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321章

红楼沉浸式围观-第321章

小说: 红楼沉浸式围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碍着皇室的眼,太上皇再喜欢甄家和北静王,给皇上添堵可以,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影响自家的江山?这个时候就算咱们费力的做出这一番举动,也要看上面领不领情,看看老圣人其他的心腹领不领情。老太太的意思我知道,是担心咱们家太子妃漠不关心,他们以为跟着咱们太子妃没奔头,可是咱们这个时候不能对任何人都好,要不然人家觉得咱们糊涂和软弱可欺。”
  老太太没再说话,低着头沉思了起来。
  云芳就觉得老太太真的是老糊涂了,年纪增大,那股子固执就约明显,明显到开始忽视本有的真实开始固守己见了,让云芳觉得老太太有些降智的趋势了。
  王熙凤这个时候从外边进来就开始抱怨:“马上都要过年了,又碰上这样一桩事儿。去年的时候,北静王府来咱们家把老太太气成这个样子,如今北静王的岳父家倒了霉,估计这个年又不好过了。”她还等着今年大操大办,开门迎各方亲戚呢。
  不知道是不是刚才云芳的一番话让老太太心里面有了其他的想法,她这个时候跟两个孙媳妇儿说:“我的心里面不是滋味,让我先进去躺一躺,外边儿爷们儿回来了让他们赶快来见我。”
  几个人一块儿扶的老太太送她回后面卧室休息了,出来之后王熙凤回过味儿来,就说:“我这么觉得老太太前后变化挺大的,咱们刚才来的时候,她倒是很有精力兴致很高,咱们说了几句话之后,她怎么就显得不乐意不高兴了?”
  云芳明白,是因为老太太着急忙慌的人把人聚集到一起,想要指点江山。按照以往,遇到事儿之后,儿孙都来找她拿主意,她会让儿孙们都随着自己的节奏办事儿。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外边的儿孙遇到事儿之后没及时过来请示,两个孙媳妇儿在自己面前有商有量,反而让老太太感觉到一拳打到棉花包上,觉得无处使力。
  人年纪大了,凭着兴奋能提得起精神,等到意识到有没有自己都一样,那股兴奋劲儿瞬间就松懈了,自然就表现得萎靡不振。
  云芳清楚,但是并不能这么说。就敷衍王熙凤:“应该是看到昔日的老亲有这样的结局,免不了有些悲伤吧。”
  王熙凤想想也确实是这个意思,毕竟两家相交这么久了。薛蟠被杀的时候,王熙凤还叹息了几天呢。她很理解这种感受,也仅仅是理解罢了。
  “几年前他们家王妃出嫁的时候,浩浩荡荡的船队靠近码头引得万人围观,我还听婆子们反复讲他们家的排场。如今再看看眼下,真是令人不胜感慨。算了算了,那是人家的事儿,我只求咱们家二太太没有见钱眼开。”
  云芳不敢松懈,一直找人盯着二太太。
  二太太确实是办其他的事了,但是并没有和甄家有接触,自然也没有收留甄家的财物。毕竟甄家被抄这件事儿显得十分突然,根本没事先走露出什么消息,甄家自然也没有往京城转移财物。
  以前没有,并不代表以后没有。要防着一手:“若是以前没有咱们也不能松懈下来。京城发出抄家的消息到江南还需要一段时间。万一要是有人比京城官方的消息更快呢?到时候他们利用这个时间错位,抢先运出来一批东西呢?”
  “你这话说的也对。”
  她们两个在后院说这话的时候,外面的男人早就得到了消息。
  大老爷贾赦想了一会,并没有火急火燎地来找老太太商量,而是接着在家里面听曲儿喝酒和姬妾们说笑。
  一直到晚上,贾琏和贾瑭回来,贾珍才带着一身冷气来了荣禧堂,但是也没表现出什么着急来,看样子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八卦。
  “咱们在江南的老关系甄家倒霉的事叔叔和两位兄弟听了吧?这还是贾雨村牵扯出来的!这贾雨村知道的很多啊!”
  贾琏就问:“我只听说甄家要倒霉,也能想得出来是丧良心的贾雨村扯下水的,因为什么我却不知道。对了,上次他们挪用了那么多银子这么大的罪名都能脱身,靠的还是宫里的老太妃,这次是什么罪名?难道比贪了那么多银子还大的罪名?”
  贾珍点头:“是啊,私铸军械蓄谋造反!够不够抄家?够不够杀头?”
  贾瑭的眉头皱了起来,老纨绔连眉头都没皱,也只有贾琏立即惊得站了起来。
  “真的假的?”
  “真的啊!没冤枉他们。看叔叔和瑭儿都不着急,你看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
  贾琏看了看大家都坐着,赶快自己也坐了下来。
  “私铸军械!这可是大罪名。他们家的脑子里怎么想的?”
  不造反铸军械干嘛?
  有的人是心里面想造反,有的人都已经在行动的路上了,所以这一条罪名真的够抄家了。
  贾珍心里冷笑,嘴上说:“怎么想都不要紧,所有人会把他们家的行为和北静王府联在一起。往后京里不太平。”
  这是肯定的,绝对不太平。
  贾赦问:“那贾雨村被关进去也有段时间了,审了这么久到现在还没审完,可见他肚子里面的东西多着呢。咱们家和他也有些来往,我听说前几年他还经常到你那里去,没事儿吧?”
  “我能有什么事儿,一群纨绔日日饮酒。他前些日子给我下了个套儿,倒是不难解开。”
  贾琏追着问:“什么套儿?”
  “不是大不了的事儿,给我介绍了个女人,想让人去告我,雕虫小技,不用放在心上。”
  既然他这么说,贾琏也听出来他是不想把事说得太明白。心里面想着大不了等一会儿去找贾瑭问清楚。
  他们一群人聚在一起,外面丫鬟来请,说是老太太要见给爷们。
  这都已经是晚上了,冬天天黑的早,这个时候也该吃饭了,老太太就让人在自己的屋子里面摆了一桌,让女孩们不必来陪着自己,大冷天走过来灌了一肚子凉风,吃完饭又灌一肚子凉风回去,容易肚子疼。所以今日在这里吃饭的也只有这几个在外边行走的男人。
  晚餐的气氛比较不错。
  贾珍和贾琏说说笑笑,贾瑭时不时的插一句,贾赦虽然不说话,但是也吃了很多。甄家的事儿是很大,但是和贾家的关系不大,所以大家都没表现出诚惶诚恐来。
  老太太只能和他们讨论一些家里面的事儿,外边的事儿说了几句之后就发现他们不当回事。
  老太太的心里面就变得不痛快起来。
  当天晚上还看不出来,第二天就表现得很明显。
  鸳鸯日常陪着老太太,岂能不知道她的想法,就找到王熙凤,跟王熙凤说了这事儿。
  王熙凤听明白了,这是外面的事儿爷们不来请教老太太,老太太觉得自己没用了。
  在王熙凤和很多人看来,这不是挺好的吗?最起码证明这群儿孙们终于站住了,不需要老人家在后面出谋划策了。老太太该欣慰才对啊,怎么反而无所适从了呢!
  王熙凤想不明白,找平儿也讨论不出来,只能来找云芳。云芳拉着她说话,但是消息还是传到了蘑菇那里,这事儿下午就被蘑菇知道了。
  蘑菇听说的时候正在看书,看到秦宣太后在甘泉杀了情夫义渠王,随后把义渠国并入秦国版图……别人看来这是香艳中带着杀机的故事,而此时蘑菇在脑子里分析秦宣太后义渠王赵武灵王三个人之间的博弈,想弄清楚这件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什么事儿促成了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的苟合,并想从其他的书里找出秦宣太后是不是真的掌兵权这个关键点……她把视线从书上收回来,就问紫竹:“是吗?”
  紫竹点头,“如今二奶奶和咱们三奶奶正想法子逗老太太开心呢,说是明天或者后天天气好了要陪着老太太在园子里面游览一番。”
  大冬天园子里也只有一些松柏常青的树木可以看一下,既没有花儿又没有草,来园子里说不定只会让老人家平添一丝悲凉。
  蘑菇没说话,对着紫竹摆了摆手,这时候面前的书看不下去了。
  有些话要烂在肚子里面不能说出来。
  在蘑菇看来,荣国府这一方天地就是一处小朝廷,老太太就如那垂帘听政的太后,控制着儿子,遥控着外边的事情。
  二老爷甘当傀儡二十年,大老爷昏聩了一辈子,老太太对权力执迷之深,连中风都不愿意放手。这里面有很多王朝的影子,让蘑菇学到很多,她最初喜欢史书就是因为妈妈婉转的表达了家事既国事的观点。如今看来,这观点是对的。
  荣国府这一出大戏要是著书立传,比手里的这本也不遑多让啊!
  蘑菇拿书签夹进书里,把书放在一边,跟紫竹说:“外边天色还是很暗吗?拿斗篷过来,我想出去转转。”


第364章 谋前程
  外面是阴天,北风吹来,园子里的树都在东摇西摆。能听到北风怒号,令人生出畏惧来。
  巧儿听到东京从卧室跑出来拉着蘑菇的斗篷:“姐姐,外面风可大了,我听说都有枯枝被吹下来呢,还是别出去了。”
  “我知道,我在周边转转就回来,冷了就回来了,你去玩吧。”
  巧儿嘱咐她穿厚点之后就回去了,
  邢夫人为了给孩子们置办衣服,刮了公中一层皮,虽然弄了不少钱,但是事儿也办了,先给蘑菇做了衣服,蘑菇身上穿的就是前几天刚送来的,今年的新皮子做的斗篷,穿上之后轻薄保暖,正应了“轻裘缓带”这四个字,这样的好衣服在外面裹紧了也不觉得冷。
  在游廊上走了几步,蘑菇跟身后的人说:“你们穿的都薄,不必跟着,让我在外边儿走走就行。这是在自己家呢,我也不出园子,不必跟那么多人,有事儿往后面玉皇庙哪儿找我,我去找她们说说话去。”
  大部分人答应了一声,就紫竹一个人跟着她出门了。
  紫竹的年纪比蘑菇大的多,在蘑菇成太子妃之后,云芳和王熙凤就商量着紫竹的去向。
  云芳的打算是让紫竹先跟着蘑菇进宫,等蘑菇在东宫站住脚了,有人接替就让紫竹回来婚嫁。紫竹是家里的家生子不假,晚几年到二十多岁婚嫁也行。
  她们主仆出来门,看到门口种的植物被风吹的摇摇晃晃,听着狂风怒号都忍不住哆嗦一下。紫竹就把蘑菇斗篷上的兜帽给她戴上,两人顶着北风往玉皇庙哪儿去。
  往北去正是顶头风,走的不算急,过了妙玉居住的庵堂再往北就是玉皇庙了。
  大冷天这群尼姑和道姑们也不出入,就关着门,紫竹上去拍门。
  蘑菇裹着斗篷背对着玉皇庙的大门,听背后传来渔鼓的敲击声。
  那些道姑们在唱道情,除了渔鼓之外,还有笙箫等乐器,听起来音色丰富,在寒风凛冽中听着渔鼓戏里面的冤亲债主因果报应。
  紫竹拍门没人来开,风声这么大,外边也没人,就是听到了可能也会以为是树枝敲击别处。
  蘑菇是乘兴而去,这时候其实进去不进去都行。她兴致已经没了,自然也没有那么执着了。
  蘑菇就跟她说:“算了紫竹姐姐,咱们去找林姑姑吧。”
  紫竹就劝她:“还是回去吧,这天气太冷了,您从屋里出来到现在已经吹了好一阵子风了。要是万一发热了可怎么办?到时候太太还不揭我一层皮。”
  蘑菇听她说着,发现眼前飘起小雪片,在风中胡乱地吹着,落到地上之后消失不见。这种天气,她其实更想去后面山上眺望整个园子。这些仅仅是想想而已,下雪之后,假山上面的山道特别滑,紫竹是不会同意的,蘑菇也不想发生意外,能避免是要避免的,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下雪了,回去吧,等明日雪停了出来赏雪。”
  蘑菇和紫竹急匆匆的回去,路过栊翠庵的时候,看到这里的婆子们正往外面搬东西,那些盆盆罐罐的都盖着油布。
  看到蘑菇在这里,她们立即站好。
  蘑菇问:“这是干什么呢?”
  为首的婆子回答:“回您的话,等一会儿下雪,妙玉师父说要趁着这时候的雪还干净没被人糟蹋,要收一些在瓮里,等着来年煮茶喝。”
  蘑菇点点头,转身回怡红院了。
  这时候怡红院的人带着油纸伞出来找她,跟她说:“就说去找您呢,刚才三奶奶来了。”
  蘑菇急匆匆的进了屋子,在门口把斗篷脱了,就发现堂上云芳和巧儿正坐在一起说话。
  云芳看到蘑菇进来,赶快说:“到火盆那里烤一烤,先去去寒气。热茶呢,给她倒一杯。”
  屋子里面忙了起来,巧儿高兴的说:“姐姐,外面下雪了,三婶说明日老太太带着咱们赏雪呢。”
  蘑菇就问:“去哪儿赏雪?没别的安排了?”
  巧儿问:“不就是赏雪吗?还有什么安排?煮茶吗?”
  蘑菇喝了茶水也跟着坐着榻上:“我小时候我妈妈带着我去烤肉呢,就是大冷天的,我记得当时那五花肉鲜嫩多汁,撒一点盐就特别好吃。”
  巧儿就嘴巴动了动,眼巴巴的看着云芳。
  云芳说:“先预备着,等明日看老太太如何安排。”
  然后加重语气和两个孩子说:“这是陪老太太出来呢,自然要先让老太太高兴才行。而且老太太懂得多,带着咱们玩的也雅致一些,所以明日先不提烤肉的事儿,行吗?”
  巧儿乖巧的点头。
  云芳坐了一会,看着外面已经是鹅毛大雪了,就想起上辈子考试的时候一道分析题。忍不住叹口气。
  叹气之后又有些自嘲,觉得自己真的是想的太多。然而蘑菇却听见她那声叹气,问道:“您怎么叹气了?”
  云芳说:“我想起很早很早之前,听到的一个小故事,说是一群人在庙里避雪,一个书生说‘大雪纷纷落地’,官员说‘都是皇家瑞气’,乡绅说‘下它三年何妨’乞丐说‘放你娘的狗屁’!”
  巧儿听的乐不可支,蘑菇却没笑。
  云芳就觉得说这些没什么意思,就要离开:“这会回去要看着点长生,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呢,一眼看不住就要乐颠颠地出去作妖。你们姐妹两今儿别出门了,我晚上不来了,你们吃了晚饭早点睡吧。”
  等云芳走了,巧儿就和蘑菇商量:“姐姐,要是明天老太太不带着咱们烤肉,咱们让人把炉子送过来咱们自己烤,行不行?”
  蘑菇看着外面的雪,点点头:“行!”
  第二天整个园子里都是一副冰雪世界的模样,道上的雪早早的被清扫干净了。雪下了一寸多厚,压弯了枝头,时不时的从树上掉下来一坨。
  吃了早饭老太太被轿子抬进来,大家在园子的门口等着她。
  新来的李婶娘和李家姐妹也一起来说话。大家在门口寒暄了几句之后一起簇拥着老太太到了园子里的芦雪庵中。
  到了芦雪庵,屋子里已经烧起炭盆,大家扶着老太太进去,老太太还没落座就说:“趁着这雪好,不如做诗做灯谜,大家乐一日。”
  众人纷纷答应。
  刚过坐下,老太太就问:“怎么不见孩子们?”
  王熙凤就说:“刚才两个小子滑倒摔一跤,太子妃和巧儿看着他们换衣服呢。”
  老太太就说:“让他们都来。”跟一边的李婶娘说:“我是喜欢热闹,人多一起坐着说说笑笑看着都高兴。”
  李婶娘在一边奉承了几句。
  另外一边姑娘们都坐着说话,因为老太太让写诗,所以就开始研墨铺纸了。
  没一会,巧儿带着两个不读书的弟弟到了这里。两个小男孩淘气,没通报就直接跑进来扑进各自母亲的怀里,咯咯咯咯笑起来。
  王熙凤推了一把荂哥儿:“带着弟弟去给老太太和李太太请安。”
  两个小男孩儿便跑到老太太和李婶娘跟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