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分的清楚谁是自己人,殷祺在江南能杀的尸横遍野,那是江南的事儿简单,而且朝廷占据着大义。
京城的事儿比起江南来,就复杂的多了,他要用一把一次性的刀,杀完推出来平息愤怒,这把刀就是贾雨村。
贾雨村不是不知道,但是给皇帝当刀的事儿也不是谁都能干的,他现在诚惶诚恐,只盼着多活一日是一日,甚至在多活的这些日子里找出转机,自然是狂热的给皇帝表忠心。
贾瑭现在担心的就是这把刀第一次杀人,会选谁家?
毕竟香菱母女在荣国府,贾雨村心心念念想把这事儿给抹过去,所以早晚和荣国府对上。
哪怕是有心理准备,但现下正是腊月。
京城各处都已经在准备过年,如今在大街上两拨人遇见了,大家都会拱手问好拜个早年。
衙门里面也要放假了,衙门小金库里面放出一笔钱来给大家置办年货,分一些给大家过个肥年。上自天子下自黎民,大家都欢欢喜喜地等着新的一年到来,哪怕有天大的事情,也会被一句“大过年的”给消弭无踪。
随着贾瑭把衙门的事情处理完,新年已经到眼前了。每年的除夕宁国府就要祭祖,所以在年十的白天,荣国府这里还要帮忙接待贾家族人,忙得不可开交。
一辆低调的马车到了荣国府门前,这种日子门口来往的马车多,大部分都被请进了前院。贾赦带着儿子在前院招待族人,往年的安排一般是女眷都先去宁国府,开始祭祖了她们跟着走过去就行,男人们是两府都要转一转。
这辆马车到了角门,门口的门子看了之后便立即抽了门槛让马车从角门进去。
随后没多久,又有一辆马车到了门前,这辆马车等了好一会儿,里面才出来人,抽掉了门槛让马车进去。
这两辆车前面一辆是二太太的车,后面一辆是贾政的车。
夫妻两个不是同时来的,这也表明他们两个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和解,很直白的向所有的亲友表示两个人如今已经势如水火。
就算老太太不愿意看见这一对夫妻,但是眼下要祭祖,他们不得不来,老太太也是不得不见。
和几个月前的意气风发相比,贾政变得沉默了不少,整个人瘦了很多,有了不少白发,脸上也添了很多褶子。
马车到了垂花门这里,贾琏微笑着上前扶他下来。
贾政看了一眼贾琏,贾琏显得很亲热:“二老爷您这边请,老太太那边还没收拾好,您先去荣庆堂坐一会。”
贾琏在前面带路,贾政难道不知道该怎么走到老太太的院子里?越发显得他是外人。
只不过这两个月来贾政实在是经历的太多,酸甜苦辣尝了一个遍,再加上年纪一把了,也知道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微笑着和贾琏往老太太的院子里来。
在路上贾政问了几句老太太的病情。
贾琏也认真的回答了,从外人的角度来看这一对叔侄之间没什么矛盾,甚至老太太病了的事情跟贾政也没什么关系。
到了老太太的院子里,琥珀出来请贾政休息一会儿,因为二太太进去了,老太太这个时候要和二太太聊一聊。
贾政便坐在荣庆堂等着见老太太,这一路走来,让他的心境再次起了变化,如今走到这熟悉的地方,才顿时惊觉自己真的是失去的太多了。
体会到的时候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所以他很讨厌来这里!
老太太在卧室里,自从她病了之后出去的时候不多,一直卧病在床。
虽然嘴已经歪了,浑身不自觉的发抖,老太太还是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有些事儿做到这个地步,差不多也就够了。你总要为宝玉和兰儿考虑。”
老太太的意思是跟二太太说差不多该收手了,不要再往下做了,对赵姨娘这些人做的太多传出去了对宝玉和贾兰的名声不好。
如今二房最应该做的就是韬光养晦,最好让全京城的人忘了他们,这样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才没有人把现在的事儿拿出来嚼舌头。
这里面牵扯到自己的儿孙,二太太便答应了。
答应是一回事儿,回头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老太太不想了解的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看二太太答应了就不再提,跟身边的人说:“叫宝玉来。”
宝玉打扮的很喜庆,只不过人进来的时候,让人第一眼就能看见他那贴膏药的半张脸。
二太太这个时候是真的在乎宝玉,情真意切的拉着儿子摆弄着他的脑袋,检查脸上的烫伤。
“这都两个月了,怎么还没好?怎么还贴上膏药了,太医怎么说的?”
宝玉的脑袋被二太太摆弄来摆弄去,嘴里还要回答:“药膏是上个月都已经开始贴上的了,大部分地方已经长好,太医的意思是还要再贴小半年。”
怎么这么久?
二太太听了总觉得儿子受罪了,好在大过年的不能哭,所以除了脸色难看之外,并没有拿手帕捂着脸哭哭啼啼。
宝玉便趁着这个时候说:“儿子已经打算好了,过完年等开春了就去城外的寺庙里小住半年,一来是养伤,二来是历经大难,也要谢佛祖保佑,来是为老太太祈福。”
二太太自己就信奉神佛,便答应了。
贾宝玉没什么事,与王夫人也没有太多可聊的,想要退出去,可是二太太却想拉着儿子多说话,于是就跟老太太说:“您坐着,我去瞧瞧宝玉的屋子,看里面缺什么……”
这意思就是要和宝玉单独说话,老太太也知道这意思,便摆了摆手让二太太走了。
等到他们母子离开之后,老太太就问旁边的鸳鸯:“二老爷来了吗?”
鸳鸯回答:“来了,在堂上坐着呢,请来吗?”
老太太点了点头。
这孽障早晚是要见的!
贾政随的丫鬟进来,刚到门口就抹了脸上的眼泪,很沉默的来到老太太跟前,跪下磕头不止,老太太便对身边的丫鬟说:“扶起来。”
贾政这个时候在老太太跟前哭得很伤心,跪在脚踏上抱着老太太的腿开始认错。
老太太听他剖析了半天,在他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突然问了一句:“环儿怎么不见?”
贾政顿了一下:“环儿在宁国府……”说完之后就在老太太面前骂了几句这小子不孝顺,然后就让丫鬟去把贾环给叫过来。
老太太摆了摆手:“不用了,待会儿也能见,不必再往我跟前来。”
老太太也不想见贾环。
母子两个相见之前,老太太以为贾政会带着贾环来认错,父子两个一起哭求原谅,可没想到贾环压根就没来。
到此刻老太太才体会到,逆子永远是逆子,不会因为栽了几个坑就迷途知返。
加上刚才贾政不断的认错车轱辘话来回说,又哭哭啼啼,老太太就觉得脑子嗡嗡的,于是对贾政说:“你出去找人说话吧,让我躺一会儿。”
老太太很虚弱,贾政只能出去,出了卧室门才发现母子两个现在居然没什么可说的。
贾政没有带着贾环来拜见老太太,老太太也没有让宝玉出来见贾政。
而且贾政全程只认错,却没有问宝玉一句,更没有询问探春兰儿的事儿。似乎整个二房只有他倒了大霉,其他人都没倒霉一样。
这让老太太更加难受,贾政甚至都没有问一下老太太的病情。
母子父子祖孙之间,感情已经荡然无存。
因为有二房来祭祖,所以整个荣国府这个新年过得别别扭扭,总之过得极不痛快。
更让人觉得不痛快的是初一早上去宫里贺岁,外命妇免不了要拜见贵妃娘娘。
老太太这个样子是没办法再进宫朝贺了,所以报了一个病假。二太太又因为如今没了诰命的身份,自然也没机会进宫。
贵妃娘娘看见邢夫人,一瞬间掩饰不了自己满脸错愕,再看看不熟悉的云芳,立马把脸拉了下来!她完全没心里准备,全忘了她娘没资格进宫的事儿!
虽然立即收起了不满和错愕,重新挂上笑容,勉强说了几句场面话,然而邢夫人和云芳也能感觉到贵妃娘娘一开始的不耐烦和失望。婆媳两个自然也不惯着贵妃娘娘,回家之后就跟家里的男人把见面过程说了,压根就不需要添油加醋。
这就让贾赦在家里面把贾政骂了好几天。
贾琏就劝贾赦别骂了,除了祭祖这事儿,平时和二房都不来往,也从来没有奢求过宫里面的贵妃娘娘能为家里面带来什么大好处儿。大过年的忍一忍算了,别为了这一点事儿把自己给气病了。
贾赦就是因为大过年的才忍不下去,凭什么要忍!
然而贾政又不在他面前,他愤怒的对空输出,到最后自己累了才住了嘴。
贾琏就因为这件事儿和贾瑭埋怨:“要是年年都这么来一遭,可怎么受得了?”
贾瑭就说:“今年是第一年,因为不习惯全家才不高兴,老爷才生气。等往后时间越久,越是没人关注这件事儿,大家就越不在意,你自然就不用再发愁劝老爷了,往后肯定会高高兴兴过年的。”
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的,贾琏就被开解了。
一转眼出了正月十五,新年算是过完了,又是新的一年。
相比于去年的日子让全家过得起起伏伏,对于今年,大伙儿都盼着能太太平平,风调雨顺,顺顺当当。
整个正月里王熙凤就操心两件事,一件事是祭祀她叔叔王子腾,另外一件事就是准备她儿子下个月的抓周礼。
然而刚出正月,她的亲戚让她的好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忍不住要骂娘!
第316章 持金戈
在过年的时候薛宝钗就跟贾家的人说要去和母亲兄长一起过年。
毕竟人家有母亲兄长,今年刚娶了嫂子进门,应该欢聚在一起过年。加上林黛玉也被接走了,邢岫烟也要跟父母住几天,所以姐妹们合计一番,决定在过年前再开了一次诗社。
薛宝钗去和母亲兄嫂团聚之后,起初几天倒也相安无事,夏金桂晨昏定省,和薛蟠之间因为新婚倒也融洽。
因为临近过年,薛家也忙,除了宴请户部的官员和来往的商户人家,今年还要去夏家的亲戚家走礼,顺便替夏家主持宴请。夏家终于有个男人能出面干活儿了,所以夏家的太太给女婿安排了满满的行程,一定让要薛蟠把该请的人全部请了,不能漏了一家一户。
随着薛蟠在皇商圈子里的高调亮相,大家也知道这家伙就是个草包。凡是这些大富之间,就怕人家说他们是暴发户,有点钱就追求有学问,人家称呼一句“儒商”是对他们的最高评价。
所以别看是一群商人聚会,也学着文人附庸风雅,薛蟠的肚子里没一点墨水,用词粗俗,举止下流。喝醉之后更是丑态百出,身边陪酒的不管男女拉着就要亲嘴,好在这人知道轻重,对客人是不会冒犯的,他祸祸的都是些陪酒的粉头娈童。
针对于这个新女婿时不时的露出一些粗俗言论,并且表露出一些草包本色。夏家的太太表示接受良好,要不是因为这小子家庭背景硬,再加上他自己又没什么成色,夏家也不会和薛家结亲。
夏太太对自己女儿很有信心,她们家需要的是一个在台前的傀儡,也需要一段过硬的亲戚关系给他们保驾护航,同时能接手了薛家的产业就更好了。
夏太太在女儿出嫁前的打算是:反正两家人也成了一家人了,自家的女儿一进门就是当家奶奶,看看人家的账本管管人家的产业也是应该的。而且薛家只有一个儿子,这庞大的产业不给儿子难道要给女儿?自己女儿现在去接手也是应该的。
如果问到薛蟠能不能看到夏家的账本,夏太太表示不能!虽然小两口结婚了,但是夏家的东西是留给外孙子的,谁信得过薛蟠母子!
万一他们为了夏家的产业,生了歹心怎么办?所以我的还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于是在成亲前薛家没一个像样的住处夏家的母女也大度的表示可以接受,自己委屈点没事儿,毕竟为了百万家产,这点委屈不算什么。
夏金桂在成亲的前就存了要驯服薛蟠的心思。
在这些心思里,她自然处处操心,想着插手薛家的管理。到了年根儿,搓拳擦掌的夏金桂发现两件事,让志得意满的她十分生气!
她发现薛蟠前几日和自己蜜里调油,说什么人家就听。但是这不到半个月,这草包已经移情别恋了。
薛蟠就是这个毛病,要说美貌,夏金桂更美,但是香菱也不差,当初香菱没做薛蟠的妾的时候,薛蟠为了弄香菱到自己的房里也是废了很多心思的,等到香菱成了他的妾,也不过是两三天,那股子对香菱的喜欢就荡然无存了。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c……
到了夏金桂这里也是一样,这貌美的妻子娶到家里来三四日觉得新鲜,五六天索然无味,半个月就忘到了脑后。
然后就开始和那些狐朋狗友们寻花问柳,整日整日地不回来。
夏金桂也不是一般的女子,要是一般人新婚头一个月还没过去就碰见丈夫这个样子,少不了要哭哭啼啼,黯然抹泪。
但是夏金桂却存着要掌管薛家家产的心思,心里面儿反而在最初的气愤之后有了几分窃喜。因为这大傻子既然如此不在乎家业,那么自己想要掌管岂不是手到擒来十分方便?
随后让她生气的第二件事儿来了。
她掌管家业的拦路虎来自于小姑子薛宝钗。
薛蟠这个呆子吃喝玩乐去了,家里的掌柜管事来找薛宝钗拿主意。夏金桂觉得自己出面管这些东西更加名正言顺,若是觉得自己初来乍到,对一切不熟悉,大家一块儿商量着倒也好办,凭什么要处处防着自己?
薛宝钗防着她是因为薛家没什么百万家业了。
薛家的家业这几年缩水严重,账上和各处房产家产加起来能有四十万已经谢天谢地了。这个身价在京城里都不起眼,更别说皇商圈子里。
皇商圈子大家说某某家是百万家产,也就图一乐,实际上是资产大过宣传的数目,当资产膨胀到一定的数量之后,都不敢再多说了,就怕露富被人惦记。
这刚成亲,如果这个时候让夏金桂看到怕是要闹,因为两家定亲的时候薛家的很多承诺有水分,有骗亲的嫌疑。更怕因为账上不好看,夏家不愿意出手救薛家的产业,所以遮掩起来。
越是遮遮掩掩夏金桂就越是怀恨在心,觉得薛家把自己当外人。
这也是因为刚刚成亲,她在薛家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有习惯爱好,都要依着薛家的规矩来。夏金桂还要装作孝顺薛姨妈友爱薛宝钗,本来就觉得处处不舒服,处处被拿捏,再碰上这样的事情更是心里面积了一团火。
她也不是那会忍让的人,所以和婆婆小姑子说话的时候就含枪夹棒阴阳怪气指桑骂槐。薛姨妈这么多年来自认为自己受了太多的委屈,可是以前吃过的那些苦受过的委屈和这半个月从儿媳妇儿那里得来的委屈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可偏偏这家里面能调解婆媳矛盾的薛大傻子又不在家。于是三个女人当中,夏金桂气焰嚣张,薛姨妈偏偏嘴笨,又说不出什么。薛宝钗刚开始不打算插手,最后看不得母亲受苦,于是出言反击,在过年的时候,人家都是喜气洋洋,他们家却是腥风血雨。
薛蟠每次回来都是喝的烂醉如泥,又因为不改以前的毛病,是个男女都爱的烂人,过了年之后,他的那点风流事儿也传开了,夏金桂更是气的暴跳如雷,在家里朝打夕骂。
偏偏薛姨妈约束不了儿子,又想劝儿媳妇忍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