。”
  大家站起来拉着她坐下,王熙凤从平儿的手里接过茶水递给她,就说:“放你娘的屁,我们有你说的那么小气吗,你们家不也有好宝贝?我们家是我们几个人分,你们家就你和儿媳妇儿两个人分,算起来比我们还多呢。我们没打你的秋风就够好的了,你还在这里显摆!”
  珍大奶奶端着茶杯说:“道理也是这个道理,但是文花她们几个也看着呢,不能不分一点。我也不是在你们跟前倒苦水,不管怎么分我也没你们的多。好东西都是在我们大爷手上过一遍儿才能到我手里,他那边儿不知道截留下来多少给那些相好的,我们能见什么好东西!”
  荣国府这边是先孝敬了老太太和太太,老太太是有好东西先尽着几个姑娘挑,剩下的给邢夫人挑,邢夫人把里面的好东西拿走了,剩下的才是云芳她们分的。
  珍大奶奶能吐槽贾珍,但是她们三个不能说好东西都被婆婆和太婆婆拿走了,只能聊点别的。
  王熙凤问:“大哥哥又有新的相好了?”
  珍大奶奶点头:“这次这个比上一个还不要脸,有些话我都不好意思说,说了我就觉得脏我的嘴,我也不脏你们的耳朵了,反正这女人也是为了吃喝缠上来的。
  前几日我们大爷在她哪儿留宿,给了她一件好衣裳,哎呦,穿着在大街上显摆了好几天,我是一点都没添油加醋,人家就是穿着好衣服带着丫鬟婆子跟扫大街的一样,溜达了几条街,一连溜达了几天!真是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我们大爷找女人的眼光是越来越差了。”
  云芳拿着一串粉色的在珍大奶奶的脖子上比划,王熙凤就说:“这个好看,芳丫头的眼光好,拿这串小的,两条配着给大嫂子也串一条双串的,到时候咱们一起戴出来。”
  云芳转头把手里的两串递给身后的丫鬟,让她们赶紧去串,串完了今天给珍大奶奶拿走。
  珍大奶奶就伸手在珠串里翻几下,拿出一串圆圆的给丫鬟:“这个给你们小蓉儿大奶奶的,一起拿去串了。”
  李纨压低声音问:“那个怀孕的怎么说?”
  王熙凤顿时眉飞色舞:“我刚才也想问,算算日子,这个时候也该生了吧,这马上都腊月了。”
  云芳也凑过来,表示她也想听。
  珍大奶奶叹口气:“唉,你们还不知道吧,她前几日生了个小子。”
  王熙凤就说:“这是好事啊!怎么叹气了?”
  珍大奶奶说:“她不还有个女儿吗?她刚怀上的时候闹着要嫁人,要说起来她当时的日子也不好过,她前头那男人的本家闹着,我们大爷凉着,她闺女也不省心非要嫁人,嫁的还是外地的,嫁人了之后没想到二婚的那个男人也不是个东西,那也是个要吃绝户的。
  当时她还没生下儿子呢,她女儿算是刚新婚,随着男的回老家,那男人打她闺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