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全部卖到窑子里。”
宝玉没生气,反而跟他说:“老太太不愿意我分你一半给你,我就是分你了,你也守不住。而且她们里面很多是挂在老太太哪儿的,你说你卖她们到窑子里,老太太生气了,你说说老爷怎么对付你?”
贾环冷哼了一声:“别拿老爷吓唬我,我就是闯祸了老爷也不会把我怎么样的。你也不过是仗着是大妇生的,要不是大妇生的这家业就是我的了。我劝你听话些,要不然往后我把你赶出去,把你太太也赶出去,实话告诉你,这家将来是我当家的。”
宝玉想了想:“老太太的东西没法给你,我以前的东西全部给你,你把卖身契给我,至于赶我走,那是以后的事儿了,咱们先把眼下的事儿办完吧。”
贾环没有卖身契,就是有他也不想给贾宝玉。
于是就说:“行,我回去找找,但是你不许跟人家说,而且你先给东西。”
贾宝玉说:“给卖身契的时候我再给你东西。”
“不行,先给我。”
“那就算了。”
“行吧,一手给钱一手给卖身契。”
宝玉出来后,他这半年来一直带着的小厮侯跟着他。
宝玉走在箭道里,问侯:“环儿有吗?”
侯微笑不语。
宝玉说:“他没有,有了肯定跟我显摆,我今天连一张纸片都没看见。他……想做假的?”
侯微笑不语。
贾宝玉哈哈哈哈笑起来了,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笑完一抹眼泪,跟侯说:“走走走,回去等着,等琮儿放学了再出来。”
晚上宝玉特意去了一趟东院,先去拜见了贾赦。
贾赦当时正在喝酒,看他来了,高兴的招呼他坐下:“来来来,既然碰到了陪我喝两盅,还以为你去你姑父家了呢。”
“明日再去,今日来是找琮儿弟弟的,我身边丫头的身契在琮儿手里,我来和他商量,用我前些年攒的东西跟他换。”
贾赦就不管:“这是你们兄弟的事儿,到时候你们商量,既然碰上了,咱们爷们先喝酒。”
陪着贾赦喝了酒又吃了些东西,天都黑了宝玉才脱身去找贾琮,贾琮正苦逼的写作业。
看他来了慌忙请他坐下,说到卖身契的事儿,贾琮站起来抱了一个盒子过来。
“我也没仔细看,那天我身边的奶娘带着花名册去领的卖身契,都在这里了,看看哥哥能不能找到。她们的名儿是在咱们家改的,卖进来的时候都没个正经的名字,我听说袭人姓花,咱们家姓花的人很少,我听我奶娘说,有张花大妞的,人家说是袭人,她给拿回来了,其他的如晴雯,连个家乡姓氏都没有,更不好找了。”
宝玉在这盒子里找了很久,只能模糊的根据年纪找出来几张,那几年买的丫鬟很多,像是林黛玉身边的紫鹃,跟着史湘云的翠缕,这些都是一起买进来的,而且买的时候不是一两个,是十几个几十个的往家里买,这些卖身契未必就是她们的,所以必须找个很权威的人说这些是她们的。宝玉找了一些卖身契后卷起来装进袖子里告辞走了。
第二天一早他要去林家,临走前把卖身契给了老太太。
“您问问她们,愿意留就留,不愿意留着就走,咱们家素来对她们不薄,也不必在这事儿上卡着她们。孙儿既然跟琮儿说了,那些东西也不留着了,您让人盯着,都给琮儿吧。”
老太太挺欣慰的,先不管宝玉这交换做的值不值,就这个过程来说她真的欣慰了:“宝玉是长大了懂事儿了,放心,我保管给你做的妥妥当当的,不让你操心。”
而贾环存心要坑宝玉一次,白天找人做了一批假的卖身契,为了做假,他也是下了本钱的。
好几天之后,他拿到了做旧的卖身契回来了,路过东院的时候看到有人往那边抬东西,也没在意。
只等着宝玉回来拿这些卖身契哄他去。
谁知等了好几天都等不来宝玉的消息,他和贾蓉几个人喝酒的时候说宝玉以前都是装的,以前很心疼丫鬟的,现在居然也不着急了,谁知道贾蓉听了笑的肚子疼。
“你让宝叔叔给骗了。太有意思了,你肯定是想拿假的哄他,谁知道他也在哄你!琮叔叔早就把东西给他了,他的东西现在也成琮叔叔的了。”
贾环一听整个人都怒了,他手里捏着的假的也是花了不少钱啊,为了怕贾宝玉看出来,他还找那些专门做赝品的老师傅做的。
这钱也不能白花了!
他不敢找贾琮的事儿,倒也不是怕贾琮,贾琮的行踪简单人也老实,以前都不敢跟他犟,贾环自认为收拾贾琮是手拿把掐,但是贾环怕贾琏和贾瑭啊,掐了贾琮,回头贾琏和贾瑭找他麻烦。
欺负不了贾琮,贾宝玉还没在家,他就想欺负几个丫头。
他拿着卖身契在后院找到了和一群丫鬟经线的晴雯,拦着晴雯说:“姐姐,你的卖身契在我手上,宝玉给你的是假的。你想要不想,五十两给你了,要不然过几日我去街上找个汉子,人家愿意替你出这五十两。”
周围蹦出来一个莺儿,她就从贾环的手里接过来看了看,指着上面的名字说:“晴雯,真的是你的,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呢。”
十几年前的晴雯不叫晴雯。
晴雯的火爆脾气能忍他?
一口吐沫吐在了贾环的脸上:“呸,还是爷们呢,净干点下滥的事儿!”
第302章 新起点
晴雯当时就说:“三爷也不打听打听,我名字是后来跟了宝二爷才有的,谁一进你们家就叫做晴雯啊!”
贾环当时就呆了,这才知道自己从头到尾都弄错了,这么多人看自己跟看猴儿一样。
周围的丫鬟媳妇们哈哈笑起来。
他自己顿时怂了,擦了一下脸上的口水直接跑了。
跑到没人的地方他反而开始硬气起来了,嘴里骂着:“贱人,爷记住你了,饶不了你!”
他对今日的事儿深以为耻,被侄女打了还能辩解说是叔侄儿闹着玩,但是被丫鬟啐到脸上,就没理由给他自己开脱了。
自卑到扭曲的贾环发誓非要报复回来。
这些在上面的人看来是小事儿的事儿没人愿意管,贾环别说是被丫鬟啐一口,就是他经历再出格的事儿也没人管。
每个人都要有每个人要做的事儿,贾环已经算是外人了。
比如说这些男人,除了贾赦,贾琏和贾瑭在关注贾政如何处理这次收钱的事儿。
这可不是小钱,要是贾政有点本事是能捂住的,官场收钱的事儿简直太常见了。就贾雨村这样的人,从一贫如洗需要人家资助才能赶考的穷人,到当了两三年官被拿掉后已经积攒了大笔的家业,足够他不用操心全家的衣食住行还有闲情逸致到处游玩寻找机会进入大户人家等待攀附权贵东山而起这件事而言,就足以能看出来官场贪墨是个极为严重的事儿了。
而官场里面,很少因为贪污受贿而被革职的。
就是如今江南官场,杀人的理由也是亏空,怎么亏空的?那些亏空掉的钱财去哪儿了?
大家都不说罢了。
而老太太最近也像是一个享福的老封君一样,带着孙女们玩的很美,完全不过问家里和外面的事儿了。
所以,贾政接下来怎么办就是贾琏和贾瑭关注的重点。
而女眷里面,王熙凤最近意气风发,她一边收拢云芳交出来的权利,一面紧盯着王夫人。
王夫人也很忙,她忙着把之前的东西一车一车的往新家运送。在荣国府住了很多年了,她的东西很多,零零碎碎的简直是数不胜数。
不说老太太给娘娘的那些,她自己的私产也是规模惊人,除了她的嫁妆之外,她这些年也是攒了不少好东西的。而且她这二十年来代表荣国府迎来送往,大家送礼也是送给她的,这是没法收缴的。再加上娘娘在宫里出头后,也有人巴结她送钱给她,所以王夫人的私产规模十分惊人,要是长此以往下去,说不定真的和老太太一样,手握大笔资产。
每次收拾东西的时候,她必要把李纨叫过来,对外说帮着收拾,婆媳两个说什么只有她们婆媳清楚。
李纨真是有委屈说不出来,王夫人这么勤快的找她,原因就是让李纨把所有老太太给的东西一起运走。王夫人表示老太太给兰儿的东西她先看着,到时候李纨母子搬到那边住了,她再给李纨。
李纨真的不敢信她。
王夫人吓唬她:“我这是为你们母子想着,你自己说说看,大太太是什么人,你把东西留到这里她能不打你的主意?
别说有老太太,老人家如今精力不济能顾得上你们吗?到时候老太太没了,大太太把你们赶出门去,你别说这些财货,能带走你的私房都是她开恩啦。”
李纨只能说:“凤丫头不是这样的人,芳丫头也不会看着她这么做的。”
王夫人冷笑:“别人倒还罢了,这两个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看看我你就知道了,我在荣国府攒了十几年的东西,一朝被这两个人又弄回去了。你不听话,到时候也别怨我不管你,我是没那个本事从她们手里把东西要过来的。”
这样的话天天天说,说的李纨心力交瘁,而且连续说,说的她除了老太太也真的信不过别人。
但是老太太最喜欢的是宝玉,有精力就去管宝玉了,谁管的了自己母子?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7 。 c o m
她满腹心事回到园子里,看她闷闷不乐贾兰问他:“妈妈怎么了?”
儿子也不小了,李纨秉承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念头,除了必要的花费之外,是能省就省,而且也不瞒着儿子,家里有事儿给他讲清楚。
她吸取了老太太和王夫人养儿子的教训,觉得都是大家对孩子太溺爱了,什么事儿都给孩子做好了,导致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废物的事实,所以对于儿子一直是鼓励他自己做事的。
这事她也不瞒着。
“你祖母让我把东西给她,她替咱们收着。我心里担心她到时候不给咱们,全部给了你宝叔叔,咱们娘俩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贾兰没李纨这么焦虑,就说:“不给不就行了,东西在园子里放着,祖母也不能强拉走。”
“可是我也不放心,大太太和你两个婶子也不是好相与的。你也看了,这家里有几个好人啊!今日你算计我明日我算计你,要不是你年纪小,我就想和你搬出去住,唉,这真是前后狼后有虎,可怎么办?”
贾兰想了想,说:“您不如求老太太,咱们也依照宝叔叔的例子,在外面买小院子。也不要大,买在一个不容易招贼的地方。到时候咱们直接搬去住着,就说我要读书,不耐烦热闹,也就不去祖父祖母跟前了。”
李纨一听,就问:“你爹是长子,按说将来是你给你祖父祖母养老的。”
贾兰就说:“宝叔叔都不管,我为什么要管。既然环叔叔喜欢,想继承家业,让环叔叔管吧。”
李纨觉得这也是摆脱王夫人的一个办法。虽然心里可惜家产被贾环继承了,但是一想,自己跟着婆婆,就怕没命花,跟着她能被她折腾死!
于是就去求老太太,说是想在在国子监那边给贾兰买个小院子,为的是将来在那边让贾兰宴请同窗方便,而且真的是小院子,和前面给男孩们分的院子大小差不多。
在老太太看来,当个歇脚的地方罢了,实在算不上宽敞,于是就答应了,她尽管给大家分了私产,但是老太太还是有钱的,就跟李纨说:“不过是几千两银子罢了,我手里还有一些,就当是我做老祖宗的给孩子置办的,你手里的那点银子留着将来你们母子用吧。”
李纨立即感谢。
老太太为贾兰做的不止这些,她听李纨不断的提国子监,就和李纨说:“兰儿年纪也该开蒙了,咱们家的家学虽然好,但是我觉得这些先生们平庸了些,而且照看的孩子多,虽然尽心,但是精力有限。
我就想着通过你姑父的关系找个有耐心且文采好的做他的蒙师,你娘家那边要是认识的有人也可以推荐啊,看看哪个先生合适,咱们送孩子去上学。我只盼着这孩子将来荣耀显达,也不枉费你青春守寡受的委屈。”
李纨感动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再三感谢老太太。
林如海为了这事儿还特意来了一趟,在老太太的要求下,林如海给贾兰弄到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可以说贾兰未来读书的路很顺畅,这孩子只要用心学,怎么也能考个进士。
王夫人冷眼看着,就知道李纨求老太太出手了,也就不再催着李纨拿财货出来了,只盼着将来再谋划。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天气转凉,王夫人才搬完了东西,准备找个黄道吉日去新家。
薛家也是紧赶慢赶的搬家,二房都走了,她们不走不合适了。除了王熙凤不断的催着,也有蘑菇三天两趟的带人去测量,领着人来绘图。更有贾家的人态度也轻慢了起来,再住下来就真的撕破脸了,薛家也不得不搬了。
对外说为了娶媳妇,实际上连哄带骗的和夏家走完了订婚的过程,年底就要娶亲。
夏家是皇商不假,在京城这地方轮不到她们抖起来,只听说薛家和贾家的关系好,四大家族的名头她们也是听过的。
看到薛宝钗还在荣国府里住着,又说将来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要办,夏家的母女没法子跑到荣国府来打听是不是实话,虽然王夫人搬家,但是二房的子女没搬走,在夏家看来,这是分产不分家,树大分枝,这一步早晚会来,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
看荣国府分产分的平平静静,以为大房二房两老兄弟关系很和睦,二房的东西一车一车的拉,听说分的几乎和大房一样多,就更加佐证了猜测,对婚事就很爽快的答应了。
在薛家收拾东西的时候,香菱和她母亲来老太太这里磕头。
薛蟠一开始不答应放香菱走,但是他是个喜新厌旧的,香菱再温柔也腻了,所以薛宝钗就夸夏家的姑娘美若天仙的时候,哄着他说是免得到时候惹夏姑娘不高兴,不如现在放香菱走,省得到时候家里嫂子不欢喜,他就答应了。
烧掉了卖身契后,香菱就是个自由身,可是家产都没有了,母女两个一个年老一个年少,就是回江南还不知道将来怎么样呢。
老太太也不愿意放她们走,就说:“先在我们家住几年吧,过几年再找个心善的好人家,去外面做个平头娘子,把你老娘也接去,免得她孤苦无依。”
香菱和她娘就是这样想的,母女俩个就在荣国府后面家生子住着的胡同里安家了,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一日三餐倒也平静。
薛姨妈只能先赁了房子住着,她手里如今也没太多的钱,眼看到年底了,年底去户部交割的日子又来了,所以这时候有钱也要紧着先去户部交割的事儿。
薛姨妈一家从荣国府的后门离开,薛姨妈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越来越远的荣国府后门,就觉得心里五味杂陈。
当初来的时候是从中门进来的,那时候荣国府上下都是笑脸相迎,薛家还是身价百万的大富人家。如今离开,是从后门走的,走的时候荣国府松了口气,可薛家已经元气大伤了。
她放下帘子,满脸愁容,清晰的感觉到自家的日子是越过越薄。怎么成了这样子?
薛宝钗送薛姨妈离开,这时候也叹口气,被莺儿扶着往大观园去。
薛姨妈心里五味杂陈,薛宝钗比她心里想的更多,感受更复杂。
她一步步往大观园走,路过刚刚搬空的院子,站在门口往里面看了看。想着如果放弃眼下的路子,放弃皇商资